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一章 村長造字 文 / 老酒裡的熊

    糧食的豐收給了我莫大的鼓舞--只有穩定而沒有危險的食物來源,才能讓原始人放棄以狩獵為主的生存方式,從而堅決地轉向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我不能隨意地強加我的主張給他們,而應該讓他們在事實面前產生足夠的興趣。

    這一季粟的總收成達到近50000斤!--按後世的觀念來看,每畝才100多斤,是極低的產量了,可是當50000斤的粟穗放在村子裡時,效果是震憾的!

    婦女同志們可能比木青更多地瞭解這些粟穗的意義:她們一秋一冬所摘到的草籽,加起來不過數百斤罷了,可是我這50000斤粟好像來得一點都不費力,根本沒看到我做太多的事就搞定了!

    這還不夠,當我讓木魯把這些粟放在木屋頂上曬乾,放入木板制的倉裡,存入專門的糧庫後(地面上放了石灰,保持乾燥和防蟲),特意取出100來斤,讓「老虎」她們用木碓脫殼後,煮了一頓「粟米飯」。

    晚上,「四菜一湯」加上粟米飯擺上桌後,超過平時一倍的時間,村裡所有有權優先用餐的「長老」們被「老虎」掄著勺子從食堂趕了出來(由於食堂容量有限,所有人是分五批開的餐)--這幫老傢伙比平時的食量多了足有一倍!

    接下來的幾天,木碓擂壞了兩個。

    而每天的用餐時間延長了一半。

    我一看勢頭不對,首先是要求「老虎」搞「限量供應」--每天近200斤的消耗太大了,然後讓木青將500斤的粟米用土土燒的陶壇裝了起來,放到石洞裡,誰也不許打主意--那是用來做種的,上一次的收成不夠好(畝產不夠高)跟種子不夠多有很大的關係。

    而土土在這關鍵時候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陶器透水的問題解決了!

    這前的陶器有點透水我是知道的,用來燉湯問題不大,用來存糧食--特別是大量糧食--我就有點嘀咕了。

    土土為了讓陶器好看一些,有一次發現我們的建房後有一些石灰沒有用完,存放在一間倉庫裡,他就試著拿一些石灰抹到陶器壁上,想燒出一些白色的陶器來。

    誰知燒出來的陶器不是白色或灰色的,而是帶青色的,我摸了一下,極為光滑--這是釉!

    這下子防水就不是問題了--釉陶誕生了!

    勞動人民就是強啊!

    這個問題解決後,「學校」的建設計劃開始緊鑼密鼓地實施。

    土魯作為建築工程師,我現在只需要跟他提出建設要求,一般不會走樣--主要是面積和高度變化,樣式是基本不變的,我也不能要求土魯現在就給我搞一間電梯公寓或多媒體教室出來。

    無非就是房子面積大一點,窗子開多一點,門開大一點,做專門的桌子板凳--在建食堂時就有了一定的經驗了。

    再有就是一塊黑板,四平米大小,做好後用松油火燻黑。

    學生沒有作業本,桌子表面就是練習冊--也是燻黑了的。

    粉筆是我用石灰灌模製作的,每名學生得發一隻--足有近2厘米直徑,15厘米長。

    板擦呢?--土魯直接給了我一個「完整」的鹿尾。

    教材由學生自製--獸皮10張。

    一邊學一邊完成教材。

    在沒有電鈴的情況下,我讓土土做了一面鼓。

    「大元村小」開學了!

    「同學們--上課……」我清了清嗓子。

    當然知道下面不可能有什麼反應--「同學們」基本上是由10歲以下和30歲以上的「非勞動人口」組成。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個觀念木青還能接受。

    可是當我要求他把所有平日裡都蹲在自家屋簷下曬太陽的「老頭子」們都抓進來,就有點不能理解了。

    雖然他知道我要教他寫字時,激動得渾身發抖有點像打擺子。

    但有一個現象可能連他本人都沒有注意到,他的實際年齡絕對不會超35歲,可是衰老的程度像後世70歲以上的老人--「長老」不是浪得虛名的。

    可是為什麼他還沒有要「鶴駕歸西」的跡象呢?

    其他部落裡的這個年齡基本上已經「見背」了,為什麼他還活得好好的?

    從我來到這個部落--應該是重生到這個部落--就沒有死過一名老年人,這是為什麼?

    可我能夠隱隱約約地猜到:自從兩年來食用煮熟的食品以後,不光是老年人,所有人的身體素質都有有了顯著的改善--現在我們族人的身體條件水平比其他部落高出一大截,原來就在本族的10歲以下小孩子身高都比其他族「交易」過來的高出近4到5厘米。

    原來導致原始人早衰的主要因素:食物不熟、吃烤食為主,食物供給不穩定,消化能力有限,山洞生活對健康不利,陽光曬得少(特別是老年人),安全無保障,炭火、煙接觸得太多(天天在洞裡烤火),等等等等,都因為我的到來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到後來多數已不再能從事狩獵活動的「老人」們,在新鮮的空氣和燦爛的陽光下參加建房工作時,體內的活力和能量再次被喚醒,有的已經成為建設新圍牆的主力軍。

    木青一邊在用他們,一邊卻沒有注意到這些變化。

    我卻可以比較肯定地說:他們不再那麼容易早逝了。

    而部落的傳統知識和沿革,許多還不為我所知道的故事與傳說,就等著他們學會使用文字後得以保留。

    當然,他們絕對不是我的主要教育對象。

    娃娃們才是。

    一張白紙是最好畫畫的。

    梓燁在家裡已經開始說一些普通話的「單詞」了。

    所以我相信,只要加以足夠的努力,「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是會有回報的。

    文字的主要形式我也早已經有了一點腹稿,就是在後世裡獲得的一點少得可憐的甲骨文、象形文字知識,再創一個相對獨立而完整的文字體系。

    倉頡造字,夜聞鬼哭,我寧可相信是他自己在哭--實在有點傷腦筋!

    像「水」字,就是三條平行曲線,其中兩條中間有斷點。「木」字和「樹」字都是畫的一顆樹,不過「木」字沒有根那一部分,「樹」則有。

    還有「火」字是一朵小火花,「鳥」字上還得畫好一隻小眼睛……

    我總是在頭一天先將字設計好,請木青來猜是什麼意思,第二天再上課堂上教。

    木青能接受的,其他的「老人」相信應該也沒有問題--結果還算讓我滿意--不過我擔心10000年以後,gb2312肯定不是我曾經學過的那些字了,多少會有一些差異的。

    木青敏銳地察覺到我所教的比當初我做的「人事檔案」上的東西好認得多,卻不會來問我原因--他總是相信:神早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他只要服從就好了。

    語文課程就這樣啟動了,那麼數學呢?

    用漢字?羅馬字?阿拉伯字?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