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一品宮女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六章 正經的天子門生 文 / 弈瀾

    溫暖的食物是這世上最奇妙的東西,美食則把這種奇妙的東西演繹得更動徹人心。

    對蕭慶之來說,確實是這樣的!但對於蕭張氏來說,這頓飯做得太好了,以至於她接下來幾天吃不著玉璧做的飯菜,心裡還空落落地想,老是回味著那天的酸湯魚和山芋子。蕭張氏就從沒見過有人能把普通老百姓家都不愛吃的山芋子做得那麼可口,那魚也好,片得薄薄的,一點兒骨頭吃不到,嘗起來嫩生生的,草魚常有的泥腥氣一點沒有。

    本來酸辣這樣的滋味就容易勾人食慾,何況蕭張氏在京中許久沒吃著這樣可口的飯菜了,更是愈發想得厲害。

    「廚房裡的人怎麼做的,連個山芋絲都不會做,做出來都軟的,一點兒也不脆嫩。那魚也是,都是拿辣子和醋做,怎麼那天吃的那麼好滋味。」蕭張氏也是氣悶,廚房裡得有多不長進,連兩個菜都做不好。

    一旁侍候的姚氏見狀,覺得是給出主意的時機了:「老夫人,我瞧著夫人是個好的,您要願意過去吃,夫人不知道得多高興呢。這幾日侯爺都在貢院閱捲到掌燈時分,這時還沒回,想來夫人也還沒備晚飯。老夫人要是想嘗,我這就讓人去通知夫人一聲。」

    思來想去,家鄉滋味難忘,蕭張氏只得點點頭說:「那就去說一聲吧,隨便做一點就行了,不要太麻煩。」

    蕭張氏就是這麼個人,要是徐貞如會做,她哪會這麼客氣。可偏偏是她不親近的長媳。人都這樣兒,跟熟人耍脾氣,跟生人亂客氣。

    接到蕭張氏院裡的人傳來的口信兒時,玉璧正打算叫人做晚飯:「母親要過來用晚飯麼。那好,我先準備著。」

    結果等到她做好了,蕭張氏又有些彆扭。不願意過來,因為先前已經接到了蕭慶之回府的消息。蕭張氏就是不願意和蕭慶之處在一塊,其實要是玉璧不是長媳,說不定蕭張氏會因此而與她親近起來,可偏偏就是蕭慶之了。

    而且蕭張氏屋裡的人來得不是時候,正好蕭慶之換好衣裳出來,聽到蕭張氏院裡的人回話:「老夫人說夜深了腿腳有不便。還是不過來用飯了,勞夫人辛苦,真是抱歉得很。」

    「不礙事,不過做了母親喜歡吃的醋溜大白菜和茄汁魚丸,芍葯你去把這兩個菜拿食盒裝上。」玉璧也不在意。不過一回聲就看到了蕭慶之站在那兒,表情淡淡的,不見得有多傷懷,只是明眼人都知道蕭慶這不好受。

    被親媽嫌棄到不願意同桌吃飯的程度,哪個親兒子都受不了。

    打發走蕭張氏院裡的人,玉璧蹭到蕭慶之身邊,捧著張笑臉說:「做了蘿蔔肉卷,你愛清淡肯定會喜歡吃,咱們吃飯去吧。」

    「玉璧。」

    「嗯。什麼?」

    「謝謝。」

    「嗯。」玉璧也不客氣,她真不是愛下廚的人,為蕭張氏做菜,為他下廚,她覺得自己還當得起這一句謝。

    用過晚飯,兩人在初見月色的小院裡臉對臉坐著。玉璧捧了盞桂圓紅棗茶喝著,蕭慶之則捧著杯子有些出神:「你在想什麼?」

    「會試的事,這一屆江南江東各各三分天下,北地士子和西邊各佔二成。噢,對了,明天該出榜了,修良考得不錯,前十,有殿試資格,後日便會安排殿試,前三雖不可能,但能至殿試便是正經的天子門生,前途只會更好。」蕭慶之對陳玉琢能考前十很意外,論文章詞賦,陳玉琢比蕭應之還有不如,但應試的文章都作得有見地。反觀蕭應之只考到四十一,這也很讓他意外。

    前十不排先後,要到殿試上由淳慶帝親自排定名次。

    「前十?」完了完了,那個指天誓地要當木匠的人,這輩子怕是和木工活兒無緣了。玉璧一直覺得自己對她那哥哥認得很清楚,可沒想到,這位把木工活兒一放,拿起筆來過五關斬六將,直接就成了天子門生。

    太不可思議了,第二天看榜時,陳玉琢同樣覺得不可思議,站在皇榜前暈乎了很久,掐自己一把嘀咕道:「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兄台,你這是怎麼了,是不是榜上沒你的名字。不要灰心,三年後再來,只要不放棄,兄台來日必定高中。」好心地路人安慰道。

    陳玉琢木木然地搖頭:「我考上了,還考了前十!」

    帶著這個震撼人心的消息回到家,陳氏夫婦也被劈暈了,都難以相信,他們這個被夫子揮著戒尺從書院追到家裡的兒子,居然一躍成了天子門生:「兒啊,快換衣裳跟娘去廟裡上香,回來再買個豬頭,買些上好的香燭來拜祭祖先。咱家也出人物了,一定要讓祖宗們也高興高興。」

    「還有小妹,得去告訴小妹一聲。」好哥哥什麼時候也忘不了妹妹,哪怕妹妹已經嫁出門去。

    陳老漢趕緊攔住陳玉琢:「還用你告訴,不是說女婿督考嗎,小妹肯定已經知道了。」

    話音才落下不久,陳家院子外邊就有人敲門:「親家夫人,小的是侯爺和侯夫人派來下賀帖禮單的。」

    陳江氏趕緊去開門,接了賀帖禮單後,陳江氏就問道:「小妹和姑爺呢?」

    「回親家夫人,侯爺和夫人都在宮中,賀帖和禮單是是侯爺差人吩咐備下的。」

    這時陳江氏才打開禮單看了一眼,既有金銀布匹,也有一應文房用具。陳江氏歡喜地合上禮單,對女婿愈發滿意起來。打發走侯府的來賀喜的人,陳家又連著接了幾撥賀喜的,再來就是貢院來送朝見淳慶帝時穿的一應衣裝。

    玉璧這會兒正在淳慶帝御前,淳慶帝御案上放著的正是今科會試名單,前十里沒有蕭應之:「蘇德盛,去把蕭應之的考卷取來……陳玉琢?丫頭,朕沒記錯的話,這是乃兄。」

    淳慶帝記性真好,玉璧放下茶具躬身一禮道:「回陛下,是。」

    「噢,不錯不錯。」前十的考卷就在御案上,淳慶帝特意把陳玉琢的考卷翻出來,倒不是賣個小丫頭面子。而是淳慶帝覺得,陳家的小丫頭都會說盛世該如何,想必陳家的少年郎更應該懂得盛世該如何,並懂得該如何去做。

    事實證明,陳玉琢經得起考驗,淳慶帝看罷陳玉琢的卷子頗為滿意:「雖無前三之才,卻也是一員良臣。」

    「陛下,蕭應之的卷子取來了。」蘇德盛說著把卷子呈到御案上。

    蕭應之的卷子淳慶帝看了微微有些皺眉,蕭應之有些激進,雖然方向和淳慶帝所想的一樣,但蕭應之的想法太偏激。大有不是白就是黑的意思,但這世上,不是處處都黑白分明,朝廷經不起太過劇烈的手段,否則極容易分崩離析。如果可以使雷霆手段,哪還用得著拖到現在,還非得啟用蕭梁來處理黨爭:「子雲這麼溫吞水,卻有個烈火烹油似的弟弟,看文章,本是個有才的,只不過太偏頗。」

    玉璧在旁邊裝佈景板,只當自己什麼都沒聽到,反正淳慶帝也不像是要她回什麼話的樣子。

    就在她裝佈景板裝得很哈皮的時候,顧弘川邁著漸漸長開的胳膊腿撲進御書房來,腦門上掛著津津汗珠子,顯然是一路跑過來的。顧弘川行罷禮,淳慶帝特慈和地讓他到御座邊上來:「怎麼滿頭大汗的,來找父皇有事麼。」

    這個時候一般都在處理奏章,沒什麼事皇子們也會很守規矩的不打擾,所以淳慶帝才有這麼一問。

    只見顧弘川賣個特好看的笑臉給淳慶帝,然後歡快地側著腦袋去看玉璧:「父皇,孩兒可不可以借陳尚人呀!」

    「弘裕,你借陳尚人做什麼。」淳慶帝不解地問。

    「借陳尚人做燒麥,父皇,陳尚人做的燒麥可好吃可好吃了。陳尚人煮的粥也好吃,做的小菜也好吃。那天晚上在先生府上守夜,陳尚人去給晉城侯送吃的了,孩兒也跟著嘗過,味道真好。」顧弘川一邊說一邊咂嘴,似乎在回味著那天的好滋味。

    輕輕拍拍兒子的肩,淳慶帝看了眼玉璧說:「饞貨,行了,丫頭,你去給他做。」

    「父皇最好了,父皇,等做好了,孩兒第一個端來給父皇嘗。」顧弘川可機靈了,知道以後要想常吃得到,一定要托父皇下水,父皇如果也覺得好吃了,那他以後就不愁吃不著。

    誒,還真拿她當廚娘用了。

    不過她可不打算改行去御廚房,她更不願意去當御廚的眼中釘,御茶房還時常得指著御廚房幫忙做茶點呢。到御廚房後,玉璧當著御廚的面做了一遍,然後跟顧弘川說:「殿下,以後想吃了,到御廚房來讓人做就行。」

    顧弘川非常滿意,這比讓長嫂一樣的陳尚令給他天天做更容易得多,雖然味道多少有點區別,不過御廚功底在那兒,味道不差,只是略微有點不一樣而已。

    「陳尚令還會做別的嗎?」小吃貨顧弘川眨著大眼睛,亮晃晃地看著玉璧。

    然後玉璧就舉雙手投降了:「給殿下做地瓜泥。」

    小火用花生油和蜂蜜翻炒,成品是非常漂亮的棕紅色。本來是該拿黃油炒的,黃油味道更醇厚濃郁,香氣也和地瓜更相融,沒想到花生油也不錯。

    地瓜泥翻炒好出鍋,顧弘川端著碗,吃得臉都快陷進碗裡去了。一旁的御廚也嘗了嘗眼睛大亮,然後特小聲地說了句:「拿來喂雞鴨的東西也這麼好吃。」

    玉璧沒想到,炒個地瓜泥都能引起連鎖反應。(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