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南宋浮生記

大道小說網 第五節 紀念 文 / 至珍

    聽村莊裡面的人說,辛棄疾才去世五天,這幾日都有達官貴人從各地趕來的。谷永寧吩咐許俊將他們的喪服拿出來,並且還準備了如禮,要知道在古代喪服是根據跟死者的親疏關係分成五種叫做「五服」,谷永寧和他非親非故就只要穿五服之外的袒免就可以了。等他們準備齊全了,就一路哭著往裡頭走。剛開始是谷永寧要求他們裝裝樣子就可以的。可是離靈堂越近就哭的越凶這是真的為失去這樣一位傳奇的人物而痛哭。

    到了辛棄疾的家,只見門上纏著白布,屋外一片白茫茫的花圈,在一塊大牆上貼著一張訃聞

    「不孝子庸、肅、責、等罪孽深重,不自殞滅,禍延顯考,樞密都承旨,其府君,痛於未時終正寢,,享壽六十晉八歲,不孝子責侍在側,親視含殮,遵禮成服,謹擇於開禧三年九月十八日安葬於鉛山縣陽原山,叩在鄉、學、世、寅、戚、誼、衰此訃聞。子攜家屬泣上。」

    對於這些谷永寧已經沒有興趣了,只想進去見一下他的最後一面。谷永寧因為辛家本來就很大,在門口放了一口報喪鐘,這讓谷永寧想起約翰?鄧恩所言:「任何人的死亡都使谷永寧受到損失,因為谷永寧包孕在人類之中。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靈棚的規模也不小分了親屬棚,親友棚,他們剛走進靈棚就看見那裡擱置了一張檯子那裡是負責記錄來弔唁的人的姓名和接收禮品的地方並且有些人也會送上輓聯。

    谷永寧走進台前,一位穿著喪服的長者起身相迎「感謝各位前來弔唁谷我父,想必是父上的好友了吧?」

    谷永寧看著他想來就是辛棄疾的長子吧,谷永寧也不好說什麼只能說「他們是在京都聽聞稼軒先生病重特來探望,哪知天人永隔了嗚嗚嗚嗚」谷永寧不停的擦著眼淚說

    「先生對谷永寧等恩重,來見先生最後一面。」說著又哭起來。

    這個靈前安放一張桌子,懸掛白桌衣,桌上擺著供品、香爐、蠟台和長明燈,在正上方掛著一幅畫像。辛棄疾安靜的躺在棺材裡,一個又乾又瘦老人,卻帶有一點的悲憤,那不是因為個人的死亡,更多的是憂國憂民之情。身上穿著十九層的新衣,這新衣的料子一定要是綢的代表「稠子」庇佑後代多子多孫。棺底鋪上一層谷草,然後在鋪一層黃紙,意思是死者的靈魂能夠高高地升入天堂。而七星板則是求壽之意。在七星板上鋪黃綾子繡花的棉褥子,俗叫鋪金,褥子上繡海上江牙、八仙過海等圖案,意思是超度死者的靈魂升天成仙。這個棺材可是用松木打造的雖然說辛棄疾一生清廉,但死後的風光確是不能少的。

    圍著靈堂轉了一圈,家族裡的女眷們都在靈堂裡面痛哭流淚,孝子孝媳至始至終都披麻戴孝跪在靈案邊陪祭。來弔唁者都要在哀樂聲中向死者跪拜。谷永寧也向死者跪拜,這一拜,不是為了谷永寧一個人,而是應全天下的老百姓來跪拜他。

    出了靈堂,谷永寧看見了那些花圈和輓聯,谷永寧頓時想起了郭沫若為他所寫的輓聯,如今正好用上了,谷永寧也不管郭老是否也會回到南宋跟他搶著作權了就到桌前提筆刷刷的寫了下來: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雖然谷永寧寫的字不怎麼樣,但這輓聯足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正準備離開靈棚的時候有個聲音從後面傳過來「小兄弟請留步,未問高姓大名」

    谷永寧一轉身,見一個老者問谷永寧話,谷永寧也就如實回答:「在下谷永寧,字安靜,溫州府人。」

    「原來是老鄉啊,」老者笑道

    「原來老先生也是溫州人啊,真是太湊巧了不知先生貴姓啊」

    「免貴姓葉,葉適葉正則就在下。」

    「你就是葉老先生啊」谷永寧有點驚奇,忙向外面的趙師秀喊著「靈秀,快過來,葉老先生真的在這裡啊」

    趙師秀聽聞,趕快跑過來,一見,開心道「果然是葉老先生,能在這裡相遇這個世界還真小啊,您不是在建康府嗎?怎麼跑這麼遠來到鉛山啊?」

    其實谷永寧也很想問這個問題,但總不好意思問,畢竟他們是一面之緣。可趙師秀就不同了他起碼也和葉適有些交情的這麼問會恰當些。

    葉適的回答也有些好玩,他說「谷永寧這一次除了來看看老朋友稼軒的還有一個就是要找一個字寫的最爛的又有膽子出來露兩手的人,今天算是全滿足了。」

    聽了他的話,谷永寧真想把頭鑽下去不見了,不過寫都寫了就認了「葉老真會說話,慚愧慚愧。」

    「哪裡啊,雖然字體不怎麼樣,但是文采可以說在這麼多輓聯中鶴立雞群了,稼軒如果泉下有知的話,看了也會欣慰的。」

    其實這輓聯還真的挺棒的要不怎麼能屹立50年不倒?只聽他又接著說「谷永寧見小兄弟將蘇辛相提並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要麼他們偏廳小敘如何?

    「恭敬不如從命」谷永寧求之不得阿,這次來谷永寧也是希望能夠遇上他,現在遇上了能讓他跑嗎?馬上就跟他進入了偏廳。

    葉適首先詢問了谷永寧跟辛棄疾的一些往來,谷永寧如實回答其實只是仰慕而已。接著他們聊了一些關於辛棄疾的故事和詩詞聊的甚歡,突然間話題一轉問道「安靜可聽聞永嘉事功學說?」

    「聽聞過一些,但也談不上很全面,但聞先生精通於此願聞其詳。」在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面前談論這些還不像是班門弄斧?谷永寧自然要安靜一些聽聽也好。

    「這個永嘉學派的事功一說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主張以民為本,改革弊政,對外主張明「夷夏之辨」,抗擊金兵入侵。第二應該「通商惠工」、「扶持商賈」。第三以利和義,不以義抑利。」葉適慷慨激昂的發表著他的演說,彷彿所有人都要聽他的似的。

    谷永寧在下面可算是第一次認真的聽完關於這個學派的分析,大受啟發,因為這個思想就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第一次對政治的一次要求,可以說這個思想影響了溫州將近800年的歷史。正所謂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溫州人講究實效、實事求是、不好高鶩遠、不講形式主義的作風與「功利並舉」、「農商並重」的思想有關;也正是「功利並舉」、「農商並重」思想的體現?可以說永嘉學派的思想學說支撐了溫州乃至江南經濟的發展。

    「聽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唸書啊」谷永寧不由的稱讚道「先生何不著書立說將永嘉學派的思想發揚下去?」

    「我也是這麼想的啊,這次告老回鄉正是為了此事。」他歎了口氣。谷永寧知道不多久,他就要落職回鄉了。作為一名力主抗金的人,看到辛棄疾的下場估計已經心寒了。

    「先生不必氣餒,抗金大業總有一天能夠完成的。」對金國是完了,可是來了蒙古人更難對付,谷永寧這裡只是安慰他而已。

    「小兄弟,我看你也是個胸有大志之人將來還是要靠你們這些人的。」葉適兩眼放光「實不相瞞,我已經落職了。」

    谷永寧心裡有點數了,但也要表示一些驚訝。他又接著說「此次看望幼安也是谷永寧回鄉途中的一站,但能遇見安靜也算是緣分了」他那裡知道谷永寧是特地來找他的。

    「先生言重了,等這裡的事情完了之後願否與谷永寧同歸?」

    「此樣甚好,谷永寧還有許多話要與安靜賢弟向談。」

    「那他們就一路暢談回溫州?」

    「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