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南宋浮生記

大道小說網 第一節 耶律留哥的心願 文 / 至珍

    暖暖的春意剛剛化解了遼河上的積雪,好久沒有聽見過的嘶殺聲似乎是昨日留在耳邊的故事。只有遼河水在流淌著,述說著那曾過去的光陰。這樣的時間似乎不會太遠,而遙遠的南方卻已經春暖花開。

    北方的動盪與不安在一個黑色的夜晚,像瘟疫一般席捲著整個遼河平原。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還有高麗人,甚至是漢人都在這個夜晚喪失了理性。就像是一群看見了獵物的狼,寒光下的獠牙甚至已經影的見的了血。

    在大戰的前夜總是特別的安靜,這大概就是一種心理的安慰吧。完顏彝帶著他的忠孝軍和著耶律也其的西遼僱傭軍約2萬人,打的旗號都是大宋「忠孝軍」的旗號。這麼做是有原因的,這西遼的屈出律1211年秋天趁直魯古外出狩獵的時候將其帶軍隊突襲西遼王朝無*敵龍-書;屋/整^理的菊兒汗,攫取了政權。在。《遼史》記載,「乃蠻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據其位」。

    這樣一來,對於這些僱傭軍來說已經失去了僱主成了ziyou士兵,但是就這樣參加契丹人的戰爭難免會被人認為是有一定的傾向性的沒有這樣純潔的道德上的規範,對於契丹來說目的純正才是他們最想要的。沒有辦法,他們只能披上這層「衣裳」才能出來見人。真的不知道是說這些契丹人聰明還是頑固。這倒是便宜了完顏彝,最起碼人數上看起來會強大了許多。

    而對於完顏彝來說也有一點的不安,那是來自與他的姓氏,畢竟這是女真人最常見的姓氏,對於契丹人來說就像是犯了神經一般,只要看到這個名字就有想揍人的衝動。沒有辦法也只好委屈的另外的取了個名字——陳和尚。

    這可是一代金國第一名將的真名,就要在這黑土地上展現他的才華了。這忠孝軍的部隊已經在化成關登陸了,這裡沒有多少的金軍在那裡守著,畢竟北面的契丹人才是真正的威脅,在同知上京留守溫迪罕老兒也是個忠烈之士,他深知這宋人決不會有多少大的動作,最多不過是佔領一個小小的地方而已。可是他那裡知道,就是這一個疏忽導致了後來的整個遼東的變色。

    其實這個時候契丹人也是很矛盾的。耶律留哥的部隊起義已經有些時日了,但是進展並不大,雖然說這遼河是契丹人的發祥地,但也是女真人發源地,所以說起來在這裡的基礎雙方都不弱,更何況這裡有金國曾經的didu上京會寧和東京遼陽。這幾座堅不可摧的城市死死的將耶律留哥的起義軍控制在了遼河的上游動彈不得。雖說他手上還是拿著一些土地,但是這些地方大多都是契丹人聚集的地方,一旦金人殺紅了眼,衝將進來的話,難保不會有滅種的災難。

    這也是所有人最擔心的所在,聽說著金國已經派了蒲鮮萬奴帥領四十萬大軍伐遼,而且還囂張的對外宣稱這耶律留哥的屍骨一兩一黃金。這樣的猖狂也是有道理的,這蒙古人已經退去了,宋朝的兵都躲進了海州也沒有下一步的動作,於是呢北面的契丹人就成了他們眼中能夠出氣的地方了,誰叫這些人都是亡國之人,手下敗將呢。

    可是這個一點都不聰明的衛王可真的是個糊塗蛋子。這蒲鮮萬奴根本就是沒有用的傢伙,在澮河堡之戰就是他和完顏承裕一起出演了這出40萬金軍被2萬蒙古軍追著跑的好戲。但是,衛紹王並沒有因此而深責完顏承裕和蒲鮮萬奴等將官,只是」除名而已」。由於急等著用人,第二年,就又重新啟用了他們。作為日後東真國的開國皇帝蒲鮮萬奴來說這個時候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很不幸的是他遇到的不光光是耶律留哥,還有完顏陳和尚。雖然對於這個蒲鮮萬奴,歷史上的評價還算是比較正面的,說他是一個認清形勢,在金國為難的時候割土自立,保證了金國的實力還開發了遼東地區都有一定的貢獻。但是在陳和尚他們看來這個蒲鮮萬奴不過是個喪家之犬,在金國最困難的時候自己倒是做上了皇帝,而且完全的破壞了遼東的穩定,導致了日後18年的血雨腥風。

    隆州。

    在耶律留哥的帳內,所有的人都在緊張的議論著關於金軍的消息。這是自起義以來最大的變故,原先起義的時候整個遼東也不過10萬人,大多都屯住在蒙古邊境上。可是這蒙古人一走,號稱有百萬大軍的金**隊就冒了出來,真不知道這些人在中都之戰的時候都跑到哪裡去了,這個時候又怎麼的都跑了出來?

    耶律留哥眼神自然是嚴峻的,他知道就光靠這點起義軍是絕對沒有辦法和如此強大的敵人相抗衡的。照原來的設想不過就是割據遼河自立,現如今就連這樣的念頭大概都是不可能的了。

    「都元帥,這金人的軍隊似乎沒有多少的厲害,我們現在手上也有精兵十萬,並且隆州韓州盡在我手,臨近的契丹人也有起義的消息傳來,只要我們能夠主動出擊,將金人牢牢的周旋在上京附近,這樣其他的起義軍就可以遍地烽火。倒那個時候,不要一百萬大軍,就是更多的人來也能擋的住的。」說話的是他的弟弟耶律廝不。聽他的口氣是最堅持抗金的。這契丹人被金人欺負了兩百多年。這百年來的仇恨不是一天就可以消失的。經過了這麼多的失敗後,這次終於有了點成績,絕對是不能放棄的。再說了他也有一個小小的野心,那就是在遼東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為了這個夢想,他倒是吃了不少的苦頭。

    而一旁的僧家奴卻是另外的**:「我看不可。這十萬人都是平民百姓算不得是精兵。我在行伍中也是這樣看的,這金國的士兵再怎麼不濟也是我們的數倍,就是一對一單條,我們的勝算也不高啊。再說這其他的義軍不知是否能成事也是未知,更何況現在的金軍最大的目標就是我們。元帥,我看我們可以轉戰蒲與和胡裡兩路,那邊地廣人稀,是個堅持作戰的好地方。」

    「僧將軍怎麼能這樣洩氣呢。我們起義的時候也不過數百人,現在還不是有了這樣的規模。不要太高估了金人。怎麼還沒有打就想著要逃跑呢。」耶律廝不在一旁冷笑著說,他似乎對於這個僧家奴甚是感冒。但這個僧家奴畢竟是一個帶兵的將軍,這話一被激,滿臉的通紅。

    見場面有點緊張,耶律的趕緊上來圓場「兩位說的都是道理,這戰場的東西可是說不清楚的,哪一天來運了沒準還能真的把金人給趕跑了。僧將軍你說是吧?」

    「哼!」氣的他臉都背了過去,再看看耶律廝不的臉上也沒有好多少。

    「各位不要吵了,這個時候大家需要的是團結,大敵當前不要自己鬧起矛盾。我們契丹人可不是光會吵架的。」耶律留哥自然是要發話的。他再不說這個場子就收不上了。

    對於抗金起義的大旗能夠支撐多久,耶律留哥也沒有多少的信心,那個時候只是一口氣在那裡,再說了群情激憤才做了這件事。他壓根沒有想到過會有這麼多的人跟隨他。這些人中間有的也是過來混日子的,更多的是滿腔的熱情。但是熱情過後呢,大多是要考慮這以後的事情,畢竟在擁有了兩個州縣之後,許多人開始幻想著要復國了。

    其實這個會也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其實所有的問題都是圍繞著是否要自立來展開的,耶律廝不的想法很簡單,先當個鳥皇帝先再說,過把癮就夠了,實際上後來他還是真的這麼做了,而耶律留哥所要考慮的是整個契丹族的安危,原來契丹人的理想是在西遼,可是這些年來西遼每況愈下,都不知道還能撐多久,這個時候遼東的起義軍就成了契丹光復的希望了。其實他的想法也是很簡單的,只要活下來就有機會。

    可是現在他所面對的不再是單單的一個人的事情了,更多的是整個契丹族的存亡。所有的事情一旦變成了一個民族的事情的時候,選擇不得不變的慎重起來。

    在他的腦裡已經有了幾個做法一是自立為王,這樣就有了割據一方徐圖擴張的機會,但是要在這個夾縫中發展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不要說別的,就是鐵器物品都是很難供應的。第二就是降金,不過這樣的結果不就是自己的努力都要白費了,但是這是最安全的。第三就是投靠蒙古,不光是他,就連強大的如西夏也要投靠蒙古。這個時候蒙古是最吃香的,只要沾到一點蒙古味大抵上金國人就不會來欺負了。這個雖說好,但是反對的人很多,就連他的親弟弟也是反對這樣做。而最後的一條看起來是最荒謬的但卻是最可行的。

    和南宋的叛將結盟守望相助。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做法呢?聽說這山東軍還派了一些人馬渡過了大海來到了遼東。這心思似乎有點微妙。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