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盛世為後

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代溝 文 / 就愛嗑瓜子

    安親王著急上火,奈何王妃對娘家冷了心,不願意上門再去遭冷眼。安親王好說歹說都沒有用。一氣之下離開王府去軍營督軍了。

    然而等他回到軍營,發現原本自己身邊的副護軍參領,正四品的小將費揚古,一段時間不見完全換了一個模樣,雖說依然還是正四品,依然表面上對他很恭敬。但岳樂是什麼人?南征北戰閱人無數的大將軍,他一看就知道這孩子骨子裡的氣質不一樣了。

    當年,太皇太后把這孩子交給他帶,明確告訴他,這是董鄂妃的親弟弟,小爵爺,要他好好照顧。當時什麼狀況?當時是順治還沒死,太皇太后為了穩住順治,才聽了岳父大人的建議把費揚古從盛京接到京城,才讓他跟著自己當兵。

    當時的自己,正是南征北戰的全盛時期,對於太皇太后的心思自認為摸得很透徹了。她老人家是要我安置這個孩子,給他口飯吃,並不是真的希望他出人頭地。董鄂氏的族人,太皇太后恨不能他們全死光,怎麼可能有好對待?

    因此,費揚古以伯爵之尊,屈任正四品副護軍參領一當就當到現在。一晃眼,小娃娃長成了孔武有力的青年,他一個沒注意,青年費揚古已經有了獨當一面的氣質。

    還好,他對他依然恭敬,依然言聽計從,跑前跑後如小跟班一般被他使喚,沒有怨言。安親王回到軍營,看到軍士們對自己恭恭敬敬,還和眼前一樣。他的心裡多少獲得了一些安慰。

    然而。費揚古的表面恭順迷惑了他,只是現在他沒有心思想這些罷了。太皇太后在費揚古身上,見識到了索尼獨到的眼光,對於這個孩子。她是真心花了心血培養的。所以,安親王注定要在費揚古身上吃大虧。只是現在他還沒有意識到。

    安親王在軍營裡找安慰,糾結於老丈人退休後真的百事不管。只知道養花遛鳥含飴弄孫了。這叫他這種習慣了看榜樣的人以後可怎麼混啊!

    自從在蘇克沙哈的事情上吃了虧之後,他只覺得一步錯步步錯,現在往前看,不知道路在哪兒。回頭看,不知道錯在哪兒。戰場上拚殺慣了的岳樂對朝堂上以及下了朝以後的人情世故,玩得遠沒有戰場上拚殺那麼轉。

    讓他去糾結,除了他以外的其他人日子過得似乎都挺舒坦的。索家有了皇上賞賜的資本。以及皇親國戚的金字招牌,大搞土地改革,小農經濟,悄沒聲息的發家致富了。反正地皮是皇上賞賜的,他們做的完全是無本的生意。

    而且。家底厚實了,自然就怕賊惦記,就需要大批的莊丁護院。由於索家有三個人都在當兵,每年回來都會和索尼說一些關於老弱傷殘軍人在離開軍隊之後的悲慘遭遇。

    於是,索尼就在退伍軍人的身上動起了腦筋。清朝沒有退伍安置制度,長官高興了給點銀子你自己回家,不高興了,就把你一腳踢出部隊,你要是不小心死在路上完全和他們沒關係。索尼正是瞭解了這一點。才決定找他們。

    一來他們便宜,少小離家老大回的他們有的完全忘了家鄉是什麼樣子。這些滿洲老爺們兒跟著大部隊從關外打到關內。關外的家對他們來說,早就只剩下記憶的殘渣了。現在他們得知有機會到一等公索尼老大人的府邸討口飯吃,倒貼都願意。

    二來,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手上的功夫都是從屍山血海裡練出來的真功夫。雖然老了退化了不少,但意識還是在的,由他們加入,那就等於給那些家生奴才請了免費的教官,這筆買賣划算。

    三來嘛,就不能不說還是赫捨裡種下的因果,那些年調教兩位哥哥和小叔叔的一招一式全都記在她爹的腦子裡,眼看著原本游手好閒貪圖享樂的兒子變得越來越出息,他開始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了,再說,對自己兒子狠不下心,對那些莊丁他還能狠不下心?強帥嚴兵就是需要主官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選退伍老兵來當教官,這些人經歷生死考驗,還有什麼放不開的?

    基於以上三點,索尼開始琢磨著為軍方做貢獻,安置退伍老兵。而且他老人家還對兒子說:「這些人都是替老祖宗打江山的,無論滿漢,得一視同仁。進了我索家的院牆,就都是我索家的奴才,以前的事情,包括出身,都不提了。」噶布賴聽從父親的建議,開始著手蓄養家丁。

    索家如此,遠在科爾沁的太皇太后享受著家鄉的風土人情,家鄉人民熱情的歡迎,越住越有滋味。唯一讓她覺得不開心的是,她最小的弟弟,也就是端敏的祖公公,也就是太皇太后的小弟弟滿珠洗習禮的病癒加嚴重了,婚宴當天,他只出現了一小會兒就被人抬了下去。這也是太皇太后遲遲不肯啟程返京的原因之一。這個弟弟,是她活在這世上唯一的同輩親人了。

    不過,令她高興的是,這次蒙古之行替她解決了一個心病。滿蒙聯姻在玄燁那兒卡了殼,這讓她一直耿耿於懷,但是她卻找到了另外的辦法。她給這次跟來的端敏的親弟弟,簡親王德塞找了一個博爾濟吉特氏的媳婦。小姑娘叫烏蘭其其格,蒙語意思為紅花。是簡親王老王妃娘家一脈的。算起來和德塞還有些親緣。只不過在封建時代,親上加親是維持所謂血緣純淨的有效手段。

    於是,嫁了一位公主,帶回來一位王妃,老太太心理平衡了。但她依然不肯啟程。還在老家磨著,故意磨給自己多動症的孫子看。孫子在端敏婚宴過後,就表示要啟程回京,被她駁回了好幾次。現在他表面上不提,實則已經是望眼欲穿。作為養大他的親祖母,又怎麼會不知道,這會兒孫子心裡在想什麼呢?

    毫無疑問地,他在想赫捨裡,算算日子,八月中秋都過了,赫捨裡懷孕進入第六個月,從草原回京城京城,路上少說要兩個月。趁太皇太后的心,最好她們回去的時候,赫捨裡已經生完了。至於希望她生個什麼,說良心話,這個時候的太皇太后很矛盾。

    正宮嫡子是她想要的,但眼看著赫捨裡日漸坐大,如今要是生了兒子等於再添一塊砝碼。這是她不願意看到的。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讓老太太左右為難。但是玄燁卻滿心期待,期待他和赫捨裡的孩子早點降生。他希望皇祖母今天就啟程,他好趕在孩子出生之前回京,好第一時間看到小孩。

    張氏生長女的時候,玄燁看過一眼,心裡有些失望,赫捨裡卻告訴他,初生的小孩都是這樣的。以後長開了就好。但是,他依然私心的以為他和赫捨裡的孩子,一定生出來就好看。還有那個馬佳氏,她居然也懷孕了,這個女人也不錯,身上帶著和赫捨裡相似的沉穩勁兒,安靜,鎮定,笑起來輕輕柔柔的,讓人覺得舒服。

    再看看這回帶出來的兩個,葉赫那拉氏不識字,白丁一個,而且長得對不起葉赫部出美女的傳統。脾氣好有什麼用,朕是皇帝,你對朕脾氣好是應該的。玄燁對她不滿意。

    另外一個,鈕鈷祿氏,玄燁想起她來莫名的頭疼,這女人怎麼總是那麼跳脫呢?你好歹也是名門閨秀,伺候朕喝杯茶都差點把朕燙死,你說朕能不提防你三分麼?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你這麼手忙腳亂頻頻出錯的樣子。倒是讓朕覺得你和你的義父鰲拜不是一路的。如果你將來能夠淡定點,溫柔點。等你義父死了,朕說不定會改變主意。不過現在嘛,朕只能說抱歉了。

    玄燁對兩個帶出來的小妾都不滿意,這讓太皇太后傷腦筋,通過赫捨裡和馬佳氏的榜樣,太皇太后更加確定了,兒子的品味也繼承了他的父親,喜歡溫柔婉約淡定型的,偏偏他這個年齡段的滿洲貴女多是鈕鈷祿氏這種跳脫型的,當然,赫捨裡是異類,馬佳氏比玄燁大了整整三歲,她是這批秀女當中為數不多已經來過葵水的姑娘。

    太皇太后是很不想孫子喜歡上婉約型的美人,一是因為這樣一來蒙古格格們永遠沒機會了,二來婉約型的姑娘通常身體欠安,身體好的,誰不愛蹦躂啊?身體欠安意味著活不長,活不長意味著皇帝一旦喜歡上了,就很有可能像他阿瑪一樣,陷入失去愛人的悲劇當中。太皇太后怎麼能忍心看到這些。

    其實她的想法也對,《紅樓夢》裡老太君不選林妹妹做孫媳婦,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因為林黛玉是個病秧子,今天不知道明天麼?寶玉要真娶了個藥罐子,不但影響賈家後代的質量,還有可能讓賈家絕後的。

    出於為家族繁衍計,任何當家老太太都會選那些身體健康好生養的姑娘做兒子或孫子的媳婦,當然,戲劇衝突就在於兒子或者孫子不能理解老太太的這番苦心,偏偏就被林妹妹之流的病西施迷了心竅。(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