書庫首頁->《不入流之我的遊戲規則 返回目錄


作品相關 德國裝甲部隊

作者:狂濤

    德國裝甲部隊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時,陸軍總兵力編為103個師。其中有57個師投入波蘭戰役,33個師部署在德國西部邊界警戒英法聯軍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另有13個師擔任國防軍總司令部預備隊。國防軍新生力量的機械化部隊編為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機械化步兵師,共計15個師。德軍將當時占陸軍總兵力15%的機械化部隊全部投入東部的波蘭戰場,實質上波蘭戰役期間機械化部隊的比率占總投入兵力的25%強。

    裝甲師(PanzerDivision)的序列中含第1、第2、第3、第4、第5、第10和「坎普夫」等7個裝甲師,其中新組建的第10裝甲師在戰爭爆發時尚處於人員裝備的磨合階段。戰役初期配屬在二線陣地,其後投入波蘭戰役的第二階段。「坎普夫」裝甲師由駐紮在東普魯士境內數個規模較小的國防軍和黨衛軍(Waffen-SS,以下用SS簡稱)裝甲單位臨時混編而成。其組織結構更類似戰爭中後期的戰鬥群編製,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師編製。因此一些資料也將「坎普夫」師排除在裝甲師以外(或根據編制內的實際戰鬥力稱之為「坎普夫」裝甲旅)。

    根據開戰前「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的設想:裝甲師內編製兩個坦克團,每團由2個坦克營組成。每個營下轄III個裝備3號坦克的輕型裝備連和1個裝備IV號坦克的中型裝備連。即1個裝甲師的的裝甲戰鬥力由12個輕裝連和4個中裝連,共計16個坦克連組成。讓我們根據德國裝甲兵各級單位的最低裝備數推算一下在這種編制內III號坦克和IV號坦克總數。為簡化計算過程,按照每連15輛的最低裝備數量為基數,旅、團、營等各級指揮部的坦克裝備數量不在計算之內。

    如此算來,一個裝甲師最少應該擁有180輛III號坦克和60輛IV號坦克,再加上4個輕裝甲師,正在組建階段的第10裝甲師和「坎普夫」裝甲師排除計算之外,那麼陸軍5個正規裝甲師總總共該裝備III號坦克900輛,IV號坦克300輛。

    但實際情況又如何呢?現存資料其來源或多或少存在統計差異。但就目前達成的共識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德軍裝備的III號坦克僅有100輛左右,生產時期較早的IV號坦克也只有200輛左右。僅這些新式車輛遠不能滿足個裝甲師的編制,由此產生的空缺只能用I號和II號坦克填補。因此當時的德軍裝甲師實質上是由老式的I號和II號坦克所組成的集團(裝備情況和1935-1939年間處於創建階段的裝甲師相比並未有太多改善)。安裝20毫米機關炮的II號坦克和僅配備兩挺機槍的I號坦克原來就並非為坦克戰而設計,而是作為裝甲兵基礎課程訓練用途設計的。

    古德裡安曾在回憶錄中提及「……想到我們的裝甲師得靠這些訓練坦克投入戰鬥,著實是大大出人意料!」但即便是由I號、II號坦克來填補空缺,各裝甲師仍舊無法達到滿額編製。1939年8月,裝甲師內各坦克營不得不缺編一個連,有4個連下降為3個連編製。裝甲師的實際編製由16個連削減為12個坦克連,各型坦克裝備數量約為320輛左右。

    但是也存在個別特例:第3裝甲師除了原編制內的兩個坦克團外還追加配屬了1個由裝甲兵學校教官組成的精英部隊——裝甲教導營。裝甲教導營雖然也由3個連組成,但其中2個連全部裝備III號坦克,1個連裝備IV號坦克。名副其實的成為古德裡安當初設想的部隊編制。由15個連組成的第3裝甲師共裝備各型坦克391輛,無論裝備坦克的數量還是質量均遙遙領先於德國陸軍其他裝甲師。但由於這2個連集中配屬了37輛III號坦克,因此能分配到其他裝甲師的剩餘III號坦克數量則更為稀少。

    第10裝甲師和「坎普夫」裝甲師則可以成為正規裝甲師的另一種例外情況。這兩個師各僅配屬了1個坦克團(轄兩個營),無論坦克連編製還是坦克裝備數量,均只有其他裝甲師的一半規模分別為150輛和164輛。

    輕裝師(LeichtePanzerDivision)是代表德國國防軍內傳統勢力的騎兵派和代表新生勢力的裝甲兵派在二戰前的30年代長期競爭的妥協產物。戰爭爆發時德國共擁有第1、第2、第3、第4等4個輕裝師。波蘭戰役結束後均升格為裝甲師,部隊番號依次為陸軍第6至第9裝甲師。

    輕裝師編製擁有1個坦克營和2個機械化步兵團(各下轄2個營)。與正規裝甲師相比較,坦克數量只幾前者的25%,步兵人數是前者的兩倍。先撇開步兵的戰鬥力不談,各輕裝師之間實質的坦克戰鬥力存在較大差異。

    第1輕裝師除原編制內的第65坦克團外,追加配屬了2個營的第11坦克團,因此共擁有3個坦克營計9個連。戰鬥力較陸軍正規編製的第10裝甲師和「坎普夫」裝甲師均要強一些。第2輕裝師除原先的第66坦克團外,追加配屬了第25坦克團(名稱為坦克團實質上的編制僅為1個營),全師共擁有2個坦克營計6個連。剩下的第3、第4輕裝師則和理論上的編制相同,均為1個營計3個連。

    再從裝備的質量進行分析,卻會得到令人詫異的結論。第1輕裝師的主要裝備為捷克制的35t坦克,第3輕裝師的主力裝備同為捷克制的38t坦克。雖然在機械性能和機動力方面不及德制坦克,但僅從武器性能而言則與德軍新式的III號坦克不相上下(波蘭戰役時進入部隊服役的III號坦克均安裝37毫米坦克炮,與捷克制坦克的火力基本持平。安裝50毫米坦克炮的III號坦克裝備部隊要等到法國戰役以後),因此大量採用異國裝備的輕裝師在戰鬥力方面並不比裝備德制III號坦克的正規裝甲師遜色,甚至要遙遙領先於以I號和II號坦克為主力裝備的各師。

    輕裝師的坦克單位配屬和裝備均弱於正規裝甲師。但其編制內坦克單位的空缺由機械化步兵單位填補,因此步兵戰鬥力要強於裝甲師。

    機械化步兵師是在常規步兵師的人員編制上,以大量的卡車以及摩托代替了傳統的蓄力輸送工具。德軍在開戰時共編有第2、第13、第20、第29等4個師,部隊番號也按照常規步兵師的序列排列。

    有關波蘭戰役時期德軍投入各型坦克因資料來源不同而眾說紛紜,試舉其中一例:

    截止1939年8月31日德軍裝備坦克總數

    I號坦克1,445輛

    II號坦克1,223輛

    III號坦克98輛

    IV號坦克211輛

    35t坦克196輛

    38t坦克78輛

    各型指揮坦克215輛

    總計:3,466輛

    1939年9月1日當天德軍參戰坦克總數

    I號坦克973輛

    II號坦克1,127輛

    III號坦克87輛

    IV號坦克199輛

    35t坦克167輛

    各型指揮坦克138輛

    總計:2,691輛

    攻勢開始前的配置情況

    面對德軍即將發起的攻勢,波軍決意死守波德邊界,因此將波軍主力沿德國和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境線展開。這種兵力配置方式表明波軍指揮機構錯誤的將德軍的進攻判斷為仍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傳統的正面突破,且進攻方向僅為攻佔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之間的「但澤走廊」,而完全沒有預料到來勢洶洶的德軍竟然會以佔領波蘭全境為戰略目的。

    波軍囤重兵於邊境的部署方法卻正中德軍統帥部下懷:突出於波蘭西部的波軍身後留出一大片防守薄弱的開闊地帶,為德軍南北夾擊包圍並殲滅聚集在德波邊界的波軍集團提供絕佳的機會。但德軍面臨的另一重大威脅則來自西面的法國,必須盡快解決波蘭戰事,及時應對法軍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在這種情況下,精銳的裝甲師承擔起支撐德軍快速攻勢的最主要任務。

    德軍方面參戰部隊分屬南北兩大集團軍群,同時在德波邊境展開:

    北方集團軍群(馮。包克一級上將指揮)下轄:屈希勒上將指揮的第3集團軍(位於東普魯士)和由馮。克魯格上將指揮的第4集團軍(位於德國本土東波美拉尼亞)。總兵力為21個師,其中5個為機械化快速部隊。第4集團軍配屬古德裡安指揮的第19軍,下轄第3裝甲師,第2、第20機械化步兵師,另有擔任預備隊的第10裝甲師;第3集團軍所屬的第1軍下轄坎普夫少將指揮的混編「坎普夫」裝甲師。北方集團軍群中由第4集團軍負責主攻,第19軍擔任前鋒,迅速突破「但澤走廊」與第3集團軍匯合後,從北面發動攻擊,呼應南方集團軍群的攻勢。

    擔任波蘭戰役期間主攻任務的南方集團軍群(由馮。倫德斯泰特一級上將指揮)編制內各

    部隊從北至南依次部署:

    布拉斯科維茨上將指揮的第8集團軍、馮。賴歇瑙上將指揮的第10集團軍和李斯特上將指揮

    的第14集團軍,總兵力為36個師,其中機械化快速部隊10個師。

    位於南方集團軍群中央作戰地域的第10集團軍承擔主攻,負責與北方集團軍群部隊協作向

    心攻擊波軍。裝甲部隊配置為:第2、第3輕裝甲師配屬霍特指揮的第15軍;第1、第4裝甲師

    配屬霍普納指揮的第16軍;第1輕裝師、第13、第29機械化步兵師配屬擔任第10集團軍預備

    隊。

    位於南方集團軍群南部作戰地域的第14集團軍內裝甲部隊配屬情況為:第2裝甲師,第4輕裝師配屬克萊斯特指揮的第22軍,第5裝甲師配屬布歇指揮的第8軍。

    第一黨衛軍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親衛隊」

    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親衛隊」裝甲師(LSSAH)是德國法西斯最臭名卓著的部隊之一,它是德國納粹的一支王牌中的王牌部隊,也是最早組建的武裝黨衛隊部隊之一,其前身是約瑟夫(塞普)迪特裡希領導的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最初只是專門負責保護納粹黨魁阿道夫。希特勒的「御林軍」,參加閱兵場和充當保鏢。二戰爆發後,除了其警衛部隊繼續負責守衛柏林和貝希特斯加登外,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親衛隊」裝甲師參加了從入侵波蘭開始德軍幾乎所有的重大軍事行動,一直馬不停蹄地轉戰於東西兩線,在戰場上,這支部隊作戰兇猛無畏,同時槍殺戰俘和濫殺無辜,手段極其殘忍血腥。

    該師的前身是希特勒的保鏢部隊,開始希特勒組織一些絕對忠誠的納粹分子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稱為「戰旗護衛隊(Stabswache)」,但它其實還是處於衝鋒隊的節制之下。從形成的一天起,只忠誠於希特勒的「護衛隊」就注定會與衝鋒隊分開。為了區別衝鋒隊員使用的褐色軍服,護衛隊使用特別的黑色制服,帽徽上還繡著骷髏頭圖案。不久之後,「護衛隊」改名「阿道夫。希特勒護衛隊(SAH,StosstruppAdolfHitler)」。

    在1923年11月9日,「SAH」隨同衝鋒隊和其它納粹武裝黨徒在慕尼黑參加了企圖顛覆魏瑪共和國的啤酒館暴動。失敗後希特勒以及一批黨徒被捕入獄,但出人意料的是衝鋒隊卻未受波及,在羅姆的領導下,衝鋒隊由11月暴動前的2千人發展到3萬人。1924年12月,希特勒獲釋後發現越來越強大的衝鋒隊開始成為自己的頭號潛在敵人。在希特勒被釋放後第二年,從原來「SAH」的基礎發展而來、不受衝鋒隊領導、重被稱作「戰旗護衛隊(Stabswache)」的組織成立了。新組織由激進、忠誠的納粹分子組成,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效忠於希特勒和納粹黨。很短一段時間後,它被改稱「防衛梯隊(Schutzstaffel)」。「防衛梯隊」的成立標誌著黨衛隊和衝鋒隊的競爭真正開始,同時「親衛隊」的歷史也拉開了序幕。

    自1925年11月9日,希特勒在「啤酒館事件」週年之際又成立了自己的貼身衛隊——黨衛隊,簡稱SS。1929年1月6日,希姆萊接管黨衛隊,當時該隊只有280人。人數雖少,但個個都是久經考驗的精兵。一年之後,希姆萊就把黨衛隊人數發展到了3000人,1931年增加到10000人。而「防衛梯隊」已經是黨衛隊中最精銳的組織之一了。它的成員只接受希特勒和黨衛隊領袖的命令,按他們的意願行事。它被改名為「柏林黨衛隊戰旗護衛隊(SS-Stabswache)」,3月17日,專職保護希特勒的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正式成立,「塞普」迪特裡希從黨衛軍各組織中精心挑選了120人,全都是黨衛隊理想的模範:25歲,身高1。8米,無犯罪記錄。普魯士州警察組織負責為柏林總部衛隊提供後勤方面的支持。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在Freisenstrasse的奧古斯塔。維多利亞兵營舉行首次校閱。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遷往柏林的Lichterfelde兵營,名稱也改為柏林黨衛隊特遣隊。首批12名成員在威廉。蒙克的帶領下到達柏林,開始負責守衛帝國總理府。4月8日在柏林體育館衝鋒隊舉行的一次集會上,柏林黨衛隊特遣隊作為希特勒的護衛隊首次公開亮相。在1933年晚期,它又被改稱「柏林黨衛隊特派司令部(SS-Sonderkommando)」。

    在1933年夏天,又有兩個其它的「黨衛隊特派司令部」組織成立,分別稱為「SS-SonderkommandoZossen」和「SS-SonderkommandoJuterbog」。這兩個組織任務是為黨衛隊訓練骨幹。不久之後,這兩個組織也被並入「柏林黨衛隊特派司令部」,統稱為「阿道夫。希特勒旗隊(AdolfHitler-Standart)」。

    在1933年11月8/9日,「啤酒館暴動」10週年紀念時,整個「阿道夫。希特勒旗隊」參加了紀念1923年遇難者的宣誓集會。集會地點設在基督禮堂廣場(Feldherrnhalle),那是在暴動中黨徒殞命的地方。在啤酒館政變10年紀念日,措森和於特博格黨衛隊特遣隊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不久後又在部隊名稱中嵌入了黨衛隊稱號),並第一次配發了領章。同日,835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新成員在慕尼黑弗爾德赫哈勒牆(Feldherrnhalle前宣誓效忠,每一個成員都宣誓將生命貢獻給希特勒。此後,「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全權負責守衛帝國總理府、柏林的3個機場、各政府部門(包括黨衛隊總部)和希姆萊的私人住所。也在這次集會上,「旗隊」正式改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親衛隊(LeibstandarteAdolfHitler)」,簡稱「LAH」。

    1934年,希姆萊下令在將「LAH」改名「LSSAH(LeibstandarteSSAdolfHitler)」。「長劍之夜(theNightofLongKnives)」,希特勒突然對衝鋒隊上層組織動手,在這次事變中,為了鎮壓已經發生的或可能發生的衝鋒隊暴亂,「LSSAH」相當於兩個連的武裝黨徒在奧托。萊克(OttoReich)和瓦格納(JurgenWagner)指揮下,從柏林的兵營開拔,在6月30日下午到達慕尼黑。從那兒,又有一小批黨徒接到「只須執行任務,不必知道為何」的命令,被派往斯塔德爾海姆監獄(Stadelheim)作為行刑隊以判國罪和企圖顛覆政府罪槍決了許多衝鋒隊高層人物。7月13日,仍駐紮在柏林的「LSSAH」主力也奉命開始屠殺衝鋒隊成員,大約177人被立即處死,包括衝鋒隊領袖羅姆。

    1935年2月26日,一小隊「LSSAH」黨徒入侵薩爾州(Saarland),兩天以後,相當於4個連的武裝黨徒抵達薩爾州,3月1日,「LSSAH」的其它部隊也抵達了薩爾州,薩爾州合併入第三帝國。

    1936年2月,警衛旗隊派出其精英參加1936年的冬季奧運會。1939年4月30日希特勒開放柏林蒂爾加騰區7公里長的主幹道來舉辦慶祝他50歲生日的官方慶典,警衛旗隊負責沿街的警衛工作。

    該團參加了佔領蘇台德地區、合併奧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行動,它的第一次戰鬥卻是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是役該團歸屬於南部集團軍群,在馮。龍德施泰特(vonRudenstedt)指揮下,殲滅了波軍第十步兵師。9月25日作為南方集團軍群旗下的一支部隊,警衛旗隊在羅茲、華沙和莫德林地區經歷了首次實戰。希特勒和希姆萊在古左夫視察了警衛旗隊的特遣隊。其後該團隨集團軍群一路打到華沙城下,警衛旗隊護衛營獲得一面特殊的軍旗。在波蘭戰役中,警衛旗隊共傷亡400人。同時該部製造了黨衛軍歷史上的第一起暴行。

    1939年12月希特勒親自出席了警衛旗隊在德國巴登埃爾姆斯(BadElms)舉辦的聖誕慶祝宴會,並向部隊的每位成員贈送了香煙、蛋糕和一瓶葡萄酒。1940年3月希特勒批准警衛旗隊組建一支裝備105毫米榴彈炮的炮兵營。當月德國官方首次開始使用「武裝黨衛隊」(Waffen-SS)這一術語。

    波蘭戰役勝利後,德軍主攻方向轉向低地國家和法國。在德國本土休整的該團得到了新型的四號坦克,並且完全實現了摩托化。雖然該團作為預備隊使用,但它的摩托化連卻直接在空降部隊指揮下在荷蘭鹿特丹作戰。在這場戰役中黨衛軍二級小隊長克拉斯(HugoKrass)獲得了第一枚鐵十字勳章。但該團同樣犯了嚴重錯誤,誤射了空降部隊的庫特。斯徒登特將軍(KurtStudent)。其後,該團協同第7裝甲師向南進攻,目標直指埃爾斯(Arass),但卻被英軍和法軍所阻。「骷髏頭」的進攻也很不順利。經過奮戰,該團到達了敦刻爾克東南的運河地區,其它部隊也已完成了對英軍的合圍,英國遠征軍只能靠船運才能脫險。但在關鍵時刻希特勒發出了令後世爭論不休的「停止」命令,迪特裡希卻不買希特勒的帳,下令部下繼續攻擊。不過由於其側翼部隊已遵照元首之命停止了進攻,該團遭到英國遠征軍後衛部隊的頑強阻擊。幾天後,希特勒又下令恢復進攻時,該團終於突破英軍的阻擊線。當他們氣勢洶洶趕到海灘時,才發現英國大兵們早已乘一切可以漂浮的東西逃回英國去了。該團又製造了一起屠殺事件,在敦克爾克附近的沃爾姆豪特(Wormhout)警衛旗隊的威廉。蒙克命令其手下集體屠殺了65名(80)英第48步兵師戰俘。

    在法國戰役的第二階段,該團作為第14軍指揮下的獨立團參戰。第14軍從亞眠(Amiens)的橋頭堡開始向南進攻,但被法軍的頑強抵抗所阻,不得不撤退。隨即該軍在亞眠以東75英里處再次進攻,這次攻勢順利,第14軍穿過塞恩河(Seine),切斷了盧瓦爾(Loire)地區大量法軍的退路。西線戰事終以6月25日法國投降而結束,第14軍沿法國海岸一直開到西班牙邊界,完成法國剩餘地區的佔領。在這段時間裡,該團主要參加了莫林(Moulins)、泊坎(Pourcain)以及聖。埃田(St。Etienne)地區的戰鬥。

    法國戰役結束後,該團在法國休整。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海獅計劃」,該團刻苦訓練兩棲作戰。1940年7月喬治克普勒、保羅豪塞爾和「塞普」。迪特裡希在柏林國會大廈舉行的勝利慶典上獲頒騎士十字勳章。希姆萊向當時駐紮在德國梅斯的警衛旗隊頒發寫有希特勒名字的軍旗。在1940年8月,該團加強到一個旅的編制。1940年9月在梅斯的阿爾文斯勒本要塞舉行的一個慶祝儀式上,希姆萊向警衛旗隊授予經過修改的新軍旗。

    入侵英國的作戰「無限期拖延」。在1941年3月,該團調防羅馬尼亞,歸屬於第40軍,參加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的行動。該團是德國第一個攻入南斯拉夫的部隊,在以後的18天裡,該團連續使用側翼機動,迫使英國大兵不斷撤退。該團用魚船越過科林斯灣(theGulfofCorinth),一直追趕英國人到塞莫皮萊(Thermopylae),並在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us)截住撤退的英軍。在四月底,英軍又不得不在科林斯灣的卡拉馬塔(Kalamata)來了一個「敦克爾克撤退」,將部隊運送到克里特島(Crete)繼續抵抗,在南歐作戰中以閃電般的速度穿過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亞,攻入希臘,在希臘投降的3天前,俘虜了16個師的希臘部隊。

    在打完南斯拉夫和希臘戰役後,該團被升級為黨衛軍步兵師,擴編為機械化步兵師,此時的總兵力為10796人,平均年齡19歲。它被立即調防布拉格,跟隨南部集團軍群,再次在馮。龍德施泰特指揮下,參加「巴巴羅薩行動」突襲蘇聯。南部集團軍群攻勢順利,從盧布林市(Lublin)一直攻到維斯瓦河(Vistula),目標直指西烏克蘭。在突擊塔特(Tarter)築壘地區以敞開克裡米亞(Crimea)門戶時,該師第一次在侵蘇作戰中出現。

    【文章來源http://www。cqzg。cn版權所有春秋戰國全球中文網q40nEG】

    從那兒南部集團軍群將攻擊目標轉向基輔(Kiev),該師和「維金師」跟隨第11軍和第17軍在烏曼(Uman)合圍了蘇軍第六、第12集團軍以及第18集團軍一部,共計23個步兵師、山地師和坦克師,俘虜十萬三千餘人,其中包括蘇第六和第12集團軍的司令官,繳獲裝甲戰鬥車輛317輛,火炮858門,反坦克炮和高射炮242門,載重汽車五千餘輛,鐵路列車12列,以及無數其他作戰物資,蘇軍傷亡在20萬人以上。烏曼會戰結束後,德軍離開該地,在寬大正面上向第聶伯河推進。一路未遇敵較大抵抗,於8月的第3個星期進抵基輔與克列緬楚格間的第聶伯河一線。該師在塔甘羅格(Taganrog)作戰中發現蘇軍槍決了六個被俘的黨衛軍士兵,作為報復,迪特裡希下令在今後三天內該師部隊「不准接受任何(蘇軍士兵)投降」。在蘇聯的塔甘羅格,師長迪特裡希下令屠殺了4000名蘇軍戰俘。

    基輔會戰勝利後,1941年11月,該師參加了向蘇聯西南部重鎮羅斯托夫(Rostov)的突擊,雖一度突入市區,卻遇到了蘇軍的瘋狂抵抗而退出,這使得馮。龍德施泰特不得不下令部隊轉入防禦。希特勒大發雷霆,撤了龍德施泰特的職。1942年夏季,在頓內次(Donets)地區渡過可怕的俄國嚴冬之後,該師返回德國重組,繼「帝國師」和「骷髏頭師」後成為第三個黨衛軍裝甲擲彈師(裝備兩個裝甲擲彈兵團),1941年12月第3裝甲軍司令官埃貝哈德。馮。馬肯森上將在給希姆萊的信中寫到:每支部隊都想與警衛旗隊並肩作戰,他們訓練有素,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和旺盛的戰鬥熱情,臨危不懼,………。這是一支真正的精銳部隊。

    作為對其奮戰的獎勵,該師調防法國土倫(Toulon)1942年6月在接下來舉行的穿越巴黎勝利閱兵式上,警衛旗隊接受了龍德斯泰特元帥的檢閱。7月15日重新命名為黨衛隊「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摩托化)步兵師。10月22日師重新命名為黨衛隊「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裝甲擲彈師(以下簡稱LSSAH師)。LSSAH師在維希法國作佔領軍。全師兵力為:軍官678人,士官及士兵20166人,LSSAH師部分成員作為基礎骨幹調往正在組建中的黨衛隊第9「霍亨斯道芬」裝甲師。

    次年,該師重返東線,作為保羅。豪塞爾(PaulHausser)新組建的黨衛軍裝甲軍的一部參加了哈爾科夫(Kharkov)爭奪戰。在這次戰役中,蘇軍損失52個師級和旅級部隊,2萬多名士兵陣亡,600多輛坦克損失,在蘇聯哈爾科夫市將700名蘇軍傷員殺死在醫院的病床上。1943年3月21日,希特勒為迪特裡希的騎士十字勳章加上了雙劍飾。希特勒還告訴迪特裡希他打算抽調LSSAH師的軍官(包括團和連級軍官)去組成組建中的黨衛隊第1裝甲軍和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基本骨幹。在哈爾科夫戰役中LSSAH傷亡了4500人,佔了全師戰鬥人員的44%。全師轉入修整和補充,接收了來自空軍的2500名補充人員;6月,迪特裡希卸任,師長一職由「特迪」維希接任。隨著德軍奪取哈爾科夫,圍殲庫爾斯克突出部蘇軍的「堡壘作戰」已蓄勢待發。

    1943年7月5日凌晨,蘇軍出人意料的炮擊德軍的進攻出發陣地及其縱深。庫爾斯克會戰拉開了序幕。該師在曼斯坦因指揮下於午後隨同第332步兵師、第三裝甲師、「大德意志」機械化師、第167步兵師、第二黨衛軍「帝國」裝甲師、第三黨衛軍「骷髏頭」裝甲師、第168步兵師、第六裝甲師、第七裝甲師、第106步兵師及第320步兵師開始向蘇軍南部防線實施突擊。

    7月12日凌晨,該師(歸第二黨衛軍裝甲軍指揮,側翼為第48裝甲軍)在普羅霍洛夫卡附近的陣地傳來震耳欲聾的坦克引擎轟鳴聲。歸屬於草原方面軍的第五近衛坦克集團軍的第18和29坦克軍的403輛坦克(233輛T-34)和21門自行火炮出現在德軍陣地前沿。一場歷史上最大的坦克大決戰即將在這塊狹小的15平方公里戰場上展開。

    此時,該師共有坦克67輛和突擊炮10門。德軍一方參加普羅霍洛夫卡大戰的坦克和突擊炮數量為198輛。

    早晨6時30分,德國空軍開始了對蘇軍防線實施轟炸,接著8時30分,德軍和蘇軍幾乎是同時發動了攻勢,兩軍迎頭撞擊在普羅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在衝鋒過程中,蘇軍的坦克付出了可怕的代價,在德軍「虎式」坦克和88毫米反坦克炮的轟擊下,一輛接著一輛蘇軍坦克爆炸起火,但蘇軍並沒有後退,在12日一整天裡,蘇軍幾乎不停頓的發起了一波連著一波的攻擊,雙方將士都打「瘋」了,那些坦克被打壞的坦克兵們,就在坦克的殘骸旁,用輕武器互相射擊,甚至進行肉搏。慘烈的戰鬥一直進行到夜晚,精疲力竭的雙方才停了下來。蘇軍未能完成摧毀第二黨衛軍裝甲軍的任務,但德軍向普羅霍洛夫卡的突破被擋住了。

    蘇軍第29坦克軍在戰鬥中損失慘重,損失高達50%以上,而第18坦克軍投入戰鬥的第170和181坦克旅也同樣受到很大損失,不過該軍還保持著完整的第110坦克旅和第36近衛坦克團。總的來說,蘇軍在12日普羅霍洛夫卡損失坦克和自行火炮在180輛左右。在這同時,德軍損失接近其總兵力的50%,也就是80∼90輛坦克和突擊炮。

    12日的戰鬥後幾天,第二黨衛軍裝甲軍仍繼續進攻,包圍了蘇軍的幾個步兵陣地,佔領了一些極有戰略價值的高地。但希特勒已經喪失繼續戰鬥的意志了,接到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的消息,希特勒決定放棄庫爾斯克會戰,將軍隊撤出以保存實力,為防禦做準備。

    庫爾斯克會戰以德軍失敗告終,迪特裡希也離開了這支隊伍。該師被送到意大利執行一些肅清游擊隊任務,在這段事件裡該師又在小鎮博斯(Boves)製造了另一起暴行,LSSAH師收到情報說意大利「叛軍」抓了2名黨衛隊軍官並計劃攻擊LSSAH師。據此,約阿希姆。派普下令用150毫米榴彈炮轟擊懷疑是「叛軍」據點的波維斯鎮(Boves,結果炸死了34名平民。

    此後該師重新返回東線,經歷連番惡戰後的LSSAH師損失慘重,只剩下3輛坦克和4輛自行火炮可用了。但不久又和第一裝甲師、第16裝甲師以及「帝國師」的2500人一起被蘇軍合圍在卡曼特斯-波多里斯克(Kamenets-Podolsk)。但由第九、第十黨衛軍裝甲師組成的第二黨衛軍裝甲軍成功解救了這些被合圍的部隊,LSSAH師雖然突圍成功,但部隊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全師只剩下不到1250人。。該師再次退入法國休整。

    1944年3月,該師被升級為黨衛軍裝甲師。由於部隊編制已不到滿員標準的半數,該師獲准到比利時境內休養補充,LSSAH師駐紮在比利時的Turnhout,同時接收了超過2000名來自黨衛隊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新兵。當月,經過修整補充後的LSSAH師擁有19691或21386名官兵(可以確定是軍官有208人,士官2234人),45門自行火炮,50輛PanzerIV型坦克,38輛豹式坦克和29輛虎式坦克。。當盟軍在挪曼底登陸後,該師冒著盟軍的轟炸機的狂轟爛炸從比利時緊急開赴法國卡昂(Caen),準備隨同第116裝甲師、第二裝甲師、「帝國師」、第17黨衛軍裝甲擲彈師「伯利欣根師」一起在保羅。豪塞爾指揮下抵抗美軍的攻勢。

    當時該師暫配屬在第12黨衛軍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師(由「裝甲」梅耶指揮)的第101黨衛軍裝甲營裝備了德軍在挪曼底唯一的「虎式」坦克部隊。6月13日,該營第二連連長、SS二級突擊隊中隊長米希爾。魏特曼(MichaelWittmann)單槍匹馬奇襲英軍佔據的波卡基村(Villers-Bocage),擊毀英軍27輛坦克以及若干其他車輛,創造了一次坦克戰的經典戰例。

    黨衛軍突擊隊大隊長(上尉)米切爾。魏特曼是二戰中最著名的坦克車長,他共擊毀138輛坦克和132門反坦克炮

    但英國皇家空軍卻沒有放過地面任何一輛移動的德軍坦克,第254「獵鷹」中隊颶風戰鬥機使用空地火箭彈大批殺傷德軍坦克。這大大阻滯了第一黨衛軍裝甲師的前進。直到7月,該師才總算抵達戰區。

    雖然挪曼底地區的德軍頑強抵抗,但正像隆美爾所預言的:如果第一道防線即海灘不能阻止盟軍登陸,那其後使用預備隊的反擊毫無意義。在法萊斯地區,盟軍以小股部隊為餌,誘使德軍深入。意識到中計的德軍開始後撤,但已經晚了,法萊斯包圍圈已經形成,德軍在法國的主力部隊被殲滅。8月29日LSSAH師被打散,9月1日f,LSSAH師已損失了全部坦克及火炮。好不容易逃出的第一黨衛軍裝甲師撤入德國本土的齊格菲防線休整,其一部分參加了亞琛戰役。

    1944年12月,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阿登反擊開始了。該師作為第六黨衛軍裝甲軍的一部分在老上司迪特裡希指揮下參戰。LSSAH師奉命參加阿登反擊戰,全師被分成4個戰鬥群,漢森戰鬥群(KampfgruppeHansen)桑迪格戰鬥群(KampfgruppeSandig)克尼特爾戰鬥群(快速集群)(KampfgruppeKnittel)(SchnelleGruppe)派普戰鬥群(KampfgruppePeiper)-進攻的前鋒,實力最強的戰鬥群。該師「派佩爾戰鬥團」在黨衛軍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約阿希姆。派佩爾(JoachimPeiper)指揮下突入比利時,一直快打到繆斯河邊(RiverMeuse),但隨著天氣放晴,「虎王」重型坦克、「在聖誕節前拿下安特衛普」的豪言壯語都比不上強大的盟軍戰鬥轟炸機編隊。24日,戰鬥團因補給告罄而在破壞所有車輛後退出戰場。1月,阿登反擊徹底失敗。

    「派佩爾戰鬥團」製造的馬爾梅蒂屠殺事件被揭露。派佩爾將90名已解除武裝的美軍戰俘押到馬爾梅蒂公路旁的農場,用機槍悉數射殺。1944年12月20日,在奪取斯塔維洛特鎮的戰鬥中,LSSAH師以協助美軍為由屠殺了130名比利時平民(其中包括47名婦女,23名兒童,甚至還有9個月大的嬰兒和60歲的老人)。

    在阿登反擊失敗後,仍歸屬於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的該師重返東線,在匈牙利準備解救在布達佩斯被蘇軍所圍的德軍集群,作戰代號「春季覺醒」,這是德軍在東線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但這次進攻遭到了蘇軍兩個方面軍、三千輛坦克的迎頭痛擊,該師不得不向西撤退。

    2月15日,黨衛隊旅隊長奧托。庫姆成為LSSAH師的師長。LSSAH師開赴匈牙利參加即將開始的「春醒」行動,此時全師還擁有25輛豹式坦克和21輛PanzerIV型坦克。在匈牙利格蘭地區的戰鬥中LSSAH師遭受了重大損失,坦克數量銳減為豹式坦克11輛,PanzerIV型坦克12輛。2月26日參加代號「平湖」的進攻行動,以阻止蘇軍進入奧地利。「平湖」進攻行動開始。3月14日希特勒獲悉「平湖」進攻行動失敗後大為震怒,命令LSSAH師、「帝國」師、「骷髏」師和「霍亨斯道芬」師將他們的榮譽袖標從制服上取下。時任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官的迪特裡希拒絕執行此項命令。3月16日LSSAH師作為後衛掩護整個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撤退。全師只剩下不到1700人和16輛坦克。

    5月7日,在得知柏林已投降的消息後,這時連師長奧托。庫姆在內全師只剩下1682人的殘兵敗將,LSSAH師根據德軍司令部最後的命令,在破壞了所有裝備後前往美軍的防線向其投降。許多部隊的官兵燒掉身上的制服並盡量向西走,以遠離伺機報復的蘇軍,該師在奧地利向美軍繳械投降,自此該師被徹底消滅。

    德軍第7裝甲師戰史

    波蘭1939

    第7裝甲師前身為第2輕裝甲師。於1938年10月10日在圖林根的格拉組建,隸屬於第9軍區。

    1939年9月1日,該師首次出現在波蘭戰場上。第2、3輕裝甲師組成第15摩托化軍,隸屬於南方集團軍群第10集團軍。師指揮官斯圖姆中將。此時該師的第66裝甲營擁有可用坦克62輛,主要裝備I型、Ⅱ型坦克,另外還有少量Ⅲ型和Ⅳ型坦克。

    進攻從西裡西亞的霍耐科開始,目標凱爾斯和拉當。部隊幾乎未受損失就於9月9日佔領了拉當。以此為起點,第2輕裝師繼續向華沙以西地區和更遠的莫德林推進,從南面包圍了華沙,戰鬥於1939年9月27日結束。隨後,該師於1939年10月1日接到命令返回原駐地,並於10月中旬抵達圖林根。根據波蘭戰役的經驗,第1-4輕裝師改編為正規裝甲師,編號:6-9。1939年10月18日第2輕裝甲師正式更名為第7裝甲師。

    法國戰役第一階段

    不僅僅是番號改變了,該師也按照裝甲師的編制進行了徹底改編。第66裝甲營被加強,組建了第25裝甲團,下轄3個裝甲營。第6、7步兵團也被改編為第6、7機械化步兵團,並歸第7機械化步兵旅指揮。

    1940年2月12日,埃爾溫。隆美爾少將從斯圖姆手中接過了第7裝甲師指揮權。這期間,PzKw38(t)坦克代替了大多數的老舊坦克,特別是Ⅰ型坦克。38(t)坦克性能遠優於原來的Ⅰ型和Ⅱ型坦克,火力與Ⅲ型相當,但是火炮射程更遠。入侵法國前夕,一個摩托化重炮連(裝備150mm自行火炮)被加強到第7裝甲師。這次改編使該師的坦克作戰能力顯著提高,編製的坦克數量達到180輛左右。

    1940年5月10日,入侵法國和低地國家的「黃色方案」開始實施。第7裝甲師再一次隸屬於第15摩托化軍,這次和第5裝甲師一起受A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指揮。第7裝甲師作為攻擊主力,將強行通過阿登地區,越過芒斯,出現在盟軍主力後側,切斷敵軍通往英吉利海峽的道路,並將其分割。

    1940年5月10日清晨,該師的坦克部隊出發準備在第納特通過芒斯,越過德-比邊境向阿登前進。5月12日抵達芒斯,並花費了兩天時間鞏固橋頭堡。

    隨後,隆美爾開始了一場向英吉利海峽進軍的賽跑。這場「賽跑」指揮的相當精彩。只發生過一個小小的意外:英軍於5月21日在阿拉斯發起了反攻。這在德軍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因為德軍第42反坦克營的37mm反坦克炮無法擊穿英軍步兵坦克的厚重裝甲。只得以88mm高炮來對付。這是88mm高炮第一次被用來對地射擊,結果效果顯著,英軍坦克紛紛被摧毀。——這招,在之後的北非戰役中隆美爾也經常用起——隆美爾一直衝在他軍隊的第一個,在指揮官鼓舞下,第7師奮勇前進。在5月30日完成了對敦刻爾克盟軍的合圍。隨後,該部撤出前線,短暫休整至1940年6月5日。這時,戰役的第2階段開始了。

    隆美爾衝在最前面

    法國戰役第二階段

    在法國戰役的第二階段,第7裝甲師和第5裝甲師一起隸屬於第4集團軍第15裝甲軍。目標是佔領索姆,以避免更多的盟軍通過海峽逃走。這個區域上橫擋著魏剛防線,由法國第10軍防守。第5、7兩個裝甲師在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並由此分割了法國第9和第10集團軍。以第7裝甲師為先導,第15裝甲軍快速推進。6月7日該師進抵佛戈斯-萊斯-奧克斯,於次日抵達柔恩,完成了合圍。該城於6月10被佔領。

    法國戰敗後,隆美爾與法國將軍在一起

    6月12日,第7裝甲師佔領聖。萬勒瑞。法國第9集團軍和英軍第5山地師的一部分被合圍,46000人投降。隨後,該師繼續推進,於6月19日進抵瑟堡。雖然部隊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推進,但最後還是沒能阻止少量英軍從此撤走。經短暫休息,第7裝甲師再次向南挺進,一路之上未遇有組織的抵抗。穿過科唐坦和布列塔尼,該部於安塞尼斯渡過盧瓦爾河。到6月25日停戰時第7裝甲師已經打到法國西南部。

    是役,該師僅有2624人陣亡、受傷和失蹤,損失坦克42輛,獲得「魔鬼師」的稱號。停戰後,第7裝甲師駐紮波爾多,可是僅僅4天後,就被調往查特斯,在那兒待到7月24日,隨後又駐紮巴黎以西,為海獅計劃做準備。不過12月中旬,再次調回波爾多,在那一直駐紮到1941年2月14日。隨後,前往波恩-拜德哥德斯堡。在這一期間,隆美爾少將被提升為非洲軍團指揮官,馮。方克少將接任師長。

    從6月6日到10日,第7裝甲師被火車運到了東普魯士,積極為進攻蘇聯做準備。此時,該部齊裝滿員,全部裝備38(t)、Ⅳ號坦克,機械化步兵第6團也部分裝備了半履帶車,機動能力顯著提高。

    巴巴羅薩1941

    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開始,第7裝甲師隸屬於中央集團軍群-第3裝甲集群-第39裝甲軍,從東普魯士發起攻擊,第2天,該師試圖由奧利他渡過聶曼河時,爆發了一場與蘇軍第5坦克師的激戰。蘇軍被全殲,但第7裝甲師也損失了半數坦克。,進攻繼續,維爾納於6月25日被佔領,以此為基地,第39裝甲軍轉向東南的明斯克。6月28日該城被第3裝甲集群和第二裝甲集群從東、南兩面攻佔,次日,3個俄國軍被合圍殲滅。於是第7裝甲師橫臥於明斯克以東通往莫斯科的大路。7月5日,合圍圈中最後28000名蘇軍投降。第2、3裝甲集群迅速開始下一個包圍戰,這次的目標:斯莫稜斯克。第7裝甲師此時仍是一馬當先,殺在第39裝甲軍的最前面,因為該部已於3天前就開始了作戰行動。7月3日,該師通過貝瑞西娜,幾天後抵達散諾,在此遇到頑強的抵抗。7月10日大多數的第39裝甲軍部隊通過了Duna,佔領了維帖布斯克,並在該城南部警戒,此時,蘇軍的防禦以暫時被打破了,德軍再次把目標轉到了斯莫稜斯克。

    德軍在白俄羅斯前進

    在白俄羅斯成土飛揚的大道上前進了5天後,第7裝甲師抵達了加澤沃附近的斯莫稜斯克-莫斯科大道。,第2、3裝甲集群抵達斯莫稜斯克,包圍了3個俄國軍。但是,此時只有裝甲部隊在維持著包圍圈,步兵部隊還在150公里以外。蘇軍組織了好幾個新的軍試圖解圍。激烈的戰鬥從7月18日一直打到8月7日,包圍圈中的最後一支部隊才投降。這是德國人的又一次戰術勝利,但是第7裝甲師也受到了很大的消耗。雖然勝利了,可是德國人對莫斯科方向的進攻卻停止了,而轉向列寧格勒和基輔。中央集團軍群轉入防禦。第7裝甲師損失了40%的坦克,最後只能由一個步兵師接防,而該部撤到前線後面休整。

    第25裝甲團在進軍

    在8月的休整期間,第7裝甲師像「消防隊」一樣,經常幫助前線的步兵師對付蘇軍的反攻。總算,在9月的頭兩周,還算清靜。9月19日一個新的任務到來了,準備參加對莫斯科的最後攻擊:「颱風」行動。這次行動中,第7裝甲師和第6裝甲師、第14摩托化步兵師被編入了第3裝甲集團軍第LVI裝甲軍。10月2日進攻開始,24小時內,兩個裝甲師就渡過了第聶伯河,第4天,抵達維加斯馬,與從南面而來的第4裝甲集團軍第10裝甲師取得聯繫,4個俄國軍被合圍,第7裝甲師第3次切斷了通往莫斯科的道路。13天後,蘇軍投降,但是10月7日,一個新的,更危險的敵人出現了——淤泥。所有的行動立刻慢了下來,所有的人和裝備也陷入了泥水中,幾乎到處如此。

    10月22日至11月8日第7師被調離前線,前維亞濟馬以北地區。到了11月中旬,開始冰凍道路才又重新暢通,對莫斯科的進攻也開始加速。第7裝甲師開始攻擊兩支蘇軍的接合部,並擊敗第30高加索騎兵師。於11月23日佔領克林。4天後,捷克洛馬附近控制莫斯科-伏爾加運河的橋頭堡被建立起來。不過氣溫此時已漸漸降到零下30攝氏度。12月5日,德軍徹底疲憊了,進攻停止。第7裝甲師此時距莫斯科大約70公里,德軍進攻失敗了,蘇軍補充後,開始了反擊。

    第一次防禦:1941/42冬、1942春

    第3裝甲集團軍遭到蘇軍打擊,但第7裝甲師未受攻擊。由於疲憊和損失,第7師於12月6日後撤。最後沿利馬建立了第1道防線,可是,此時的第7裝甲師像大多數師一樣,不過是一個戰鬥群規模:僅有千餘步兵和少量坦克。為擋住蘇軍,該師苦戰至1942年3月。援兵終於到達,包括40輛坦克。這個月底,該師和第1裝甲師在瑞參夫周邊作戰,之後在4月初,調往維亞濟馬,接替第246步兵師圍困傑洛伊,5月2日勝利。之後部隊脫離第9集團軍,調回法國休整補充。在俄國的第一年中該師損失9200人,其中2100戰死。

    在法國的休整1942

    在法國諾埃特-帕瑟內地區休整期間。第7師的每個裝甲團減少到2個營,但是全部裝備Ⅲ號、Ⅳ號坦克。第6裝甲擲彈兵團第2營,也全部裝備半履帶車。8月,該師抵達安格斯-喬勒特,9月1日,做好戰鬥準備。1942年11月8日,盟軍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希特勒立即命令佔領維西法國。第7裝甲師在費爾博裝甲軍指揮下於11月27日開始向地中海進軍,攻至土倫,試圖俘獲法國艦隊,但法艦搶先自沉。12月中旬,該部進抵地中海沿岸。這時,東線的德軍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被圍,第7裝甲師於1942年12月22日運往俄國。

    返回東線1942/43冬

    經過漫長的路途,1月1日至5日第7裝甲師抵達俄國南部頓河流域地區,6日前往佛徹斯太特東北,與蘇軍第3近衛軍的一支部隊遭遇。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該師還是於1月20日後撤了,並堅守在伏羅希洛夫格勒和斯拉萬斯克附近,連日激戰。至2月15日,該師離開防線重組,並轉隸於第1裝甲集團軍第3裝甲軍。此時蘇軍開始了冬季攻勢的最後部分,目標是全殲南方集團軍群。

    喇嘛防線上的德軍坦克

    2月18日,第7裝甲師向北面的埃斯瓊進攻,以打通和5。SS裝甲擲彈兵師和第11裝甲師的聯繫。部隊雖遭重大損失,但仍於2月28日佔領埃斯瓊,經激戰,該師於4月6日從前線後撤,接受補充,最大的補充是第78炮兵團得到了Wespe和Hummel自行火炮。此時,中央和南方集團軍群開始準備夏季攻勢。該師也於5月初抵達哈爾科夫以南。

    庫爾斯克1943

    1943年夏,德軍夏季攻勢發起,準備於1943年7月5日發起「堡壘」行動。南方集團軍群的主攻力量是下轄兩個裝甲軍的第4裝甲集團軍。肯夫集群由兩個集團軍和第三裝甲軍組成,該軍下轄第6、7、19裝甲師和168步兵師。第7裝甲師集結在頓河東岸。貝爾戈羅德以北地區,計劃渡過頓河攻佔多羅格波士諾,蘇軍近衛第7軍正頑強堅守於此地區。戰鬥開始後,第7裝甲師是第3裝甲軍內唯一取得進展的部隊。當步兵首先發起進攻時,25裝甲團也在一次坦克大戰中突破了T-34的防守,現在第6裝甲師11裝甲團,隨第7裝甲師共同前進,這兩支部隊不斷獲得勝利。但是,到第3天。即使第7師取得了這些勝利,但第3裝甲軍仍不能突破蘇軍防線,隨後該軍轉向北面進攻,第7師擔任側翼支持。6天後,進攻繼續,在第6裝甲師與敵激戰後,第7師再次衝到了前面,佔據多納茨。不過這已經太遲了,蘇軍已經獲得了突出部的全面勝利,此時,盟軍在西西里登陸,堡壘行動終止。

    在南方的休整1943/44

    現在蘇軍已經準備好對哈爾科夫的進攻了,第7裝甲師作為第48裝甲軍的一部分,8月5日進攻了坡洛斯,6日在格瑞沃若防守。8月7-8日退到斯拉夫格洛達-坡爾勤諾葉娃,隨後8月10日與第11裝甲師在貝爾卡以北發起了一次成功的反擊。在之後的14天內,該師防守在阿奇特卡以北,但是8月25日,城市陷落。師長馮。方克調走,天才指揮官馮。曼托福爾少將接任。

    然而,退卻仍是不可避免,在波爾塔瓦防禦戰後,第7裝甲師在克瑞曼徹撤過了第聶伯河,在切爾卡瑟東南集結,但是缺編一個裝甲營,因為該營被運至法國,裝備豹式坦克,此時蘇軍暫時被擋在了第聶伯河東岸。9月27日,蘇軍於基輔以西的皮爾雅斯拉夫附近建立橋頭堡,第7裝甲師與其他不對試圖擊退蘇軍的渡河行動,但是到10月初,攻擊停止為止,橋頭堡雖然被大大縮小了,但是仍然沒有被拔除,不過畢竟阻止住了蘇軍的突破。不久之後,該師又被調到了基輔以北的奧瓊泰施橋頭堡守衛,並打破了敵軍包圍斯克瓊納比爾的企圖。在接下來的10月4號到24號這些日子,第7師就一直防守於此,直到轉為集團軍預備隊,才撤到基輔以西小憩。

    不過11月3日,蘇軍再次以壓倒性優勢兵力向奧瓊泰施橋頭堡發起了進攻,突擊目標指向基輔、夏特邁爾、闊洛斯特,第7裝甲師立即發起反擊,但是卻無能為力,僅僅能阻止蘇軍在基輔以西的埃爾彭河附近獲得立足點。1943年11月6日蘇軍第38軍攻佔基輔,次日,法斯特夫失守。此時,德軍將所有可以集中的裝甲師包括第7師統統編入第48裝甲軍,計劃在11月15日到12月23日之間發起一系列反突擊。,在這個行動中,第7師將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11月15日,反突擊按計劃執行,第7裝甲師與第一裝甲師從法斯特夫以東發起進攻,分別於17、18日夜進入夏托邁爾,兩天後,攻擊部隊向西直撲伯拉斯洛夫,大批蘇軍被合圍,強大的部隊從西向東從夏特邁爾到拉德米歇爾碾過蘇軍防線,第7師擔負著掩護北翼的任務。在快速的進攻中,該部進攻、追擊、消滅一氣呵成,在馬林附近大敗蘇軍,使第1裝甲師和黨衛隊元首旗隊師順利到達拉德米歇爾,到12月15日,該師已經在馬林附近的阿爾斯卡和北岸築起了堅固的橋頭堡陣地,這個陣地的建成是梅萊尼包圍戰的兩個起點之一。到12月23日,戰鬥結束的短短一個月中,第7裝甲師,特別是第25裝甲團因戰果輝煌,受到了統帥部的嘉獎。24日,蘇軍發起聖誕節攻勢,第7師再次被命令防守夏托邁爾,不過由於各種原因,特別是嚴重的交通堵塞,使該部根本無法部署,被迫後撤。到1月中旬,該部退到了伯第斯徹夫和夏普托夫卡之間,奧斯特若普爾之間的地方,這一段的防線直到月底才好不容易匆匆建立起來。1月26日,馮。曼托福爾少將離任,舒爾茨少將繼任,但是僅僅兩天後這位第7裝甲師之魂、鑽石雙劍橡葉騎士勳章獲得者就在他的第178次戰鬥行動中陣亡了,繼任者是卡爾茂斯將軍。2月2日,該師接到命令,火速奔赴洛夫諾以西地區,阻擊蘇軍,兩周後再次轉移至盧茲克以北執行阻擊任務。

    蘇軍的下一個目標是塔努伯爾,三月初第7師調製茲伯拉茲(塔努伯爾西北15公里),位於第4裝甲集團軍右翼。3月7日至21日,該部成功的協同第68步兵師、元首旗隊師塔努伯爾以東戰線上的缺口,但是21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開始了猛烈的進攻,幾乎全殲了第68步兵師,第7師被向東南壓縮,於是被配屬給了第1裝甲集團軍,該集團軍此時已有許多部隊被分割包圍在著名的卡曼茲-波多利斯克和赫爾伯兩大包圍圈中。第7裝甲師作為突圍前鋒,向塔努伯爾發起了進攻,戰鬥從3月28日一直持續到4月15日,最後,總算與黨衛軍第2裝甲軍的16裝甲師會師。一系列的惡戰之後,第7師疲憊不堪的撤了下來,作為預備隊駐紮在伯扎克斯以北休整,並於4月21日撤至斯坦尼斯拉夫。4天後,該部向南越過克爾巴阡山脈,轉歸匈牙利第7集團軍指揮,在此平靜的休整至7月1日援兵的到來。

    前往北方1944

    1944年6月21日,蘇聯紅軍發起了它的最大規模的夏季攻勢「巴格拉季昂」,中央集團軍群遭受重創,一周之內,3個軍幾乎被全殲,損失了24個德國師,並在防線上留下了一個幾百公里寬的缺口,蘇軍正由這個口子飛速湧入,於是從其他前線和部隊調來的德軍撲向白俄羅斯,試圖堵上這個豁口,第7裝甲師也被火車從倫堡(現烏克蘭利沃夫)運至戰線後方30公里的裡達,當7月5日,該部的第一個單位到達後,就立即被派往霍爾斯扎尼歸屬第4集團軍第39裝甲軍,實際上此時的第4集團軍以被包圍並殲滅在明斯克以東,所以該裝甲軍兩翼都未於友鄰取得聯繫,因此第7和第5裝甲師歲竭力抵抗,但為了避免被包圍仍然隨裝甲軍步步後撤,到7月9日,總算與其他部隊取得了聯繫,並渡過聶曼河抵達1941年6月戰鬥過的奧利塔附近,7月12日到24日部隊在東岸建起橋頭堡,並隸屬於第3裝甲集團軍。該軍的北翼此時已與北方集團軍群16集團軍徹底失去了聯繫,因此在這些部隊間有著一個巨大的口子,第7師派駐於此,就是為了以備不測,並被寄望能夠封閉缺口。

    第7師受命攻擊龐哲維奇,但是部隊卻無法按規定集結,因為計劃中的進攻出發地域已被蘇軍佔領,要發起進攻就的重新奪取這些地方,而奪回這些地方後,估計部隊已無繼續進攻的能力,因此命令只得被撤銷。從7月28日到8月1日,第7師繼續步步後退,退過了渡比薩河,並在拉賽恩與蘇軍展開激戰直至8月15日

    這些最後的戰鬥中25裝甲團2營都沒有參加,因為它被留在奧利塔後面,直到8月18日才歸隊。幸運的是第1營已於7月18日歸隊,並換裝了「豹」式坦克,而此時第2營仍使用四號坦克。

    運往前線的25團1營

    7月30日,蘇軍機械化旅抵達裡加灣,切斷了北方和中央集團軍群的聯繫,陸軍司令部立即制訂計劃準備重建兩軍的聯繫,幾個裝甲師開始在庫蘭集結,準備攻擊米陶,第16集團軍的兩個裝甲軍39和40裝甲軍也被派執行這個拯救計劃,第7裝甲師作為第40裝甲軍的南翼參戰,向斯闊倫方向進攻,8月15日向科勒穆發起進攻,以奪取總攻集結地域,次日開始總攻。整個行動持續到8月27日,並且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兩個集團軍群恢復了聯繫,蘇軍則從海上撤走了,不過在此戰中,第7師僅僅前進了10-15公里,因為他們遇到了蘇軍近衛第2和近衛第5坦克軍的頑強阻擊。

    此戰過後,兩支德軍再次轉入防禦,蘇軍也繼續尋找割裂北方集團軍群的機會,德軍於是搶先發起進攻,這次第7裝甲師和另兩個裝甲師與其他兩支部隊擔任突擊的主力,此次從9月16日持續到21日的行動,改善了16集團軍的防禦狀況,並打亂了蘇軍的戰役企圖,不過兩星期後,10月5日蘇軍還是發起了進攻,這次是向西攻,並且於5天後進抵波羅的海,最終切斷了北方集團軍群。第7裝甲師也於1944年10月10日和第三裝甲集團軍殘部一起被分割在美梅爾周圍地區。並與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第58步兵師並肩戰鬥。戰至10月22日第7裝甲師僅剩團級規模,被迫後撤海運至皮洛,後開往東普魯士埃瑞斯訓練場休整。

    最後一戰1945

    在紅軍開始新的進攻前,第7裝甲師被作為第2集團軍預備隊,駐紮於琴查諾夫。在蘇軍進攻的第一天,第7師試圖發起一次反突擊,但是蘇軍太強大了,反突擊幾乎未產生任何影響,之後又與大德意志師和18裝甲擲彈兵師發起多次反攻,雖然擋不住蘇軍,但是還是掩護一部分部隊撤至埃爾並。儘管第7裝甲師曾發起救援行動,但是這最後的一座城市還是於2月9日失守,這部分戰線也隨之安靜了將近一個月,不過此時的第2集團軍業已被徹底切斷。整個第2集團軍包括第7裝甲師,被慢慢的向但澤附近的海濱地區壓縮。

    第7裝甲軍包括第7裝甲師被逼向戈滕哈芬,並最後撤往奧古斯霍夫特半島,並在這兒丟棄剩餘坦克後於1945年4月5-6日海運至海拉半島。10天後,該師(實際上只剩下個名字了)。10天後又被撤至斯維穆德,並呆到4月18/19號左右,又被用火車運至瓦潤-潘茲林,隸屬於第3裝甲集團軍,實際上已無任何戰鬥力,1945年5月3日第7裝甲師向美英軍隊投降。

    主要編製:

    1940年

    第25裝甲團

    第7步兵旅

    第37裝甲偵察營

    第78炮兵團

    第42反坦克營

    第83通信營

    第58工兵營

    師屬後勤部隊

    1943年

    第25裝甲團

    第6裝甲擲彈兵團

    第7裝甲擲彈兵團

    第42反坦克營

    第7偵察營

    第78裝甲炮兵營

    第296高炮營

    第58裝甲工兵營

    第83通信營

    第58摩托化營

    師屬後勤單位

    指揮官:

    GeneralderKavallerieGeorgStumme(18Oct1939-5Feb1940)

    GeneralfeldmarschallErwinRommel(5Feb1940-14Feb1941)

    GeneralderPanzertruppenHansFreiherrvonFunck(15Feb1941-17Aug1943)

    OberstWolfgangGl?semer(17Aug1943-20Aug1943)

    GeneralderPanzertruppenHassovonManteuffel(20Aug1943-1Jan1944)

    GeneralmajorAdalbertSchulz(Jan1944-28Jan1944)

    OberstWolfgangGl?semer(28Jan1944-30Jan1944)

    GeneralderPanzertruppenDr。KarlMauss(30Jan1944-2May1944)

    GeneralmajorGerhardSchmidhuber(2May1944-9Sep1944)

    GeneralderPanzertruppenDr。KarlMauss(9Sep1944-31Oct1944)

    GeneralmajorHellmuthM?der(31Oct1944-30Nov1944)

    GeneralderPanzertruppenDr。KarlMauss(30Nov1944-5Jan1945)

    GeneralmajorMaxLemke(5Jan1945-23Jan1945)

    GeneralderPanzertruppenDr。KarlMauss(23Jan1945-22Mar1945)

    OberstHansChristern(23Mar1945-8May1945)

    作戰序列:

    時間軍集團軍集團軍群地區

    12。3916。集團軍AEifel

    1。40-5。40reserve4。集團軍BEifel,Belgium

    6。40IV克萊斯特(4)BFrance(Somme)

    7。40-10。40XXII2。集團軍France

    11。40-12。40X9。集團軍AFrance

    1。41XXXIX7。集團軍DFrance

    2。41-4。41reserve-CHome

    5。41-6。41WehrkreisVI3。裝甲集群-Home

    7。41-8。41XXXIX3。裝甲集群中央集團軍群Vilna,Smolensk

    9。41VIII9。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Smolensk

    10。41-12。41LVI3。裝甲集群中央集團軍群Vyasma,Klin

    1。42LVI3。裝甲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Rshev

    2。42LVI9。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Rshev

    3。42XXXXI9。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Rshev

    4。42reserve9。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Rshev

    5。42reserve-中央集團軍群Rshev

    6。42LXXX7。集團軍DFrance

    7。42-8。42reserve1。集團軍DFrance

    9。42-10。42LXXX1。集團軍DFrance

    11。42reserve1。集團軍DSouthFrance

    12。42LXXXIIIFelberDSouthFrance

    1。43reserve-頓河集團軍群Donez(Isyum)

    2。43III1。裝甲集團軍頓河集團軍群Donez(Isyum)

    3。43-4。43XXXX1。裝甲集團軍南方集團軍群Donez(Isyum)

    5。43reserveKempf南方集團軍群Charkov

    6。43-7。43IIIKempf南方集團軍群Charkov

    8。43XXXXVIII4。裝甲集團軍南方集團軍群Belgorod

    9。43-10。43XXXXVII8。集團軍南方集團軍群Belgorod

    11。43VII4。裝甲集團軍南方集團軍群Kiev

    12。43XXXXII4。裝甲集團軍南方集團軍群Shitomir

    1。44-2。44XIII4。裝甲集團軍南方集團軍群Shitomir

    3。44XXXXVIII4。裝甲集團軍南方集團軍群Tarnopol

    4。44LIX1。裝甲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群ukraineKamenetz-Podolsk

    5。44-6。44reserve1。裝甲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群ukraineBrody

    7。44reserve4。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Minsk,Lida

    8。44XII。SS3。裝甲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Lithuania,Courland

    9。44XXXIX3。裝甲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Lithuania,Courland

    10。44-11。44XXVIII3。裝甲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Memel

    12。44reserve4。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Arys

    1。45reserve2。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Narev

    2。45-3。45VII2。集團軍WeichselWestPrussia

    4。45HelaOstpreussen-Hela

    第7裝甲師使用的裝備:

    以下列出了第7師在戰爭期間所使用的坦克裝備的大致情況,雖然不完善,但是卻體現了該部在戰爭期間裝甲力量的變化。在巨大的消耗戰中,坦克的數量損失相當驚人,甚至曾從巴巴羅薩開始時的265輛,減少到一輛都未剩下,到了1945年4月6日,整個師已經是有名無實。

    (完)

    黨衛軍第五「維京」裝甲師

    該師的榮譽袖標,上面直接繡著:Wiking。該師標誌在古代北歐文字中代表太陽,viking是指從8世紀到10世紀劫掠歐洲北部和西部海岸的航海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他們大多數是海盜,尚強大的武力,但是維京人同時也以出色的手藝人,海員,探險家和商人而著稱,他們遠航的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南臨紅海,西到北美,東至巴格達。幾乎整個世界都在他們的腳下,希姆萊為該師起這個名字,是給予了很高的期望;維京師也不負眾望,戰鬥力在黨衛軍作戰序列中數一數二,且一直在東線苦戰,受到敵我雙方的高度評價。

    序言

    Wiking師是第一個黨衛軍中第一個有大量外籍志願者加入的部隊(西歐的志願者居多),而且後來也是德軍中唯一的擁有外籍部隊的裝甲師。其從成立之後,幾乎一直在東線血戰,參加了東線的無數場惡戰,戰鬥力和名氣都十分響亮。

    1940年月,維斯特蘭(Westland)團[有的會翻譯為西歐團,我這裡沿用音譯]在慕尼黑建立,初期為黨衛軍特別機動部隊維斯特蘭旗隊,該團的志願者為德國人(GermanReich),荷蘭人(Netherlands),芬蘭人(Finns)。1940年夏天,他們全部進入兵營,作為準軍事部隊開始進行野戰訓練。

    維斯特蘭(Westland)團由HilmarWäckerle一手組建,HilmarWäckerle加入黨衛軍後,先是率領一個連,後為黨衛軍特別機動部隊日爾曼尼亞團(Germania)下屬第1營營長,他和他的參謀一起,組建了元首團(Derfuhrer)的第3營,1940年5月,指揮帝國師的一部分部隊參加了閃擊荷蘭的戰鬥,這個有著顯著個性的人出色的鍛煉了新部隊中的荷蘭和芬蘭的志願者,使他們和德國人一樣訓練有素,驍勇善戰。

    維斯特蘭(Westland)團下轄3個營:

    第1營營長: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上尉)Dr。HansJoachimvonHadeln

    第2營營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少校)OttoKummer

    第3營營長: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上尉)OskarSteinert

    隨後,該團的軍官(Officer)和軍士(NCOs)基本到位了,他們幾乎都是富有經驗的,在極短的時間內,使維斯特蘭(Westland)作好了戰鬥準備。40年時,該團人員組成基本是德國人和荷蘭人各佔一半,混雜在各個營,連,排,班的建制裡。部隊裡的一名軍官給自己父母寫信的時候說到:「我在的這個宿舍有12個人,6個德國人,6個荷蘭人。實際上我們連有60%的荷蘭人,剩下的40%才是德國人。這些荷蘭人甚至不能流暢的說德語……。」

    在訓練中,語言交流成了一種障礙。荷蘭志願者在白天艱苦的訓練後,晚上還要上德語學習班,這對他們來說太難了。白天的艱苦訓練對德國人來說,很輕鬆就過去了,因為在參軍前,納粹德國的每一個人都要參加准軍事訓練,所以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而對那些荷蘭人來說,就太難了,加上語言交流的困難,以及這些荷蘭人在自己國家從來沒見過的德國教官特有的嚴酷的「普魯士訓練法」(Prussiandrill):早上5點起床,然後梳洗,整理床鋪;早餐,喝咖啡;6點,全副武裝去訓練場地實彈訓練;中午,午飯後整理武器,清理鞋子。下午1點30分,再次訓練至下午5點,然後一個小時洗衣服和整理裝備,6點晚餐後就可以做其他事情了。晚上10點熄燈。如此反覆的整周整周的訓練;同時,軍官和軍士們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訓練這些志願者們!

    1940年8月初,週末閒暇之餘的外籍志願者們,還遊覽了慕尼黑。一名士兵在8月15日寫給家裡的人信中提到,「昨天,我們被允許出去,我們去照了像還去了咖啡館,但是今天卻很苦,5個半小時的訓練後接著是2個半小時的步槍訓練,直到我們的肩膀再也抬不起來,但是,這卻使我們強壯起來,然後是接受檢閱的走步訓練,本該5點結束,結果卻拖到了7點30分,我們都以為終於可以休息了,結果,到了8點30分,我們又被叫去進行了半個小時的步槍訓練,雖然很苦,但是並沒有使我們退縮……。」

    沒有人逃過這最初的魔鬼般的幾周,這是40年9月開始的時候必須完成的目標。9月10日,艱苦的訓練終於到了檢驗的時刻,3個營的官兵同時接受黨衛隊旗隊長(上校)HilmarWäckerle的檢閱,檢閱隊伍以排為單位排成整齊的縱隊,穿著統一的灰色制服,走在最前面是指揮官。此次檢閱很成功,無論是德國人,荷蘭人還是芬蘭人都沒有給這次檢閱丟臉,這為成為精銳的擲彈兵團的邁出了第一步!為了這次令他們自豪的檢閱,團部軍官,軍士和士兵們為此艱苦訓練了10周。

    之後依然是艱苦的軍事訓練,但是上下級之間相處的很融洽,白天,軍官和軍士及士兵們一起訓練,他們尤其會特別注意年輕的士兵,並指導他們;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自由的討論訓練中遇到的問題,或者聊聊家常。

    9月30日黨衛隊旗隊長(上校)HilmarWäckerle特地來到訓練場檢視了從維斯特蘭(Westland)團精挑出來的訓練中的佼佼者,並逐一的檢查他們的裝束及問話。為了增進和慕尼黑市民的友好,維斯特蘭(Westland)團的士兵們在12月2日還參加了當地的一個慶祝活動,結果表明,效果非常好。就這樣,整個40年結束了,維斯特蘭(Westland)團的士兵們也準備加入一個即將新組建的擲彈兵師——Wiking師!

    新組建的維京師擁有:日爾曼尼亞(Germania)擲彈兵團,維斯特蘭(Westland)擲彈兵團,「諾德蘭」(Nordland)擲彈兵團外加一個炮兵團,一個通信營,一個工兵營和其他一些部隊!

    「諾德蘭」(Nordland)擲彈兵團第1營在克拉根福特(Klagenfurt)訓練營組織宣誓儀式,該團由Fritzvonscholz指揮,後Fritzvonscholz升為黨衛隊旅隊長,並成為11。SS「諾德蘭」(Nordland)裝甲擲彈兵師的師長,44年7月28日Narva前線陣亡。

    1940年期間,除了維斯特蘭(Westland)擲彈兵團外,來自丹麥(Danish)和挪威(Norwegian)的志願者們,他們表現的和荷蘭志願者同樣優秀,並在克拉根福特(Klagenfurt)[奧地利南部城市]和維也納(Vienna)在Fritzvonscholz的領導下,組成了「諾德蘭」(Nordland)擲彈兵團;而日爾曼尼亞(Germania)擲彈兵團已經在波蘭和法國戰役中獲得了戰鬥經驗,且基本都是由德國人組成,實際上他是由黨衛軍特別機動部隊師也就是後來名揚天下的帝國師那直接移植過來的。

    1940年12月1日在慕尼黑(Munich),維京師的參謀部正式成立,黨衛隊旅隊長(少將)菲利克斯。施坦因納(FelixSteiner)受命成為Wiking師的師長。1月6日,菲利克斯。施坦因納師長親自視察了日爾曼尼亞(Germania)擲彈兵團,並給各連做了不少時間的戰術演講;第4連對師長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因為第4連是重機槍連[3個重機槍(MG)步兵排,一個摩托化重機(MG)槍排],菲利克斯。施坦因納師長特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指導了該連在實際戰鬥中戰術的使用,進攻的方法,為了更好的說明他的意思,他甚至乾脆還黑板上畫圖,並說明他佈置的戰術如何運用。

    這些天,菲利克斯。施坦因納師給士兵留下的印象是一個超強的戰士和一個像慈父一樣關心他們的人,特別是那些來自荷蘭和芬蘭志願者,因為師長竟然不厭其煩的與他們每一個人握手,並簡短的對每個人說一些鼓勵他們的話,這是整個維斯特蘭(Westland)擲彈兵團的擲彈兵們感動不已,這正是他們憧憬的當士兵的感覺,全團士兵都決心在戰場上好好表現,報答他們的師長。

    之後,是繼續的訓練,1941年1月期間,下起了大雪,天氣十分的寒冷,但是,擲彈兵們每天仍然做一個小時的戶外運動,而且只穿單薄的徑賽服。極度寒冷的天氣,幾乎不能忍受,但是到最後Wiking師的擲彈兵們已經完全能夠適應了,他們不允許自己在這期間生病,因為他們知道,前線作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1941年1月20日,各團收到了新的戰地郵編,到了30日,各團舉行了莊嚴的宣誓儀式。

    筆者在研讀德國人所著的wiking師資料時,發現只要給出照片的,並指出名字的連,排以上的軍官,基本都會在後面附上killedinaction及時間,我所看到的幾百張照片裡,幾乎每張都出現了,從中可見wiking師在戰鬥中的傷亡率實在是不低,基本和戰績成正比!

    作為即將趕赴戰場的前的戰鬥訓練依然繼續,更多是訓練各連的軍士們(NCOs)了,尤其作為各團的主力,重機槍連(第4連,8連,12連)的軍士們於1940年2月15日特別送到位於巴伐利亞(Bavaria)田園般的阿爾卑斯山下的黨衛隊軍官培訓學校巴登。托爾茲(BadTölz)進行特別訓練,所有參訓人員,都沒有住校,而是住在當地小鎮鎮中一個叫「Bräu」的釀酒廠裡,軍士們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了,從理論到實戰演練,比如在戰鬥中,如何安排自己重機槍的火力位置,如何機動的使用80mm迫擊炮攻擊對方的火力點,在巴登。托爾茲(BadTölz)的時光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重要的,每週的週六和週日還要進行考試……

    而團裡擲彈兵們的訓練也照常進行,到了2月和3月,訓練地點轉移到臨近的英格斯塔德(Ingolstadt)[德德國東南部一城市,瀕臨多瑙河,在慕尼黑以北。公元1250年獲特許狀,它是一個商業和工業中心。]並開始進行作為摩托化部隊的訓練,擲彈兵們每天做在卡車上,模擬著趕赴戰場的各種訓練,而從巴登。托爾茲(BadTölz)軍校回來的軍士們更加繁忙,他們要把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用到實際戰鬥中,每天的訓練都是到很晚。擲彈兵們才能回到軍營,被大雪覆蓋的場地被擲彈兵們踩的看不到雪,每天早晨穿上的乾淨軍服不到一個小時就變的髒的跟前一天一樣了,但是不要緊,Wiking師的擲彈兵們已經習慣這些了,特別上周他們接受了師長的檢閱,輕機槍部隊受到師長的特別表揚。

    到了1941年的3月,整個部隊開始作為一個師而團結起來,經過長時間的相處,那些荷蘭和芬蘭人也不再和德國人有任何交流或語言上的障礙了,只是有的還帶有自己的口音,但是這也影響不了什麼了,到了4月,全師乘火車移至慕尼黑的東部的Heuberg訓練地。

    1941年4月,整個Wking師來到Heuberg訓練營,所有人員統一分配在士兵宿舍,還有一部分人被分配住在當地的居民家裡,士兵們,荷蘭,芬蘭,德國人等受到了當地居民斯瓦比亞人(Swabian)的熱情接待,淳樸的當地居民對待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有的甚至是過分熱情了,有個荷蘭士兵不得不向他們的連長請求調換住處,因為他的女房東是個寡婦,天天纏著要嫁給他,可他對此沒什麼熱情。

    在這樣友善的居民照顧下,士兵們很快就忘了每天訓練的辛苦,Wiking師的士兵們以連為單位,白天和黑夜不停的實戰訓練,然後是營的規模訓練,再是團,最後是整個師協同作戰。幾個月過去後,是真正的實彈演習,由於分配給Wiking師的運載車輛還沒有到達,每天臨晨3點,士兵們不得不攜帶所有裝備徒步4小時到達射擊訓練場,8點開始是戰鬥中的射擊訓練直到中午12點,然後就是進行對當天訓練的考核,下午2點徒步返回,大約晚上6點到8點期間清理武器,直到晚上10點熄燈,一天的訓練才算結束。

    Wiking師的每一個士兵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Heuberg訓練營整整訓練了8周,因為Wiking師士兵之間流傳這一個格言:多流汗可以少流血(Sweatsavesblood)。這次集中的高標準的訓練,是Wiking師的戰鬥力又提高的一個新的水平,而且每一個人都清楚,他們將要上戰場了。

    41年4月6日開始的巴爾幹戰役,德軍沒有允許Wiking師參加,使急於表現的Wiking師士兵很失望,一名Wiking的軍官給自己家寫信中提到,「德軍戰鬥在南斯拉夫,希臘,北非,不幸的是:我們只能在傍邊看著,雖然我知道我們的時刻就要到了,可是現在我們依然眼巴巴的看著德軍在各個戰線上取得勝利,我害怕等我們參戰的時候,戰爭就以德軍的勝利而結束了……」

    1941年6月初,全師離開了留下美好回憶的斯瓦比亞(Swabian)地區,整個師乘火車前往西裡西亞(Silesia)

    西裡西亞為歐洲中部一地區,主要位於波蘭西南部和捷克斯洛伐克北部。公元500年斯拉夫民族在此定居,長期以來各國和各公國都對該地區進行爭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西裡西亞被德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割。1938年慕尼黑條約簽訂以後,捷克斯洛伐克所佔的那部分歸入德國和波蘭。1939年至1945年德國佔領了波蘭屬西裡西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合併了大部分德屬西西里亞。波蘭南部的上西裡西亞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區。

    維斯特蘭(Westland)擲彈兵團被部署在佈雷斯勞(Breslau)[波蘭西南部城市弗羅茨瓦夫]的東北方,整個Wiking師在基本在那集結,各個連分在該地區的各個小村裡,連穀倉和牲口棚都住滿了人。

    不久,分配給Wiking師的各種車輛終於來到了,武器裝備也全部到位,部隊第一次領到黨衛軍特有的迷彩服和頭盔,各種車輛也是一隊一隊的開來;讓Wiking師的士兵高興不已。

    西裡西亞當地的居民對Wiking師的出現並不歡迎,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Wiking師擲彈兵的進駐使當地農民當心自己的田地受到侵佔,而Wiking師的擲彈兵們也不指望他們會受到像在Heuberg訓練營當地居民那受到的熱情接待,但是人人都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好了準備!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