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長生寶鑒

大道小說網 第三章 初識靈氣 文 / 七月封神

    「我當時如何能夠猜到,也是和你一般的心思,所以覺得這小兄弟頗有幾分硬氣,不過,後來我發現,那魔頭似乎十分焦躁不安,而且對鄭川小兄弟,好像還有幾分忌憚,便開始覺得奇怪。當然,我當時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這小兄弟竟然偷偷的練了那魔頭的魔功,以至於那魔頭在吸收煞氣的時候被魔功反噬而死,不過事後稍加推測,不難猜出這小兄弟當時的心思。」

    沉默了一會,那師娘歎了口氣,道:「師兄,這孩子如此小的年紀,便有如此的心智與心機,我怎麼覺得……」

    「我倒覺得,這小子是個人才,只可惜靈根太差,否則以此子的心智,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俞思嵐道:「師父,靈根差也不是不可彌補的啊,只要多花些功夫,也一樣能修煉有成,就好像龍師叔一樣。」

    「話雖如此……算了,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他能不能活下去,都很難預料……」

    「什麼?師父,你不是剛剛……」

    「我剛剛只是禁住他體內的煞氣,減輕他的痛苦而已。」

    「難道他身體裡的煞氣,就不能驅除嗎?」

    「這可不是普通的煞氣,根本就不可驅除。」

    「這……這如何是好,師父,您老人家如此大的神通,難道就沒有一點辦法嗎?」

    「唉,除非……除非他修煉有一定的基礎,自己修煉『元霸天煞神功』,方能解除此患,只是……以他的資質,根本就不可能修煉到這種境界。」

    「那……那神功需要什麼樣的境界,才可以修煉?」

    「至少要到為師這種境界,才有可能。」

    「結丹期?」

    「嗯。」

    「這……」

    「好了,你們出去吧,他又快醒了,我再給他施功,便可以暫時壓制住體內的煞氣了。」

    數日之後,龍虎山碧洞宗長老殿。

    七名修士共聚一堂,似乎在商討什麼。

    七名修士都是碧洞宗的長老,是整個碧洞宗的首腦核心人物,其中三名老者,兩名中年婦人,兩名中年男子。除了坐在東首的一個老者外,餘人都是一臉沉思之色。

    坐在正堂首位的一名六十來歲年紀的老者,正是碧洞宗的當代宗主張昀,他看著坐在東首的那名老者,道:「宗師弟,你當真想要那小子進入我們碧洞宗?」

    這姓宗的老者名叫宗叔明,正是俞思嵐和楚天遠的師父,他點點頭,道:「不管怎麼說,是這孩子除去了那個魔頭,於情於理,我們都不能棄之不管。」

    一個中年婦人道:「莫說這孩子有功,即便只是我們龍虎山的一個普通平民子弟,我們收養他甚至教他學習道法,都不是什麼大事,可是……宗師兄你也說了,那孩子非要練習『元霸天煞神功』才能活命,我們堂堂正道門下的弟子,怎能學習這等邪功?何況這魔功雖然不會迷惑人的心智,但修行起來會有什麼後果,我們一個也不知道,萬一出了什麼岔子,我們豈不是養虎為患嗎?」

    「呵呵,李師姐,師弟以為,你這倒是多慮了。」一個身穿白衣、衣服書生打扮的中年修士站起來,笑著道:「據在下所知,那『元霸天煞神功』本是佛宗功法,後來被魔道竊取,才轉成魔功,咱們將那孩子從小收養在山上,以後即便學習此功,也決不會因此而喪失心智變成魔頭;況且——」白衣書生話鋒一轉,接著道:「欲修煉『元霸天煞神功』,至少要結丹期以上的修為,這孩子的資質我也看過,如果沒有極其特殊的機遇,恐怕終生都結丹無望。」

    他這一番話說出來,眾人同時點了點頭,都明白了白衣書生的意思:這孩子結丹都沒有希望,那魔功根本就無法修煉,把他留在碧洞宗,至多也不過白養他幾十年而已,這對於一個碧洞宗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先說話那中年婦人一笑,道:「沒想到白師弟對這魔功研究如此之深,倒是賤妾多慮了。修真一途,千難萬險,結丹更是萬難,咱們在座的,也不過三位師兄步入了結丹境界。」說罷,似乎觸及了自己的傷處,沉默起來。

    此刻的鄭川,早已經醒來,洗了個澡,換了身乾淨衣服,當日的頹廢不復存在,煥發出少年人的幾分神采,此刻他並不知道碧洞宗的七位高層長老正在專門為他開會,而是坐在山間的一個小亭子裡,欣賞著山間的景色。

    一男一女二人陪在他左右,正是傷勢全復的楚天遠和俞思嵐,後者正興高采烈的拉著他,伸手指著遠處滿山燦爛的野花給他介紹道:「小川,你看,這就是翠雀山,這翠雀花三季長開,煞是好看。」

    這花鄭川倒是見過,只不過此處的翠雀花,跟他以前見過的大不相同,不但更加鮮艷,而且靈動十足,想來這也是因為生在仙山的緣故吧。

    鄭川剛一醒來,俞思嵐便將此處的情形跟他介紹了一番,此地名叫龍虎山,是一個仙山,也是龍虎派的所在地,龍虎派共分為七宗,分別是碧霞宗、金丹宗、竺心宗、碧洞宗、落雲宗、丹鼎宗和靈門宗,他所在的碧洞宗正是其中之一,龍虎派在整個越國,也是一個修仙大派,許多修士都夢想能拜入門下,只可惜龍虎派門規甚嚴,尋常人很難進入。鄭川雖然只是一個凡人小子,但五年前被那魔頭抓走,被其強迫相助修煉魔功,對修仙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聽見俞思嵐一番添油加醋的介紹,不禁心思活動,想在碧洞宗留下,他現在雖然跟俞思嵐說說笑笑,心思卻早已跑到別處了。

    楚天遠忽然眉梢一動,凝神細聽了一會,隨即眉頭舒展開來,笑道:「鄭兄弟,可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鄭川聽了,心中一動,暗想莫非是碧洞宗的上層同意自己留下來了?急忙問道:「楚大哥,快說,是什麼好消息。」

    楚天遠道:「師父剛剛傳音給我,說宗主和幾位長老已經同意你留下來了,從今天起,你就正式成為我碧洞宗的弟子了。」

    「真的嗎?」鄭川大喜,險些跳起來。

    楚天遠點點頭,道:「自然是真的,我怎會欺瞞與你。」

    俞思嵐嘻嘻一笑,道:「這有什麼好高興的,我早就知道,連師父他老人家都出面了,他們敢不同意。嘻嘻,小川,這下可好了,你以後就是我的小師弟了……咦,不對,師兄,師父可曾說,讓誰做小川的師父?」

    楚天遠搖搖頭,道:「師父只是說,讓他先留在翠雀山,讓你我二人先教他修行。」

    俞思嵐聽了,面露喜色,道:「那太好了。小川,明天開始,我就教你道術吧。」

    楚天遠微笑著搖搖頭,道:「師妹,你怎麼糊塗了,小川還是一個凡人,怎麼能學習道術。」

    俞思嵐臉上一紅,吐吐舌頭,道:「倒是我太心急了。」

    鄭川卻有些急不可待,問道:「楚大哥,什麼是道術,像你們那樣御劍飛行麼?」

    楚天遠點點頭,道:「那也是一種道術的法門,只是你現在還不用運用靈氣,所以不能御器飛行。」

    「什麼是靈氣?」

    「日昇月落,草木生長,萬物皆有靈性,氣之亦然,其實這靈氣,便是氣靈,氣之靈性。」楚天遠說完,看鄭川呆呆的望著他,眨巴著眼睛,微微一笑,道:「現在年紀尚小,我說的這些,你可能還不能理解。」楚天遠說完,略加沉思一下,忽然話鋒一轉,道:「小川,你見過風嗎?」

    「風?當然見過。」

    「風吹過,你會有什麼感覺?」

    亭子建在山腰,自然會有山風,鄭川摸摸臉,道:「會吹我的臉。」

    楚天遠和俞思嵐相視一笑,後者道:「你是不是,會感覺到一股力量?」

    鄭川點點頭,道:「是啊。」

    「風看不見,摸不著,你為什麼會感覺到一股力量呢?」

    「因為……」這個問題,鄭川自然回答不上來,忽然他靈機一動,道:「你們剛才說的『氣靈』的『氣』,便是這空氣嗎?」

    俞思嵐拍手笑道:「萬物皆有靈性,空氣自然也有。」

    鄭川睜大眼睛道:「那我每天呼吸空氣,也會吸到靈氣了?」

    俞思嵐聽了一呆,道:「這不可以的……」話說到一半,卻找不到反駁的話了,一時張著嘴呆住了。

    楚天遠道:「不完全是這樣,不過小川,你剛才這句,卻說到點子上了。你每天呼吸空氣,雖然理論上說不能吸收到靈氣,然而氣體卻可以給你供給力量。」

    「氣體會給我供給力量?」

    「不錯。人之所以能生存,會有力量,皆源於呼吸……」

    「那我要是不吃飯,也沒有力氣了啊?」

    「那是因為你是一個凡人,還不能真正從空氣中吸取到靈氣,所以需要飯食來補充營養,等你真正踏上修仙之路以後,修煉到『辟榖』的境界,就可以不用吃飯,當然,即便修為再高的人,時常吃一些靈藥,對修為也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人之力量源泉,雖然主要依靠吸取天地靈氣來供給,食用也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力量供給的途徑。」

    俞思嵐點點頭,道:「不錯,像我和你楚大哥,現在也是需要吃飯的,單單依靠呼吸來吸納天地靈氣,太過緩慢,不如吃東西來的快些,當然,天地靈氣是靠吃吃不出來的,最重要的還是自身修為的增進,增加吸取的靈氣。」

    鄭川似懂非懂的撓撓頭,道:「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具體我該要怎麼做呢?」

    俞思嵐伸出一根食指,道:「很簡單,練氣。」

    「練氣?」

    「不錯,練氣。你之所以吸收不到靈氣,不是因為你所在的空氣中沒有靈氣,而是因為你呼吸的力度太弱,而且身體對氣體不能進行剝離,所以需要練氣,一方面鍛煉自己的呼吸,另一方面,就是依靠氣息來鍛煉和改造自己的體質。」

    「那要如何練氣呢?」

    「這個可就說來話長了……」

    楚天遠道:「修煉路途漫長而遙遠,不急於一時,今天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們先給你找個住處先住下來。對了,鄭兄弟,你識字嗎?」

    鄭川搖搖頭。

    楚天遠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又舒展開來,道:「沒關係,我們都可以教你。師妹,咱們翠雀山上,還有哪出的房屋是空著的?」

    俞思嵐想了想,道:「小張現在一個人住,讓小川去他那吧,小張人不錯,有個人做伴,也免得晚上害怕。」

    鄭川聽了,苦笑一聲,他八歲便深入魔穴,目睹了那麼多同齡孩子的慘死,又怎麼會怕黑,不過俞思嵐既然如此說,他自然也不會反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