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天夢使者 返回目錄


第三十章 海底歷史

作者:雲中鳥

    醒來後已是第二天早上了,按往常習慣我一一為她們梳理好秀髮後,夢兒拿來了食物,吃完了早餐。這海底食物也不知什麼東西做的如何做的,非常可口。比我吃過的所有的東西還好吃。

    接著我們就開始遊覽海底城,在夢兒的帶引下我們先到了我們最想知道的海底城《歷史記錄館》。

    進了《歷史記錄館》我們大吃一驚,因為我們絕想不到這《記錄館》會是如此的小,小的就像我們平常的房間。我們看得懂的就是擺放在中間的一本書,其餘全是一塊塊透明的發出微光的柱形狀東西。在夢兒的解釋下我們才知道那些都是可儲存信息的模塊化的心靈粒子對記錄筒。只要把心神投入其中就可知道裡邊記錄的信息,而這要有特別的精神力,我們現在當然還無法做到,所以只能看擺放在中間的那一本書。

    閱讀完書裡的記載,我們總算對海底城的歷史有了個瞭解:

    早在二十幾萬年前,陸地上絕大部分原始部落還處於非常原始的使用沒經加工的原始工具時,海底城的祖先們就已先行掌握了加工製造簡單工具的知識了。特別是石器的製造,因著石器的製造,他們還進一步掌握了用石頭堆砌房子的知識。人類第一座石磚房就在他們手裡誕生了。住在相對溫暖安全的石屋裡,他們的生命財產得到了很好的保障,食物的儲存也方便了許多,至使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

    後來他們發現水的保溫效果比在空蕩蕩的陸地上好,就又學會了在水底保存食物的方法。接著因地球氣溫的不斷下降,雖住石屋裡,並還生有火堆,但嚴寒仍是不可抵擋。不斷的有人在嚴寒中死去,特別是嬰兒更是不堪,存活率極低。因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愛和傳承的自然使命,於是他們產生了如果在水底住會更好的想法。

    但要在水底住談何容易呀!他們先是選在醋熱的夏天,在低窪地挖了一個大坑,在裡邊建起了房子,然後引水注入。可那房子實在不經水壓,水還沒注滿房子就先塌了。他們不死心,再來。這次吸取教訓,把房子做得更大些,石磚也用更大的,但還是沒用,水剛注滿就雙塌了。因著傳承生命,保障生命的執著。他們是失敗了再來,失敗了再來。在無數次的重複建設中,他們思考著總結著。慢慢發掘出了些新知識,並積累了知識,先只是建的速度加快,後又學會了用河裡的白泥(觀音土)做粘合劑,使得建起來的石頭水底房更結實,更耐壓。後又學會把房了建成拱形的,增加承壓能力。

    終於他們用了五百多年的時間的學習積累,經歷了平均二年就得重建一次的屢次失敗,建成了真正可供人在水底居住的房子。

    他們第一次成功建成的可居住的水下房子,是密封的圓頂的五層建築。最外邊的一層隔離水,緩衝水,很結實,牆全是幾米寬的石塊堆砌成的。只留有一間非常小的房子作為出入的通道。而接下來一層是供人進入時的安全隔離區。就像這次我們剩坐的海底船一般,要進入時打開門,讓這隔離層的小房子注滿水,待內外水壓相等時,人進入然後關上堅固的門。接著再打開裡邊中一間的更大的房子,使最外間的水進入,這樣兩間屋子裡的水位都不會太高,人進入裡層,關好第二道門。然後最用同樣的方法一直進入到第五層——生活層。

    用我們現代的知識來解釋其實就是一個固定的特別龐大的石製潛水艇。但海底人的祖先在二十多萬年前就建築了。這不能不讓我們這些自以為科技發達,背著重的半死笨得半死的行禳到了月球就得意死的現代人汗顏不已。

    就是他們因這失敗了再來,失敗了再來,只要心有希望就決不放棄的執著精神,堅持下掌握了大量的先進知識。

    本來嘛,勞動和創造自古以來就是挖掘知識,發現知識,掌握知識,積累知識最好的方法。經歷了五百多年的時間,他們在這無數次的重建失敗思考經驗吸取中不僅掌握了大量的建築知識,發明了許多先進的建築技巧方法,同時更加強了對水相關知識的理解。掌握了水流的特點,水壓的規律。同時他們的腦域也不斷的得到開發,恩考分析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同時他們也發明了大量的建築工具,最簡單的用來提升重物的槓桿,滑輪。還學會了把樹木剖開成一片片做成船的方法,他們做的船隻最大的已可乘坐一百多人,可在江河裡航行三天。還學會了利用浮力來打撈在水底巨大石塊的方法,特別是圓拱形建築方法的發明,則更讓他們的水底建築有了很大的安全久遠的保障。也學會了挖取巨形石塊時,用火燒水澆斷裂割分石塊的方法,這就使得他們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可供利用的石材!終於讓他們成功的圓了水底生活的夢,成了水底一族!最後發展到今天,移居星外!

    與其他部落的人相比,他們已近似於神的存大,開始有部落對他們進行崇拜。這樣他們在水底生活就更安逸了,同時也因著其他部落的供奉,他們慢慢不再勞動,使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思考,進行知識的傳授與發掘。人越來越聰明,能力越來越強。

    而更因著長期出入水下,身體也漸發生了變化。也隨著基因遺傳的變異,對水裡的變化有了感應。安全的需要,也使他們能對水裡的任何波動哪怕是些許的魚划動引出的波動起感應,他們的皮膚就如最先進的雷達般可接受到,並作出反應。而且他們的皮膚,在長年的水裡水外進去後,除慢慢變得更光滑更細密,表皮細胞結構也漸趨嚴密細膩堅韌,同時他們的皮膚亦進化成可在水裡吸收氧氣進行呼吸的特有功能。除外形他們還保留有人的樣子外,生活習性也大大發生了改變,最終創出了比陸地先進百倍的科技,從而在十多年前就因陸地人類對海底肆無顧忌的探掘開發和污染而離開了地球。

    移居海底是十幾萬年前發生的,因為隨著他們人口的增加,湖底已無法滿足他們了,而分成幾處他們又都不願意,於是就有了搬遷到了海底的想法。先是淺海,後發現淺海靠近陸地,正好是板塊間斷裂層,地震特多,對他們的居住造成很大危協,於是足用了七百年的時間尋到了現在這無任何震波的海底地帶。就光為尋找這塊無任何震波震源相對平靜的海底區域,他們就花了整七百三十多年

    找到這裡後,他們再次苦惱的發現海底的壓強實在太大了,如果再用以前的方法來建造房子,根本是無法實現的。不僅無法建造空氣管道。而且也無法在水底施工,在水裡運輸建築所需材料。這次他們用了足三萬年的時間,挖掘發現了大量的物理規律,掌握了大量的知識。

    首先他們掌握了冶煉各種金屬的技術,發明製出了更多更好更先進的建築運輸工具。

    掌握了三種工藝:海底運輸工藝、海底建築工藝、海底造氣工藝

    發明了三種材料:海底建築復合材料、隔離海水的耐強壓的由複合金屬和有機體混合製成的透明半有機膜、製衣服用的海蠶絲

    二台機器:海底造氣機、海底沖氣機

    一個規律:分離光的波粒二相性的規律。我們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相性,既體現出粒子性,同時又體現出洐射的波動性,而他們掌握到如果把光的這波粒二相性相分離,不僅可因此而產生大量的波動能量,而且光粒子也會因著沒有了波動能量的驅動而永遠的停留下來佛光普照。現海底城的光源就是這樣被從波動能量中分離出來的光粒子。一年到頭不分晝夜永遠佛光普照。而海底的能量就是分離出來的波動能量。給海底城的生物提供生機的能量,同時又從這些生物的代謝作用放出的能量進行回籠吸收轉化,能後再次提供出來,循環往復,我們都知道「能量既不會消失,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其他形工,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換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所以這幾萬年來,海底城的能量總保持平衡。

    接握了這些知識後,他們足用了五千年的時間才建成了今日的這座海底城。

    施工時,因著海底的壓強實在太大,雖他們早改造過的身體也無法適應。所以他們先用耐強壓的透明半有機膜做成了個共有九層的半圓形超大氣球,放到海底連著海底造氣機充氣機把各層都充滿氣,支起來隔離海水在裡邊形成個無水區域,然後用海底運輸機運來大量的海底建築復合材料,用先進的我們現在還無法掌握的海底施工技術施工建造。終於就有了如今的海底城。

    海底城建成後,他們沒有馬上搬入,而是又用了近一千年的時間改造這裡的環境,試種了大量的各種植物,經過篩選選出了現在海底的這些陸在上從沒見過的或早已絕種的花草樹木,同時進行艱難的要求非常高的光的波粒二相分離工作,直到海底有了足夠的光和生存所需的能量,才又過了五百年的時間,也就是二萬年前全球氣候變赤冷結冰的第三冰紀時期搬遷到了這裡。而也因著冰紀的突然來臨且變冷的程度超過前幾次冰紀時期,使得他們的人口同原來的幾百萬變成了現在的幾十萬。最後移居星外,只剩下我那可憐的孤伶在海底獨自生活了十幾年的小天使夢兒。讓我有了這曠世奇緣!

    掩卷合上這本《歷史記錄館》內唯一的一本書,我們良久無法出聲,沉醉在海底先輩們屝夷所思的異想天開卻成真的世界裡。

    所記載的我們看了也知道已成為現實了但仍無法理解的三種工藝、三種材料、二台機器、一個規律,我們無法想向!這些他們都是如何發現的,如何發明的?吃了多少苦,經歷了多少失敗呢?

    我們被振住了,深深的振住了。不知何時我們都已是滿淚滿臉,這既是為他們在其中的驚險所致,更是為他們那勉強的執著勇敢的求知精神,敢於想常人所不能想,做常人所不所做的無畏精神所震撼!更為無情的第三冰紀奪去那麼多偉大的天人而痛惜!

    他們都是些怎樣偉大的的人呀?能在十幾二十萬年前的我們認為是原始時期的年代創出如此輝煌的成就!做出如此偉大的業績!

    我們…………??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