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一品宮女

大道小說網 第一五二章 不靠譜的蕭夫人 文 / 弈瀾

    ()蕭慶之問她,你心裡可曾是有什麼人或事,始終忘不掉。

    被問到這句話時,玉璧正在沏茶,聽到這句話時手頓了頓,一不小時就把茶湯倒了滿手。迅速地把水浸到涼水裡,一邊看著手指漸漸變紅,一邊看著蕭慶之,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像是忘不掉舊人舊事了。

    「我看看……得擦點藥膏。」蕭慶之要知道這丫頭沏好了茶都能把茶湯倒在手上,就不會跟她在這時候談起這個話題了。本來想著,喝喝茶聊聊心事,結果小玉璧真是粗手笨腳啊!

    「還不得怪你,忽然說起這個做什麼,有危機感了麼?」玉璧倒是樂呵呵的,一點也沒有因為被燙了,或是被問中了心事而惱火。

    拿了藥膏來給她擦上,幸好沒起泡,蕭慶之放好藥膏後洗了手,又坐下端起茶說:「危機感自然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玉璧,我希望我們之間,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以談的。如果你心裡有什麼結,有什麼人和事,始終揮之不去,不妨跟我說,能解決的我們就一道解決,不能解決的,有個人分擔不也是樁好事麼。」

    話是這麼說,可穿越這種事真的能講出來嗎?雖然本朝沒有拉異端去沉塘燒火之類的先例,但是異端這樣詭異的存在總是會難於被接受的。玉璧輕聲歎了口氣,為什麼人總是會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念:「也不算心結,只是一個曾經念念不忘的人。」

    果然有這麼個人,蕭慶之雖不至因此而介懷。但他很好奇……因為他一直覺得小玉璧沒心沒肺啊,這樣沒心肝兒的丫頭怎麼能這麼念念不忘。嗯,對他都還沒說過念念不忘呢,這到底是誰:「為什麼不能忘懷?」

    「因為隔著和生死一樣的距離。因為已經失去了,永遠再不可能見到,所以不能忘懷。」玉璧心想。生死兩界與空間之間的距離應該是一樣的,這樣說或許蕭慶之會認為已經死了,姑且就讓他這麼認為吧。

    生死一樣的距離,蕭慶之沉吟片刻,大約明白了些什麼:「所以,你就打算這樣記掛一輩子嗎?」

    搖搖頭,玉璧很認真地想了想說:「不會記掛一輩子。但可能很難忘掉。慶之,我或許很難忘記他,因為人對再也找不回的人和事會有執念。我們心中都存著這樣的執念,很難忘懷,並不說會時時記起。會不住的浮現眼前,但偶爾會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想起來。在我們成親之前,我們都渡過了自己十幾二十幾年的人時光,我們遇上過很多人和事,能遺忘的早已經永遠遺忘了,不能遺忘的,注定要在內心留存很久。」

    輕應一聲,蕭慶之沒有再把這個話題繼續下去,而是說:「好。我懂。」

    「謝謝。」雖然蕭慶之只說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但是玉璧能感覺到,他是真的理解了她的想法。沒有比此時此刻,更能感受到來自蕭慶之的包容體貼的了,玉璧瞇著眼睛笑開,內心平靜而愉悅。有個人分享一下。哪怕不能點破,其實心裡也能更舒坦一些。

    至於蕭慶之,他真的很能理解玉璧心裡的想法,因為他也有曾經。小玉璧都能落落大方地面對,他又怎麼可能面對不了:「傻玉璧,我們之間說什麼謝字。」

    兩人溫情脈脈地互相看著,玉璧正要說點什麼的時候,桑兒很不識時務地敲門,撞破了兩人之間這溫馨異常的時分。桑兒臉紅了一下,很快垂下頭說道:「爺,夫人,知府大人遞了帖子來,請爺和夫人到明華樓相談。」

    明華樓位於北城江邊,是一家茶館,以雲州本地的茶葉見長。不過,這明江府的知府,蕭慶之也只見過三五次,還是為了北城的事,這知府忽然來請他們到明華樓談事,卻不知道是為什麼。

    略略收拾了一下,兩人上了馬車。

    明華樓裡,明江府知府李益安正在自斟自飲,順便等候著蕭慶之和陳玉璧的到來:「王主簿,這事也不知道蕭大人和蕭夫人肯不肯,我冒昧地提出來,妥當不妥當?」

    明江府的主簿王順在一邊躬身答道:「大人,依小的看來,蕭大人和蕭夫人八成能答應。他們二位既不求財,也不求名,所求的無非是改善市井氣象。蕭大人是大賢,開書院入翰林院,是陛下抱以厚望文臣,如蕭大人這般的人,心中沒有野心,卻有願景。」

    「願景,願景好,沒野心更好。」李益安輕輕敲擊桌面,這趟來,李益安是想請夫婦二人來支招。

    現在北城今非昔比,從前幾兩銀子一畝的地,如今幾十兩也屢見不鮮,房價更是一日比一日高。再看看另外三處,哪裡還能和從前狗都不愛來的北城相比,不少有餘錢的人家都到北城置辦了宅子。

    地價房價放在一邊不說,光是現如今北城的各種營生,各種花樣翻心的美食酒水,如潮水般湧到城中的客商,就夠另外三處眼紅的了。原先北城是貧地,如今卻是人人羨慕不已的財帛之地。

    不消多會兒,樓上便來報:「大人,蕭大人、蕭夫人到了。」

    「快請。」李益安也趕緊起身去迎,就算蕭慶之沒繼承侯爵,那回鄉守孝前也是有名有號的文臣。

    蕭慶之和玉璧上得樓來,和李益安對坐在一張桌子上,李益安倒也爽快,一點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就把來意說明白。蕭慶之這樣長於宮禁的人,真要跟他繞彎子,那反而辦不成事,李益安算是猜中了這一點。

    「這事卻不是這麼好辦的,李知府也應當清楚,西城儘是勳貴之家,東城則多是富戶,南城卻大多是書香人家。北城如今這些營生,說到底在他們看來,無非是賤業罷了,他們並不屑為之。」士農工商,工和商都是賤業,勳貴之家瞧不上,書香人家更是看不進眼裡去,至於富戶們,能去的已經去了,不能去的也沒法請人去。

    至於說,去給另外三處也謀個出路,哪有那麼容易。別看北城這麼短的時間就做起來了,但裡邊花費的精力和工夫都很大,蕭慶之沒少找人幫忙辦事,玉璧也沒少開金手指,這才把北城給聚起人氣來。

    「李大人,修繕城池並不難,但西城的勳貴宅子肯定是不好動的,改也沒法改。只怕,住西城的那些勳貴,李大人也輕易請不動,南城也是如此。東城麼……倒是可以考慮,但東城街面上已經夠乾淨整齊了。」玉璧只是覺得,這些人什麼都不缺,還給他們改什麼改。更重要的是,壓根不能像改北城那樣,由著自己全盤推倒再重新像搭積木拼拼圖一樣建造起來。

    所以,她才不玩呢!

    李益安沒想到會被以這樣的理由拒絕,說拒絕也不算是拒絕,他現在想想也覺得困難重重。到底是求政績心切,三年一任的知府,他想往上邊走走,光憑北城還是差了點,所以才想出這個主意來:「這……也罷,倒是我想當然了。」

    「李大人,主意我可以給你出一個,能不能成,就看您說不說得動了。」玉璧沒啥建議,南城的書香門第們,閒著無事在家裡天天讀書也不是個路數,給他們找門營生唄。沒別的,讓他們平時悠閒的時候,寫寫小說,像《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那樣的章回體小說,不求他們寫到這樣的高度,但求他們能用閒得長毛的時間,來為本朝提供點娛樂。

    嗯,主要是為她提供點打發時間的東西。

    玉璧把想法跟李益安說了說,李益安覺得這東西能掙多大錢,怎麼也不能跟北城似的啊!不過,好心好意提的建議,李益安還是細細琢磨了片刻,但心裡多少有些拿不定主意。

    見狀,蕭慶之瞟了玉璧一眼,然後看向李益安說:「李知府可想過,文章教化,深入淺出,總比做些不入流的營生要更有益一些。且,寫文章只是一項,印書需要印坊,需要紙張和人力,這就能讓不少人找到營生。」

    從一開始,蕭慶之就明白,李益安這是想往上挪挪,正找成績呢,所以才他才這麼說。沒辦法,誰讓小玉璧最近老纏著他寫,開玩笑,他哪裡有這個工夫。那還不如讓南城那些讀書不幹活的書生們去寫,只要不讓他寫,讓誰寫他都贊同。

    聽了蕭慶之的話,李益安才稍稍覺得這事兒靠譜了,他又不由得側目,難道北城的事也是眼前這位怎麼看都有點不靠譜的蕭夫人提出來,然後由蕭慶之給完善的?那北城能有幸成為現在的模樣,真是上蒼保佑了。

    「蕭大人說得是,這事容我再仔細想想……本來應該宴請蕭大人的,只是蕭大人還在孝期之中,那在下便半這頓留到明年。只盼著明年,在下治下的明江府能有另一番新面貌,在此,在下以茶代酒,先行謝過蕭大人、蕭夫人。」李益安滿飲一杯茶,和這夫婦二人告辭。

    送走了李益安,玉璧輕拍了一下手,嘿嘿笑道:「嘿,又有熱鬧看了。不過,蕭慶之啊,你是不是被我纏得煩了,故意禍水東引的呢?」

    「當然沒有。」

    這種事,打死都不能承認,打不死就更不能承認了!r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