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盛世為後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知後覺 (上) 文 / 就愛嗑瓜子

    果然,太皇太后嘴角一扯:「她現在哪兒還想得到我這個老太婆喲,人家現在是一品夫人,手裡掌握著數萬兵權的。「赫捨裡賠笑道:「姑姑再怎麼厲害,在您跟前兒不還得小心伺候著。您是她的乾娘啊!」

    「這話我愛聽,聽說四貞她也有了孩子了,不知道是不是和建寧丫頭的兒子一樣鬧騰。」太皇太后意味深長,赫捨裡卻不明所以。老太太這是怎麼了?前言不搭後語的。先頭還說建寧家的孩子沒以前鬧騰了。這會兒怎麼又說他鬧騰了?這到底是鬧騰還是不鬧騰呢?

    太皇太后見她懵懂,暗地裡好笑:「你呀,坐月子做得整個人都迷迷瞪瞪的了,罷了,回去醒醒神兒,明天我再與你好好說話。」

    赫捨裡弄不清楚太皇太后的邏輯,卻把她反覆提到了建寧家的長子記在了心裡,她坐月子期間,建寧公主來送禮的時候,她也賜了回禮,就是給兩位公子的玩物。

    現在想起來,她已經很久沒見過吳世璠了,就連這小子長什麼摸樣都忘記了。不過,吳家有一個女孩卻讓她有些印象。去年,就在她坐月子期間,恭親王常寧納了吳三桂的長女吳雙兒為侍妾。因為只是個侍妾,所以也沒什麼儀式,只是到敬事房去登記了一下。

    赫捨裡也只是聽珍兒匯報了幾句,知道了有這麼一回事兒。這個吳雙兒不是建寧的女兒,而是吳應熊的侍妾生的女兒。沒什麼地位,送給常寧做小妾還算是高攀了王府門庭。

    也不知道常寧是怎麼機緣巧合或者說糊里糊塗的就答應了納吳氏做小妾。只怕這門親事,會給常寧帶來數不清的麻煩。且不說吳應熊最後是要身首異處的。單說常寧一個皇室子弟,娶了漢人藩王的女兒,這往小了說,是和未來的敵人結了姻親,這往大了說卻是滿漢通婚混淆了血統。

    滿人就是有這麼個彆扭的規定,滿漢不通婚,但漢軍旗的女子卻不算在內,她們可以嫁滿人,還可以入宮為妃為妾。皇長女的生母張佳氏就是個例子。

    吳三桂的身份特殊。當然不能入漢軍旗為奴。所以,常寧娶的。是個從身份到血統都根正苗紅的漢人。玄燁現在隱忍不發,等到將來真的下令剷除三藩,常寧的這個侍妾,恐怕就成了定時炸彈了。

    赫捨裡第一天出月子,玄燁當然是要去陪她吃晚飯的。眼見得妻子氣色紅潤,還豐腴了不少,他就把乾清宮裡堆積的那些煩惱暫時都忘了,更何況。他還有很多問題要問她。

    夫妻兩個吃晚飯。照例是坐到榻上聊天兒。玄燁批了一天的折子,又要準備幾天後的朝會,自覺肩酸腿軟。非常疲勞。赫捨裡體貼地幫他按摩放鬆,一邊還在輕聲抱怨:「皇上,您才及弱冠,卻每天都累得和年逾古稀一樣,這樣下去怎麼了得。」

    玄燁也太辛苦了,她知道皇帝不好當,日以繼夜廢寢忘食什麼的都是有的,雍正就是累得猝死在任上的。可人家是四十好幾盼了許久掙破了頭才當上皇帝,自然是要加倍勤勉珍惜。

    玄燁八歲登基,十六歲親政,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慢慢經營這個國家,何必現在就把自己累死累活的呢?時間還長,爭什麼朝夕啊!

    「你不知道,你出不來的這段時間,我遇到了多少煩心的事兒。每一件都讓我不能停下來休息。說也怪了,平時那些問題,我也知道,一直擱置著總以為時機不成熟,可以慢慢等。

    偏偏就是開過年這幾天的功夫,還就什麼事兒都湊到一起了。逼得我不能不去料理了他們!」玄燁瞇著眼皺著眉語氣十分的不耐煩

    『皇上說的什麼,臣妾都不明白。」赫捨裡輕笑了一下,盡量保持語氣輕快:「不知道是不是臣妾這次坐月子太久了,錯過了外頭發生的好些事兒,不但皇上的話聽不懂,連祖母的教誨,也讓臣妾有如墜夢中的感覺。」

    「哦?祖母和你說了什麼嗎?你啊,這次是休息得夠久了。不過你即便是休息,也不忘對承瑞的「指教」他現在對你,是又敬又怕。時刻怕不合你的心意,惹你生氣。我看,你比上書房的師傅都讓人生畏。」玄燁想起兒子又嚴肅又膽怯的表情,歎了一聲。

    「是皇上說的,身為皇子,注定是要身兼重擔的,再說承瑞是男孩子,漢人有句古話男孩要窮養,長大才能頂天立地。女兒則要富養,長大才能相夫教子。承瑞從小受太皇太后指點,如今回到臣妾身邊,臣妾豈敢懈怠?」赫捨裡如是說。

    兒子是自己十月懷胎生的,雖說生他的時候吃足了苦頭,差點送了命,讓她到現在都還有孕前綜合症,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會去控制飲食。

    可說到底,他還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焉有不心疼的道理。可惜,他是玄燁的嫡長子,就看他父親生兒子的那個速度,加上自己又有了一個兒子。

    這些小的,未來真正兄友弟恭的可能性為零,野史小說裡,都說四和十四這兩個親兄弟尚且爭鬥不休,何況是嫡庶之爭。

    一貫強勢自信的赫捨裡始終都堅信,路要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才不至於迷茫。事業要靠自己一點一滴打拼才能守得牢。

    強盛如李唐王朝都有武皇后之亂,李隆基在一片兵荒馬亂之中脫穎而出,開創開元盛世。而他的爺爺,懦弱無能的李治,便宜的守成之君,卻是一事無成。同為女人,赫捨裡雖為武則天叫好,卻也為她不值。

    一樣是女皇,人英國和沙俄的女皇多霸氣,哪兒有那麼多紛爭,死了還要除國號重新做回李家的媳婦。真是浪費,太浪費了。

    都怪李治窩囊廢,他若是堪用,武氏做個聰明的賢內助也行,君王有大能,皇后為大賢。豈不是千古美談?既然在中國永遠不可能實現女子執政,那女人何苦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呢?安享富貴榮華。閒來無事才替夫君出謀劃策,豈不兩全其美?

    這必須得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找的男人必須是外剛內柔,不怕自己累著,反而怕你累著。這樣的男人招人喜歡。她就是要把兒子鍛煉成這樣的男人。畢竟嫡長子的帽子太大了,沒有強健的體魄,過硬的心理素質,怎麼擔得起?

    現在承瑞的條件得天獨厚,沒有長幼之爭,沒有嫡庶之分,他就是玄燁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沒有爭議。玄燁現在沒有立太子的念頭,但誰也不能越過他去。

    赫捨裡的希望,是承瑞能夠順利成長,出宮建府,先封王。後稱帝。不需要太子的頭銜,更不需要住在宮裡。他和其他兄弟相比。不需要有什麼特殊待遇。因為,朝臣和天下百姓的眼睛自然能看出分檔來,他們會自行想像。

    嫡長子背負的輿論壓力已經很大了,她必須對他嚴加管教,等他再大一點,她甚至打算送他去密雲或者豐台大營,讓他從軍。這些話,她現在還不能和玄燁說。說了他也不會同意。更何況慈寧宮還有一個太皇太后在呢!

    想起太皇太后,赫捨裡又是長歎一聲,如果不是因為太皇太后教養了承瑞,她也不用擺出這副晚娘臉來對待他。太皇太后的心眼兒,比針眼兒都小。她如果對承瑞百般呵護疼寵有加,老太太心裡指不定多不舒服。又要找自己喝茶。她的所有物,別人都別想染指。

    現在他對承瑞嚴格,給她機會扮演慈祥的祖母,遂了她的心願,她嘴上不說,心裡指不定多樂呢!哎,兒子啊,別怪額娘狠心,實在是疼你太多了,不得已,只能由我來唱這個白臉了。

    想著兒子的事情,她就克制不住的歎息,邊上的玄燁見了,一陣好笑:「既然這麼理直氣壯,你又歎什麼氣呢?」

    「皇上,承瑞到底才八歲多點兒,即便他得了上書房師傅們的集體誇讚又如何?臣妾有的時候也想,將來,等三阿哥四阿哥還有小五長大了,都入了上書房,承瑞的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現在這麼辛苦有些不值得。『赫捨裡把自己給繞進去了。

    「怎麼不值得,我覺得很值得。他不像我,身逢亂世,有那麼多曲折的經歷,我會盡我所能,給他創造四海昇平的天下,這樣,他就沒有機會體會我體會過的那些。我只能人為地替他添加一些挫折,磨練他。你能和我想到一起去,這對他來說,是幸事。」玄燁一把拉過老婆,抱在懷裡,軟軟的身體帶著哺乳期特有的馨香。

    既然知道老婆不是對承瑞心有成見故意刁難他,玄燁的心也定了下來,繼而想起了另一個問題:「你剛才說,皇祖母說了你聽不懂的話?是什麼話?」

    「哦,祖母說了好些話,說到和順和柔嘉兩位姐姐的兒子,說到孔姑姑,還說到建寧姑姑.讓臣妾困惑的是,祖母一會兒說建寧姑姑的長子鬧騰,一會兒又說不鬧騰了。沒有以前鬧騰什麼的,臣妾完全沒聽懂。」

    「嗯?祖母怎麼突然想起說這個話?」玄燁奇怪了一下:「過年的時候,祖母因為氣喘,誰也沒見啊!」「啊?」赫捨裡傻了:「祖母有喘症?沒聽太醫說過呀,臣妾居然從來都不知道。」

    「沒事兒,已經調養好了的。只是,她怎麼會說被姑姑和姐姐家的孩子鬧騰累了呢?」玄燁沉思。「臣妾也奇怪,不過,她老人家很多提及建寧姑姑家的世子,是個什麼情況。還有,恭親王納吳氏為妾,皇上怎麼就准了呢?」赫捨裡百思不得其解。

    「不然能我能怎麼辦?」說起這事兒,玄燁一陣氣惱,五弟太不謹慎了。這事兒不說還好,說起來朕就一肚子的氣。」玄燁氣得不輕,連自稱都改了。

    赫捨裡連忙安撫:「皇上息怒,究竟是怎麼回事兒,五弟無緣無故怎麼會招惹了吳家人?」「說起來,這事兒朕也有責任,當年五弟出宮,朕封了他親王,卻念他還小,沒有派差事,是讓他做了個閒王。沒想到這一閒竟閒出了事端。」玄燁餘怒未消。

    「這是怎麼了?」赫捨裡愈加疑惑了。「這事兒說起來真是可氣。你知道嗎,年初一的時候,我差點兒就被人逼死了。」赫捨裡吃驚莫名。玄燁慢慢把事情的原委講給老婆聽。她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自己真的錯過了這麼多的事情啊!吳三桂這麼快就沉不住氣,想要將玄燁一軍了?不可能啊,他怎麼能這麼沒腦子呢?怎麼說都是割據一方的王爺,不會這麼衝動才對。

    這是,這麼多不可能偏偏就真實發生了。事後,吳應熊知道爹爹闖了禍,連忙想著補救,玄燁正在氣頭上沒理他,福全一向以玄燁的意見為意見.自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接吳應熊的跳板.

    於是,吳應熊去找了常寧,送上大堆禮物不算,還送上了自己的庶女,常寧稀里糊塗收了禮,答應幫吳應熊周旋。事情傳到玄燁的耳朵裡,可把他氣得不輕。一邊拒絕了常寧的求見,卻派人到王府帶走了吳應熊送的禮物,一邊還讓敬事房下批文,准許常寧納吳氏為妾。

    常寧還以為事情辦妥了,卻不知玄燁對他非常失望,卻不能不認可了這樁婚事。他的心裡就想吞下了一隻蒼蠅這麼噁心。不過,就因為常寧的神來之筆,玄燁在事後的朝會上,光明正大地駁回了御史台參奏吳三桂割據地方,魚肉百姓的暴行。也沒同意戶部的條程,斷了三藩的糧餉。

    玄燁的理由很簡單,三藩和皇家互為姻親。唇齒相依,朝廷絕沒有薄待三藩之意,更不用說削了。朝中大臣們,尤其是御史台頓時內牛滿面。皇上啊。這話是您要我們說的,合著我們是被您當槍使了。所幸言官不以言論獲罪.不然他們可真冤枉了。

    經過這一次風波,才算是給年初一受辱事件作出了官方解釋,皇帝寬宏大量,概不追究。赫捨裡聽著玄燁的話,眉頭時皺時松,聽到最後一句才算是吐出一口氣:「皇上寬宏大量,總算是相安無事。」恭親王這回是真糊塗了。」

    「我已經把永干從他家接出來送去二哥家了,沒想到五弟這般不靠譜。」玄燁說完,摟緊老婆:「赫捨裡。你說。我是不是該生氣。」「該!」赫捨裡笑瞇瞇地吐出一個字,不過,皇上也要感謝恭親王。給您添了一個繼續懷柔三藩的借口不是嗎?」說到懷柔吳三桂,赫捨裡猛地想起一件事情,頓時臉色大變。

    玄燁感覺到懷裡的身體抖了一下,不解地看她:「怎麼了?想到了什麼?」「我知道了,我知道祖母是什麼意思了!哎呀,我真是坐月子坐得糊塗了。」

    「什麼什麼意思?」玄燁雲裡霧裡。赫捨裡卻不顧形象:「皇上啊!出事兒了,大事兒啊!吳應熊的長子,吳世璠,他是假的啊!真的吳世璠早就在雲南了啊!」

    「你,你說什麼?」玄燁一下子跳起來:「你說吳世璠已經在雲南了?」「是啊,祖母怕是早就發現了,怕皇上一時激憤,壞了大事,所以一直都沒有說。這次,吳三桂故意挑釁,不臣之心已顯露,祖母才隱晦地把這個事實告訴了臣妾,還明裡暗裡數落臣妾糊塗,居然一直都沒看出來。」

    「你,這,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吳應熊,耿聚忠兄弟,還有尚之隆作為質子,沒有詔命是絕對不能出京的,更不用說他們的孩子了。吳世璠怎麼可能離京?城門上怎麼會一點都沒有察覺呢?」玄燁不淡定了:「我去問祖母,一定要問清楚!」

    「皇上且慢!祖母若是想告訴您,早就說了,何必這樣和臣妾打啞謎呢?您這會兒去了也是白去,臣妾想啊,祖母的意思一定是,事情已經這樣無法挽回了。額駙大錯已成,到時候皇上只需顧忌姑姑一人即可。至於吳世璠是怎麼出去的,恐怕還是那年,皇上宴請三藩王以及王妃後出的事故。現在追究為時已晚。」

    「怎麼會這樣?姑姑怎麼會背叛我?她明知道質子的重要性,怎麼能這麼做?」玄燁完全相信了赫捨裡的話,認定吳世璠是逃了。「皇上啊,這事兒也不能全怪公主,畢竟血濃於水,那是她的親兒子。」赫捨裡勸道:「為今之計,只能假戲真做,就當這個是真的,只盼吳三桂不要越走越遠,連累了姑姑才好。」

    「哼,就算他現在懸崖勒馬也已經來不及了!這件事,朕是一定要做的!」玄燁怒上心頭:「他竟然敢利用朕的姑姑和弟弟,手都伸到朕的身邊來了。朕豈能容他!」

    糟糕!赫捨裡心中大感不妙,玄燁的心氣兒上來了,又是一場驚天動地。「皇上,這事兒得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啊!臣妾真不該胡言亂語,擾了皇上的思緒。」赫捨裡連忙道歉,心說自己真是有什麼就說什麼。歷史上吳世璠回雲南的第一次露頭,是在吳應熊和吳世琳被玄燁誅殺了以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