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盛世為後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四十一章 風頭和黑鍋 上 文 / 就愛嗑瓜子

    最後的最後,赫捨裡只告訴連璧,這件事她會考慮的,但並不一定就會如她的願。嫁進來的時候,規定只能帶十五歲一下的侍女,因此奶娘嬤嬤什麼的一概沒有,現在坤寧宮裡掌事的老人都是太皇太后分配過來的。

    一開始,她覺得誰侍奉她都是一樣的。每天也就穿衣吃飯這點事兒。但後來,含煙走了之後,有一段時間發現許多事情都不順心,她才意識到自己身邊,需要一到兩個自己人,不近不遠,就站在身邊,伸手就能夠到的位置。

    另外一邊,玄燁召見了有關人等御門聽政,實際上也就是開了一個研討會。六部對支持兩面戰爭信心普遍不大。

    戶部說沒錢,吏部說沒有合適的將領和襄辦,外交部說俄國人想來凶殘不講信義,而且仗著拳頭大,對擴張領土這件事樂此不疲。目前情況下,和談基本沒可能,現在這會兒,恕外交部無能為力。

    至於其他的部門,能不說話,基本上都保持沉默。這麼一來,早朝下來,玄燁沒得到多少有價值的信息。

    不過,在軍事情報方面,兵部還算比較給力,匯總了目前得到的全部信息。包括蒙古諸王的動向等等。下朝以後,乾清宮的御案上就堆了厚厚的一疊資料。

    玄燁回來一看,才兩天沒上班,折子就已經堆積起來了。真是想懈怠也沒機會。剛起了撂挑子的心思,八百里加急的折子又來了,九五至尊這活兒還真不是人幹的。

    經過一夜的調理,身體雖然調過來了,但感覺還是有些乏力。玄燁看看折子再看看外面,最終決定折子先放一邊,去給祖母請安比較要緊。

    太皇太后早就料定他會來,端坐在榻上擺好架子等著了。見了孫兒,關切了一下身體狀況,順勢就談起了目前的局勢。

    當然,老太太不會明刀明槍地說,扯一些諸如許久不見和順家的小子,頗為想念。原本宮裡曾孫輩就少,走動得更少,老太太表示自己很寂寞。

    玄燁當然聽出了祖母的弦外之音,坦白從寬,向祖母稟明了情由。三藩起兵之後,三藩的王府立即就被嚴格控制了起來。

    雖然不至於驚動公主府,但是建寧公主府大動干戈後的人去樓空在整個京城掀起的大風浪還是讓另外兩家不寒而慄。

    因此兩位公主不方便進宮請安是明擺著的事情,祖母以前從來不過問,現在才想起來問,明擺著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雙方心裡都清楚,玄燁覺得貿貿然開口求助會讓祖母覺得他能力不夠,掉價。太皇太后卻覺得自己要是表現得太積極會被坤寧宮躲著看戲的人恥笑呢?

    權衡之下,還是玄燁把京城可能發生暴*的事情告訴了祖母,意思是請中祖母暫時先搬到暢春園裡住,免得被驚擾。

    太皇太后想也沒想一口回絕了:「皇帝在這裡,我便在這裡,我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什麼大風也不能刮來我這兒。你只管做你的事情,不用顧念我。」

    玄燁也知道這樣勸是沒有效果的,因此也就沒有堅持,說了一會兒話之後就告辭出來了。這不算是正式求助,只能說是通個氣。

    從慈寧宮回來,不多時,曹寅和納蘭進來交差了。這是他們二人第一次領到這種差事,沒上手的時候,各種討論到底該怎麼入手。但真正上手之後,發現這件事情簡單到出乎意料。

    根本不用九門提督什麼的大張旗鼓出手,那些組織騷亂的頭目幾乎都是自投羅網,一抓一個准,沒幾天三司衙門的牢房裡就已經客滿,兩位大人只要憑大內侍衛的腰牌進去提人審訊就行了。

    納蘭文人一個,沒覺得這裡面有什麼問題,但是曹寅卻感覺出來了。似乎暗中有人在幫著自己。會是誰呢?命令是皇后下達的,難道是皇后不放心他們,覺得他們沒經驗,把事情搞砸了,暗中早已佈置了人手。

    想到了這一層,曹寅開始覺得這對皇帝夫妻手裡的飯不是那麼容易吃的。因此,早早地打好了腹稿,並且準備好了部分犯人的口供,準備給皇上匯報一下進度。

    玄燁得知兩人求見卻是很意外,老婆在外面給他二人下命令的時候,他在裡面聽得真切,這次調查重點在低調,低調之下肯定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他想來,至少三五十天才會有結果。

    沒想到這才去了幾個時辰,就已經折返了。難道是因為第一次接受這樣的任務,找不到方向,回來求指點的吧?網不少字

    倒是真的為難他們兩個了,這兩個人從進宮就一直跟在自己身邊,對這兩個人的瞭解,玄燁自認為很充分了,他們倆,就是耍耍筆桿子做文秘的料。察言觀色,長袖善舞什麼的,還是索額圖和佟國維靠譜。

    皇后對他們不瞭解,分配這樣的任務無可厚非。只是可惜,他們都不是做這種事的材料。因此玄燁調整了一下面部表情,吩咐兩人覲見。

    兩人到裡面給玄燁行禮,納蘭首先開口:「奴才等奉命調查京城異動,已經有些眉目了,特來向皇上稟報。」

    有些眉目?不是吧?網不少字我耳朵聾了麼?剛才還在想他們會不會覺得任務難度太大,所以想撂挑子,沒想到他們是來報功的!玄燁震驚之餘提醒道:「此事詭秘,且事關重大,需謹慎行事,切不可操之過急。」

    曹寅聞言,覺得果然讓自己猜對了,他們二人只是明面上裝裝樣子吸引別人注意的,真正辦事的,是上面幾位頭頭腦腦派出去的暗差。而皇上這番話,明顯就是責備他們報功報早了。

    的確,納蘭的一番話,有些老王賣瓜的味道,他根本想不到他們是拾人牙慧撿了現成便宜。但皇上明顯是知道的,所以才會這麼提醒他們。天地良心,我本來一點都沒想過來報功的啊!曹寅苦笑。

    納蘭卻是讀書人一根筋,他想這事兒很簡單嘛,已經讓他們找到門路了,接下去只需順籐摸瓜了。因此他頻頻眼神示意曹寅可以把手上的口供單子拿出來給皇上看了。

    曹寅心說我要是現在拿出來,非但沒有功勞,可能連苦勞都沒有。皇上不會誇我們,反而會責備我們打草驚蛇,原本下的命令就是秘密逮捕,秘密偵訊,一切都要低調。

    可是現實情況卻是三司衙門裡人滿為患,處理不當可能造成囚犯集體串供什麼的。明顯違背了皇后娘娘的本意。可是,他們又不能說這事兒不是他們幹的,是背後另外的人幹的。

    因此,曹寅只能無視邊上某人x光一樣的視線,躬身一禮:「奴才等受教了,一定謹遵皇上之命謹慎從事,絕不讓事態進一步擴散。」

    玄燁點頭,心說這樣才像話嘛!到底是曹奎的兒子機靈,納蘭雖然也好,卻是太書生氣了,不能成事。「嗯,這件事若是辦好了,你們功勞不小!」玄燁勉勵了一句。

    納蘭急了,他們明明就已經有了成果了,為什麼曹寅不拿出來呢?看他平時作為,也不像是個會獨吞功勞的人啊!

    「皇上!啟稟皇上,奴才等已經問過了一些犯人,得了部分口供。奴才以為,此事的原由已然清晰可見。」納蘭最終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什麼?你們已經審過犯人了?這麼說,已經抓了一些人了?」玄燁驚跳起來:「胡鬧!皇后是怎麼交代的你們,你們怎麼可以魯莽行事!」

    這一下,玄燁真的驚了,不是說了低調的嗎?這兩傻瓜怎麼已經動手抓人了呢?不用說,事情肯定搞大了。這要是被有心人一利用,只要上嘴唇碰下嘴唇這麼一編,效果堪比十萬大軍進北京啊!

    這一次,刀鋒一樣的視線落在曹寅身上,玄燁很清楚地看見曹寅在瑟瑟發抖。一伸手,毫不客氣:「拿來!」

    曹寅哆嗦著從袖中取出一疊紙,雙手舉過頭頂。小魏子上前接過,再遞給玄燁。曹寅當時就跪了:「奴才們處置不當,請皇上恕罪!」

    納蘭更不懂了,覺得今天曹寅是不是發燒了或者腦子沒帶出門,怎麼他說的話我都聽不懂的呢?還有,皇上的話也讓人聽不懂。有現成的犯人,當然就要開堂審訊了。然後拿到口供回來報功,不是很正常的套路麼?哪裡出問題了?

    「皇上,奴才們只負責問話,人是三司衙門抓的。為了防止消息外流,奴才們都是一個個單獨偵訊,這些人呆的牢房也是個個分開的。奴才們仔細想過了,應該不存在紕漏。」納蘭有些鬱悶,皇上怎麼一點都不覺得這件事他們辦得很漂亮呢?

    邊上跪著的曹寅恨不能挖個地洞鑽下去不上來了。這個納蘭,真是書獃子,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了。英明神武的皇后娘娘,您可千萬別生氣啊,納蘭已經把您給賣了。曹寅無語問蒼天。

    ——————————

    粽子好香哦,端午節快樂!(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