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幻之盛唐 返回目錄


第七章 背景二

作者:貓疲



    而安史之亂的前後大概始末,就在安氏叛亂前數年內年發生了許多間接促出安氏產生叛亂的大事件,天寶十年四月,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八萬討叛唐盟約之南詔,(史稱天寶戰爭)於西洱河大敗,死六萬,同年安西外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好大喜功,奔襲西域諸國昭武九姓的石國滅之,石國太子求援大食,引兵入攻,同年高仙芝率精銳三萬深入大食追擊,血戰六晝夜,兵敗恆羅斯城,大唐在西域的統治一敗塗地。八月安祿山領軍平盧軍七萬攻契丹,於土護真河全軍覆沒。同年又歷經百年不遇之天災,八月南方漕運中心廣陵風災,沉船無數,漕運一度中斷,九月京師武庫大火,焚燬軍械數十萬件。十月京城六十天豪雨成災,淹沒無數,莊稼絕收,餓殍遍地,皇帝於寶壽寺大開道場祭天祈福,楊國忠卻弄了幾棵飽滿的秧苗證明天災不影響收成,皇帝居然也相信了,繼續歌舞昇平。天寶十三年,楊國忠以宰相兼任劍南節度使,使劍南留後李宓再攻南昭,七萬唐軍深入遇戰和城不下,卻因水土不服感染瘴疫而死者十之七八,楊國忠瞞上不報為掩過再多次派軍,終至前後多達二十幾萬唐軍,前赴後繼無一生還。就在安氏造反前的同年二月,還不顧群臣反對準了安祿山以三十二蕃將接任邊鎮要職的奏請,於是安氏叛亂時機已經成熟,與十一月初九起兵十五萬,以奉詔勤王誅楊清君側為名,招降納叛,裹挾無數,先後在三河(河東、河西、河內)山南山北其他黨同的中原重鎮大將阿使那承慶、安忠志、崔佑乾、張孝忠、蔡希德,工南新、田承疇、李歸仁、張通儒、史思明、武令詢、達奚珣等起兵響應,麾下本軍號稱武有三十二番將,文有嚴莊、高尚、張通儒等名佐智囊,而中原百姓承平日久,不識兵革,叛亂中心的河北州縣急警飛報,如雪片飛。皇帝急使封常清為范陽節度使,領軍堵截。節節失利,河北二十四州郡相繼淪陷,月底叛軍入山西,陷太原府,皇帝殺安氏質子安慶忠,再次組織東征軍,英王李腕為元帥,左金吾大將軍高仙芝副帥,仍是敗績連連,十二月初三叛軍過黃河,入河南,初五榮陽失守,初八陳留失守,十日開封陷沒,十三日圍攻洛陽,虎牢關一戰十幾萬新軍為敵軍所奪志不戰自亂,被叛軍一鼓作氣追進洛陽南門,東都洛陽一日內告失守。所有留守文武官員絕大部分或俘或降,僅總招討封常清隻身出逃,皇帝欲委太子監國。十九日以禦敵不力之名處死的資深宿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兩大元帥,起用病退的哥舒翰為元帥,整軍八萬出守潼關。次年正月初一,安祿山與洛陽紫寰殿登基自稱大燕皇帝,哥舒翰憑借潼關天險屢搓叛軍,叛軍死傷無數而難越雷池一步,關中梢安,同年各鎮邊軍應詔回師勤王,中原以平原太守顏真卿兄弟為首群起舉義,河北十九郡一度光復,叛軍前後受敵一度退軍,眼見形勢大好,哥舒卻為楊國忠所忌,為內侍邊令城所諫,強令出戰,兵敗青峽,關留守軍生變,留守部將火拔歸仁臨陣叛變,執其投敵,叛軍得以長驅直入,形勢惡化,中原各鎮防禦使、太守紛紛棄守潛逃,顏窠卿戰死,顏真卿出逃,中原全面淪陷。

    安祿山蓄謀以久,屯兵置甲,修繕城池,違制大肆擴充軍隊,於范陽起兵時帳下直屬牙軍就有十五萬,號稱二十萬,打著「誅楊國忠,清君側」的旗號一路裹脅無數,也讓許多對楊氏不滿的將官產生疑惑,甚至駐足觀望,使其收降納叛,轉眼擴展至數十萬之眾,不可收拾的局面,而中原各地府兵久無戰事,弛廢以久,不但兵員不足,連騎射教席也多有缺額,少數及時起兵抗擊者,也因為兵微將寡,只是杯水車薪,轉眼覆滅,個別極少數城守縱抵抗一時,也因孤立無援,獨木難支。最終還是難逃滾滾鐵蹄。而各衛精兵不是被李楊兩位宰相搞的損失慘重,就是因為戰事連同邊軍大軍陳於吐番邊境,來不及回師,任安氏短短時間席捲半壁江山。而無力討伐,又先後失兩京,待各路大軍回師勤王,安氏已佔據大半北方,坐擁兵甲數十萬,呈坐大之勢,實難以抗衡。自從楊國忠主政以來,朝政敗壞,軍職估價可售,底下軍吏更是舞弊成風,虧空剋扣冒領軍餉者比比皆是,而對外戰爭頻繁,偏偏又瞞報軍情,屢戰屢敗,硬是弄成大捷,征討契丹、奚等部屢遭敗績,討南昭先後搭進去二十幾萬唐軍,遠征西域薩各羅斯一役高仙芝全軍盡沒,丟了整個安西八鎮,對吐蕃求和不准,強令哥舒翰攻拔石堡,損兵折將死傷無數,連邊軍數位大將傷重不治,還再次引發與吐番的全面戰爭,不得不大軍陳於邊境,安氏所部皆是久戰邊庭的精銳之師,又獨攬中原最大三鎮的軍權,待安祿山起兵,朝廷各衛不是元氣大傷,就是和多數邊軍遠在唐吐邊境,一時難以趕回,以至於朝廷一時無力討伐,坐看叛軍坐大,本想借潼關天險拒守一陣,但南軍五府三衛在楊氏手上敗的差不多,勉強從禁衛北衙六軍中抽了六萬,湊齊八萬交哥舒翰後屢挫犯敵,形勢一度好轉,卻又為楊國忠所忌,強令出戰,終把長安最後一道屏障也斷送了。於是無兵可守無將可用的老皇帝只有跑路。

    第八章背景三棄守長安的前因後果,本來北衙六軍十萬眾加上南軍五府三衛以及關中地區州縣戍軍至少有兵甲三十萬以上,別說守,就是出兵也綽綽有餘,但實際情況是,南軍二十萬長從宿衛纊騎大部分是一年三番輪役,平時執役的只有三分之一,而關中久無戰事,在楊李兩大宰相人內,軍中舞弊成風,虧空吃缺,貪墨軍資者盛行,而稍微善戰的士卒被抽調走,在對南沼三次天寶戰爭中前仆後繼死傷殆盡,其缺額也成了吃空餉的機會,而不予增補,導致現在許多建制還沒有恢復過來。北軍監製倒是完好,但在英王宛和高仙芝的組建討逆大軍帶走了神武兩軍,哥舒翰為了籌齊抗擊叛軍的潼關十幾萬守軍把剩餘南北軍連同各州府縣的地方守備軍都調走了,只留先京城維持治安的少量軍隊,而南軍裡許多人充名額混兵糧吃還可以,一聽打戰早全跑光了。以至於潼關失守後,若大的長安城只剩下七千羽林軍和二千宿衛可用,相對數十萬叛軍,力量懸殊任你再怎麼城堅牆高也手不住,再加上逃亡路上又跑了不少,才落到今天這個窘境,經過我的一路收編,又湊萬多人。

    這時代的主力步軍主要構成是槊兵和刀牌手,前者配備步槊(帶斜刺的槍)、矛、鉞、戩、戟等長攻兵器,後者配備大小各式盾牌和刀、斧、寬劍、錘、鉤等短戰武器,穿的是金屬和皮革揉制的鑲嵌甲。騎兵穿的主要是前後接合的兩鐺鎧。配備身桿稍短有握槽,尾帶可以倒插地上的短刺的馬槊(也就是所謂的槍騎兵)針對遊牧民族正面具有強大的衝擊力,但回轉和機動性稍遜於短兵快射遊牧騎兵。在邊軍中還有類似遊牧騎兵配備由蕃兵和義從組成的胡騎營,以及流放犯組成的泅營。唐代的士兵沒有什麼嚴格的兵種區別,除騎兵外所受的訓練,基本上都可以通用。作戰能力平均。差別的只是武器配備的不同而已,因此也沒有單一配備部隊,就是以弓弩手為主的射生營也會配備上150名的槊兵和刀牌手組合大隊,作為近身的掩護。而屯騎和越騎組合中也會搭配少許高機動性的胡騎充當斥候和警戒。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