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盛世為後

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四章 冷熱交替 中 文 / 就愛嗑瓜子

    有了太皇太后的支持,玄燁放下心來盛世為後。擬旨,以財政壓力過大為由,拒絕了吳三桂的請求,並且冠冕地說,雲南,廣東,廣西,貴州及其附屬地域,財政軍政是藩王一把抓,你們可以全權處理一切事務,財政赤字什麼的,是不需要向上匯報的。

    熊賜履把擬好的聖旨給玄燁過目,玄燁看過之後,大加讚賞:「措辭得當,意思清楚,你在這個位置上是越做越有心得了。」

    「承蒙皇上信任,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是做臣子的本份盛世為後。」某人很是客氣。在滿朝都是滿洲親貴的朝廷裡,漢人的話語權真是太低了。不能不謹小慎微。

    「你倒是謹慎,這樣吧,朕命你為副主考,自己組個班子,去江寧見索大人,替朕督一場鄉試如何?」玄燁明為徵求意見,實則卻是直接任命了。

    陳廷敬和高士奇的年紀偏大,翰林院也還需要他們把持。玄燁想來想去,還是把熊賜履派出去,歷練歷練也好。

    至於索額圖,是時候該回來了。讓他做主考,也算是給他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這些只是小事,讓熊賜履領命退出去,玄燁又開始盤算三藩王接到聖旨之後,會有什麼反應,

    但隨即,他又想起老婆說的,要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光是兵臨城下怎麼夠,在沉頭變幻大王旗之前,一切都是空的。

    因此,光是斷糧餉,還不夠,接下去,就是調整兩江綠營的兵力配置了。康親王說綠營兵不可靠,那就多練,派強將下去練兵。雖然時間是很緊迫。但玄燁相信,兩三個月的加急練兵,壯聲勢,給三藩壓力的同時,沒準還能給自己增加一點籌碼。

    主意一定。馬上把明珠找來,讓他舉薦合適的人選。明珠現在是和碩公主的親家。又是玄燁倚重的大臣。小日子過得滋潤。人也不是當初內務府總管時期卑躬屈膝的樣子,舉手投足之間已經隱約有了宰相的氣度。

    一聽玄燁要他舉薦將領下江南訓練綠營兵,毫不猶豫地舉薦了三個人。富察氏,昭陵守陵家族之一。

    富察氏世代出強將,族人遍佈豐台,密雲,盛京各地軍營。在明珠看來,富察氏隨便走出一人,都能南下為將。

    另外兩人。是漢軍鑲黃旗,年遐齡。他是老將,不但有勇還有謀,雖然是漢人,卻是深得鐵帽子王們的讚譽。

    世宗皇帝還專門給他們全家抬了旗。賜下府邸田產,讓他們家享受滿洲貴族小豪強的待遇,現在若是皇上下旨徵召。他是肯定會出山的。

    第三個人,明珠卻是猶豫了一下。本來,他要舉薦的人,是姚啟聖的兒子。這是姚啟聖向他請求的。但是話到嘴邊卻又嚥了回去。相比年遐齡,明珠並不信任姚啟聖。

    沒辦法,這是滿人對漢人的種族歧視。在玄燁的再三催促下,沒奈何,明珠躬身一禮,奴才推薦的第三個人選,是索家叔侄中的一人。」

    索家的叔侄,說的是索尼的小兒子法寶,以及赫捨裡的兩個哥哥,他們三人在密雲跟著莊親王當兵,已經很長時間了。

    論能力,足以下江南歷練了,三人又是赫捨裡氏,忠誠度也不用懷疑,可是,皇上不一定捨得。這樣,他猶豫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的。

    果然,玄燁在聽見索家的叔侄之後,臉色微變,不過很快就鎮定下來:「年氏是前朝舊將,富察氏是軍人世家,這兩人皆可用。

    這樣,至於這第三人……」玄燁沉吟了一下:「就依卿之言,讓索公的幼子替朕走一趟。這三人,年氏為總兵,剩下兩個為其副將。命他們帶領各自親信,南下揚州為朕督軍。」

    事情就這樣被安排下去了,明珠的心裡,對戰爭是抱有強烈的信心的。他是最堅定的主戰派,玄燁的心思,他也是自負摸得最透徹的。

    皇上想平三藩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個時候,做奴才的,一定要表現得果決。才能讓皇上覺得歡喜,引為心腹。

    晚上,玄燁傳膳坤寧宮,恰巧四個孩子都在。赫捨裡正在給承瑞做測驗。測驗的內容是法語。對於太皇太后教兒子學蒙語的事情,赫捨裡覺得很是無奈,這是根深蒂固的民族觀念。

    太皇太后是蒙古人,當然希望自己的後輩能夠永遠記得蒙古族的好。接受蒙古問話的熏陶,認同並融入蒙古文化。

    可是,赫捨裡是漢人,對於現在看著落後又粗鄙的草原問話根本就是不屑一顧的。野蠻,不服教化,奢靡成性,實不可取也。

    但是,上面有個太皇太后頂著,赫捨裡又不能明著跟兒子說,小心被異族文化給毒害了。只能盯緊他,不要因為多學了蒙語,而把本職工作給忘了。

    她甚至在想,兒子十歲了,可以做一些基本的鍛煉了,男孩兒,光有機智的頭腦和不行,更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雖然上書房也有負責教導皇子騎射之術的諳達。但並不是那麼上綱上線,畢竟承瑞是皇長子,身份尊崇,誰有那個膽子練他啊!

    眼看兒子有向文弱書生的方向發展,赫捨裡又開始操心他的體育鍛煉問題了。真是兒女債前世帳,生了下來就注定要為她們做牛做馬。

    看看大兒子,再看看正埋頭背誦《詩經》的小兒子赫捨裡也是不住的搖頭。這個時代幼兒的啟蒙讀物太少了。小小年紀啃那些之乎者也,只能是囫圇吞棗。

    每次遇到兒子奶聲奶氣地問自己:「皇額娘,這個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她就頭疼。要是這個時代有幼兒園就好了,早上送出去,晚上接回來,自己可以少操心很多。

    不過,她知道,這些煩惱都是甜蜜的負擔。兒女們都在身邊,認真學習,也就是這十幾二十分鐘的事兒。最長不過半柱香,外面就該來人帶皇子公主們下去歇了。

    赫捨裡不禁想著,等玄燁和太皇太后出去避暑之後,她就自由了,想和兒子們呆多久,就呆多久。正想入非非呢。外面一陣公鴨嗓子叫喚:「皇上駕到!」(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