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混在抗戰

章 節目錄 第484章 中南戰局 文 / 古龍崗

    秦衛對孔祥熙的「勒索」沒有任何人表示驚訝,也沒有任何人願意替孔家出頭,包括宋美齡。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的秦衛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還要超過孔祥熙。至少,孔祥熙是可以替代的,而秦衛不可替代。

    「雖然按你的要求向美國人提出了合作的請求,可我看大家多數心裡恐怕還都有些心虛,都擔心以後的日子啊。」

    兩廣會戰沒打成,白祟禧平白失去了一次立大功的機會,不僅如此,他還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秦衛的軍銜爬到了自己上面,更是嫉妒萬分。可又有什麼辦法?只能杜聿明率領第5軍南下,再次控制住北越,同時命令孫立人率領新1軍南下西貢;至於那兩個師的滇軍,則跟孫立人「告別」,在法屬印度支當局那位負責柬埔寨事務的總駐紮官的帶領下,接收柬埔寨……當然,這是國民政府跟法國政府談判後的結果了。根據雙方協議:國民政府暫時依舊承認法國對法屬印度支那地區的宗主權,但跟日本人一樣,他們擁有駐軍權和對當地事務的否決權。也就是說,法屬印度支那當局的官員現在打工的對象已經不再是法國政府,更不是日本政府,而是國民政府。法國人也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國民政府在雙方協議中所強調的那個「暫時」讓他們極為不爽,可他們拿中國沒辦法。所以,為了那最後一點兒顏面,他們接受了這個協議,並且還為那留在桂林附近的法國人民付出了一筆不小的「贖金」。

    可這都跟白祟禧沒有關係。他是國民革命軍的副總參謀長,要從全局考慮事情。

    「其實我也沒想到日本人這回居然這麼絕戶。」

    地點還是秦衛的白公館。白祟禧以前沒來過,秦衛也一直不想把這傢伙請到這兒來……很容易產生誤會。「白祟禧在白公館」,這傢伙要是突然撒潑耍賴。硬說這公館是白家的,他難不成還能找戴笠要地契麼?不過還好,白祟禧的個人操守還算過關。沒有巧取豪奪的意思。

    「連巴拿馬運河都能想到炸掉。這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招數。石原莞爾那幫人就算沒有掌權,現在也肯定對日本政局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寺內壽一離開中國的時候灰頭土臉。可沒兩天就又成了什麼南方軍總司令……這還不都是明擺著的嗎?」白祟禧道。

    「咱們肯定要過兩天艱難日子,」秦衛笑道,「可只要能撐下來,以後可就甜兮兮的了。」

    「就憑咱們出兵攻佔法屬印度支那,英美各國就已經對咱們充滿了戒備了。你朝緬甸的移民計劃好像也受挫了吧?」白祟禧問道。

    「沒有啊。」秦衛攤了一下雙手,「一切順利。」

    「順利?可我明明聽說英國人已經停止批准中國人進入緬甸,還派兵把守了邊界?這也叫順利?」白祟禧皺眉道。秦衛的移民計劃早在「中**人福利基金」創建之後沒多久就開始了。這傢伙用手段讓法國人開啟了方便之門,之後又以同樣的方式讓英國人也打開了邊界大門。然後,假借什麼農業、牧業、林業、礦業開發之類的名頭,大批集聚在西南各省的難民、流民被暗中組織起來送了過去。可誰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個月的功夫,進入緬甸的中國人就已經超過了二十萬。而英國人卻對此幾乎毫無所知。為什麼?還是那一套,欺上不瞞下。英國人是殖民者,是來過好日子的,不是來自己找苦吃的。只要買通了少數幾個負責的官員或者辦事人員。其餘就基本不再是什麼問題。何況緬甸現在許多地方還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行政管理極為缺乏,而這些中國人也很少被安排到人口較多的地區,相反多數都是跑到了荒郊野地開荒挖礦去了,英國殖民當局又怎麼可能曉得?所以。即便是他們被告知了一些這方面的情況,也難以調查。可話說回來,量變引髮質變,緬甸是個好地方,土地肥沃,氣候濕潤,特別利於農業生產,加之又沒有什麼苛捐雜稅,對那些難民非常有吸引力。而如此一來,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更多的中國人穿過邊界進入了緬甸。而這其中除去農民,也有不少商人和有錢人,以及手工業者。農民可以去荒野,這些人卻必須要靠城鎮才能生存下去。結果,又過了一段時間,英國殖民者終於發現自己治下已經有了太多的中國人,立即就開始限制中國人入境。可這種限制並沒有什麼用,中國人還是大批大批的湧入緬甸。於是英國人就想通過其他手段,諸加專門針對華人徵收人頭稅或者單得加稅什麼的,打算以此來逼迫中國人離開。可是,英國殖民當局才剛剛頒布新的稅收方案,杜聿明就衝進了北越,佔領了紅河以北的所有地區。緊接著,孫立人率新1軍也朝著中緬邊境「殺」了過來。

    英國人老實了。雖然沒有主動收回新的稅收方案,卻也沒有要求下面執行,他們害怕孫立人的部隊跟杜聿明的目的一樣。那樣的話,他們這樣做就等於是給了中國政府一個進攻他們的借口。

    然後就是外交層面的事情。

    倫敦現在很忙,忙著應付希特勒的空襲,緬甸當局就只能自行跟中國政府進行交涉。結果,根據外交對等原則,在某人的授意,雲南地方政府出面了。盧漢有沒有因此而在背後把秦衛罵個半死不曉得,但他還是很強硬地對英國殖民者表示了威脅的意思。不管英國人怎麼說,就是一句話:我們難民太多,養不活了,每天有人餓死,你們要是硬攔也可以,可如果因此而引發了民變,那麼,我們絕對會為自己的老百姓撐腰的……另外,雲南現在還有十幾萬將士閒著沒事兒,一直想上陣殺敵!

    英國人是高傲的,從來不怕威脅。可今時畢竟不同往日。放在以前,中國方面敢這樣說話,他們早就一甩袖子走了,理都懶得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可現在不行,得商量商量。結果一商量就商量到了現在。看著中國人毫不客氣地把法國人的地盤兒給搶了,英國人也就顧不上別的了,先把這些極具威脅性的中國人攔在門外再說。

    可秦衛卻說移民根本就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一切順利?

    「我真不明白你們憑著這樣的情報系統怎麼就還敢想著跟老蔣爭權奪利。」面對白祟禧的疑問,秦衛連連搖頭,「英國現在自己的麻煩事兒都解決不了,哪管得了我們?何況咱們現在還是跟他們一個戰壕的『戰友』,這就更不好管了。雖然他們緬甸的殖民當局下了禁遷令,可中緬邊境線那麼錢,咱們在哪兒開個口子不是開?」

    「英國人就不知道?」白祟禧驚奇地問道。

    「上層的不知道,下層的知道。」秦衛答道。

    「花錢收買?」白祟禧又問。

    「你真聰明。」秦衛點頭,「就這麼簡單。」

    「我不信。緬甸當局下了死命令,他們下邊那些人敢陽奉陰違?」白祟禧連連搖頭。

    「怎麼不敢?」秦衛不屑地一撇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事兒可不只是咱們中國有。緬甸當局不是禁止中國人進入嗎?可出入境的通道就那麼幾個,那些在下面打雜的傢伙接到的任務也就是看住自己把守的地盤兒。其他地方有人躥過去了,他們能有什麼辦法?再者,咱們之前進入緬甸那麼多人,英國人根本就沒個數兒,多一點兒少一點兒他們難道還能算出來是先來的,還是後來的?」

    「可英國人也不是傻子,咱們做得這麼明顯,幾乎擺明了就是鳩佔鵲巢去的。就算下面那些人貪好處,也不能這麼肆無忌憚吧?」白祟禧還是有些不信。英國人的國家觀念怎麼也比這年頭的中國人強才對。看看人家倫敦,都快被炸成廢墟了,可倫敦的英國人不還是死命堅持,就是不向德國認輸?

    「別把洋鬼子看得多麼高尚。法蘭西吹得牛皮哄哄,不也說降就降了?可你要是把當時的法國總理由貝當換成丘吉爾,那我敢告訴你,法國到現在恐怕還在跟德國開戰呢。」秦衛笑道,「至於那些底下辦事兒的……本土的英倫三島都朝不保夕了,他們還那麼賣命作啥?趕緊掙點兒錢跑去澳大利亞或者美國過安穩日子才是正經。」

    「這麼說,你給的錢不少?」白祟禧又問道。

    「所謂忠誠,就是因為背叛的代價不夠大!」秦衛笑道:「我又訛上孔祥熙,就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不然,我又不是閒著沒事兒,幹嘛非要讓人忌恨?」

    「那你打算什麼時候把緬甸也搶過來?」白祟禧笑問道。

    「笑話。咱們現在跟英國可算是盟友。」秦衛白了這傢伙一眼,「做人要講信義,哪有還沒打敗敵人,先朝盟友捅刀子的?」

    「跟我裝沒用。」白祟禧同樣也反白了他一眼,「不過我現在擔心,日本人要是不打緬甸,改打越南怎麼辦?畢竟,咱們兩個軍的主力現在都在越南。不先掃平了這兩個軍,他們怎麼敢去進攻緬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