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特種兵:雲的抗日

第一至四卷 第411章 血戰喜峰口1 文 / 歐陽鋒

    第411章血戰喜峰口1

    何正降從偽軍手中接手喜峰口的防務之後,立刻開始加固工事。然後,在接到偵察分隊的情報,得知日軍第九師團的先鋒部隊騎兵第九聯隊離喜峰口已經只有半個小時路程的時候,在通往喜峰口必經之地——一號陣地兩側的山頭上埋伏下了一個營的兵力。

    中午一點鐘左右,一號陣地左側山腰間,一直舉著望遠鏡朝遠處觀望的楊抗虜終於將望遠鏡放了下來。他對身邊的司號員還有通訊兵說:「回報團座,小鬼子來了。打旗號,讓對面的兄弟做好戰鬥的準備。」

    司號員應了一聲,從身上拿出兩面小旗子,朝對面打起旗語來。而通訊兵則拿起對講機,開始呼喊團部代號。

    楊抗虜再次將望遠鏡拿了起來,看了一會小聲說:「好小子,一水的高頭大馬,人還不少呢!」放下望遠鏡,他壓低聲音喊道:「兄弟們,都隱蔽好了,注意聽我的命令!」

    十分鐘以後,在戰士們的視線裡,蜿蜒在山間的道路盡頭騰起了滾滾的灰塵,須臾,一隊鬼子騎兵出現在眾人的視野裡。又過了十分鐘左右,足有三百個鬼子騎兵排著隊列不疾不徐的超喜峰口隘口走來。

    「小鬼子倒蠻警惕的!」看著打頭的十幾個鬼子不時朝山上張望,其中的鬼子軍官還把望遠鏡支了起來,楊抗虜冷笑著,縮了縮脖子。

    他們這個團的官兵,一水的迷彩服,連頭盔也用迷彩布偽裝過,鬼子要想從山下分辨出他們來,基本上沒有這個可能。

    鬼子軍官的望遠鏡在面前旋轉了一百八十度,似乎確認兩邊沒有埋伏,他一揮手,整個隊伍速度再次提了起來,踢踏踢踏的朝喜峰口方向奔去。

    「再近一點!」楊抗虜在心中默念著,等當頭的十幾個鬼子騎兵過了自己面前,他猛然舉起了駁殼槍,開槍的同時高喊道:「打!」

    「打!」「乒乒乓乓」,隨著一連串的喊聲,槍聲響了起來。稍後,幾十枚手榴彈從兩邊的山腰砸了下去,「轟隆隆」的爆炸聲中,正處於埋伏圈內的鬼子騎兵被打得人仰馬嘶。瞬間就掛掉了十幾人。

    「有埋伏!衝過去——」槍聲一響,久經沙場的鬼子軍官立刻大叫起來,並且發出了最正確的命令。只見他雙腿猛夾馬肚,勒緊韁繩就想衝過去。然而作為軍官的他目標實在是太明顯了,兩邊將近三百個學兵軍官兵怎麼可能放過這條大魚——他的身子才剛剛伏在馬背上,幾發子彈已經追了過去,其中一槍擊中馬頭,一槍擊中他的腦袋,立刻讓他和那高頭大馬同時軟榻下去。

    襲擊來得太突然了,而帶隊的中隊長又死得太早,小鬼子的隊伍立刻就亂了。有人開始不顧一切的想突過這片死亡區域,有的人則被受驚的馬匹摜下了馬,有的人則費力的控制著受驚的馬匹,同時單手持槍妄想反擊突襲者。

    「衝啊!消滅他們!」楊抗虜見第一波打擊達到了既定的效果,立刻直起身大喊道,然後,帶頭往山下衝去。

    「嘟嘟嘟!」司號員昂首挺立在一塊大石上,鼓起腮幫子吹響了衝鋒號。然後,戰士們爭先恐後的跳出了掩體,一邊高聲嘶喊著:「殺啊!」一邊端著武器朝山下衝去。

    鬼子騎兵度過最初的慌亂後,在幾個低級軍官的調度下,此時已經有穩定下來的趨勢。其中有幾十個傢伙竟然拔出馬刀,撥轉馬頭悍不畏死的朝山上衝來。不過,面對「衛青式」突擊步槍密切的火力,他們這種看似英勇的舉動卻是如此的愚蠢,只一個照面便連人帶馬被打成了馬蜂窩。

    楊抗虜打起仗來有「楊瘋子」之稱,他衝在最前面,一邊用駁殼槍打著點射,一邊興奮地嘶聲喊道:「兄弟們,一個也別放跑了!給我狠狠的打!」

    「小野君,快回去報信,喜峰口已經被支那人佔領了!告訴旅團長,我們速取喜峰口的計劃已經無法實現,。」山下的日軍人群裡,一個少尉對另外一個少尉道。然後,他對已經聚集到身邊的部下說:「天皇陛下的勇士們,下馬,我們讓支那人見識下什麼才是真正的武士!」

    「哈伊!」眾鬼子大聲應著,從容的下馬,然後排成散兵線,竟然朝著沖得最快的左側山上反攻過去。

    楊抗虜身邊,通訊員謝長河看見有幾個鬼子兵撥轉了馬頭朝來路奔去,急忙向楊抗虜匯報:「營長,有鬼子想逃!」

    楊抗虜一槍放倒一個鬼子,轉頭望去,急了,朝身後的幾個狙擊手大喊:「張大巴子,報信的鬼子就交給你們狙擊班了,一個也不許放過!奶奶的,走了一個你這班長也不要做了!」

    張大巴子是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聞言悶哼一聲,趴得更穩了。只見他的左眼忽然瞇了起來,幾秒鐘之後,他的阻擊槍口冒出一股輕煙,緊跟著,跑在鬼子逃跑隊列最前面的那個鬼子少尉身子一抖,下一刻,摔下馬來。

    那匹馬不知主人已死,猶自狂奔而去,只將那個少尉愣在山路上拖出了一個長長的血紅的「一」字。

    有班長做榜樣,其他的狙擊班戰士都開始表演起狙擊功夫來,此起彼落的槍聲裡,先後馳出的十三個鬼子竟然一個也沒能跑脫,全部一槍斃命。

    何正降佈置這一場伏擊的目的,殲滅這部分鬼子是其中之一,還有就是讓鬼子大隊不清楚喜峰口這邊已方的具體情況,從而指望拖延一點的時間,好讓後面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部隊跟上來。

    日軍進攻喜峰口的鬼子是一個旅團加一個騎兵聯隊,人數在一萬五千人左右。而何正降團滿打滿算不過一千二百人左右。以一千二百人對抗一萬五千人,而且是號稱世界第二強的日軍,歐陽雲還沒狂妄自大到這種程度。他所考慮的不過是希望能夠拖延一點時間,好等北平局勢穩定將大部隊調上來而已。

    而何正降團要想達到這一戰略目的,沒有火炮和坦克部隊的支援是不可能做到的,要知道,33年的長城抗戰,**可是三十五萬人齊上陣,結果還是被日軍五萬人給打敗了。

    喜峰口隘口的指揮部裡,何正降通過望遠鏡將山下的戰鬥看在眼裡,感歎道:「可惜時間不夠,要不然布上一些地雷,這仗要好打得多。」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旁邊的團參謀長郭長江聽了接道:「憑借『衛青式』的強大火力,消滅這股不擅槍戰的騎兵應該不是問題。小鬼子的大部隊還在後面,等會打掃戰場以後,我們不妨多布些地雷。」

    「好主意!」看了看喜峰口前邊的幾座山峰,特別留意了一下曾被小鬼子辟做炮兵陣地的那座山地,何正降說:「我們只有一個團的兵力,要想全面防守各個路段不太現實。看來得好好在這『詭雷』上坐坐文章。」

    歐陽雲受後世電影《地雷戰》的影響,很重視地雷的開發和應用,在軍校中也設置有專門的課程。不過,許是因為際遇不同,作戰的主導思想不同,卻並沒有引起學兵軍軍官們特別是底層軍官們的注意。現在,因為兵力少的問題,何正降和郭長江偶然想起了地雷的作用,並且在之後的戰鬥中應徵了地雷那強大而詭異的威力,從而使絕大多數一線軍官對地雷戰都開始重視起來,對於學兵軍來說,算是這一次喜峰口作戰的意外收穫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