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大明官

正文 第五百一十章 苦肉計 文 / 隨輕風去

    欽差公館裡,除去蔡孔目之外的其他隨員從堂中出來後,喝茶的去喝茶,補午覺的補午覺,大都很消閒。而雜役站在堂下,只等著欽差大人回到內院休息,便也可以偷懶了。

    其實也不怪他們,欽差大人到蘇州府後,只發了兩個諭示,並沒有實際性動作,也沒有安排具體差事,他們這些隨員自然無事可做。

    卻說眾欽差隨員走出庭院門口,便有人招呼同僚道:「昨日在集市上淘了一斤好茶,請諸君一同去我那裡品評如何?」其他人笑道:「正閒來無事,敢不從命乎?」

    又有人顧左右道:「怎的不見蔡甫?莫非還沒有出來?」別人答道:「大概是要與方大人說幾句話罷?這位蔡老兄,上進心很積極啊」

    眾人便一起哄笑了幾聲。正當這時,忽然看到雜役跑到他們面前大呼小叫,「欽差老爺要打蔡孔目,幾位先生們去看看罷!」

    眾隨員面面相覷,渾然莫名其妙,剛才說話時還好好的,怎麼轉眼間就要動手?

    眾人便一起向後轉,快步奔向大堂那裡去。遠遠的便看到欽差大人的兩個長隨拖著蔡孔目,從裡面向外面走。

    而蔡孔目身子以驚人的柔韌度彎成了弓形,雙手死死扳著門框,對著屋裡叫嚷著什麼。

    走得更近些,便明明白白的聽清楚蔡孔目叫道:「方大人,為官要以仁心為本,多多體量民生艱難,不可妄行苛政,一意孤行啊!

    在下死也要說一句,加稅之事萬萬不可行。方大人你應當迷途知返,不能一錯再錯,否則你就是蘇府罪人!」

    眾人面面相覷,這蔡甫腦子抽什麼筋?怎的忽然與上司較起勁來?他們只是最底層的小雜官,上司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哪有自家置喙的餘地?

    又從堂中傳出欽差大人的暴喝聲,「一個小小的孔目,也敢頂撞本官,拿下去杖責三十,逐出公館!」

    眾隨員又想道,也難怪方大人會生氣。方才蔡孔目的話實在有不少逾越之處,說得實在太過分了。蘇府罪人這種話,能是隨便說的麼?

    另外,彷彿這蔡甫玩命的反對欽差大人加稅?觀點正確與否不說,但就這立場歪到了極點,換成誰當欽差也會生氣。

    不過欽差大人真的會打人?正當其他隨員愣神之際。卻見兩位方大人的長隨已經按住了蔡甫,手持不知從哪裡找來的棍棒,劈頭蓋臉的打將起來。

    杖責三十,說起來輕巧,但若毫不手軟的打完,一般人還真站不起來行動。

    沒過多久,三十杖打完。一個長隨進屋去覆命了,而受刑的蔡甫趴在月台上,哼哼唧唧的動彈不得。

    覆命的長隨又出來,喝令道:「欽差老爺說了,此等人留不得,逐出欽差公館,不再敘用!」

    眾隨員看在眼裡,雖然感到蔡孔目有點失心瘋,被打算是自找的。但物傷其類之下,也免不了泛起幾許同僚之誼。

    眾人便一起進了堂屋。向怒容猶在的欽差大人求情道:「蔡孔目已然重傷在身,他在蘇州府無親無故,此次出來身邊又沒帶多少盤纏,逐出去後只怕要斃命街頭。萬望大人給他一條活路!」

    方應物猶豫片刻,然後吩咐道:「我這裡真留不得了!不過罪不及死。將他扔到府衙去,叫地方安排他回京,本官自會奏請有司處分!」

    方應物這樣的欽差出行,身邊隨員加雜役人數不多,財物也是靠沿途地方供給,有什麼事情都只能交給地方去辦理,所以讓蔡甫滾回京師去也只能靠地方來安排了。

    這已經是所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眾人只得一起讚道:「大人仁慈,我等替蔡孔目謝過!」

    當即王英領著兩個雜役,將蔡甫抬到府衙,並丟給了門禁,便大搖大擺的走人了。

    遇到這樣的事情,府衙自然無人敢擅專,連忙去稟報了知府大人。李廷美聽到此事,不禁大為稀奇:「什麼?方欽差將這蔡孔目杖責逐出,並叫本府撥用財物將他送回京城?」

    略作思量,李知府又吩咐道:「且抬到堂中,本官要親自詢問。」

    蔡甫才受了重刑,當然起不了身子,只能有氣無力的趴在簡陋擔架上,對著李知府勉強抬一抬手,就算見禮了。

    李知府便問道:「君何故如此?」

    蔡甫仰起頭,憤憤不平的答道:「在下聽說方大人要推行加賦增稅,一要將民田地租加到與官田同等,二要將門攤稅銀加倍,以此彌補拖欠錢糧。」

    此時天下田地分為官田和民田,官田顧名思義是國有土地,但租給百姓耕種,但賦稅很高;而民田就是民間私有土地了,賦稅比官田輕得多,一般所說的大戶人家當然都是民田地主。

    蘇州府官田比例很高,所以賦稅總額很重,但官田負擔本來就超高,實在搾不出更多油水,故而督糧時打民田的主意不算意外。

    此外蘇州府是天下商業最繁華的城市,店舖商肆星羅棋布,門攤稅就是一筆很豐厚得地方財政收入,增加一倍稅率可以多收不少銀子。

    李知府聽到這裡,彷彿抓住了什麼關鍵。即便欽差大人這想法是好的,但現實也是殘酷的。要是加稅很好辦,他這知府早就撈這筆政績了,還用等欽差來到?

    首先,加稅必定要引起普遍強烈反彈,特別是很有能量的大戶和富商們,很容易出亂子;

    其次,賦稅的稅率都是祖宗法度,太祖年間就定下來的章程,所以變更稅率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很敏感的政治問題,稍有不慎就要丟官棄職。

    只能說,這欽差還是太年輕了,不出先前預料的過於急著出政績心中計議完畢,李知府便很驚訝的反問道:「方欽差竟然想變亂祖宗成法?這實在膽大妄為!」

    蔡甫順著李知府的話繼續往下說:「這樣的想法根本不可行,明為利國,實為害民!在下雖然是三尺之軀、九品位卑,豈能眼看著不管不顧?

    在公館裡,在下苦苦相勸,最終言語上惹惱了方大人,挨了這頓杖責。只怕回京後也免不了追著處罰!」

    李知府聞言便想道,知道方欽差肯定不能成事的聰明人不止自己一個啊,這蔡孔目何嘗不是提前撇清關係?挨了一頓打,名氣也就出來了。

    不過李知府仍在口中激賞道:「蔡先生心有正義,甘受苦刑,本官權代姑蘇父老謝過!」

    蔡孔目咬牙切齒道:「在下看來,知府大人也阻擋不了欽差。於今之計,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李知府問道:「何為根本?」

    蔡甫答道:「根本在京師!李府台遠在姑蘇有所不知,那方大人雖然氣焰大,但在京師樹敵也甚多,死仇比比皆是!

    只要李府台聯合地方士紳,挾民意上疏陳情,京師中自然有人與他過不去!在下不自量力,也認得幾個同鄉好友,回京之後也會一切實話實說!」

    李知府微微沉默了片刻,在心裡反覆拿捏一番,衡量其中得失利弊。

    自從七八年前被貶到地方,自己彷彿就被朝廷遺忘了,像是斷了線的風箏。目前應該是自己最後的露臉機會了,不然就等著在知府任上一直坐到致仕。

    大不了就此丟官走人,和致仕有什麼區別?最終李知府歎道:「聖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便是也!欽差欲行苛政,待我設宴召請府中士紳,共商此事!」

    可歎李太守承平日久,不免有所麻痺。誰能想到,別人會用上苦肉計這種伎倆?

    ps:苦思一夜經脈貫通,又到月底搏票時,要玩命了!今天保底七千字!先來第一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