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奉系江山

正文 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大爆發 文 / 青史盡成灰

    相比於大喇嘛們的仇,其實牧民更應該在意的是寒冷的冬天,草原出產有限,民眾生活特別困苦,最近幾年外蒙宣佈**,失去了中央的財政支持,這些上層的權貴只能拚命的搜刮牧民。

    這些牧民手上幾乎沒有什麼財產,眼看就要到了寒冬,很多人家裡頭還沒有吃的糧食,也沒有足夠的柴禾草料。這就意味著大雪突降之後,就會有大量的牧民被凍死,這就是一個鬼門關。

    偏偏在這個時候,張廷蘭提出了新政的主張,所有的牧民都是眼前一亮,他們並不敢奢望太多,只求能夠少一些盤剝,讓他們不至於餓死凍死,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

    「政府方面仔細研究了蒙古的情況,也桶各個寺廟和王公溝通了,他們的牧場牛羊全部由政府利用贖買的形式,收歸國有,然後再平均分配給大家,保證每個牧民家庭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牧場,擁有自己的牛羊。」

    張廷蘭這話說完之後,全場突然鴉雀無聲,足足過了兩三分鐘,才有一些懂漢語的牧民反應了過來。

    分配牧場!分配牛羊!在以往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這些原本都是寺廟和王公們的命根子,絕對不會放手的,可是現在奉軍到了草原之後,竟然要把這些東西分給普通的牧民,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政府的職責就是興利除弊,真正為了百姓服務,為了大家謀福祉。打破王公僧侶對牧場的控制,讓牧民真正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讓大家真正走向富裕,是今後政府的使命。請大家放心。你們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這個消息不亞於一枚重磅炸彈,狠狠的砸在了所有人的心頭。那些殘存的王公一聽說他們的牧場牛羊要被剝奪,簡直就如喪考妣,彷彿天塌下來一般。他們有心站出來反對,可是一看兩旁荷槍實彈的士兵,他們全都乖乖閉上了嘴。

    其實還要感謝心狠手辣的博爾多汗,他把外蒙的最有影響力的王公都給殺了,剩下的人都是一幫飯桶,根本不敢站出來。偏偏此時那些喇嘛又都死掉了,再也沒有力量可以對抗張廷蘭的改革措施了。

    普通的牧民當然還想不到這些。他們只知道自己可以擁有草場了,有了追求富足生活的希望。這世上說到最後,總要落到衣食住行上面,只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打動人心。

    原本對奉軍還有些排斥。可是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他們真的覺得讓奉軍管理草原也不錯。當然這些牧民還有疑慮。就是不知道這個政策究竟會如何。能不能落到實處。

    張廷蘭也同樣注意這件事情,他把大話說了出去,如果做不好,影響的不只是他的聲譽,還會危及整個外蒙戰略,張廷蘭絕對承受不起這個失敗。

    就在他回到了庫倫城中之後。從奉天又來了一批官員,這都是王永江精挑細選的人員,內政的能手,最主要的就是王樹翰、曾有翼、關海清三人。

    王樹翰原來是負責奉天財政。還監管官銀號。張廷蘭當初把官銀號搶到了自己的手中,發現其中有巨大的虧空,還把王樹翰給抓了起來。

    經過一番調查,發現王樹翰的確有一些問題,不過基本上都是被逼無奈,面對著**的奉天政府,再加上日本人的壓搾,他沒有更好的辦法,難免要隨波逐流。而且經過調查發現,王樹翰基本上可以稱得起清廉二字。

    這兩年王永江主持財政之後,又把王樹翰聘請為顧問,他也算是改過自新,事情辦得很不錯。如今要治理外蒙,王永江才把他派了過來。另外曾有翼是經濟建設的能手,參與了東三省鐵路和公路的規劃,辦事能力很強。至於關海清則是著名的學者,主張發展文教,培養人才。

    三個人各有擅長,一同派到了外蒙,正好能夠珠聯璧合。張廷蘭見到了他們之後,笑著說道:「三位先生,要想徹底控制外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是必然的選擇。我認為有三項要務必須完成,平分牧場、建設交通、發展文教,三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大帥英明!」王樹翰笑著說道:「我們在來的時候,已經草擬了一個計劃,平分牧場是一切的核心,要採取大帥提出的贖買計劃。從王公手中把草場買過來,不過這筆錢並不能直接交給王公,而是最為外蒙開發的資金,相當於投資,王公只能享受收益。」

    張廷蘭仔細翻看了一下王樹翰的行動方略,他還是極為滿意。曾有翼在一旁也說道:「平分牧場之後,草原的牛羊數量必定會增加,而且大量的礦產也會被開發出來,發展交通就成了必然的選擇。目前東三省的鐵路基本的幹線已經有了,我計劃從東三省南北個引出一條鐵路,南線把承德、張家口、歸綏三地連接到一起,這樣就差不多形成了一條與長城並行的鐵路線,牢牢地將內蒙控制在了手中,而且我們還可以沿著鐵路線,將重要的產業轉移出去,擴大產業規模,這可是一件多得的好事情。」

    修建鐵路從來都是要考慮方方面面的條件,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地剛剛納入掌控,奉軍控制的力量還嚴重不足,正需要一條鐵路穿起來。而且張廷蘭早就注意到東三省距離日本太近,如果產業過於集中,會帶來不測的後果,因此往內蒙,乃至西北進行延伸,也是必然的選擇。

    「大帥,北線的鐵路則是從長春引出來,聯繫洮南,直接修到庫倫。這條鐵路主要的作用就在於軍事方面,能夠實現快速運兵,不只能夠應付外蒙可能的不測,還能夠抵消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優勢。」

    「嗯,設想很不錯,在修建的時候,可以適當引入無業的牧民。給他們提供工作,改善生存條件。」張廷蘭說完之後,又笑著對關海清說道:「前兩項都是在管肚子的問題,要讓人有工作,吃飽飯,下面可要關注一下腦子的問題了。」

    「大帥聖明,外蒙多年以來都離心離德,收拾人心就變得十分重要,要大辦學校,給予普通牧民子弟學習的機會。不只是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還能加速實現漢化。而且最近喇嘛大量的死亡,外蒙的百姓在心靈上失去了寄托,正是進行科學宣傳的好時候。完全可以從奉天的大學之中,挑選出科學小隊,前來支教。宣揚文化知識,把文化宣傳的陣地控制起來。」

    「最難改變的就是人的理念。必須把功夫做細。把準備做足,爭取徹底改變外蒙的狀況。」

    大家商量妥當之後,外蒙的各項新政就落實了下去,首先核查牧場的範圍,按照計算,大約每個家庭能拿到一百畝左右牧場。還能分到二十頭羊,以及一些帳篷農具。

    在草原上,原本擁有大批赤貧的牧民,他們什麼都沒有。只能靠著給王公寺院放羊為生,他們經常遭到毒打,常年食不果腹,基本上與奴隸無異。從一無所有,到擁有大片的草場,有了成群的牛羊,這些人簡直都不知道該何如表態自己的情緒了。

    他們趴在了地上,不住的磕頭,甚至有人從報紙上找到了張廷蘭的照片,把家中的神龕清理乾淨,然後恭恭敬敬的拱了上去,原來的佛爺只告訴他們拜祭,然後把他們手上最後一塊銅板都拿走。

    現在新的「神靈」不只不要他們任何的東西,相反還把牧場分配給他們,讓他們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這些牧民發自肺腑的感激,整個草原之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些牧民又聽說轉過年草原就要推行更多的政策,修築道路,開發礦山,創辦學校,讓他們的孩子能夠讀書上學,這可是原來貴族才能享受到的待遇,現在所有人都有機會了。

    另外草原之上也會有醫院,郵局,電燈,自來水等等,草原之上要體會到什麼叫做現代化的生活。這些新政舉措讓牧民終於敢憧憬更美好的生活,其實不需要那些神佛,他們一樣能活的更好,而且遇到了困難之後,政府往往比喇嘛更管用。

    王樹翰瞭解了草原的情況之後,就提出雖然劃分了牧場和牛羊,但是寒冬將至,大多數牧民還是沒法應付這個冬天。因此王樹翰要求奉天方面運來一大批的生活物資,供應牧民生活之用。

    就算是沒有錢,也可以提前向銀行預支貸款,用來採購所需之物。有了這個措施之後,這個冬天就不會有多少人餓死了,政府的確比神佛更管用!

    就在奉軍全面推行新政的時候,吳凱傑也回到了庫倫,他奉命去追趕恩琴一夥,一直追擊到了中俄邊境的重鎮恰克圖,才把恩琴一夥全部消滅,血腥男爵也被奉軍擊斃,侵入外蒙的這支白俄軍隊全軍覆沒。

    對於整個邊境線來說,還是相當震撼的,那些看不起中國的俄**頭終於知道了中國的厲害,他們全都約束自己的部下,不准襲擾中國邊境,一面惹禍上身。

    吳凱傑率軍在邊境線上進行了巡邏,將潛入中國境內的白俄全都驅逐出去,新建了一批邊境哨所,留下了充足的防禦兵力,做好了一切之後,他才凱旋回到了庫倫。

    「奉軍可是從來不吃虧的,俄國人侵入了外蒙,我們就要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奉軍也要打出國界,揚威遠東!」

    庫倫城中的這些奉軍將領一聽張廷蘭這麼說,大傢伙就知道這是要真正甩開膀子,干涉俄國了,因此也都摩拳擦掌,和國內的軍閥作戰,不只有損名聲,而且還沒有什麼意思,奉軍真正的對手就是列強,只要消除了列強的影響,想要一統全國,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拙言,我很贊成出兵,不過咱們最好還是要弄清楚自己的家底是多少,不然貿然動手,可不好啊。另外馬上就要到冬天了,遠東並不適合作戰,我們正好利用這個冬天,厲兵秣馬,做好出擊的準備!」楊宇霆笑著說道。

    「沒錯,從出兵援救熱河開始,也過去了好幾個月,從德國弄來的機器也應該陸續投產,我對東三省的工業可是充滿了期待,只有工業發展起來,咱們才敢和列強叫板。」

    張廷蘭將外蒙的事務暫時交給了姜登選和王樹翰處理,他則是帶著楊宇霆等人返回了奉天,剛剛到奉天,就得到了一個喜訊,奉軍下半年工業快速發展,全年鋼產量有望得到十五萬噸之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