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大唐春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二章 驚才絕艷(下) 文 / 英年早肥

    人家一個是公主一個是壽王「即便是在場不少人對干鹹x公主這麼公然的大呼小叫心中不屑,當了人家的面,卻還是都呵呵地笑著擺手連道「不妨」,李適之甚至還笑著讚了一句」「公主殿下青春喜人」正是跳脫的年紀,不拘束了反而顯出天真來,恰到好處,恰到好處啊!」

    他這麼眾人紛紛附和。

    李清呵呵一笑,對眾人的馬屁根本就不往心裡去,咸宜公主李福兒這會子滿腦子都是要找李曦報仇,對於平日裡這些很喜歡聽的話也是不怎麼在意了。

    等到他們客套完,她直接就開口道:「李曦,人家都說你是個大才子,有本事做首好詩出來啊,省得人家都說你以前寫的那些詩都是偷來的抄來的!」

    這就算是直接進攻了嗎?

    李曦心中苦笑,臉上卻是不動聲色,擺手道:「多謝公主殿下抬愛,所謂才子之說,不過朋友們抬愛,其實於詩歌一道,在下並不擅長。當然了,至於在下此前那些詩作到底是自己做的,還是所謂偷來的抄來的,殿下差人往蜀州一行打探一下,自然知曉。」

    到這裡,他笑著看看想要張嘴的李福兒,不等她說話,便又繼續道:「剛才在院中,在下不知道公主的身份尊貴,所以說話未免有些衝撞了,只是,李曦做事向來求個問心無愧,剛才院中說的那番話,看似是在下沒有給公主殿下留面子」其實在下以為」卻也算得上是肺腑之言了,還望殿下慎思之。

    到這裡,他拱了拱手,不理會現場眾人的驚訝」道:「如適之兄方纔所言,在下今日確實是有些不太舒服,這就告辭了,祝諸位盡興。」

    完了,他又一次轉身要走。這時候,咸宜公主李福兒已經被他剛才那番話給說得再次怒尖沸騰,當即就冷哼一聲,道:「少擺什麼道德面孔,就憑你,還敢來教訓本公主!」

    又冷笑著道:「喂」你說你不舒服,不會是托詞吧?哼,真也無趣,做不得詩就說不會嘛,非得死要面子!現在真是不得不信呀,你此前的那些詩作,哼哼……」

    他這話李曦倒是有些進退兩難了。

    直接走掉吧,回頭不定人家怎麼議論自己呢,當著賀知章他們,都是有涵養的人」自己推說一句身體不好,不作詩直接告辭了也就完了」人家即便失望」也不會存心刁難。但是眼下這咸宜公主已經說出了這麼一番話來,若是自己沒什麼表示就直接走掉,說不得剛才她說得那些「偷來的、抄來的」的之類的說法」很快就會讓自己的名聲一落千丈了。

    雖然李曦不想當什麼名士,但是他也知道」有個好名聲絕對不會是壞事!而如果是名聲很臭,即便你真的有大才,即便玄宗皇帝想要重用你,怕是都得思量再三!因為即便是皇帝,也不是無所不能的,他不可能在所有大臣一致反對的情況下任用一個人的。

    這時候,看出了李曦的為難,李適之再次站出來呵呵一笑,道:「既然公主殿下那麼喜歡詩,不如這樣,在下剛才酒興難遏,幾觴美酒下腹」倒是有了些詩興,姑且為詩一首,請兩位殿下指點一番如何?」

    這時站在他身後的蘇晉等人都明白他回護李曦的意思,不過這些人跟他關係素來不錯」當下便也紛紛地開口符合,道:「適之兄既有詩,定是佳作,我等洗耳恭聽。」

    就連壽王也覺得自己的妹妹鬧得有些過火,自他進來之後,也觀察過那李曦幾次,見他很是安分」不過低頭飲酒罷了,想來便覺福兒當時在王府對自己說的話裡不無誇張之詞,雖然肯定還是要幫她出一口氣的,但是人家眼下既然都已經高掛免戰牌了」若是再這麼蠻不講理的死纏爛打下去,卻是不免要失了皇家風度了。

    因此當下他聽了李適之的話,便也是笑著符合,道:「指點卻是不敢當的,我們兄妹都是後學末進,若說習學一二,倒還使得。李大人,有好詩,且吟來。」

    李適之聞言笑著點頭李曦,再看看眾人,低頭沉吟了片刻,便笑道:「有了。」

    然後便聽他曼聲吟道:「香熏羅幕暖成煙,日照中庭酒滿筵。

    整頓舞衣呈玉腕,動搖歌扇露金鈉。

    青蛾側座調雙管,綵鳳斜飛入五弦。

    雖是文舉門下客,爭將肉眼弄雲天。」

    文舉,是東漢末年名士孔融的字,他當時曾有詩說自己的志願就是,樽中酒常滿,坐中客不空」而且當時赴他宴席的,也多是當時名士。李適之便拿他來自比,一來口氣極大」二來他的身份放在那裡,這麼來比,倒也並無不當之處」這三來麼,他這首詩用詞典雅,意境也正是切合當下這場景,而且其中頗有佳句,將宴會現場描繪的極妙」倒是堪稱好詩了。

    當然,最難得的是,正是咸宜公主和李曦這雙方言語相鬥的片刻間,他已經做的如此好詩一首」光是這份急才,就已經是著實的令人不得不刮目以待。

    因此,他這首詩作罷,眾人便是一連聲的轟然叫好,一直呆在一旁不曾開口的賀知章都忍不住搖頭晃腦地讚道:「好詩,好詩,幾年不見,適之之才,已非吾等所能望矣!」

    著」他的眼睛還忍不住沖李曦瞥過來一眼,臉上似笑非笑。

    李適之客氣一番,也是滿面紅光。

    一來他也覺得自己這首詩做的很不錯,因此很是自得,二來麼」他覺得自己這首詩一拿出來,或許就可以解去剛才雙方之間的那抹不快了。

    同時他還沖李曦使了個眼色,那意思是」你看」我都替你攔下來了,你要走就趕緊走吧。

    李曦會意的一笑,衝他拱拱手就要轉身。

    只是他們卻不知道,當一個女孩子開始恨上某個人的時候」那是絕對沒那麼容易就釋然的,所以,雖然剛聽了他這首詩的時候,咸宜公主李福兒也是不由得一陣讚歎」但是很快,她就又扭過頭來看著李曦了。

    她也不說話,就那麼看著,卻偏偏讓李曦覺得自己實在是不好舉步。

    於是,不知不覺的,現場就又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甚至於」感覺到這邊詭異的安靜,連整個正堂內都開始漸漸的安靜下來,犬家看似還在對話閒聊以及喝酒,其實卻都分了不少心神留意著這邊。

    這時候,李曦苦惱地歎了口氣」道:「其實是真的不願意作詩的,沒有詩才啊,怕丟人,更何況今天身體還不太舒服,也沒什麼詩興。不過既然適之兄大作已至,公主殿下又是如此殷切盼望著在下的詩,那說不得也只好寫一首了。」

    咸宜公主李福兒聞言論哼」心想這肯定又是推諉之詞了」想來他也做不出什麼佳作來,所以這才事先給自己遮遮顏面。

    這個時候,聽到李曦被咸宜公主給糾纏的撐不住真的要作詩了」賀知章和蘇晉等人都是饒有趣味地看著李曦,等他開口。

    而一直就把心神分了一半在咸宜公主身上的楊洄,更是忍不住就拉了王殊彥他們幾個往這邊走了過來」而且聽見說這邊要作詩,不光是他們,還有其他不少人都邁步走過來。

    反正此時酒宴行至中段,什麼規矩之類的,已經可以拋開了。

    這個時候,李曦略想了想」緩聲吟道:「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ri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書,只是當時已惘然。」

    他念開頭兩句,現場眾人表情各異,有期待,有冷笑,有不屑」也有不甚在意,至於咸宜公主李福兒,則自然免不了是嘴角微微翹起」一副等著李曦出醜的表情。

    可是等李曦念完了第二句」賀知章、李適之等幾位詩歌大家,就已經開始面色突然謹慎起來,謹慎之後,就是眉頭緊皺。

    因為李曦已經念出來的這四句詩,非常工整,正是律詩的做法」而且用詞也極是典雅,可是這意思麼……有些虛無縹緲啊,似乎隱隱有所指,但是又叫人想不到他到底指的是什麼,只是覺得有一股含蘊不盡的韻味縈繞其間,自己心中默默誦讀,隱隱覺得齒頰留香。

    等到李曦念到第三句,別說賀知章這樣的大家了,即便是在場那些詩歌造詣只能說是普通水準的」也不由得一個個面色謹慎眉頭大皺。即便壽王李清」亦是如此。

    至於咸宜公主李福兒,則不免有些微微的愕然。

    在此前,不管是因為聽了外邊的傳言也罷,還是後來她對李曦心生惡感也罷,總之在她心裡,是絕對不相信像李曦這種人也能做出什麼真正的好詩來的。但是聽到這裡,即便她心中再怎麼對李曦懷有惡感」卻還是不得不被他的詩句給打動了。

    要知道,大唐是一個詩歌的國都,一個詩歌的朝代。即便是對詩歌造詣不高的人,也大多都可以出口成誦,至於咸宜公主,他自小就接受著這個時代水平最高的教育,父母又都是喜好文藝的人,因此於這詩歌的造詣上,自然也是不俗的」這一點只看她此前曾經很是喜歡王昌齡的詩」後來又非常喜歡岑參的詩就可見一斑。

    而事實上,也正是因為普羅大眾所有人對於詩歌的喜愛和追求」有了這麼廣大的群眾基礎,才能造就大唐詩歌的繁華與璀璨,才能有了大唐詩壇中輝耀千古的無數偉大詩人。

    所以,李曦念出來的這首詩雖然自古便稱晦澀難解,而事實上」大家也確實都聽得紛紛皺眉,但是其意境之高妙,卻是不需要知道具體意思就能感覺到的。

    後世梁啟超先生在其著作《飲冰室合集》中說,李義山的無題詩錦瑟詩,你要問我它為什麼好,我答不上來,但我就是覺得它好,齒頰留香,韻味無窮。

    粱先生的這番話,拿來形容此時這些人的感覺,卻是再恰當不過了。

    這詩具體是什麼意思,有何指向,沒人能說得清,甚至可以說」你怎麼理解都行,但是即便沒有任何實際所指」卻仍然不妨礙人們感知到這詩境的美妙。

    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沒有具體的所指」才使得這首詩各入各口,各有各妙,才使它丟開了一切具體事物的束縛,有著無窮大的高韜境界。

    於是」從剛才的現場微微有些鬧哄,大家也是表情各異,到李曦念著念著,現場就漸次的安靜下來,靜到針落可聞的地步,大家更是一個個都忍不住露出謹慎和深思的表情。

    而等到李曦念完了最後兩句,先生更是靜得鴉雀無聲。

    此時恍惚間似乎還能聽到堂外不少人正在哄鬧痛飲的聲音,酒觴相撞的聲音,袍袖不小心掛到了杯盤以至於直接帶落,杯盤落地砰然破碎的聲音……

    但是現場眾人,卻已經無暇分心關注。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賀知章閉著眼睛緩聲吟誦著。

    不少人瞇著眼睛跟著他的吟誦聲搖頭晃副沉浸在這詩歌的意境中不能自拔的模樣。

    就連咸宜公主李福兒,這時候也是眼神清明,原本那眸中熊熊燃燒的怒火與不屑,此時早就不見了蹤影,只是呆呆地看著不遠處正堂的廊柱,腦子也是在回想著這整首詩,甚至心裡還忍不住就想感歎兩聲:這詩寫的,真好!

    良久之後,蘇晉第一個回過神來,卻是閉著眼睛歎氣,「好詩」好詩啊!」

    賀知章隨後符合,道:「驚才絕艷,驚才絕艷呀!」,說完了,他的眼睛突然睜開,笑瞇瞇地看著李曦,道:「子ri」驚才絕艷呀!似這等叫人無以言喻的妙作,實在是叫人齒頰留香。」,那咸宜公主李福兒這時候也回過神來,扭頭看著李曦,眼中滿滿的都是好奇和欽佩,卻是道:,「喂,你寫的詩真的不錯嘛!但是,你能不能解釋一下,你這首詩……,我雖然覺得很好,但是有些、有些聽不懂啊!」,而這個時候,李曦看都沒看他,只是沖李適之和賀知章,以及壽王李清等人再次拱手」一臉平靜地道:「拙作不堪入耳,叫諸位見笑了,在下實在是身體有些不適」諸位慢飲,在下告辭。」

    完了,他終於是可以鬆了一口氣的,轉身就走。

    他身後留下的,是正堂之內好長一段時間的安靜,和所有人眼中那滿滿的敬佩與好奇。

    bk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