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戰鳳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八章 形勢 文 / LOLO

    會津江為萬曆國和德天國的界河,在江邊的渡口,在德天的這邊的是止戈城,在萬曆那一邊的是靖波城。萬曆地處德天北邊,但是在此渡口處,靖波城卻在德天邊城止戈城的東邊,會津江水在此處變寬,而水流平緩,從而成為渡江的最佳地點。幾百年來一直想安無事的止戈城和靖波城,如今突然風起雲湧,萬曆若突破德天的江防,德天將無險可守,萬曆軍可直達德天京城。

    德天地處各國之中,土地肥沃,工商業發達,歷來德天之富居各國中上,比起萬曆與磐、莽卓這樣的蠻荒貧地來說,德天更是肥厚的可以,萬曆並不是不覬覦,以前對德天眼紅,礙於與德天的交好,礙於德天的雄厚兵力,一直與德天保持著互不侵犯的關係。但是現在,萬曆王的主意改變了,磐的結盟,把野心也一併帶給了他,北宮薪的入贅,像莫名的給他服了一劑強心丸,對德天的侵略,他有著十足的信心。

    和平相處了上百年,萬曆不妄動不代表他沒動,像是早瞧準了止戈城這一兩國隔河相望的重要邊境,萬曆加強水師的力量,一直在編練水師,有精銳水師十五萬,樓船五百多隻,還有蒙沖1000多只,用於運輸的民船更是徵用了無數,同時在靖波城之後十理的白河城,準備了大量的糧草,可以說是一切都都已安排好了,只等一舉渡江,殲德天軍於河之對岸。然而萬曆對德天的試探性進攻卻並不順利,止戈城的郡守鄭文波和德天禁軍北軍水師統領陳守志,還真是個難啃的骨頭,不僅數次挫敗了萬曆的進攻,而且還想出在江邊遍設烽火台的計謀,只要萬曆的水師一出動,烽火台馬上報警。隔著一條河,地理上的不便,讓萬曆國並不想與止戈城硬拚,所以雙方兩軍只在江兩岸對峙著。萬曆皇帝利令智昏,下定了決心要在會津江和德天鏖戰,為了保證戰役的勝利,萬曆國發佈了全國動員詔,同時徵調地方兵馬,使在靖波城的水師和步騎軍的總人數達到二十五萬,而且都是精銳之師。而在止戈城的守軍三萬人加上禁軍的水師六萬人,總兵力也不過十萬,防守上已經是很吃力了。只等調度完畢與風向一變,萬曆水師將發起全面攻擊,同時借用的各種民船將在水師的掩護下,載上萬曆的步騎軍強渡會津江。

    陳守志的奏折早已經催快馬送回朝中去了,急求支援,一場大戰在即……

    ****************************

    主力軍還未到達,但是先行的諜報處已開展了他們的工作,陳守志對這調派來的冥雲很是費解,這諜報處獨來獨往,所探得的情報,只洩給他極少數,冥雲那陰柔的面容上,總是帶著訕笑,讓人琢磨不透,他究竟是探到了重要敵情還是對此仗毫不介懷。

    北方的河,周圍總長滿了蘆葦,蘆葦叢生的地方,很多便是沼澤之地。不能過船,不能行人,一整條的會津江,就在渡口處可以通行無阻,陳守志守這個渡口十餘年,而止戈與靖波兩城隔江相望,各方的動靜都可以觀察得到,他不相信冥雲有什麼本事在這一覽無遺的地方探察到敵軍的情況,而若說地形,他比這冥雲更加的清楚,諜報處作先行部隊,在他看來,無太大用處。

    兵部統一發兵,止戈城便很快收到了援軍的動向稟報,只是這增援數量讓陳守志擰緊了眉,十萬的兵力,加上他們滿打滿算的九萬駐軍,共計十九萬,可是靖波城有二十五萬啊,在廣武的時候,以少對多,是因為援軍事先沒有料到磐也有三十萬的援軍,然靖波城的情形與兵力狀況,他早就上報朝庭了,可兵部統最終還是發兵十萬,陳守志實在是擔心,擔心是朝廷低估了萬曆水師的厲害,他們沒與萬曆打過,但是他知道萬曆水師的力量是不可小覬的,京都不知道情況,可是他知道厲害。

    主力援軍到達止戈城時,萬曆正在發動第四次的小攻擊,一聽聞有援軍達至止戈,萬曆軍馬上退了回去,這樣的小攻擊,萬曆一般只動用幾千士兵,帶兵的首領是萬曆的守城,是靖波城的武若至,他的官階也僅僅是一個郡守下的副將,位階六品,萬曆只在最開始的時候發動過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當是宣戰好也,曾經想一舉攻破也好,用十萬渡江攻止戈的九萬,沒有動搖止戈的半分,只是萬曆也沒什麼損失也是了,但是首次的攻擊確實達到了宣戰的效果,當時止戈的郡守嚇得手足無措,整個止戈城防突然緊張異常,萬曆軍見到敵方烽火大燃時,竟有種莫名的興奮,他們的計劃並不是在宣戰時便一舉攻下,因為他們的調度還未完全的到位,但是上頭有命令,只要傳出德天老皇帝駕崩的消息,新帝一出,登基之日,必須對止戈進行宣戰xing的首度挑釁。

    真正跑到德天的地盤時,那種侵略的興奮與期待,才讓萬曆的士兵的好戰因子全部被調動了起來。

    玉其林一行人抵達止戈城時,鄭文波與陳守志也從城樓上下來了,剛剛第四次萬曆的小小挑釁實在讓他覺得窩火,若是援軍來了,他們不退便好了,他定會一舉殲光那些小兒,大軍未到,他實在不敢太輕舉妄動,敵軍只有幾千兵力,他卻不敢大開城門一剿,怕的就是中了敵計,被敵軍一舉破城,現在大軍來了,那些小兒又退了,早知道,早知道真該出城一戰!可惜他懂水戰,卻無法先知敵人的心態那些小兒的挑釁是虛是實,實在是難以捉磨啊。

    聽了鄭文波對這幾日的戰況匯報,交待了郡守配合對援軍進行安置,首先就召見了冥雲,兩人進入了主帥營,進行秘密會晤。

    緊接著便分兩次召集了萬夫長、千夫長會議,校尉及百夫長會議,對整個戰局進行了布控,作戰計劃初步擬定,就在會晤的過程中,不斷有諜報處的士兵隨意出入,打擾了會議是其次,但是大家都感覺到了主帥對此次諜報探察的重視,難道因為多了一個突然冒出來的諜報處長官,換了新的諜報處,諜報處的地位就變得如此的重要了?

    而接下來的一連串的作戰計劃與對策,更是讓這一干戰將咋舌,這,這是誰的主意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