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大道小說網 第十九章【失控】(二) 文 / 石章魚

    第十九章(二)

    我的激情終於無可遏制的晶後的體內爆發,晶後近乎痙攣的拚命抱緊了我的身軀。身後忽然傳來一聲驚呼,一股莫名的寒意沿著我的脊髓傳遍了我的全身,我迅速扭過身去,卻見晶後的貼身宮女茹兒,滿臉煞白的站在帷幔之後,我剛才和晶後沉浸在激情之中,竟然忘記她還在宮內,想來是剛才聽到動靜,迷迷糊糊的闖了進來。

    我迅速從晶後的身上爬了起來,茹兒此刻嚇得三魂不見了六魄,腳下根本就無法挪動。

    我操起地上的白綾,果斷的扼住茹兒的咽喉。

    晶後美目中閃過一絲不忍之色,終究還是點了點頭。我再無顧慮,**勒住茹兒的咽喉,茹兒抓住我的手臂,怎奈她的力量終究柔弱,不一會便氣息全無,雙腿停止了抽動,我猶不放心的探了探她的鼻息,這才確信茹兒已然氣絕身亡。

    晶後默默穿好了孝服,緩緩來到茹兒的屍首前,美目之中淚光盈盈,茹兒跟隨她已有多年,主僕間的感情十分深厚,如果不是被她撞破了我們的事情,也不會落到如此的下場。

    茹兒的死讓我們兩人的內心蒙上了一層陰影,晶後冷冷道:「今晚的事情就當從來都沒有發生過。」

    我點了點頭,披上自己的孝袍,如果宣隆皇泉下有知,看到我在他的棺槨旁上了他的老婆不知有何感想。

    我深知對待晶後和其他的女人不同,就算和她已經發生了深層的關係,我最好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晶後歎了口氣,目光重新軟化下來,俏臉微微發紅,我剛才帶給她的愉悅仍然沒有完全褪去。她輕聲道:「胤空,你剛才求我放過桓氏一族?」她的聲音漸漸恢復了平時的冷靜。

    「如果母后為難,就當胤空沒有說過。」現在喊她母后,內心中有種怪怪的感覺。

    晶後道:「我馬上下一道懿旨,讓許公公親自去大牢,將桓氏一族放了……」她停頓了一下又道:「桓謐的屍首也讓他家人領去,好生安葬了吧。」

    「多謝母后!」我深深一輯。我來此之前,本來想向晶後建議分權之道,沒想到和晶後之間會發生這種事情,只好以後再尋找機會了。我看了看托盤內早已涼透的夜宵,關切道:「母后還是吃些東西,距離陛下安葬還有數日,如果這樣下去,恐怕會熬壞身子。」

    晶後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

    走出裕德宮,遠方的天空已經露出了一絲青灰色,一群烏鴉從宮殿的上方飛過,嘶啞的叫聲在空中久久迴盪,愈發加重了這份清冷。

    許公公和兩名小太監站在御花園前,呆呆看著那群烏鴉,喃喃道:「神鴉也來辭別吾皇了……」烏鴉在民間雖然被視為不祥之物,可是在皇宮之中卻被視為神靈。

    許公公看到我,迎過來道:「薛無忌逃跑了!」

    「什麼?」我瞪大了雙眼,薛無忌明明服下了七日醉又怎會逃跑?

    許公公低聲道:「和他一起不見的還有魏玉山,幾名侍衛全部都被砍死在冰窖裡。」

    我倒吸了一口冷氣,看來魏玉山和薛無忌的關係非同一般。

    許公公道:「薛無忌身為大秦衛尉,在宮內侍衛中自然有幾個知交,只是沒有想到竟會是魏玉山。」

    我心中暗道,薛無忌逃走對我來說絕對算得上一個噩耗,正是我和燕琳設計將他拿下,他一定對我恨之入骨,以後只要有機會,他勢必會對我進行報復,想到這裡我感到一陣不安,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解決了薛無忌,如今悔之晚矣。

    許公公道:「這件事我還沒有稟告皇后。」

    我低聲道:「這件事暫時不要告訴她,母后知道也只是平添心事。」

    許公公憂心忡忡道:「這兩日皇后的壓力太大了……」

    離開皇宮的時候,我迎面碰上一隊御林軍押解著囚犯經過,我依稀認出其中有幾個是朝中的大臣,看來這場宮廷變亂仍然沒有結束,晶後雖然一手挑起這場奪嫡風波,白晷卻利用此次機會將風波演化成一場暴風驟雨,時勢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料。

    我回到楓林閣的時候,早有一位客人在那裡等候,此人是來自大康的使節周若水,我在大康的時候曾經和他接觸過,那時候他只是宮內負責禮儀的執事官,沒想到短短的時間內也獲得了提升。

    周若水看到我回來,慌忙跪倒在地上恭敬道:「平王殿下!」

    我笑道:「這裡不是大康,我也不是什麼平王,你起來吧!」

    我和周若水分賓主坐定,周若水道:「臣此次是專門參加宣隆皇的葬禮。」

    我不禁有些奇怪,從康都到秦都就是日夜兼程也要花去五天五夜的時間,卻不知周若水如何趕到的。

    周若水道:「歆得皇於半月前便猜出宣隆皇必死無疑,所以讓臣十日前出發。」

    我心中一怔,想起之前慕容嫣嫣曾經問過我宣隆皇的病情,難道她從中猜出了什麼端倪?

    周若水道:「皇上讓微臣給平王帶來了一封信。」他從袖口掏出一封書信,雙手奉到我的面前。

    我當著他的面展開了那封信,信中無非是一些虛情假意的寬慰之辭,從筆跡我已經認出這並不是父皇親筆所書,看來他連提筆給兒子寫封信的功夫都沒有,我對他的失望又增加了幾分。

    我放下書信道:「父皇的身體怎樣了?」

    周若水道:「陛下身體強健,神采更勝昔日。」

    我內心暗暗苦笑,父皇若是始終強健下去,豈不要急死我那幫等待繼位的兄長,不過這對我倒不失為一個好消息,讓我有足夠的時間來積蓄自己的力量。

    周若水道:「雍王千歲知道我前來,特地讓我給殿下稍來了禮物。」他讓隨從將兩個大大的禮盒放在桌上。

    我點了點頭,沒想到我這個庸碌無為的叔父竟然還記得我。周若水又向我介紹了大康近期的情況和朝中的變動,我留他在府中吃完午飯方才離去。

    三日之後,天色還未放亮,在元宗和晶後的主持下,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以及各國前來弔唁的使節,在大秦太廟舉行了隆重莊嚴的儀式後,把宣隆皇的遺體運往秦都以西,葬入秦室歷代君主的「園寢」。

    御林軍在統領周超的率領下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前方開路,龍驤軍護衛兩旁,虎翼軍在最後押陣,運載陪葬物品的騾車達千乘之眾,送葬的隊伍連綿十多里。

    秦都的百姓披麻戴孝,跪在道路兩旁哭著哀送這位一手將大秦發展壯大的君主。

    晶後和元宗都哭得死去活來,聞者心酸。

    我身披孝服走在眾皇子的身後,距離九公主燕琳很近,她在兩名宮女的扶持下,哭得異常淒慘,宣隆皇死後,她現在已經是父母雙亡。

    白晷縱馬走在大臣隊伍的最前方,臉上表情嚴峻,流露出悲痛莫名的神情,我知道他自然不會真心的悲痛,眼前的樣子只是在做戲。

    天空開始飄起細雨,氣氛更顯得肅穆悲沉,送殯隊伍走了幾個時辰,才在午後時分抵達了秦室「園寢」。

    宣隆皇的陵墓分從內到外三重城垣,結構和秦宮大致相同,在東南西北各建有角樓,守衛森嚴,各有一名陵官主管。

    通往陵園的主道兩旁排列著陶制兵馬車俑等守墓飾物,進入陵內後,由大秦新任奉常官曲靖來到墓旁的寢廟裡,先把宣隆皇的衣冠、牌位安奉妥當,由大將軍白晷宣讀祭文,然後才舉行葬禮。我留意到宣讀祭文之事本該由相國薛安chao執行,卻不知道今日他因何沒有親臨葬禮。

    把靈柩移入皇陵的墓室時,晶後哭得暈了過去,連我都無法分清她此刻究竟是不是出自真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