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特種兵:雲的抗日

第一至四卷 第418章 血戰喜峰口8 文 / 歐陽鋒

    第418章血戰喜峰口8

    歷史上,迷信的陳濟棠策劃這起事件前是向方士們徵求過意見的,而其堂兄和另外一個方士大家給出的玄語則是「機不可失」。

    在這一個時空,陳濟棠繼續了這一步,不同的是,因為有黃半仙的參加,「機不可失」得到了具體的解釋。黃半仙從五行的角度給陳濟棠細細的解析了這四個字,最後得到得結論就是:起兵造反可以,但是生命中注定缺金的陳大司令有一樣東西是萬萬不能假以他人手的,那就是飛機。而要想達到這一條,更換空軍指揮官就是必須的,而替換黃光銳的最佳人選則是鐵林飛。

    鐵林飛何許人也?歸國華僑,一個小年青而已,是狐瞳煞費苦心安插進粵空軍中的釘子。

    按常理說,這樣一個小人物是入不了陳總司令法眼的。不過,大義上有天命這道光環罩著,暗地裡加上狐瞳的努力,則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歐陽雲所能做的也僅僅只有這一點而已——歷史是如此的誠實,力量是如此的厚重,哪裡是區區人力所能改變的呢。不過,最後能平白的添置一百多架飛機,這對歐陽雲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回報了。

    陳濟棠和李宗仁、白崇禧藉著弔唁胡漢民的機會,悄悄的定下了起事的時間。而與歷史軌跡有所出入的是,這一次,在黃半仙的影響下(其實是受歐陽雲的影響,而在此事件中,唯一的受害者只有陳濟棠,而李宗仁和白崇禧、歐陽雲則是受益者),他們把起事的時間延遲了好幾天,並組織親信對粵系的主要將領進行了監視。結果頗為諷刺的是,原本被陳濟棠視為心腹的粵系總參謀長繆培南、空軍司令黃光銳、憲兵司令利樹宗、第一軍軍長余漢謀等竟然全部背著他有小動作。於是,起事未果,粵系內部先來了個大清洗,而這樣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粵系內部原本達成平衡的勢力分佈被完全打亂,香翰屏等一批受到陳濟棠壓制的老人重新得到了出頭的機會。最終,陳濟棠雖然實現了自己出兵湖南、公開反蔣的願望,卻因為對下面軍隊失去了控制,只風光了一個多星期就被迫下野、遠遁美國。而廣東最終則被分成兩塊,一部分被李宗仁和白崇禧接受,一部分則納入以香翰屏為首的老粵繫手中。

    至於歷史上原本在這起事件中獲益最大的老蔣,這一次則僅僅收穫了一份由李宗仁和香翰屏簽名的書面承認文書。

    香翰屏接手粵系之後,立刻對原粵系人馬進行了調整。最終,他從任丘帶回來的經由學兵軍培訓出來的軍官全面獲得上位。而為了對歐陽雲及學兵軍在這起事件中發揮的作用做出回報,經李宗仁、白崇禧、香翰屏共同協商,學兵軍獲得了原粵系空軍部隊一半的戰機。至此,曾經的歷史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兩廣事件」獲得了一個圓滿的結局,而學兵軍在南方的事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

    時間進入四月,華北,以明長城為界,日軍和學兵軍、57軍在喜峰口、山海關兩地的對峙已經有一個多月了。

    這一個多月來,雙方雖然沒有爆發什麼大的衝突,但是小摩擦卻是不斷。而與之相輔相成的是,兩國政府之間的談判也是有一撥沒一撥的。

    這是明面上的狀況,而暗地裡,日軍又從大本營調動了三個師團加入了關東軍序列,而且開始向上海增兵。學兵軍方面,歐陽雲也沒有閒著,楚天歌領導的游擊隊以鷹崖山為根據地,不斷出動騷擾日軍後方,並且在所能影響到的區域,通過打土豪漢奸分田地等等辦法為自己在當地人心目中建立起了好的名聲。不僅如此,有了鷹崖山這座中轉站之後,源源不斷的物資得以經察哈爾進入東北三省,使得東北抗聯等抗日武裝得到了及時的補充,從而能夠繼續發揮其釘子的作用,將關東軍的大後方攪得狼煙四起、不得安寧。而正是因為他們的騷擾,日軍發起全面侵華戰爭的時間被一再的推遲。歐陽雲也藉著這段時間,充分消化了「兩廣事變」中分來的紅利。

    河北定州西郊、太行山東麓的一個佔地足有十萬平方米的山谷裡,隸屬於學兵軍軍部的一個工兵團正在這裡加班加點的建設著機場。這裡,將會成為「兩廣事件」中學兵軍獲得的那一百七十三架戰機的新家。

    山谷左邊一座被命名為空軍山的山體裡,歐陽雲正在侯德榜的陪同下視察著一些重型機械的安裝情況。這座被標定為001號的山洞,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挖成了,而與此同等規模的山洞還有四座。除了這一座將作為學兵研發所研發基地使用之外,還有四座將被建設成一家兵工廠、一家石油工廠、一家發電廠和一家醫藥廠。

    作為穿越者就是有這點好處啊,一切都可以未雨綢繆——站在一台大型銑床前,歐陽雲手摸著冰涼的鋼鐵正在感慨著,侯德榜在前面喊道:「歐陽,你來看看這個!」

    歐陽雲走了過去,看見侯德榜面前那一個小型發動機,眼神登時變得通亮起來,問道:「造出來了?」

    那是一隻火箭發動機,乃是製造火箭彈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

    侯德榜點點頭說:「虧了有顧小姐從美國帶回來的最新式機床,不然還不知道要研製到什麼時候呢。它身上的許多零部件對加工精度要求太高了。」

    「侯大哥,能投入實用了嗎?」

    「還要一段時間,它的運行目前還不穩定。」

    「侯大哥,我有個想法,能不能把它安裝到飛機上去……」

    把火箭彈應用在飛機上,首先做到這一點的是蘇聯人,不過因為完全沒有制導故此效果有限。而歐陽雲現在之所以提出這個想法,自然不可能重走蘇聯人那失敗的老路。他的想法說起來也簡單,那就是將火箭彈的彈頭部分換成子母彈,而要想成功的做到這一點,以研發所現時的技術來說,自然有一點的難度。

    侯德榜拿出隨身攜帶的記事本,認真的將歐陽雲這個建議記了下來,想了想說:「恐怕不行,以我的推算,這火箭彈只能以靜制靜,要想在動態下攻擊動態目標,準頭根本沒法控制。當然,如筆記本上所說的那樣,要是能夠制導則另當別論。但是制導技術涉及的方面太多,對電子技術要求很高,以我們目前的水平,沒有幾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研究出來的。」

    歐陽雲點點頭說:「火箭最初應用到戰場上,本就是對付坦克的,後來有了制導技術,才能夠對空。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改變其彈頭成分,用爆破子母彈在一定空域製造出高密度的爆炸,從而達到制空殺敵的目的。」

    侯德榜聽得眼睛一亮,說:「這個主意相當的不錯,那就作為我們近期的研究重點吧!歐陽,子母彈的研製並不是難題,現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加大火箭的容彈量了。」

    「對!我們的戰機比之小鬼子,並沒有優勢可言,數量上更是差別巨大,只有發揮遠程打擊能力,才可能抵消這種劣勢!侯大哥!那就辛苦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