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位面開拓者

正文 第430章 「訂單」 文 / 溫柔

    ps:今天第二更!《光環》世界真心不給力啊,看來遊戲世界並沒有我相像中的那麼受歡迎,準備盡快結束光環世界,下一步還是回歸電影世界比較好。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book/

    在確定了這顆無名星球的外圍區域裡,暫時不會再有礙事兒的傢伙出現後。寧致遠先是讓各艦的艦長,對這片星空進行布控,接著才讓其中一艦極光號進入了星球。

    遠遠停留在安全的區域,被二十艘極光號護在中央,並且和其它星艦一樣處於隱形狀態的旗艦上,寧致遠正利用星艦之間的全息通訊系統和共享權限,進行同步影像。

    由於之前已經對這顆星球進行了掃瞄,所以,這艘被臨時定名為先行者一號的星艦,直接就來到了那片明顯應該是先行者基地進出口的海域之上。

    「保持穩定,盡可能接近海面。」

    「打開掃瞄系統,進行深入掃瞄。」

    「發現異常信號!」

    「探測到海面之下出現震動!」

    「警告!艦身被不明牽引力場束縛!。」

    ……

    隨著先行者一號星艦上的艦長下達指令,當星艦剛剛抵達那片海域的上空時,隨著來自於這個世界人類的掃瞄系統被啟動,很快海面之下就有了反應。

    在劇烈的震動中,原本並沒有絲毫異常的海面突然噴湧出一道長長的水柱。接著,海面就朝著兩邊裂開,在不名牽引力場的作用下,先行者一號星艦頓時斜斜沉了下去。

    得虧寧致遠之前就將這個情況做了詳細的說明。並且根據官方的設定給出了一些建議。所以,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先行者一號雖然警戒但卻並不慌亂。

    而這時,就見一小隊哨兵,又稱作聖堂守衛者的戰鬥單位從打開的裂縫中衝了出來。利用紅色的光束對先行者一號進行了掃瞄,卻並沒有攻擊的意思。

    前後也就是幾分鐘的時間。先行者一號星艦就完全進入到了星球內部的先行者基地之中。讓寧致遠高興得是,即時通訊系統雖然受到了一些影響,但並沒有完全失效。

    只不過,當先行者一號打開對外的照明系統之後。通過全息投影系統出現在旗艦指揮艙裡的影像,依舊讓原本看了好幾篇cg電影的寧致遠感到震撼不已。

    說起來,自從在《星際之門》的世界裡好好的搜刮了一通之後。自信心急速膨脹的寧致遠,就覺得在已知的那些科幻電影中,已經很少能找出比自己更強的存在。

    可是,在看到這處先行者遺跡之後。寧致遠才終於體會到了那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老話包含的深刻寓意。最起碼,把一顆星球弄成基地,自己暫時還做不到。

    或者用賴皮一點的說法,做到是能做到,但建造這麼一顆星球級的基地,所要花費的時間、資源還有相應的技術,將會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做起來會很累很累。

    在看著星艦外面那幽深到幾乎看不到盡頭的基地設施時。寧致遠第一個反應就是讓先行者一號對這些上古文明的遺跡進行深入的探索。可轉念一想,卻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畢竟。這顆星球級的先行者遺跡,範圍關在是太廣了。與其用螞蟻啃大象的方法浪費時間,還不如找到關鍵的控制枋心,取得相應的權限之後再慢慢探索也不遲。

    到時候,只需要這個基地的自動防禦系統給控制住,再把時間膨脹裝置打開。調到一比一萬這樣的時間流速比例。還怕會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徹底研究這處先行者基地?

    所以,先行者一號上的指揮官,在沒有接到新指令的情況下,果斷地任由那牽引力場拖著自己的船前行。至於星艦外面的那些聖堂守衛者,則只是保持了足夠的警惕。

    按照cg電影裡的劇情。先行者的基地對於這個世界的人類基本上是處於一種不設防的狀態。只要擁有那條植入在基因層面的代碼,就可以使用基地裡的任何設施。

    這也是為什麼,在原劇情中,星盟早早地就佔領了這顆星球。結果,空守著寶山卻沒辦法啟動先行者的艦隊,最後只能把人類的科學家安德斯給抓了過來。

    而在後續的遊戲劇情之中,士官長在落到光環上之後,也是很順利地能夠操縱著先行者的設備,甚至還輕鬆地就將人工智能柯塔娜給弄進了先行者的系統之中。

    這一次執行任務的所有船員,都是利用了《光環》世界的人類基因克隆後,再通過人工孕育的方式從培養糟裡培育出來的新一代,從小就接到了全面而系統的訓練。

    可以說,能被寧致遠安排到極光號艦隊上的這些光環人,個個是能文能武。再加上寧致遠之前又給先行者一號補充了足夠的物資,只要不是上星盟,都不用擔心。

    考慮到這顆星球上很可能會洪魔這樣的恐怖生物兵器存在,而且天知道內部的先行者基地會不會有什麼自動防禦措施,在沒有明確的發現之前,寧致遠可不敢亂來。

    所以,剩下的九十九艘還沒有改名的極光號星艦,除了有十艘對整個星球的表面進行掃瞄與分析之外,其它的八十九艘都以編隊的方式進行了部署,並啟動的隱形力場。

    就在做為斥候的先行者一號,開始按照計劃對這顆無名星球進行探索計劃後,僅僅只是五天的時間,留守在外圍的極光號星艦就探測到了一支星盟的艦隊。

    對於這支艦隊的出現,寧致遠到是並不意外。以星盟在原劇情中對所謂的朝聖之路所表現出來的狂熱,在發現自己的艦隊被污穢的人類給摧毀之後,不跑過來報仇那才見鬼。

    也不知道是不是收到了之前被摧毀的星盟艦隊長發出去的信息,這一次出現在無名星球附近的艦隊,規模上可比之前那倒霉的一支要強上很多。

    除了寧致遠之前已經遇到過的sdv級重型巡洋艦、cpv重型驅逐艦以及ccs級巡洋艦之外。這支數量也是一百艘的艦隊裡,還出現了cas級的攻擊航母。

    這種長5346米、寬2118米、高/深度:700米的cas級攻擊航母,可是星盟的主力戰艦,一般都是當做旗艦來用。擁有著超大的機庫,能夠攜帶大量載具。

    除了能夠在大氣內外六翼天使和妖姬號戰鬥機之外,還能停放一些護衛艦。至於地面作戰部隊和各種陸戰載具那就更不用說了。總之,實力非常的強大。

    雖然這種cas級攻擊航母專為行星戰鬥而設計,但它他也擅長於艦對艦作戰。擁有多點防禦脈衝激光炮塔、等離子魚雷發射器、等離子炮塔和至少兩個能量發射器。

    好在,這一次出現的攻擊航母並不多,只有一艘做為旗艦。剩下的都是以sdv級重型巡洋艦和cpv重型驅逐艦為主,至於ccs級巡洋艦的數量也不算多。

    眼瞅著強悍的敵人已經出現,寧致遠自然不會傻到認為對方是來講理得。於是,直接下達作戰指令,讓隱藏在太空中的艦隊做好給敵人迎頭痛擊的準備。

    只不過,在看到敵人這一次出現的艦隊貌似相當挺強力。從來都覺得碾壓才是王道。暴兵流才更適合自己的寧致遠,當即就讓自己這一隊十艘星艦啟動了超空間引擎。

    幾剩下也就是眨了幾下眼的功夫,寧致遠所在的星艦編隊就出現在了無明星球相鄰的一個恆星系裡。在脫離了旗艦進入星空之後,寧致遠就發動了穿越能力。

    知道星盟在攻陷致遠星時,可是出動了大量的艦隊。為了避免先行者一號在探索先行者遺跡時受到干擾,回到主位面的寧致遠,卻並沒有急著再回到《光環》世界。

    「尼妹的,就你會爆兵我不會爆啊!!」

    下了決心要碾死對方的寧致遠。直接打開了通往《x戰警2》世界的時空門,將那邊這段時間收集來的大量資源和已經造好的星艦。全部都給抽調到了主位面。

    反正這個世界裡發展目前還局限在地球之上,擁有戰神阿瑞斯稱號的分身,在太陽系外建立的那些大型基地和空間站,除了開採和加工資源外,就是生產武裝裝備。

    不斷增加的大型船塢,則是二十四小時不停地製造著各種星艦。在接到寧致遠之前發來的相關資料之後。就全都開始改成製造混血版的極光號和無人機。

    考慮到時空門並不能把時間膨脹力場延伸出去,所以,寧致遠之前還特意送了一批大型的時間膨脹裝置過去。為得就是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擴大那邊的工作成果。

    再加上分身被困在了《x戰警2》世界裡,不管寧致遠在哪裡。時間都處於正常流逝狀態。所以,隨著直接將近一公里的大型時空門被打開,一艘艘星艦很快就湧了出來。

    只不過,在看到大量採用了《光環》世界人類、星盟和《星際之門》裡原版技術的混血極光號出現後,寧致遠卻並不滿足,而是又下了一張新的「訂單」。

    這張訂單裡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力生產長度六公里,寬度兩公里的「炮灰」級攻擊航母。當然,這裡的炮灰也只是相對於寧致遠自己來說得。

    對於星盟來說,這種全身上下幾乎都被炮塔和發射井佈滿了,並且內部還攜帶有十萬架無人機的攻擊航母,實在是跟炮灰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

    話又說回來了,能把攻擊航母當炮灰用的,也就寧致遠這個擁有著大量異世界做為資源位面的傢伙能承擔的起。否則,別說造個幾百艘了,就是十分之一都得「傾家蕩產」。

    在把訂單發給《x戰警2》世界的分身之後,足足等了快一天時間,才將那邊製造的星艦和其它物資接受完的寧致遠,又打開了通往《星際之門》世界的時空門。

    以寧致遠所有穿越過的位面來說,不管是論科技的先進程度,還是對宇宙探索的幅度,星門世界敢說第二,就沒有哪個世界敢說第一,連星際迷航都比不上。

    特別是在星門世界裡的女媧號城市級星艦,帶著大量的極光號成功地追上了古人在幾百萬年發射的希望號探索艦和星門播種船後,成功地得到了大量資源星球的數據。

    憑藉著從古人那裡傳承來的技術,以及新一代純血古人,原本正處於無人駕駛狀態的希望號和星門播種艦,在對接之後就徹底地停下了前行的腳步。

    而寧致遠又讓女媧號城市星艦和大量的極光號戰艦,利用古人已經佈置好的星門網絡,開始對那些擁有著各種重要資源的星球進行了著深入的開發。

    為了能讓開發的效率更高,每一顆資源星球上都安放了時間膨脹裝置。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如果寧致遠離開這個位面,又不在主位面打開時空門的話,一切都等於白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