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盛世為後

第一卷 第七十二章 托管 文 / 就愛嗑瓜子

    孔四貞的婚禮鬧了這樣的大動靜,把太皇太后氣得不輕,當年的新年晚宴,她就以身體不舒服為由缺席了(盛世為後第七十二章托管內容)。小皇帝還沒緩過神來,以為皇祖母是放他一個人盛大場面了。

    他一個人在龍椅上各種手舞足蹈,而太皇太后則在西苑款待孔四貞和新姑爺,而建寧公主,和順公主以及她們的額駙,建寧的長子吳世璠以及柔嘉公主和她的未婚夫耿聚忠,都被請到了。

    席間太皇太后隻字不提尚之敬冒犯玄燁,使得他在喜堂上鬧出笑話的事。很慈祥地問了乾女兒的新婚生活,以及和順什麼時候給她生曾外孫。還很好興致地那柔嘉和她的未婚夫開玩笑。

    說是她把別人家的新娘養到二十歲已經很自私了(孔四貞結婚的時候剛好雙十),不能讓耿家也能這麼久開過年來,也該挑一個好日子把小兩口的事情辦一辦了。

    她讓耿聚忠趕緊的寫信回去,請老王爺帶著世子北上,還特別提到了豪格的女兒耿精忠的嫡妻也正好回家省親。

    紫禁城裡各種混亂,西苑卻是一片和樂。只是這一次,赫捨裡沒有跟著一起進宮,而是在家和家人一起過,穿來這麼些年,吃的年夜飯也不少,卻只有這一頓是阿瑪額娘哥哥們在一起,大家吃了一頓原桌面。阿瑪的那些個小妾和她們的子女全部被拒之門外。

    赫捨裡的兩個哥哥,綸布和長泰,這些年在盛京軍營裡混著,一點兒都沒有軍中的豪氣反而沾染了一身的匪氣。赫捨裡越來越看不慣他們,見了面都不想搭理,礙於長幼有序的規矩,不能不行禮問候。心裡卻把他們挨個罵了一遍。

    說來也怪。兄弟倆如今在外面混久了,可回了家見了赫捨裡,還是像老鼠見了貓,能躲就躲,實在躲不過的話,只好擺一張苦瓜臉低頭哈腰求訓斥。大夫人因此總是笑他們「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這兩隻皮猴子只要一見著赫捨裡,立刻乖得跟套上了緊箍咒似的。總被她差遣。

    一會兒到園子裡幫忙搬花了。一會兒替她到街市上買個零嘴兒了,總之二小姐手指到哪兒,兩位少爺的人就要跑到哪兒,要不然,二小姐連一板,手指能指到兩人的鼻尖上(盛世為後72章節)。

    這大雪的天兒。下人們路過園子,見到兩位少爺在樹邊上站樁,鼻涕都掛到最邊上了。還是一動不敢動。一個個都低著頭快速路過,生怕自己一不小心露出笑容來。這真是太有喜感了。其實赫捨裡也是沒辦法,兩個哥哥小時候走路還蠻有樣子的。長大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學起古代文人文人踱方步了。

    走路的時候,雙腳習慣腳尖向外踢,這要是擱在穿長衫拿折扇的文人身上,這叫「范兒」。可兩個哥哥是軍人。雖然清朝的軍裝也是長褂子配鎧甲,但腿上必須有足夠的勁兒,才能在關鍵的時候穩得住馬。聽說自家哥哥的目標還是當將軍,赫捨裡立刻就噴了,直接讓他們去園子裡罰站了。

    起先兄弟兩還不服氣,赫捨裡就讓他們雙腿併攏,腿縫中間夾一本《論語》,告訴他們說,半個時辰之內,書不能掉下來。結果這一站,可把哥倆給整慘了,他們哪兒受過這份罪,三分之一炷香都沒到,書就掉地上了。惹得赫捨裡一陣搖頭,素質啊,這就是上三旗少爺們的素質。

    咱們現代軍人,新兵連第一件事就是站軍姿,站不直受罰的,兩腿中間夾信紙,一個小時保持不掉下來才算過關。一般人都不用受這份罪,高中大學的軍訓早就學過這些,當然,也有個別像許三多這樣的呆頭需要這樣加餐。

    赫捨裡讓兩個哥哥把長袍的前擺捲成麻花塞到褲帶裡,把腿露出來,在腿縫中夾《論語》。條件已經寬鬆了,沒想到兩人還是不行。她頓時失望了,怪不得三藩造反的時候咱們一開始打不贏呢,怪不得葛爾丹造反的時候我們一開始也打不贏呢,怪不得我們碰上沙俄的鐵騎不敢和他們拼持久戰呢!原來問題就出在這兩條站不直的腿上!

    於是,從年前哥倆回來被赫捨裡抓住之後,她就變著法兒地讓他們罰站,強制糾正他們的站姿,而小哥倆到底是個人英雄主義思想作祟,受不了被小妹奚落。一咬牙居然堅持了下來。把一直頭疼怎麼教育孩子的噶布喇看得目瞪口呆。

    兩位少爺罰站,二小姐在邊上監督,稍有不如意就鞭子伺候,這成了園子裡的一道奇景,一天天無數下人們經過,兩人從一開始羞得滿臉通紅,只想找個地縫鑽下去,到後來的習以為常,面不改色、這一切全都看在噶布喇的眼裡(盛世為後第七十二章托管內容)。

    正月十六,兩個兒子脫離苦海回盛京去了,看著和回來的時候精神面貌判若兩人的兒子,噶布喇的心裡有了計較。赫捨裡卻不管這些,依舊過著自己悠閒的大小姐生活,心裡卻在數著日子,祈禱著這會兒宮裡的小祖宗,你可千萬別亂跑,尤其別出宮,你那額娘,慈和皇太后,眼瞅著就要不行了。

    赫捨裡擔心玄燁,玄燁卻是樂得翻天,太皇太后在西苑養病,帶走了蘇麻喇姑和內務府的一眾堂官。只給玄燁留了一個人伺候著,這個人是誰呢?他是蘇克薩哈的族親,葉赫納喇氏,也許這個姓氏大家不熟悉,那麼另一個譯法就耳熟能詳了;葉赫那拉氏。他的名字叫明珠。

    當初福臨駕崩以前,選擇蘇克沙哈做第四位內閣大臣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有過人的才幹,也不是因為他有多麼忠於朝廷。而是因為他背後的葉赫納拉氏家族。

    葉赫那拉家族是女真最路老的部落之一,努爾哈赤當初為了吞併他們,曾多次發動戰爭,導致葉赫那拉一族的貴族全部被努爾哈赤殺害,以至於民間一直流傳著部落最後一代首領臨死前的毒誓:葉赫部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了建州女真!

    然而事實上,愛新覺羅家對葉赫部的人才,一直都是非常傾慕的。這人才中,包括有學識的男人,比如蘇克薩哈。也包括漂亮的女人,比如著名的葉赫老女,也就是努爾哈赤想了一輩子都沒有得到的東哥。

    納蘭明珠是葉赫那拉氏貴族的後裔,家勢不用說了,頭頂上還頂著蘇克沙哈的名頭,實際上不應該只在內務府裡做堂官。他的背運,完全是因為娶錯了老婆。他老婆是多爾袞的侄女,英親王阿濟格的嫡女。多爾袞倒台後,所有他的親戚一併獲罪,賜死的,貶為庶民的,阿濟格也被賜死。他的女兒當然因此就掉價了。

    明珠因此只能在內務府裡混著,這次太皇太后特意把他留在小皇帝身邊伺候著,他可賣力了(盛世為後72章節)。想著法兒的在玄燁面前露臉。說來也巧了,太皇太后一走,就輪著了朝會,小皇帝又坐在龍椅上。這一回,他不想只當看客。

    然而,每次朝會都是老樣子,政協和執政黨免不得要吵起來,玄燁聽的頭疼,不過這回,他聽明白了他們在吵什麼。上三旗的正白旗和正黃旗,旗下居民和封底在京城周邊,這是入關以來就這麼定的,因為當初多爾袞掌管正白旗,由他帶兵打下的大明江山,他的兵丁當然是要從龍入關的。正黃旗代表皇帝正統,自然跟著福臨入關。獨留下鑲黃旗還在東北苦寒之地。

    多爾袞為了自抬身價,把正白旗整個抬入上三旗,這麼一來正白旗在首都周邊大肆圈占土地發展人口,有把富饒的關中大地整個佔了的趨勢。這事兒放在以前多爾袞在的時候,別人屁也不敢放一個。

    多爾袞死後,福臨沒有對正白旗歸入上三旗發表意見,反而很慶幸自己掌握了八旗中人口最多,兵力最強的三個旗。可是對正白旗大肆擴張艷紅的人,大有人在。其中一個就是鰲拜,他是鑲黃旗人,也是從苦寒之地出來的。

    跟著鰲拜打天下的時候,也沒忘了自己是鑲黃旗人,比正白旗高一個檔次。眼看著正白旗因為抬旗而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他是眼紅得不得了,畢竟自己的族人還在黑龍江啃大白菜呢!眼下多爾袞的骨灰涼了,福臨的骨灰也涼了,玄燁又是個不知世事的奶娃娃。此時不為族人謀福利更待何時?

    更何況對面坐著的是蘇克沙哈,他老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於是,鰲拜這個時提出來,正白旗和鑲黃旗是時候換防了。這一下,蘇克沙哈直接跳起來了,扔給他三個字:「沒門兒」正白旗兵丁百姓加起來逾十萬眾,這哪兒能他說一句搬家就搬家。

    再說了,他們在這兒住的好好的,長的都住了三四代人了,早就在這兒生根發芽開花了,再叫他們到東北的苦寒之地去?蘇克薩哈毛了,直覺地認為鰲拜這是針對他找茬來了,一言不合,直接吵了起來。朝堂之上又亂成了一鍋粥。(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