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盛世為後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事與願違 文 / 就愛嗑瓜子

    )

    「皇帝讓你小姑父下江南了,這事兒你知道麼?」太皇太后還是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反而爆了一個料。赫捨裡一愣之下反應過來:「回祖母的話,我也是前幾日才得的家裡的消息。」

    「你覺得他合適嗎?」太皇太后忽然問道。赫捨裡一個沒防備,差點要脫口而出說不合適。所幸嘴抿得比較緊,那三個字在舌尖轉了一圈之後又嚥了回去,開口就變成了:「前朝有前朝的考量,我不太懂……」

    「不太懂?」太皇太后白了她一眼:「我只問你合不合適,不太懂算什麼答案?」「額……」赫捨裡沒料到老太太今天會那麼直白,一句話就把她問到牆角去了。首發盛世為後327

    岳樂是她的小姑父,自家親戚,按道理說,要說合適。可這種情況下絕對不能說合適。她一說合適,老太太接下去一定說,你覺得合適,是不是你給皇帝舉薦的他啊?得,完蛋。

    但也不能說他不合適,老太太可不是玄燁,她在玄燁面前可以隨意埋汰和索家有關的人的任何不是,因為之前已經打好了基礎。

    玄燁會把赫捨裡的這種態度歸結到索尼的態度上,等於說赫捨裡有爺爺這個擋箭牌,在玄燁面前是無往而不利。

    可是,對面的這個人是太皇太后,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岳樂是玄燁登基初期,由太皇太后親自提拔上來的,和索尼一起扛起保皇黨大旗的人物,她不敢確定,太皇太后對岳樂的心理價位是什麼樣的。

    萬一她說的那些安親王不好的理由,被老太太聽出了什麼政治傾向的問題,那她就沒事惹事了。畢竟,在削藩這件事上,赫捨裡認為自己的立場太鮮明瞭,鮮明到她都不敢說話,怕一說出來,那些滿蒙親貴的口水會洶湧而至。

    同樣的,對安親王下江南這件事,赫捨裡聽到也只能當做沒聽到。因為她知道,在玄燁沒有調整對漢政策之前,朝廷派誰去都只會起到反效果。而且,這種反效果,會催化產生更多不

    利於朝廷的小氣泡。

    到時候,漢軍旗的將士們,恐怕就麻煩了。赫捨裡心裡歎氣,卻不敢說話,對誰都不敢說。兩邊都是自己的親戚,她現在的狀態叫做裡外不是人。

    可惜,其他人都好應付,老太太這邊不好應付。人家眼睜睜看著你,等著你的回答呢!赫捨裡這回是真的糾結了。頓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說出話來。

    太皇太后看著桌上的湯碗,悠悠地道:「熬這麼一碗湯,水只需一點,藥材也只需一點。但價值卻勝過幾十斤的大米。你知道,幾十斤的大米,可以養活多少人嗎?」

    「不,不知道……」赫捨裡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她不知道老太太究竟腦子裡在想些什麼。「科爾沁的牧民,只要有糧食,不管是大米還是高粱,只要是糧食,能果腹就是好的。」

    「祖母說的是,老百姓的需求不過就是能溫飽,最好手頭還有幾個小錢。但更多的時候,溫飽就是他們一生的追求。」赫捨裡感歎道。

    這個時代不像現代,民眾的理想生活是有房有車有存款,在那個小農經濟為主體的社會,大多數人只求溫飽,年景好的時候,手頭有點餘糧,年景不好的時候,能活命就好。

    「所以我老是在想啊,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追求桌上的這些,開始教導玄燁把注意力放在佔領和控制上,其實老百姓更多的需要,是安撫。」

    太皇太后歎了好大一口氣才轉過彎來:「丫頭,你不願與我說實話,我不怪你,但眼下的這個時候,我希望你能對他說實話。」

    「祖母……我沒想到,您是這樣想的,你不吃飯的原因,難道就是想告訴皇上,對普通人來說,吃飽才是最基本的,吃飽了才能想吃好?」這一刻,赫捨裡真的震驚了。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忽然之間居然產生了這麼親民的想法。這真是太讓人意外了。

    「這幾天,我時時在佛前祈禱,祈禱菩薩保佑,皇帝能夠體察到這一點。結果我很失望。不過還好,你是一如既往地聰明,不用我說,就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你明白,皇帝自然也就明白了。」

    赫捨裡愣住,什麼叫我明白了,玄燁就明白了?我們之間最近溝通一直都不太順暢,就好像手機進了地鐵或電梯裡。斷斷續續總不能暢快。

    再說,我怎麼知道,我明白的,和你明白的是不是一個層次,你憐惜百姓傷亡過重。是想臨死前積點陰德還是別的什麼原因。首發盛世為後327

    這個時候我一定不能衝動,一腳跨出去,發現有是一陷阱,世上沒有後悔藥啊!「祖母的胸懷真是讓晚輩們自慚形穢。只是我有些不明白,您為什麼不和皇上溝通呢?興許皇上得了您的教誨,情勢會完全不同。」

    「你們這些個孩子,長大了都是一個樣,說別人的時候說得頭頭是道,說自己的時候就全亂了套。他若是能心平氣和地聽我說話……」太皇太后說到這裡,忽然就頓住了。

    許久之後頹廢一歎:「罷了,老了,本來就沒什麼胃口,這些都留給你了,你慢慢吃,好好吃。」

    赫捨裡又是一呆,她原本很認真地等著老太太的表達,沒想到人家話說一半忽然就扯到另外一邊去了。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不過,她還是很穩地起身謝賞,然後加快速度把桌上的湯全都消滅了:「祖母,既然話已經說出來,我想皇上一定能明白您的。您就別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了。」

    「行了,你若能聽我一句話,我就夠了。你回宮去吧!」太皇太后看湯碗以空,就下懿旨趕人了。赫捨裡見她不聽勸,沒再說什麼,起身行禮就告退出來了。一看天色已經有些發暗。心說不對啊,玄燁這個乖孫兒怎麼今天沒來給祖母請安啊?

    她今天來得很早走得有些晚了,一直沒聽見那句熟悉的皇上駕到。好奇怪,玄燁雷打不動的早請安晚匯報呢?

    坐著轎子回到坤寧宮,赫捨裡第一件事就是讓小廚房趕緊給她弄碗清粥出來,剛才一連串的大補湯可把她害慘了,這麼多種濃郁的味道在口腔裡碰撞,碰撞的結果就是噁心到想吐。

    她一邊等著清粥,一邊在榻上糾結,糾結太皇太后這一系列的舉動到底是做給誰看的。要說做給玄燁看的,人家根本沒往那麼高尚的地方去想,玄燁現在滿腦子估計都是南京大屠殺這種瘋狂到令人髮指的念頭。

    赫捨裡搖搖頭,若說是做給自己看的,這也太含蓄了,老太太不說,自己完全沒看出來表達的是這個意思,外以為她厭食症呢!

    老太太這樣反覆折騰,到底是做給誰看的?赫捨裡茫茫然想了好久,就沒想出所以然來,宮人這個時候端著盤子來了。晶瑩潔白的米粥看得赫捨裡差點熱淚盈眶。

    樸實無華的東西最能打動人心,餓的時候饅頭清粥也是絕頂佳餚,關鍵看身體需要。想到這裡,她忽然就開竅了,太皇太后這幅樣子,是故意做給玄燁看的。不然她也不會可惜說不知道怎麼的就把玄燁教壞了。

    其實赫捨裡很想說,這不是你把他教壞了,你一介深宮婦人,會的頂多也就是深宮裡那一點互相牽制,互相利用的小戲碼,你哪裡有什麼層次可以教他大格局。

    他現在表現出來的這種態度上的灼烈變化,是一個渴望掌控權利,渴望展示自己強勢,展示自己能力的男人所表現出來的正常的態度。太正常了,血氣方剛的男孩子,被欺負了焉有不復仇的道理。

    漢人背叛了他,他報復回來,這對於他來說是再正確不過的事情。只不過赫捨裡知道這樣必敗無疑。

    但她想了想,還是決定不說,不主動說。火上澆油的事情,她幹不合適。玄燁現在一門心思就在想怎麼出這口惡氣。這個時候跟他講什麼民眾幸福指數,她還沒有白癡到這個程度。

    這種事,必須太皇太后自己去跟他挑明,老太太怕水湧起來讓玄燁翻了船。想提醒又知道熏兒現在逆反心理特別強盛,現在說反對意見,他是肯定不會聽的,所以才迂迴了額這麼大的一個圈子,請她喝了那麼多的湯水。

    想了半天,赫捨裡都覺得老太太是想把她這個皇后送給皇帝去鬧彆扭,最好能看到夫妻兩因為意見不合吵架,最好能把今天的不和同以前那些不和擰巴在一起說,這樣自己大約就會像錢拆靜妃一樣悲劇了。

    男人在自信心和仇恨都爆棚的時候,別人的話,對他們來說,猶如浮雲一般。他會固執地一直顧我腦子不清醒的時候,反對的話只能更激發玄燁心中的仇恨和怒火,那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赫捨裡決定保持沉默,一定要讓他嘗到自己完全失敗的時候是滋味。她甚至可以預見,自己的無動於衷會在將來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後果。即使是這樣,她覺得自己也不能心軟。

    這個結果,赫捨裡很快就看到了。就在寒食節前後,在岳樂剛剛帶著親兵在江南腹地,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可怕的事情發生了,綠營兵嘩變了。

    之前說過,綠營兵由於編製的問題,一直都被當做是炮灰兵。他們的戰鬥力一直都不被當回事,他們沒有像樣的裝備,伙食待遇也完全跟不上。首發盛世為後327

    雖說這種情況在年遐齡下江南之後有了一點改善,但是這微弱的改善在岳樂的親兵面前,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一樣是當兵的,滿人當兵有肉吃,有津貼拿,一個個人五人六走出來眼高於頂的。可是綠營兵呢?還不容易發一趟新制服還是因為來了新長官,新官上任三把火給燒的。

    至於伙食待遇,能填飽肚子之外再來碗飄著油花的熱湯,已經是能像到的最美好的事情了。就是這些方方面面的差距,加上滿漢兩民族間本來就固有的仇恨和矛盾,使得政府軍內部不和諧的聲音不斷。

    這種不和諧被有心人利用催化,立刻顯現出了強大的破壞力。綠營兵罷工的心思在一點點的冒頭。所幸年遐齡是軍中老卒出身,對空氣中散發的這種詭異的氣氛比較警覺,事先防了這麼一手。

    不過,嘩變還是發生了,而且還發生得非常有煽動性。吳三桂他們的口號喊得愈加響亮起來。許多綠營兵脫下自己身上的政府軍的服裝,轉身就站到了叛軍的陣營裡了。

    吳三桂得到這個消息眼前一亮。這麼好的機會,過時不候的。於是,玄燁這邊剛剛接到江南曹奎的信,著急地表示眼下爭奪越來越激烈了,而且局勢明顯是朝著對政府軍非常的不利。但玄燁還是有信心,相信他最初的判斷,政府軍一定能反敗為勝。

    但是,他沒有等來夢寐以求反客為主的消息,而是的等來了更不好的消息,落井下石的人來了,俄國起兵了。察哈爾邊境地區亂成了一鍋粥,各種想要投靠俄國人的,想投靠外蒙古勢力的。各種各樣的都有,就是沒有向政府軍靠攏的。

    玄燁在這一連竄的打擊下,終於頭腦稍微清醒一點了,他做出了一系列的影鬼部署,唯一的一個毛病,還是綠營兵上。岳樂很不屑綠營兵的戰鬥力。也不和其他人溝通,仗著自己的親兵是百戰之師。強行要求用綠營兵的將士們當輔兵。伺候滿人爺們兒們打仗。

    這讓綠營的將士們憤怒不已。可以說,安親王的出現,讓本來模糊不清的事實,一下子全都吹開了面紗。不管玄燁能不能接受到。事情總是一件接一件,一件比一件糟糕。考驗這玄燁的承受能力。

    滿漢矛盾進一步激化,是玄燁之前完全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在他眼裡,他是在做好事,為勞苦大眾翻身當主人鋪路。但是現在展現的結果,卻是朝著失控的方向不斷地延伸出去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