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盛世為後

第一卷 第一章 重生在順治十年 文 / 就愛嗑瓜子

    今天是個艷陽高照的好日子,京城連下了好幾天的雪今天也終於停了,家家戶戶都忙著掃雪,貼春聯,把因為風雪而收進去的風雞臘肉再掛出來吹吹,或者把成串鮮紅的辣椒掛出來,大家臉上都是喜氣洋洋,因為今天離新年還有十天,原本以為會在風雪中送走舊歷的人們終於鬆了一口氣。都說瑞雪兆豐年,可這雪下得太大太久,也是件惱人的事情。

    清軍入關第十個年頭了,北方的百姓早已習慣身邊忽然多出管父親叫阿瑪的男人女人,他們比南方人更容易接受頭上的大辮子。他們世世代代住在這裡,他們迎接了一代代不同的統治者,對他們來說,改朝換代並沒有什麼不同,生活一直都在向前走,從來都沒有倒退過。

    街上,自掃門前雪的老百姓們還在抱怨天寒地凍,這雪不知道要溶多少天去。遠遠的,兩匹馬呼嘯而過,直接把窄小的街道掃蕩了一遍,人們紛紛丟了掃把逃到一邊,嘴裡剛想抱怨,可一看見對方頭上的頂子,到嘴邊的話又嚥了回去,只在肚子裡咕嚕了幾句。悻悻然關門閉戶。

    兩匹馬一直掃到街尾,轉了個彎直到一座大宅門前停住,兩人下馬,急急奔到門上,使勁拍門:「報直隸急報!」門上人把急報直接聽成看捷報,心急慌忙開門:「捷報?」「兩個拍門的一愣:「什麼捷報?快,快去稟報主子,大爺的加急文書來了!」

    門上人這才聽清楚,連忙開了側門出來牽了馬:「喲,主子這會兒還在朝上,沒回呢!你們先到裡頭歇歇。要不,我去通報二爺?」兩人幾乎是連滾帶爬地進了門:「二爺在家也成,大爺說了信務必由我們親自送到主子或二爺的手上才行!」

    門上人點頭哈腰:「哎,這就去了,二爺這會兒在書房呢!已經讓人去請了。」一邊說著,一邊把兩人摻到偏廳,烤上炭火奉上熱茶。

    不一會兒,外頭進來一個身穿深青色錦緞袍子,外罩一件黑底金紋馬褂,披著黑狐皮斗篷的年輕人,進門就說:「大哥來信了?信呢?」兩個報信的慌忙打千兒:「奴才給二爺請安,大爺的信。大爺囑咐,一定要親手交到您的手上才行!」

    年輕人接過信,點了點頭:「你們也別急著走,眼瞅著大嫂就快要生了,等得了好消息一併回去匯報,賞賜也可多納些。」說罷大步流星地出去了。兩名報信人只能看著他的背影謝恩。

    這裡是一等伯赫捨裡索尼的家,剛才出去的出現的二爺,就是後來名震朝堂的索額圖,而大爺則是索尼的長子噶布喇,現在正在直隸替順治辦差。

    順治十年,直隸大水,災民數以萬計,總督無力治理,導致橫屍遍野瘟疫叢生,偏偏這個時候正值清初,多爾袞剛死三年,他所制定的清初六大弊政:圈地,占房,剃髮,易服,充投。捕逃依然還在有效期內,其中捕逃一項尤其嚴格,不但逃的人要死,組織和包庇逃人的人更會被連坐。

    因此,即便直隸的生存環境已經降惡劣到了歷史最低點,災民們依然不敢背井離鄉地逃荒,就怕一不小心被定個「逃人」的惡名,一旦成為逃人那是終身都無法洗掉的污點,最好的結局都要被流放到松花江邊上去當苦力。

    順治十年,年輕的順治帝剛親政到第三個年頭,國政還一塌糊塗,即便是這樣,他還在**瑣事上和母后大人紛爭不斷,廢了皇后為靜妃,為此母子失和。索尼時任內務府總理大臣,世襲一等伯。內大臣,議政大臣。已經是福臨最親信的大臣之一了。

    而他的長子,次子都已經出仕朝廷,一內一外,父子兩代人輔佐福臨,準備勵精圖治開創一番新氣象。偏偏這個時候,天災來了,直隸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把富饒的關中直接變成了難民場,戶部吏部刑部聯名上書,要求嚴懲流民控制災情,盡量把災民和伴生的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之內。

    於是,順治帝左看又看,左選右選之後,噶布喇被點中了,前往直隸處置災後事宜。現在加急文書傳回京城,交到索額圖手中,卻是出了大事,官逼民反。大清對這片新征服的土地依然採取著高溫高壓滅菌的利樂包管理模式。在六大政策的輪番壓搾下,漢民族正在經歷著痛苦的掙扎。

    本來就因為貴族跑馬圈地而被強行掠奪生產生活資源的農民們又糟了天災,還不能逃荒,你說這日子過得得有多悲催。再加上滿人初來乍到,對調解漢人矛盾沒什麼經驗。夏秋季節遭了災,冬季就沒有足夠的糧食過冬了。於是,餓肚子的繼續餓肚子,窮人就繼續窮。

    這個時候如果再加上官府來收稅,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直隸民變了。索額圖看完信,苦笑著:「這才消停了幾天,又來事兒了,哎,這日子啊……」

    正說著,外面一陣亂哄哄的聲音:「哎,大奶奶要生了,嬤嬤,趕緊的!」索額圖的頭更疼了,瞄了一眼手裡的信紙:「大哥,你這趟外差出得可真是時候!」

    東院主屋的炕上,一個被子山高高地隆在那裡,丫鬟婆子在被子山邊上踱著步子,不時地叨念著,細聽之下卻是滿語。屋子外頭的天井裡,兩個穿著白狐皮袍子,帶著翻毛邊兒的大護耳帽,帽子底下露出一小截金鼠尾兒的男孩,正湊在窗下使勁兒往裡面偷看。

    出來盛熱水的嬤嬤見了,拿著盆兒就來攆人:「去去,一邊兒玩去,瞧什麼ど蛾子,仔細眼珠子!」兩個男孩兒笑嘻嘻地:「嬤嬤,額娘又生小弟弟啦。」這話夾雜著半生不熟的滿語和更夾生的京片兒,嬤嬤有聽沒懂,眼見小主子不聽話,抬起臉盆就往其中一個的頭上敲。

    小哥倆見嬤嬤要打人,頓時嬉笑著跑開:「額娘又生小弟弟了,生個弟弟吃酪餅子咯」嬤嬤聞舉著臉盆哭笑不得。門口丫鬟卻喊了:「哎,快者點兒,熱水啊!」

    床上的被子山在經過各種起伏震動尖叫折騰之後,終於消停了,女主人汗濕的臉轉過來,嘴唇微動:「是個什麼?」婆子正在給新生兒包襁褓,聽見女主人問話,忙湊過來:「大奶奶,是位小姐。您瞧這小眼睛小鼻子,多水靈……」

    「女兒麼?那麼沒聽著哭聲?」女人疑惑地問。婆子也覺得奇怪,把孩子抱給女主人:「您給瞧瞧,小姐這小手小腳動得多歡快,就是不見哭。」女人歪頭看了一眼,果見襁褓中的嬰孩小手小腳亂晃,分明是個生命力旺盛的,心裡一鬆:「罷了,抱下去吧。」

    誰知,婆子抱著孩子,前腳剛跨出門檻,後腳孩子就來了個驚天動地的哭嚎,只把婆子驚得差點絆跟頭,再看懷裡的孩子,閉著眼張著嘴一聲哭得那叫一個賣力,隨即回轉:「正說著話兒呢,這就嚎了,像是母女連心,捨不得額娘呢!大奶奶,您給哄哄?」

    女主人無奈:「那就抱這兒來吧。」婆子把襁褓抱過去放在女人的枕頭邊上,女人費力地抬手抬手拍拍女兒:「不哭了……」襁褓中的孩子還在繼續哭,一點消停的跡象都沒有。女人無奈:「嬤嬤,會不會是餓了或者襁褓太緊?」

    婆子抱過襁褓仔細檢查:「沒有的事兒,小姐這是剛才沒趕上,這會兒起性子了,一會兒累了也就消停了,您歇著,奴婢先把小姐抱出去,免得驚了您。」說著,不顧孩子在哭,打起簾子就出去了。床上的女人看著簾子的方向歎氣:「女兒麼,但願她能長命百歲!」

    婆子抱著孩子出門,立刻就被守候在外的小哥倆逮了個正著:「出來了,嬤嬤,是弟弟還是妹妹?」婆子一笑:「是個妹妹……」小哥倆頓時洩氣:「妹妹啊,哎,不能玩不能鬧……」說著也不看孩子了,以前以後奔出去找新玩意兒去了。

    襁褓中的孩子這個時候長著小嘴打了個哈欠,抬手搓了搓臉,頭一偏,睡著了。嬤嬤一見,樂得合不攏嘴:「這娃娃真逗趣,小胳膊小腿兒的,卻學大人樣。」說著攏了攏披風往廂房去。進了房間,把孩子放進事先準備好的搖籃裡,一邊搖著一邊看,越看越覺得這孩子透著一股子大人的性子,剛出生的孩子,手腳都沒長開,包在襁褓裡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半天也不會動一下。

    可這女孩,襁褓根本包不住,從出生到現在,她的手腳就沒有消停過,一直在動,哪怕睡著了還繼續群魔亂舞。就沖剛才哭的時候那氣勢,嬤嬤扶額,這孩子是不是生錯性別了?

    搖床上的娃娃現在也很糾結,我這是走了什麼狗屎運?還沒去閻王那兒報到就直接投胎了?可是該死的,怎還是女生呢?我上輩子發誓下輩子再也不做女生的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