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梁山小霸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三回 水火二將(下) 文 / 子車氏

    一個冬天的積雪在溫暖的春陽下迅速融化,給被封凍了三個月之久的河流注入了活力,充沛的水流使得河面上的船隻走的飛快。

    此次出征,雖然走的是水路,周通卻並沒有動用水營的戰艦。此刻在濟水上飛速前進的數十隻大小船隻都是從李應和扈成收羅來的各式商船,漁船,原本也是水營的戰船。青龍寨如今有了葉春這名造船名匠做造船總監,今後將不再缺乏戰船,因此這些以前做戰船用的船隻便從水營中淘汰出來了。

    臨近出發之前,周通接到樊瑞的來信,說是濟水幫已經糾集了一批濟南府的樑上準備趁新的綱糧入京之前,運送一匹糧食進入東京好大賺一筆。可是濟水幫業務萎縮已經有了兩三年了,幫中的船隻不是變賣就是老壞了,如今剩下的船隻的運力不足這批糧食的一半。潘文龍心急之下,儘管萬分不願還是不得通過樊瑞向青龍寨求援。

    周通得知情況之後,就想起了水營這批即將淘汰船隻,乾脆就用這批船來運送出征的大軍,等大軍到了凌州之後,在令人將船隻送到濟水幫。這樣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哩。

    至於為什麼會有濟南府的樑上在這個時候運送大批糧食進京呢?原來宋朝的東京是當世最大的都會,其中軍民人口多達數百萬,附近的州縣根本無法提供這麼多的糧食來養活這麼多人。這就需要從全國各地調運糧食來供養皇城腳下的人們。古代的時候沒有鐵路,公路系統也不發達,最經濟可靠的運輸方式就是水運。古時歷朝歷代向京師輸送糧食的主要途徑就是水路漕運,宋朝也不例外。不過宋代漕運的主要水道不是後世人們孰知的京杭大運河,而是汴河。汴河也是一條運河,他是以卞水為主體,歷經數代開鑿溝通泗水,淮水的一條運河,能通過淮泗將南方的糧食輸送入中原。

    東京開封地處中原,汴河水道都在淮河以北,按現在的說法那就是一條北方的河流。那時候沒溫室效應,冬天那個冷啊,北方的河流冬天都要封凍。汴河也不列外,這就帶來了問題,東京開封每年都有幾個月的時間漕運不同,外州的糧食無法運進來。一旦入冬以前,東京糧食儲備不足,那就要鬧糧荒,到時候cpi上漲起來可不想現在這麼溫和,糧價一漲就是好幾倍,要鬧的你皇帝老兒都不安穩。

    而且就是你朝廷準備充足,經過一個冬天三四個月的消耗,等到河流解凍時,東京市面上的糧食也就吃的差不多了,這就給了奸商們抬高糧價大賺一筆的機會。

    近年來,濟水水道不通,青州,濟南府等這些州郡的糧商只能繞道黃河,而走黃河不僅在路程上要遠上不少,且黃河解凍比濟水解凍的日期也要晚上幾天,這樣一來梁商們的損失就到了。待聽說如今濟水幫能走通濟水漕道後,糧商們沒就像問道了蜜香的野蜂一般擁到北清鎮,請濟水幫給他們運糧。

    船隊順流而下,很快就過了濟水幫所在的北清鎮。周通站在甲板上看著船隊後方河面上的黑點,臉上充滿了笑意。那是濟水幫的船,船上的正是濟水幫幫主潘文龍和青龍寨駐濟水幫的頭領樊瑞。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呵呵」

    「通哥,何事這麼高興?」周通喃喃自語時便覺得身後有人接近,聽她步履輕盈,便知是女人。這船上敢這般接近周通的就只有隨同出征的扈三娘了。

    周通伸手摟住扈三娘的纖腰柔聲說道:「為夫高興的是有了這麼一回,濟水幫很快就能徹底的融入青龍寨。」

    「為什麼?」

    「利益使然耳。前次為救杜總管,青龍寨在濟水幫大開殺戒,事後潘文龍為形勢所迫不得不答應與我合作,可是濟水幫上下對青龍寨心存怨恨的人肯定不在少數,要想讓這些人徹底的為我所用不是易事啊。潘文龍這人,頗有風骨頗硬,若不是沒有辦法絕不會輕易低頭。這次他想我要船,定是濟水幫之人受不了幫糧商運糧入京的巨大利益,迫他向我開口。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當獲取利益的心思壓倒仇恨時,濟水幫就離不開青龍寨了。」

    「胡說,人心有你說的那麼不堪麼?」

    「呵呵,孔夫子說『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我們這些人在江湖中打滾,在夫子眼中恐怕就是小人了,如不追求利益,豈不是浪費了夫子的一番好意了。」周通輕笑道。

    扈三娘從小只愛舞刀弄棒,不喜讀書,最煩的就是扈太公拿這些大道理來教訓她,現在一聽周通說道孔夫子說,頓時就沒了興趣,忙錯開話題問道:「我聽秦亮那小猴子說潘文龍有個女兒與我一般使得雙刀,也會善用套索那人不知是不是真的?」

    周通想了想道:「好像確有此事,不過我沒有親眼見過。三娘如此問,莫非認為她與你有些淵源。」

    扈三娘點頭道:「師父離開扈家莊後來信說過,離開之後她曾又收了一個徒弟。若那潘小姐真像你們所說的與我所使的是一般兵器,那應該就是師父所說的那個師妹。」

    周通道:「三娘大可不必猜疑,只等凌州事了,回程之際我們到濟水幫走一趟便是。潘小姐是不是三娘你的師妹,倒是一見便知。」

    「嗯。」扈三娘將螓首輕輕靠在周通肩上不在說說。

    二人默默的站在甲板上,享受著戰前的一絲寧靜。

    船隊又在水上行走了三天,穿過齊州濟南府,終於到了凌州境內。周通領著兵馬離船登岸後便讓隨軍而來的扈成帶著船隊回轉去濟水幫,順帶著引導濟水幫加入青龍寨後的第一單生意通過梁山水域。扈成帶著船隊去後,周通正準備領軍去與關勝回合,不想先前派出的斥候小校卻帶回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

    「什麼!關將軍戰敗!」

    周通虎目圓睜,瞪著飛馬回報軍情的小校。

    小校見周通發怒,忍不住吞了口唾沫,才戰戰兢兢的回道:「正是,小人去時正見著宣頭領,郝頭領被兩個官軍大將擒了,隨後官軍便對關將軍的中軍發起衝擊。關將軍收不住陣腳敗下陣來。小人見情勢緊急,便立即回來稟報了。」

    周通聽小校說完,強忍主怒火,叫過牛皋,關慶道:「你二人速帶一千人馬隨此人速去接應關將軍。」

    牛皋,關慶去後,周通又叫過項充,李兗道:「二位引五百團牌手到前方道旁密林中伏下,一方官軍銜尾追擊。」

    項充,李兗挺身道:「寨主放心,官軍若敢來,我們兄弟必殺他個落花流水。」

    二人去後,周通領剩下的人馬在左邊一座小山下依山安下營寨。營寨剛紮好,關勝等人便回來了,二千五百先鋒大軍折損了大半,還陷了宣贊,郝思文兩員大將。

    關勝一進中軍大帳便伏在地上,痛聲道:「關勝損兵折將,有負寨主重托,請寨主治罪。」

    周通剛聽說關勝戰敗時確實惱怒非常,但這時候已經冷靜下來了。關勝此敗顯然是輕敵所致,這種輕敵的情緒青龍寨上上下下都存在,包括他周通。今年來青龍寨所經的大小戰役都是戰無不勝,寨中所有人都不由的滋生了一種小視天下人的傲氣。所謂驕兵必敗,關勝明知道單廷珪,魏定國二人身懷異術,但還是沒放在心上,戰敗是在情理中的。

    而周通明明知道原著中寫過關勝會敗在單,魏手中,但還是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在他心裡如今歷史已經改變了許多,關勝所帶的兵馬也都是青龍寨的精兵,不可能再敗,於是只輕輕叫待了一句不要輕易求戰就罷了。這也其實也是一種輕敵,經過這麼多事情,周通已經剛到這個世界的那種恐懼拋在了腦後,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人怎麼也不會強過他這個多了千年見識的穿越者,包括宋江,朝廷的皇帝大臣,金人韃子這些都不足為懼,因此進來他行事已經不在向以前那樣謹小慎微了。如今關勝的戰敗讓他清醒過來,不能輕視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不然他將一敗塗地。

    想清楚了這些,周通哈哈大笑一聲,上前扶起關勝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時之敗何足道哉。關將軍快將對敵經過詳細說來,讓大家看看這『聖水將軍』,『神火將軍』有何神異之處。「

    關勝謝過周通之後,將今日之戰緩緩道出。

    原來關勝到凌州城下之時,單廷珪,魏定國早已得到消息並且領了軍馬攔在了城下。

    關勝見了二人,忙上前憶故人之禮相見。誰知單,魏二人根本不領情,口大罵關勝是背國反賊。關勝還待再勸,魏定國已然躍馬出陣。關勝無法只得令宣贊迎戰。

    宣贊,魏定國在兩軍陣前斗了數個回合,不分勝負。那單廷珪在後陣看的不耐,也出陣挑戰,這邊郝思文正好也是磨拳搽掌,立即上前接著。四人在陣前捉對廝殺,直戰的天昏地暗,無奈武藝相差彷彿,還是分不出勝負。大約四五十回合過後,單廷珪,魏定國忽然撥馬掉頭就往本陣而走,宣贊,郝思文當然緊追不捨。誰知宣贊追著魏定國到了官軍陣前,官軍忽然紅旗一展將宣贊裹入陣中,套索撓鉤齊飛,轉眼間就將宣贊拉下馬來綁縛了事。另一邊郝思文見宣贊遇險,正想退走,那只前面官軍也是黑旗滾滾將他裹進陣中,套索鉤撓一股腦的丟來,哪怕你有三頭六臂也抵擋不得,眼睜睜的被拖到後陣生擒了。

    單廷珪,魏定國擒了宣贊,郝思文還不罷休,陣勢一變又向關勝這邊衝過來。關勝身後的軍卒見失了兩員大將,士氣大跌,哪裡抵擋的主氣勢如虹的官兵。任你大刀關勝勇貫當世也收束不住,只好隨著敗軍一路奔逃,手下兵馬被俘被殺無數。好在危急之時,牛皋,關慶奉命趕到。單,魏二人見關勝援軍道,深怕中了埋伏,連忙退兵回城。

    周通聽關勝說完,點頭道:「如此,我們還真是小瞧了這二人,還沒使出水火而法就擒了我兩員大將。」

    關勝滿臉慚愧:「都怪末將輕敵,使得宣贊,郝思文兩個兄弟陷入敵手。」

    周通道:「將軍莫要在意,只要能擒了單,魏二人,打破凌州城,還怕不能呢個救出宣,郝兩位兄弟嗎?」

    不說周通,關勝在這裡商議怎麼去凌州,擒水火二將。卻說水火二將捉得宣贊、郝思文,得勝回到城中,凌州張太守接著,一面擺下酒宴給二將慶功;一面讓人造了陷車,裝了宣贊,郝思文二人,差一員偏將,帶領三百官軍,連夜就要將二人解上東京,向蔡京報功領賞。

    那偏將帶領三百人馬,監押宣贊,郝思文上連夜出了凌州城,天明時分來到一個去處,只見滿山枯樹,遍地蘆芽,一聲鑼響,撞出一夥強人,為首一個頭領,臉如鍋鐵,雙睛暴露,手持一把怪異大劍。

    只見這頭領上前把那偏將,手起劍落,砍下馬來,剩餘的官軍被嚇的肝膽具裂,撇下陷車,盡皆逃命去了。

    宣贊,郝思文在囚車裡見了大喜,放聲問道:「梁山青龍寨丑郡馬宣贊,井木軒郝思文謝過好漢救命之恩,敢問好漢高姓大名。」

    那漢道:「原來是梁山上的好漢,小弟枯樹山喪門神鮑旭。小弟久慕梁山好漢威名,只是無緣相見,沒想今日見著了。不知兩位好漢為何卻落到官軍手中。」說著連忙劈開囚車將二人放了出來。

    宣贊,郝思文跳出囚車,拉著鮑旭報凌州城下的事說了一遍,最後道:「我家寨主不日就到凌州城下。我家寨主最喜結交天下好漢,兄弟如此英雄了得,何不與我等一起前去相見。」

    鮑旭喜道:「正愁無人引薦,小弟願隨二位哥哥一同前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