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蕪傳

正文 第72章 072.一朝升心比天高 文 / 蘇小涼

    許家二房留在儀都沒有前來漯城,這些年憑藉著許家大房的提拔混的也不錯,論說起許家二老爺的官職,那還比柳尚義高了一些,所以許家覺得這身份上也挺合適的。首發哦親

    可人家前頭還有個國公府嫡長孫女的身份呢。

    柳老夫人聽到許家的事兒就頭疼,撇清關係都來不及,怎麼可能還會讓孫女和許家結親,再加上這層層的關係,柳青蕪許給許鶴庭,虧許家也想的出來。

    可這許大夫人卯足了勁是要來說親的,媒婆誇的是許鶴庭的好,許大夫人說的是兩家之間的親絡,「老夫人,有多少人是像咱們許家柳家這樣的,這可是親上加親的大好事,您想啊,這柳姑娘嫁去了許家,咱們許家可不得好好待她,咱們家兩家人也就更親了。」

    「確實是沒幾家像我們兩家這樣的。」柳老夫人同意了她前半句話,儘管表達的還不是一個意思,,「不過我們家大丫頭年紀還小,說親尚早,暫時還不打算,等她及笄後再說也不遲。」

    「遲了,等及笄了別人家可都準備著成親了,老夫人啊,我也說句大實話,這姑娘家的年紀最拖不得,十四十五,過了就是十六,別人十六成了親要當娘,咱卻還留在家裡,就算是多留孩子兩年,這好人家可都被挑沒了。」許大夫人陳氏誇著,大有兩家人不結親就不罷休的勢頭。

    「不急。」柳老夫人搖搖頭,「你們回去吧。」

    「老夫人,親事定下過個兩年成親也正正好,咱們兩家人再做親家,絕不會虧待了你家大姑娘,我們婷還是你兒媳婦呢,這等子親近關係,可尋不著。」許大夫人洋洋的說著許二老爺一家子在儀都的情況,包括這侄子許鶴庭,「那孩子很快也要來漯城,明年就應試了,定能取一個好成績,屆時得了賞識,怎麼都是一樁好親事。」

    「許夫人,是不是好親事我們也瞧著,如今孩子還小,確實沒這心這麼快把她說出去,你說我這老婆子想多留她幾年也好,家裡捨不得也好,總之啊,你們啊就回去吧。」

    柳老夫人擺手,一回兩回拒絕,三回四回還拒絕了,許大夫人那一腔子熱情也退了大半,「老夫人那您啊好好考慮考慮,您這麼疼孫女,咱們家可不會委屈了她。」

    派人送了媒婆和許大夫人出去,柳老夫人半響拍了拍腿,「這都是什麼事兒!」

    「虧的把人請到您這兒來了,若是去含芳院那兒,說不定這事就成了。」馮媽媽給她撫背,柳老夫人不禁沉了臉,「我早就說了青蕪的婚事我要拿主意,二郎他也不敢做了決定,真是什麼樣的都敢往兜裡揣,沈貴妃生下二皇子,許家的頭都快要抬上天了。」

    德妃和沈貴妃雙雙生下皇子,許家因此也雞犬升天了,在別人眼裡看著這不是跳樑小丑是什麼。

    「您何必和他們一般子見識,來了這婚事您也不會答應。」馮媽媽頓了頓,「就怕這許家上門口別人瞧見了,會熄了前來打聽的心。」

    許家人如今招搖的人,努力想擠入世家行列呢,許大夫人給兩個兒子做主的婚事選的都是勳貴人家,以許家的條件,選不上人家的嫡長女,大房出的,那就選二房的,許家這求切的心,若是大勳貴的人家,庶女他們估計都娶了。

    話說若是柳青蕪再年長兩歲,許大夫人還看不上柳青蕪來做她自己的兒媳婦,她覺得小姑子許氏是個麻煩,這姑爺的官職也不算高,將來又不能繼承國公府的一切,若是大房出的她還會多瞧幾眼。

    現在許家大房兩個兒子都娶親的,那就二房來,挑來挑去柳家二房顯得門當戶對,於是這就上門來了,她這上門也不低調啊,別人第一次前來打聽有沒有意願,請個媒人或者托個認識的人來,子丑寅某總要知道人家有沒有這意思,沒有的話自己都不用再來。

    做不成親家的以後還是要打交道,親自過來被拒臉面上多少不好看,許家倒好,大搖大擺的過來了,等她們走後,不知情的肯定會以為柳家這是要與許家結親了。

    想到這茬,那些許老夫人送來的東西柳老夫人多一秒都不想留,「派人把她們送來的東西都送回去,她們怎麼送來的。」

    「馬車後蓋了紅綢送來的。」馮媽媽扶起她。

    「那就讓人裝了車,原模原樣的送回去,她們要讓人知道這事,咱們也不懼讓人知道柳家把這婚事給拒了,大大方方的把東西還回去。」柳老夫人走到屋外,「讓嚴媽媽去辦這事。」

    在旁的秋霜很快跑去找嚴媽媽了,柳老夫人在門口站了一會兒,轉身折回屋內,「二老爺回來了讓他過來我這兒一趟。」

    許家大夫人回許家還沒多久呢,柳家就派人把她送過去的東西給送回來了,送去時拿什麼東西蓋著的,送回來還是這樣,紋絲未動。

    這樣就是明擺著不願意結這門親事了,若是放了幾天再送回來,或者留下了一些送了一半回來,那都還有點餘地。

    許家大夫人臉色不甚好看,讓人把東西收起來,許老夫人這邊問她說的如何,她搖頭,「娘,這事兒成不了,您看我一去柳家,門口的人就把我請去他家老夫人院子裡了,我是想去小姑子那邊的,恐怕柳家大姑娘這婚事,小姑子做不了主。」

    「婚姻大事肯定是父母做大頭的主意。」許老夫人似乎還覺得自己女兒在女婿跟前還是能說上話的,再者就算是派人去儀都打聽,自己孫子也是個不錯的。

    殊不知柳家根本沒管這許鶴庭人好不好,聽到許家倆字就不願意了。

    「這又不是小姑子生的,是前頭留下的,在柳家老夫人跟前養著的,婚事怎麼可能會由小姑子他們拿主意,娘,這婚事我也想成,現在看看是成不了,一早興轟轟

    轟的抬過去,前腳抬進後腳又把東西送回來了,擺明了是不想。」許大夫人也是授了丈夫的意思去的,婦道人家見識短,她好歹也看得清結親背後意味著什麼,只是許家看得清,人柳家會看不清楚麼,她也不想再上門去討腥了。

    許老夫人想起女兒沒了孩子之後在許家這狀況,聽半響下來也歎了一聲,「改天我去看看。」

    許家這廂開了個頭,後頭陸陸續續有人向柳家打聽意向來了,別人打聽的低調,婚事這種事,只有兩家人下定後傳出去才是喜,還沒成的到處讓人知曉,哪裡值得說了。

    柳老夫人一概以柳青蕪年紀尚幼拒絕了,尚未及笄,這年紀說親不算太早,可也不必這麼急,好女百家求,又不是嫁不出了急著往外送,何必來一個都眼巴巴的瞅著合不合適。

    不過柳青蕪的婚事還早著,柳思衡的婚事卻不早了,李氏最後看中了一家,和柳老夫人商量後準備要去那一戶人家說親時,柳思衡早一步得到消息,到柳老夫人這兒求情來了。

    挑著家裡最能說的上話的,可以說服爹和娘的人,柳思衡第一選擇就是柳老夫人,本來他還想再等等,可李氏都要準備替他去說親了,他也不能等了,急著到柳老夫人這兒表心意,他有中意的姑娘,他想讓柳老夫人和爹娘說說,允了他。

    漯城中有沐王府,這沐王府和賀郡王府一樣不是皇親國戚,不過人家沐王府的人有出息,比賀家和塗家都要混得好,所以沐王府到現在這王位還在。

    沐王府的老王妃生了兩個兒子,沒有女兒,沐老王爺年輕時是個風流倜儻的人物,這種風流一直持續到現在,所以他有一群的姨娘侍妾歌姬,也就有了一群的庶子女,老王妃不喜那些庶子,但因為自己沒女兒,對這群庶女倒還是寬容,請人來好好教導,都記在了自己名下,還養了其中幾個在自己膝下。

    所以上沐王府求親的也不少,好歹能攀上沐王府不是。

    但是庶女的身份也分高低,沐王府有十一個庶女呢,老王妃養過的幾個自然能說的好親事,但是沒養過的呢,排行後頭的呢,雖然老王妃寬容,但後院這種事,年紀越小,越容易被忽略,肯定也說不著好親事。

    柳思衡中意的姑娘就是沐王府的庶女姑娘,排行第九,今年十五了,沒被老王妃養到膝下過,也不是最受寵的幾個,十五歲還沒說親的緣故就是她前頭還有兩個姐姐比她大了半歲一年排著等說親呢,她們出嫁了才能輪到她。

    柳老夫人聽孫子說完,半響才開口,有些不確信,「你說你中意誰家的姑娘?」一門子這麼多的庶女,就算是沐王府,這也不般配啊,那老王爺還能記得自己有多少個女兒多少個兒子麼。

    「祖母,我知道這事兒有些難,可孫兒好不容易遇上一個中意的女子,您就答應了我,替我和爹娘說說,您不信可以先去打聽打聽,那沐王府的九姑娘真的很好,祖母,您就答應了吧,否則我心裡頭就不痛快了啊。」柳思衡的請求沒有引起柳老夫人的心軟,反而她有些反感起這沐王府的九姑娘,柳思衡這般求情的樣子讓老夫人想起了誰呢,想起了當年自己兒子也是這麼個求法要娶許家的女兒。

    那沐王府這麼多的庶女,除了最初幾個能說的好一些之外,其餘的只會一個比一個不如意,這關係到下半輩子的事,想要嫁的好無可厚非,那地方出來的,豈能是無心計之人。

    可柳老夫人轉念一想,她今日若是不答應,兒媳婦去給孫子說了一門親事回來,門當戶對的結了,孫子會不會重蹈自己兒子的覆轍呢。

    這幾乎要成了柳老夫人的心病。

    柳思衡認真執著的模樣和當年的柳尚義又有何分別,一樣是一樁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一樣是鐵了心想娶,而她若是一樣的不答應,娶回來的孫媳婦會不會像晚秋那樣。

    儘管柳老夫人很清楚人都不一樣,即便是一樣的情況下結果也會是不同,放在當年她肯定不會有猶豫,但現在,柳老夫人的看法改變了很多。

    「你是怎麼和她認識的。」柳老夫人看著孫子,柳思衡見柳老夫人有些許鬆動,挨著一股腦都說了,「我和她是朝花節的廟會上認識的,是孫兒主動上前和她說話的,後來一些朋友辦的遊園會又見過她兩回,祖母,她真的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子。」

    「那你們私下可見過面。」柳老夫人打斷了他的話,柳思衡搖搖頭,「她說男女之間應當要避諱,我們沒有私下相約。」柳思衡和她見面的時候都不是單獨的,這點忌諱他還是清楚的。

    「真的沒有?」柳老夫人重複了一次。

    「祖母,真的沒有,我們也沒有私相授受,書信往來都沒有。」柳思衡趕緊保證,「我知道這樣做傳了出去會毀她名聲,她說親本來就不易。」

    柳老夫人聽見他這一嘟囔,看著孫子臉上那懇切的神情,歎了一聲,到底是不一樣的人。

    柳思衡生在柳家,長在柳家,對二叔一家的事很清楚,儘管他有中意的女子,該避諱該忌讓的他都時刻記得,其實若真的不成,祖母和娘不答應,他也就是心中遺憾,不會再去打攪她。

    但是此時他看祖母這反應,柳思衡自覺的把這句話給省略了,他不能讓祖母覺得娶不到也沒關係,否則這事兒肯定成不了了啊。

    「行了,你娘也不是這兩天就派人去說親了,我再看看。」柳老夫人拍了一下他的頭,柳思衡嘿嘿的笑著,「那祖母,您可得好好看著才行,保管您看了會答應。」

    「混小子,說的什麼話。」柳老夫人被他逗樂了,伸手要打他,柳思衡脖子一縮,也不躲,討饒道,「您打吧打吧,打完可得好好看。」

    「走走走,賴皮猴

    一個,看著你就心煩。」柳老夫人笑著把他趕了出去,等柳思衡離開,她這笑也維持不住,臉色又沉了下來,像是在思索什麼

    要打聽沐王府的事兒很容易,沐王府的兩位嫡出的爺很有出息,是沐王府的驕傲,沐王府另一大光彩點就是一府的庶子女。

    柳老夫人打聽來的消息,沐王府十一個庶女,六個已經出嫁,兩個孩子議親,孫子說的沐王府九姑娘的親事確實還沒被提上議程。

    而沐王府這麼多的孩子,最小的庶子女年紀還是沐王府嫡長孫的年紀大,一大家子,光是這輩分外人看著也頭暈了。

    沐王府九姑娘人品尚可,有個庶出的哥哥,已經成親生子分出沐王府,像這樣的王府,若是只有一兩個庶女,出嫁後王府還會幫襯,一群的庶子女,出嫁後那就多等著關門自己過日子就成了,有個庶出的兄弟還稍微好一點,沐王府九姑娘的這個哥哥如今是春坊中允,正六品的官。

    打聽完了這些,柳老夫人還打聽了這沐王府對他們的態度,庶女出嫁,嫁妝肯定是豐厚不到哪裡去了,不過柳家來結這門親,沐王府肯定是願意的,在這上頭因著親家的家世也不會給的太差。

    之後,柳老夫人把長子和長媳婦一起請到了綴錦院裡說起了這事。

    李氏已經把去說親的禮都備好了,老夫人讓她等兩天,她起初也不知是何意思,如今把丈夫和自己都叫來,一聽是沐王府庶女,她當下就不答應了。

    「娘,且不論老爺任的是什麼官職,我們好歹是國公府,思衡不是長子那也是嫡出的二少爺,這一個庶出的。」還是一群中的一個,李氏早前是想都沒有想過的,「思衡現在還年輕,他不懂這些,我們能為了他不好。」

    「你說的這些我怎麼會不明白,不過你兒子是什麼性子,不用我說你也清楚。」柳老夫人自然是知道這不是一樁好婚事,門不當戶不對,「思祺從小到大沒讓你操過心,思衡那孩子雖然頑皮,但也是省心的,這是他第一回到我這兒來求,若不是心念著想求娶,這孩子也不會說出口。」

    「可是。」李氏默了聲,兒子什麼性子當娘的她自然清楚,平日裡大大咧咧的對什麼都不甚在意的樣子,越是如此,一旦有想要的,就越難放手。

    「沐王府我也派人打聽過了,你們若不放心可以再去打聽打聽,主要還是你們拿主意,我也就是替他和你們說說。」柳老夫人看著他們,大房這邊的婚事她一向不插手,若是兒媳婦還堅持的,那她也不會站出來說什麼。

    柳尚榮嚴肅著臉想了一會兒,轉頭看妻子,「派人去打聽一下。」這就是要順了兒子的心意,李氏臉上有不贊同的神情,最終還是沒說什麼。

    等著夫妻二人離開了綴錦院李氏才道,「思衡如今還年少,這件事怎麼能順了他的意思,娘疼他沒有錯,怎麼你也。」

    「你別忘了二弟的事。」柳尚榮看著她淡淡道,李氏一怔,隨即明白過來,臉上的神情也有些變幻,「我沒想到這層上去。」她一直覺得自己兒子不會做出小叔子這樣的事來。

    「娶妻娶賢,思衡也不是要靠妻族來走這官場,沐王府好歹誰都不沾,以思衡的性子,按你的意思來,以後少不得磨合。」柳尚榮這個做哥哥的,其實對弟弟那一堆子糟心事早已經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

    「誰家沒有磨合的,我們最初做夫妻時不也磨合了一陣子,他年少考慮不周全不懂事,娶妻娶賢是沒錯,我和娘替他選的也不差,他會明白咱們的苦心的。」李氏兀自堅持,沐王府家的九姑娘再好,那這漯城比她好的姑娘,家世也好的多了去了。

    「慕侯府當時也是一樁好親事,慕家姑娘在儀都當時還有美名的,娘給二弟定下親事是,說的話和你一樣。」柳尚榮看著李氏緩緩道。

    李氏臉色微變,這些她也都是記得的,當初給小叔子說親時她也已經加入柳家。

    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李氏心中有些鬆動,可還未完全的同意這件事,她始終覺得兒子和小叔子是不一樣的人,再者許多人說親都這麼過來的。

    直到她接連五六天看著兒子茶不思飯不想,看書都能把書那倒了,精神萎靡的樣子,李氏心中這堅持一下就鬆掉了大半。

    後來,李氏在柳思衡的書房裡發現了許多兒子寫的詩,其中還有半張紙上面寫著這麼一句詩:君欲絕塵棄人間

    永伴伊魂遊黃泉。

    再後來,李氏就答應了前去沐王府說親

    等到五月的時候柳家和沐王府把這婚事定下來,柳思衡的相思病一下全好了。

    李氏後來也發現了兒子是裝的,就是想著法子讓自己答應下來,此時再去說他,也沒能說什麼了,親事都定了。

    派人把婚書送去了沐王府,日子定在了第二年開春三月。

    柳家這邊柳思祺的院子裡,柳青蕪逗著剛剛牙牙學語的默哥兒,拉著他的小手在軟席上走,一面道,「你很快就有嬸嬸啦,二叔啊可是個羞羞羞。」

    柳青蕪幾個小的都知道柳思衡的這把戲,裝病裝憂鬱,其中的憂鬱還是柳思煜想出來的,大伯娘看到的那一句詩是大哥友情提供,小輩們為了幫他也費了不少心思。

    默哥兒丫了一聲,小手指著門口,柳思衡就站在那兒,柳青蕪把默哥兒抱起來,點點頭,「沒有錯,那個就是二叔,羞羞羞。」

    柳思衡厚著臉皮進來了,伸手逗默哥兒,默哥兒十分嫌棄的撇過臉去不理他,外頭言氏走進來,柳思衡不好意思的看著她,「大嫂,我有件事想麻

    煩你。」

    「坐吧,什麼事。」言氏讓人給他倒茶,默哥兒看到娘來了,不願意走,爬著到她旁邊坐下,仰起頭也看著對面的柳思衡,一副我也聽著的神情。

    「就是,和沐王府的婚事定了,小九她哥哥搬出府外,不知她那兒會不會缺什麼。」柳思衡是想拜託大嫂替他備一些東西,成親過多少知道些,沐王府裡這麼多女兒,就算是備了也會忘記些,他知道娘心裡還有芥蒂在,所以不想在這頭上再讓娘挑刺。

    「二哥,小九是誰?」柳青蕪笑著問他,默哥兒轉頭看了姑姑一眼,轉過去看柳思衡,跟著丫了一聲。

    「去去,別添亂。」柳思衡沒好氣的瞪她。

    「我擬單子給你,不過你大可以放心,沐王府好歹是出嫁了五位姑娘了,在這上頭肯定不會有什麼缺的。」言氏也笑了,小叔子無所不盡其用,那金家九姑娘也算是有福了。

    柳思衡神情有些不自然,點了點頭,「那麻煩大嫂給我擬一份。」說罷不願多呆了,趕緊離開了屋子。

    柳青蕪笑呵呵著把默哥兒抱到自己懷裡,親了親他的臉,言氏命人備執筆,揶揄她道,「你還取笑你二哥,再過一年,可等他來說你了。」

    「我才沒他那麼厚臉皮。」柳青蕪微紅了臉,懷裡的默哥兒小手回捏她的臉,她蹭了蹭他的小手,「我還早呢。」

    作者有話要說:涼子發現一章節能寫一樁親事的節奏o(╯□╰)o

    許家果斷出局,不要臉,不過許家會朝著更不可能的方向努力!

    接下來,咳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