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位面開拓者

正文 第432章 「探路石」 文 / 溫柔

    ps:今天第一更!《光環》世界正式結束,下一步將是很經典的電影世界。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波ok/

    很多人都說,激情之後會覺得空虛、疲倦。不知不覺中,在《光環》世界裡待了一年多的寧致遠,就切身體會到了這種從激情到無聊,最後甚至是疲倦的過程。

    在打掉第二波星盟的艦隊之後,被守成了鐵桶的無名星球,沒幾天的功夫,又一次迎來了星盟的艦隊,不出預料的,這次的艦隊更加龐大,連超級航母都動用了。

    這種cso級超級航母,長28.960公里、寬11.447公里、高/深:3.563公里。沒錯,你沒看錯,這艘超級星艦的尺寸已經突破了十公里的界限。

    以直徑五公里的蓬萊號城市級星艦做為對比,單是長度而言,這種星盟的超級航母就足足大了近乎六倍。如果再算上寬度和高度,從體積上來說,還要大得更多。

    這種超級航母已經是已知的星盟艦隊中最大的型號,裝備極為精良。該艦和cas級攻擊航母的外形一模一樣,同樣是由多個球狀部分和鉤形機頭組成的。

    但性質卻是不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超級航母是一個巨大的修理、改裝、和補給站,身上攜帶的各種資源足足能夠支撐維持一支大約五百艘戰艦的艦隊。

    而這一次,除了這艘超級航母之外,星盟趕來的艦隊也確實有五百艘之多。其中還有一個cas級攻擊航母的編隊,以及大量的ccs級巡洋艦,小艦幾乎看不看。

    只可惜。接到之前那個已經陣亡艦隊發回來的情報後,自認為已經準備足夠充分的這支星盟艦隊,很快就陷入到了最少兩千艘星艦的包圍之中。

    最要命得是,這兩千艘星艦並非敵人的全部兵力。再加上那密密麻麻的衛星武器,還有跟蝗災時一樣遮天蔽日的無人機,戰局剛一開始就呈現出了一邊倒的趨勢。

    而這一次的戰鬥足足持續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才總算結束。畢竟星盟的艦隊雖然數量差了很多,但質量方面還是不錯地。最少,護盾技術也很有些可取之處。

    只可惜,星際戰爭就是那麼殘酷,一旦某方面的兵力呈現出絕對壓制性狀態,又是誘敵深入後再進行反包圍。只要戰場的指揮官不腦殘,自然不會有第二個結果。

    以寧致遠這一次出動的兵力,別說防守無名星球了,就是直接打到星盟老家去滅了對方。可能性都很大。而指揮官方面,就更是不會犯什麼腦殘的問題。

    所以,在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之後,星盟再一次品嚐到了失敗的滋味。而且,這一次依舊是慘敗。除了超級航母眼瞅著情況不對仗著強大的護盾逃走之外,剩下的全軍覆沒。

    在第三次交戰之後,又過了小半個月的時間,星盟再次捲土重來。兩千艘的龐大艦隊。誓死要將神秘的敵人給打敗,搶回那顆明顯應該是「神廟」的星球。

    只可惜。在這小半個月裡,寧致遠可沒閒著。不但給駐守在無名星球的艦隊充足的補給,同時,還從主位面、《x戰警2》和《星際之門》兩個位面中又抽調了大量的艦隊。

    於是,兩千艘星盟戰艦在面對四千艘滅盟級攻擊航母、兩千艘混血版極光號,以及海量的衛星武器和被稱之為「蟲災」的無人機時。結局已經注定。

    隨著每一次戰鬥的失敗,星盟再次出現的時間也越來越久。剛開始,星艦的數量還在不斷上漲,可在打了六場戰鬥之後,數量反而開始下降。並且出現的頻率也變低了。

    沒辦法,有幾個人能像寧致遠一樣擁有逆天的作弊器。就算星盟再厲害,幾千艘幾千艘星艦的打下去,後勤方面依舊吃不消。更何況,星盟的先知又不是傻子。

    眼瞅著每次都是慘敗,再打下去說不定連底褲都得輸掉了。好吧,前提是這些先知穿底褲。這種情況下,肯定有人不願意再把自己的族民往火坑裡推。

    更何況,寧致遠的艦隊只是守在那顆無名星球所在的星域裡,從來不主動進攻。就算是星球上有著「神廟」遺跡,以目產愛樣的情況看,根本不值得再打下去。

    於是,連續交火六次之後,都以慘敗而告終的星盟,乾脆就改變了策略。除了偶爾派支小艦隊到這片星域裡偵察下情報外,徹底地偃旗息鼓,沒有再挑起戰爭。

    對於這些偵察行為,寧致遠的態度則是,能打就打打,權當練兵了。如果距離太遠,會有被星盟「釣魚」的可能時,就按兵不動,只是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而這一年多的時間下來,除了將一部分時間花在了與星盟作戰之後的戰利品,寧致遠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對這顆無名星球的探索與研究之中。

    當然,確切一點說,真正在從事探索和研究工作的只是那些,被大量培育出來的《光環》人類。身為幕後總指揮和最高指揮官的寧致遠,大部分時間都在時間力場外面。

    按照一比一百的時間流速來算,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這顆先行者遺跡星球上卻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只可惜,這地方太大了,一百年也沒辦法全部「吃」。

    好在,先行者一號率先找到了幾處控制中心,在這顆星球基地裡站穩了腳跟。在大量人員和相關設備與物資的齊心協力之下,探索的工作執行的還算順利。

    只不過,讓原本還想把這顆星球給徹底佔下來的寧致遠,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的是。千防萬防,最終卻依舊沒能防住被禁錮在這顆星球裡的洪魔。

    值得慶幸得是,雖然因為原劇情裡並沒有描述有關洪魔是怎麼被放出來,導致在探索過程中。有一組小隊無意中就重蹈了星盟的覆轍,將這種逆天的生物兵器給釋放了出來。

    但由於探索小隊的裝備都相當好,而且,每一支小隊,除了領頭的三名培育出來的《光環》人類之外,剩下的則都是ns-8型護衛機械人。

    這種造型方面很類似《機械公敵》世界裡ns-5型多功能智能機械人。但功能方面卻是純粹的殺戮機器。除了與戰鬥有關的技能之外,並沒有研究方面的作用。

    在這支小隊無意中放出洪魔之後,ns-8型護衛機械人第一時間用電漿槍頂住了這些爬蟲的進攻。小隊中的三位研究人員,則是藉機送出消息並將整個區域給鎖死。

    為了保證不會有絲毫的洩露事件發生,這支探索小隊直接就將自己給關在了洪魔肆虐的區域之中。藉著隨身的裝備和補給,硬是撐了不短的時間下來。

    而寧致遠在接到信息之後,立時就派出ns-8型護衛機械人,對該區域的外圍進行地毯式的清理工作,用等離子火焰和強紫外線將整個區域的外圍都給處理了n遍。

    接著又是一隊護衛型機械人再將外面一層區域又給消滅。層層佈置下來,足足安排了五道預防洩露的防線。同時,大量的護衛型機械人都留在了防線之中,隨時待命。

    原本以為那支無意中放出洪魔來的小隊支撐不了多久的寧致遠,在接到不斷發回來的信息之後,立時指派已經進入星球內部的先行者艦隊,使用光傳送給對方提供補給。

    當然,考慮到洪魔還有一種孢子狀態。甚至還會有一定的潛伏期,很容易讓人防不勝防。所以。提供補給的光傳送純粹是單向的,並沒有一點將人給救回來的意思。

    眼瞅著對洪魔擴散的控制和預防工作還算順利,但寧致遠卻知道,有了這種極度危險的玩意兒在,這顆先行者星球那怕再有價值,也已經失去了佔領的意義。

    別看洪魔這東西平日裡都是以智慧生物為食。可在化成類似「菌毯」的狀態後,可以連先行者的飛船都可以侵蝕和控制,寧致遠可不願意為了利益就冒太大的風險。

    好在,這支無意中犯下大錯的探索小隊,是在先行者一號到五十號星艦一起進入星球內部。並且將探索工作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無意中做下的事情。

    只不過,就算是這樣,寧致遠也在第一時間對原本的計劃進行了調整。從之前的佔領變成了盡可能地掠奪,並且,還做出了將五十艘先行者號星艦全部放棄的準備。

    沒辦法,洪魔這種東西實在是太危險了。哪怕只有一個孢子被帶了出來,要不了多久就會外界造成巨大的傷害。即便這玩意兒並非沒有防護的可能,但寧致遠卻不想冒險。

    這要是萬一把洪魔給帶回到了主位面,到時候最先要倒霉的可就是人類。寧致遠雖然對自己的故鄉並沒有太多的留戀之情,但也絕對不允許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至於這顆先行者基地星球上的那些個艦隊和其它的設施、裝備,雖然也沒辦法被帶回主位面,但對於寧致遠來說,只要能將先行者的知識給帶走,就已經足夠了。

    有了這些絕對先進的知識和海量的數據,雖然沒辦法像直接拿成品一樣方便,但花些時間與資源依舊可以重新製造出來。而且,打包帶走也更加的方便。

    而寧致遠則是在接到了洪魔被放出來的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回到了主位面。然後開啟了一扇只有嬰兒拳頭大小的時空門,保持著《《光環》世界的時間能與主位面同步。

    沒有了戰火,整個無名星球顯得平靜了不少。至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安全區域空間跳躍出來,並對無名星球這邊進行偵察的星盟戰艦,則根本不敢亂來。

    開玩笑,幾千艘星艦的大型星際戰爭都以慘敗而告終。即便是以星盟那目中無人的尿性,也不得不承認這次是踢上了鋼板,除了極端份子之外,沒人會傻到去送死。

    也正是因為沒了星盟上門挑釁,在這正常的一年多時間裡,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的無名星球內,先行者一號到五十號星艦,不斷地發掘和研究出大量的先行者技術。

    並將這些收集來的先行者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分類,無形之中,到是弄出了一套先行者知識的科技樹。即便這套科技樹還不完善,但勝在並不缺基礎的東西。

    而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則是記載了關於光環的信息。可對於寧致遠來說,光環雖好,但需要冒的風險卻不小。只是,如果就這麼放棄了又實在是太過可惜。

    於是,在權衡了一下利弊之後,寧致遠就把《光環》世界裡的人類勢力給拉上了自己的戰車。當然,確切地點來說,這個世界裡的人類,起到得不過是「探路石」的作用而已。

    等寧致遠派人聯繫上《光環》世界的人類勢力之後,只是稍稍展示了一下關於星盟和先行者的一些資料和情報,根本沒辦法拒絕這種「邀請」的unsc,果斷上鉤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