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混在抗戰

章 節目錄 第581章 想做點兒事 文 / 古龍崗

    「……」

    賀衷寒在何應欽面前一通抱怨,說自己這個「黃埔三傑」之一名不符實,被人遠遠地甩到了後邊……何應欽是什麼人?說他是老狐狸那都是看不起人。怎麼能不明白這個學生的意思?可如果是一般人,他湊和著勸上兩句,再隨便許諾幾個官職也就打發了,可賀衷寒卻不行。

    一來,賀衷寒本來的地位就已經極高。當年長期替老蔣主持情治系統,還是當初「復興社」的四大台柱之一,戴笠在其面前都是小字輩兒。黃埔學生裡面也是領袖一級的,不比今天的胡宗南等人差勁兒,甚至單以政治地位而論,還要高過胡宗南。所以,安排了低了是不可能的。可他何應欽雖然是國防部長,**第二把交椅,說安排一些閒職什麼的還好說,可實職……就是個師長他也不好弄。因為這種級別的軍官,任命權全都在老蔣手裡。他頂多就是建議,只不過這個建議往往能被老蔣採用罷了。可如果是別人還好,他對老蔣一說,十有**能過,但賀衷寒就不行了……因為這糾結到了賀衷寒的第二個問題:他是被老蔣視為「不忠」的人。

    老蔣並不是不知道自己手下都是些什麼人,也知道自己手下絕大部分人其實都不會跟自己一條心。只是平時沒有機會,一有機會,必然就會有人產生「取而代之」的心思。可賀衷寒和鄧文儀等人上回實在是把老蔣得罪狠了。

    那個時候叫囂什麼討伐張、楊,那是在把老蔣往絕路上送啊。他何應欽也就罷了,資歷和身份都在那兒放著,可賀衷寒和鄧文儀這幫人是什麼人?是老蔣的學生!老蔣賴以支撐自己權力的黃埔系的學生,還是親信中的親信……所以,這群傢伙的「背叛」是老蔣絕對不能容忍的。能沒下殺手。只是轉為閒職,這其實已經是老蔣礙於物議了。再想讓那禿頭重用這幾個傢伙,那是想都別想,天塌下來也別想。

    而除掉這個原因,何應欽還聽說過有關賀衷寒的一件事情。

    那還是去年,賀衷寒當時正閒居於重慶李子壩,整天無所事事。有一次,這傢伙請中國文化學會總會書記長的肖作霖吃臘狗腿……或許光聽名字,有人會以為這個肖作霖是文化界中人,這話倒也不錯。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位中國文化學會總會的書記長還是黃埔六期的學生,只因不滿當時國民黨「清黨」,早在1927年就離開了黃埔軍校,投效到了張發奎麾下。之後又輾轉在南京中央軍校、唐生智手下任職,還曾跟著唐生智反蔣。只是涉事不深,在唐生智失敗後只是受到了小懲。之後。肖作霖才脫掉軍裝。創辦了一家報社,投身文化界,結果闖出來不小的名頭。

    而身為中國文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肖作霖自然也跟許多同輩中人一樣,對老蔣非常不滿。所以,賀衷寒請他吃狗腿。酒酣耳熱之後,他就痛罵老蔣昏暴。而賀衷寒呢?當時也是醉得差不多了,又被肖作霖這麼一引,也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

    他對肖作霖說:「你哪裡知道。蔣先生暴則有之,昏則完全不然。你沒有看到他的統馭術的絕頂高明嗎?他一向抓得很緊的是軍隊、特務和財政這3個命根子。這3個命根子各有一套他最親信的人替他看守;同時他又讓這3種力量互相依賴、相互牽制,而只聽命於他一人。這3個方面的每一個方面,又都各有3個鼎足並峙的力量,使其互相牽制。軍隊方面是陳誠、湯恩泊和胡宗南;特務方面是戴笠、陳氏兄弟和毛慶祥(軍委會機要室、軍電處、技術研究室、譯電人員訓練班總頭目);財政方面是孔祥熙、宋子文和陳氏兄弟。他們之間誰也不敢有所挾持而無所顧忌。所有這些人,除了孔、宋是他的至戚外,其餘又都是浙江人,連宋子文的原籍也是浙江,可以說,都是他極親信的人了。可是他對這些人都還有個防而不備、備而不防,難道這還算是『昏』?他對我們湖南人,尤其是懂得點政治的湖南人,是絕對不放心的。你看復興社現在已經沒了,代之而起的是軍統。為什麼?因為復興社這樣的組織他也只是一時利用一下子,等到他已被捧成了絕對的獨裁領袖,當然就不再要這個組織了。而且他也害怕復興社會發展到難於駕馭的地步;尤其是這個組織的高級骨幹又多是湖南人,這也是他難以放心的。所以,他才將之改組為軍統,並由世戴雨農這個江蘇人掌控。他的運用和打算,都是有極高明的權術的。你還罵他『昏』,可見你還是年輕不大曉事,你自己才是有點昏。」

    從這番話可以看出,賀衷寒對蔣介石也和蔣介石對他一樣,都是看透了的。可問題是,老蔣不喜歡自己被人看得太透。而且這麼一個能把領袖都得得透透,本身能力也非常不凡的人,老蔣又怎麼會用得放心?

    可除掉這些,這裡面還有第三個問題:賀衷寒和鄧文儀這幫人當初是支持他何某人的。也就是說,大家原本是一夥兒的。現在他何應欽依舊在「岸」上,而且混得風生水起,地位高桿,穩座**二把手的寶座,可賀衷寒等人卻還在水裡折騰著,他能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原本賀衷寒這些人什麼都不說也就罷了,現在終於向他伸手了,他如果連拉一把都不樂意,好意思麼?而這要是傳出去,以後誰還會願意再跟他何某人混?

    「君山啊,你這是在給我出難題啊。」

    何應欽想了想,也不矯情,更沒有跟賀衷寒說什麼虛頭巴腦的套話,而是直接把事情的困難之處擺在了兩人中間:

    「委員長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雖說他未必還會再計較之前的事情,可你想要再弄個要職傍身,這根本就不可能……就算我願意替你去說項,頂多也就是挨頓臭罵!」

    「老現您弄錯了。」賀衷寒當然知道自己的尷尬,所以對這一次的求官也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而且,當初他為什麼願意支持何應欽?因為何應欽「綿軟」,光看看其人的外號,「何婆婆」,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此人跟蔣介石根本就是兩種不一樣的性格。所以,如果能把何應欽頂上位,他賀某人這個「從龍之臣」肯定會一躍成為國民政府最有權力的人,甚至在不久之後就能取何氏而代之……這才是他當時真正的打算。而他也知道,何應應欽,還有蔣介石肯定都能猜到他的這個心思,所以,「挾舊情圖報」這種事可以做,卻不能過份,否則以後連何應欽也不待見他,他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我並不是想求什麼高官,更不求什麼大的權力,我只想調個位子。」

    「調個位子?」何應欽看著他:「我記得你是在行政院國家動員委員會當人力組主任吧?怎麼,做得不舒服?」

    「老師……」賀衷寒的眼神出現了一絲悲愴,「我早就不在動員委員會了,我現在是社會部勞動局局長!」

    「啊?」何應欽老臉頓時一紅:「什、你什麼時候調過去的?我怎麼不知道?」

    「呵呵,」賀衷寒苦笑一聲,「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調動,有誰會在意?」

    「那個……」不在意?自己倒是真的沒怎麼在意。不過這小子的話也算是諷刺了了吧?何應欽尷尬地笑了笑,「那就是說,你現在在勞動局過得不好?」

    「也沒什麼好不好的,我都到這一步了,還能怎麼樣?而且我也確實想努力地把工作做好。」賀衷寒歎了口氣:「可惜勞動局既要協調勞資關係,輔導勞工就業,還要進行技術培訓、安排因抗戰而西遷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其中涉及到了各階級、階層的得益調整,觸及到了不少人的利益,引起了這些人的不滿,所以成效甚微。更有甚者,有人還用『勞動局』三字撰寫了一副對聯來嬉笑勞動局的工作:上聯是『勞而無功』,下聯是『動輒得咎』,橫批是『侷促不安』……」

    「這個……勞動局的工作確實不易。你辛苦了。」何應欽也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他對勞動局那邊兒也確實沒怎麼上過心。

    「辛苦無所謂。那些人這麼幹,既是笑我沒有成就,其實也是好意同情我的任務艱難。所以,評論盡由人評論罷了,」賀衷寒苦笑一聲,「只是這個工作……老師,我是真的不想要了。哪怕你給我個更累的,更麻煩的,只要別這麼總是做不出成事兒就行。」

    「君山啊……」

    「篤篤篤!」

    何應欽也有些同情賀衷寒了。有才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出成績,可勞動局卻根本就是一個兩頭受氣,又很難做成事兒的地方,賀衷寒當年何等地位?今天卻猶如風箱裡的耗子一樣,也確實夠難了。而且對方提出的要求也並不高,只是要個能做事兒,別老是這麼讓人糾結就行……這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兒,老蔣那邊兒就算知道了也肯定不會太過在意,所以他張口就要答應。可就在這個時候,辦公室的門卻被人敲響了。

    「進來!」

    何應欽給賀衷寒投遞過去一個抱歉的眼神,又坐正了身子。

    「報告長官,」何應欽的秘書推開門,一個踏步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個高挑的白人軍官,只是這名白人軍官的臉色正死死地板著,一副要找人麻煩的樣子。而何應欽看到這個人,也不得不站起身迎了上去:

    「史迪威將軍,你怎麼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