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蕪傳

正文 第033章 .皇后產子貴妃有孕 文 / 蘇小涼

    這一趟出來,回去的時候柳青蕪沒怎麼說話,柳老夫人在王家說了這麼多,也是覺得疲憊,靠在那兒休憩,等醒過來已經到了柳府。

    祖孫倆回到了沉香院,已經是傍晚,起了些風天暗的有些早,像是要下雨。

    幾個小丫鬟在院子裡端花盆子到屋簷下,馮媽媽命人備飯,大半天沒見到姐姐的柳思煜嘟著嘴挨到她身旁,姐弟倆一塊兒坐在窗邊。

    很快天際有了雷鳴,緊接著就是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因著地下的熱氣,雨水拍落空氣裡先是一股悶熱,下了一會兒就開始涼快了。

    屋簷下很快匯了一條小溪流,珠串一樣的雨水落下,敲擊著屋頂的瓦片,聲音十分動聽,暗著的天雨下了一會兒漸漸轉亮。

    「思煜,你喜歡祖母嗎?」柳青蕪望著那大雨,輕輕的問。

    柳思煜點點頭,「喜歡啊,祖母對我和姐姐都很好。」

    小孩子的心性就是如此簡單,柳青蕪轉頭看他,「我也喜歡祖母,她對我們很好。」對她和弟弟是真的很好。

    「姐姐你不開心。」柳思煜第一反應就是自己是不是又惹姐姐生氣了,可他這幾天很乖啊,又沒打破硯台,也沒吵著女師傅。

    「沒有啊,姐姐就是在想,祖母壽辰將至,我們準備些什麼送給她好呢。」柳青蕪摸了摸他的頭,柳思煜脫口而出,「送銀子!」

    柳青蕪噗嗤一聲笑了,「誰告訴你的。」

    「四弟說的啊,缺錢。」柳思煜嘿嘿的笑著,柳青蕪拍了一下他額頭,「你們倆這都是誰教。」

    「買米需要錢,油鹽醬醋需要錢,什麼都要錢,就缺銀子。」柳思煜叨念著從柳思旭那兒學來的,殊不知這些話都是三嬸何氏經常在兒子面前念叨的。

    「你可以寫一幅字帖給祖母。」柳青蕪替他想著,柳思煜扭扭捏捏道,「可是我寫的不好看。」

    柳青蕪一把攬他到自己懷裡,笑嘻嘻的捏了捏他的臉頰,「你還知道自己寫的不好看啊。」

    柳思煜努力給自己找理由,一本正經道,「那是因為我年紀小,女師傅都說了,我其實寫的還可以的。」

    「成啊,那你就給祖母寫一幅字帖。」

    「姐姐你送什麼。」柳思煜歪頭看她。

    「我給祖母做了。」柳青蕪說了一半頓住了,捏了捏他的鼻子,「這是秘密,不告訴你。」

    「不行不行你要告訴我,你要告訴我。」柳思煜抱著她不肯讓她走,一旁的翠屏她們看著直笑,柳青蕪伸手撓他的咯吱窩,柳思煜整個人就翻滾在了坐榻上,邊笑邊抗議,「耍賴,姐姐你耍賴!」

    到了晚飯後柳思煜都沒問到,不過第二天他就不在意姐姐到底送什麼給祖母做壽禮,他開始正兒八經的寫字帖。

    寫半個時辰,玩一個時辰,一天加起來也有兩個時辰是在認認真真寫,這次還算是有毅力,足足堅持了半個月,七月中,慕家那兒來了喜帖,慕家三爺慕衡鑠要成親了,就在十一月中,柳老夫人的壽辰後,從定親到這成親的日子,中間只差了半年時間。

    慕衡鑠已經二十有一,這樣的年紀許多和他同齡的都已經當了爹,所以這提親之後成親的日子也安排的很近,慕衡鑠在漯城就任,娶的是戶部尚書趙大人的女兒趙如嫣,也是碰了巧,趙如嫣十四歲正當議親時趙夫人因疾病逝,守孝三年,趙如嫣出了孝期已經十七了,所以才能這麼快的和慕衡鑠成親,否則,還得多等上兩年。

    柳老夫人備了賀禮送去慕家,七月底時河澤那邊長子來信,妻子和兩個兒子已經出發回儀都,穩妥些走水路,約莫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柳老夫人數著日子,減去來信的日子,再有半個多月就能到了。

    外頭春意掀開簾子,何氏走了進來,後頭還跟著一個媽媽,手裡抱著幾本賬冊。

    何氏瞧見坐在柳老夫人身旁的柳青蕪,笑靨著道,「外頭可熱著呢,唯有這屋裡頭才涼快。」

    響午的太陽哪有不熱的,冬雪給她上了一杯涼茶,何氏坐下之後讓媽媽把賬簿送給柳老夫人,「到了月底了,聽聞大嫂快回來了,我想著把這些賬冊先交給娘。」

    這半年來何氏幫著打理一部分府中的事,其中包括了廚房裡採買和莊子裡的采收,莊子的采收半年一次,廚房裡的是需要每月算,論這油水,自然是負責採買的最厚實。

    柳老夫人拿在手中翻了翻,繼而給柳青蕪看,「還記不記得我教你的。」

    「記得。」柳青蕪點點頭,柳老夫人就把這一本賬交給她,讓她好好看看,繼而轉向何氏,「不急,她回來這也有三四月的身孕,也是要個幫手,你那兒再放放。」

    何氏的確是捨不得放手,這些東西拿來交給柳老夫人有一半是做樣子的,如今聽柳老夫人這麼說,自然是應承了下來,「幫著大嫂那都是應該的。」

    柳老夫人拿起莊子的采收賬冊看,何氏撇過去,無意間提著,「娘,城西咱們的莊子這半年的采收倒是不錯,這幾個月雨水也足,秋收一定也不會差。」

    柳老夫人點點頭,何氏想了想又道,「那莊子裡的老管事年紀大了,缺個人接他的事兒,娘您看我安排個人過去可合適,是當初跟著我過來的管事夫妻,人忠厚老實,辦事又十分的利索,是個能幹的。」

    何氏繞了一圈說到了點子上,她想趁著這機會安排自己人去國公爺留給她丈夫的那莊子裡,有個自己人好歹是能清楚這進出。

    柳老夫

    夫人放下賬本,「林管事是年紀大了。」但卻沒有再繼續往下說,而是轉過頭去看柳青蕪,「你看的怎麼樣了。」

    「四五月廚房裡採買不少,不知是不是胡姨娘生了孩子坐月子的緣故,祖母,這上頭為什麼不寫採買東西的花了多少銀兩,若是不寫,又怎麼算得清。」柳青蕪有些疑惑,賬本是沒有錯,但她總覺得寫的還不夠清楚,沒有對比區分不出裡面有沒有作假。

    「這些是另外的單據,不記在賬本裡。」何氏笑著回答她,「分賬裡會夾著這些,不過底下單據太多了,對完了後並不放在一塊兒。」

    柳青蕪點了點頭,合上賬簿,「祖母,我看完了,沒什麼別的問題。」柳老夫人摸了摸她的頭,等著何氏拿著賬本離開,她教道,「你說的法子固然好,可半點縫隙都不留,他們還是會想別的辦法,運米留個洞,即便是漏出來的少,這跟在後頭撿的人可不會少。」

    總得給人條活路,要是連外頭賣多少銀子,拿進府中來蘿蔔白菜的都標明了價,那從到下可就半點油水都沒的撈了,有時候適當的放寬一些,底下的人撈到一點都覺得高興的很,才能更盡心的當值。

    「我懂了,祖母的意思是要讓他們覺得當家的是沒察覺,實際上都清楚著呢,就是勻了些給他們拿好處,但多了就不行。」柳青蕪很快就理解過來柳老夫人的意思。

    「我們青蕪真是個精算的。」柳老夫人呵呵的笑著,「祖母再問你,你三嬸剛剛想安排個人去莊子裡代替林管事,林管事年紀大了,餘下的羅管事忙不過來,臨了秋收,是得差個人過去。」

    「三嬸嬸是不是想讓新管事看莊子裡的收成。」柳青蕪想了想慢慢道,柳老夫人笑看著她,柳青蕪又想了想,抬起頭問,「祖母,三嬸嬸是不是想要那個莊子?」

    莊子裡要換主要的管事還是要經由柳老夫人的同意,過去長媳在的時候是由她挑人,就是誰當家就誰來選的道理,三房不當家卻要安排她帶來的人前去,裡頭的意思可分了好幾層。

    「咱們家的幾個莊子,將來有一天分家了,都是給你大伯,你爹和你三叔他們,本來你祖父去世的時候就該給了,不過既然住在一塊兒,那就先別分,莊子裡賺的銀子一部分用了府中的花銷,另一部分都給他們留著,將來合著這莊子一塊兒給他們。」柳老夫人過去沒有刁難庶子,如今為了一個莊子更不會去刁難他,不過三房那兒的心思她是早有知曉,無非是想要莊子要裡面的收成,握在自己手中總是最實在的。

    柳老夫人又給她說了不少柳家的事,教導她當家看賬有段時間了,孫女學的挺快也願意學,柳老夫人就想著多教她一些,知道的多了,將來遇到獨當一面時才不會怕

    柳老夫人最終是答應了何氏,讓她安排了新管事前去莊子裡,何氏心裡頭高興著去安排人趕緊過去,轉眼八月初,距離柳家大夫人回來的日子越來越近,王家的事情過去了大半個月,那邊王老爺給她寫了一封信,派人送過來傳話,讓柳老夫人幫忙相看著,替兒子挑一門親事,王老爺也不說是求好親事,只求娶進門的兒媳婦是能當的起家抓的起王家上下的事,進門就要當家,有些魄力是最好的。

    大半個月的時間並不能讓之前鬧的沸沸揚揚的事退散下去,本來和王家門當戶對的人家都不願意把女兒嫁過來了,因為都清楚這必定是一件糟心的事,周家姑娘還呆在周家懷著身孕要留下這孩子,哪家的大人會捨得讓女兒剛進門就要面臨這樣的問題。

    所以王老爺的信中也不求門當戶對,言下之意,只要合適,抬頭嫁女低頭娶媳,都一樣。

    家世的要求降一降,人選還是挺多,柳老夫人派人前後打聽了幾日,讓馮媽媽去了一趟王家把她覺得合適的告訴王老爺,此時過去五六日,柳思祺他們已經到儀都城外了。

    停靠後還要做一個多時辰的馬車回儀都,柳老夫人早就在碼頭那兒安排了人,因為不確定具體到的日子,提前等了兩三天。

    八月十一這天,趕在中秋前李氏帶著兩個兒子,終於回到了柳家。

    算起來也不過大半年時間未見,柳老夫人還是想兩個孫子,李氏懷著四月多的身孕,狀態不錯,一路過來坐船安穩許多,反倒是比出發時胖了一些。

    已經得知這次出任後就能回來,這一趟東西也帶來不少,柳老夫人擔心兒媳婦累著,沒說幾句話,催著他們趕緊回玉荷院收拾收拾先休息。

    收拾院子,回書院,準備應試,忙前忙後,等到八月十五這天才算都安頓下來,緊接著就要準備中秋的團圓飯,沉香院內,李氏看著何氏感激道,「要不是有弟妹在,我一個人可真忙不過來。」

    「大嫂說的這是什麼話,如今你安心養好身子,再給咱們柳家添個白白胖胖的金孫才是頭等大事,我閒著呢。」何氏巴不得多忙一段日子。

    「已經有兩個混小子,我看添個閨女也好。」柳老夫人說的就是李氏的心思,生了兩個兒子,她就想這一胎添個女兒,那就兒女都全了。

    「我是羨慕你們這都一雙兒女,可不得趕上些,否則,我怎麼喝的上這女婿茶。」李氏摸著肚子,正說著呢,腹中的孩子就動了一下,李氏眉宇微頓,又笑了,「娘,這孩子鬧呢,不許我們說他。」

    柳老夫人聽著笑了,柳青蕪他們走了進來,見大伯娘和三嬸都在,拉著弟弟給她們請安,李氏把柳青蕪喚到身邊,摸了摸她的頭,「半年多不見,長大了。」

    她就是心心唸唸著想要個女兒,生下次子後這麼多年沒動靜,她本來已經放棄了,這回再懷上,她一門心思求著呢。

    柳思煜好奇的看了幾眼她微隆起的腹部,大半年的時間孩童長高起來十分的明顯,李氏拉住他的手,「過幾

    年就能跟著你二哥一起去書院了。」

    「現在不能去麼。」柳思煜伸手想摸摸,李氏拉著把他的小手貼到腹上,柔聲道,「你還小,等啟蒙後過兩年就能去了,到時候能認識很多朋友。」

    「我現在就認識好多字,已經啟蒙了。」柳思煜頗為驕傲的撅起嘴,又是一臉好奇的摸著李氏的肚子,「大伯娘,這裡真的藏了人啊,您藏著不嫌累麼。」

    柳思煜一臉憂心忡忡的模樣逗樂了屋子裡的所有人,李氏笑著喘不過氣來,逗他,「可不,大伯娘也覺得累呢,可是沒辦法啊,他是要呆足了日子才能出來和哥哥姐姐們見面。」

    柳思煜似懂非懂,末了,小大人樣子點點頭,深思道,「原來是這樣。」

    這一副模樣把剛剛熄下去的笑意又逗了上來,柳老夫人把他拉過去拍著他的背笑道,「你可懂了你大伯娘說的。」

    柳思煜點點頭又搖搖頭,「那他可能舒坦上好些時候,都不用穿衣服了。」

    童言稚語惹人笑,柳老夫人笑了好半響停下來,指著李氏道,「得,再生一個這樣的小子也成。」

    何氏笑著補話,「還能哄的年輕好幾歲了。」

    家裡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中秋,這天漸漸開始轉涼,正午的太陽曬到日頭,到了早晚泛起了秋露的冷意。

    張媽媽早早的給柳青蕪屋子裡換過一套,撤了軟席換上薄錦,院子裡的丹桂樹開始飄香,九月初,宮中舉辦秋宴,柳老夫人帶著兩個孫子前去參加。

    柳家不是什麼皇親國戚,也沒那心思進皇家,柳老夫人不打算在孫女這麼小的年紀就帶她入宮,著人眼多了未必是好事,倒是長孫,將要應試又將到這議親的年紀,這樣的場合多經歷些才好。

    李氏囑咐兩個兒子照顧好祖母,她懷著身孕沒能前去,三房那兒也沒受這邀請,出門時叮嚀次子不能太頑皮,在宮中凡是得注意規矩,柳思衡點著頭,「娘您放心吧,我和大哥會照顧好祖母的。」

    倒是柳思煜和柳思旭不捨兩個哥哥離開,主要是不能跟著一塊兒去啊,可憐巴巴的看著他們上了馬車,扭頭看柳青蕪,「為什麼祖母不帶我們去。」

    「那裡不定不好玩,所以才不帶我們去。」柳思旭想當然,拉起柳思煜,「三哥,你說我說的對不。」

    「我想也是。」柳思煜點點頭,「昨天翠屏給我做了一個陀螺,你要不要玩。」

    「好啊好啊。」兄弟倆手牽手,都不用旁人再解釋什麼,自個兒回去玩了,李氏笑著搖搖頭,拉起柳青蕪,「走,去大伯娘那兒坐會兒。」

    柳青蕪沒去過幾回玉荷院,也是因為大房的人常年在外,李氏帶著她進了內屋,旁邊侍奉的丫鬟很快端進來果盤子,李氏吩咐,「去沏一戶花茶,放些乾果進去煮甜一些。」

    「往後有什麼問題,你可以來我這兒,大伯娘教你。」坐下後李氏就直接去了正題,「玉清院那兒年底收拾妥當,明年你也八歲了,一直住在沉香院裡,凡是有你祖母的人打理,也學不全。」

    「祖母與我說過,等明年出了元宵就搬回玉清院。」搬進沉香院的時候柳青蕪就知道早晚要搬回去,祖母能護她和弟弟一時,護不了一世,很多事情都還是要靠自己。

    「小家治好了才能治大家。」李氏摸了摸她的頭,「往後這人得你自己選,所以啊,凡事在心裡得先斟酌幾回再做決定。」

    李氏進門半年就當家了,年紀輕輕要打理偌大的柳國公府,手段可見一斑,在河澤那幾年,往大了說府中安安穩穩都沒出什麼亂子,往小了說,這麼多年過去,兒子都這麼大了,柳尚榮一直未有納妾,這也許和柳尚榮的脾氣性子有關,一部分還是要取決於李氏,夫妻相處之道,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

    李氏留著柳青蕪到吃午飯,派人去把柳思煜也帶了過來,老夫人不在,她帶著兩個孩子在玉荷院裡用飯。

    柳老夫人他們回來已經是第二天,宮中宴會結束漯城已經過了宵禁,城門已關,第二天一早出發,快到中午時候才到儀都,一回到家柳思衡就讓兩個弟弟纏住了,問東問西著皇宮到底是什麼樣,漯城到底是什麼樣,柳老夫人這兒,和李氏說起宮中的事,語氣中略顯沉重。

    「並沒有見到皇后娘娘,也不知是不是傳聞,皇后娘娘這身孕懷的並不穩當,好幾回險些沒了。」算算時間,皇后的也有七個多月的身孕,她們在儀都這兒,距離漯城也算是近的,但這消息是半點都沒聽聞。

    「宮中瞞的緊,入了宮,說的人多了,就也瞞不住。」李氏歎了一聲,出了宮門誰還會喧嘩,但在宮中參加宴會的哪個是身份低的,更有皇家中人。

    「倒是那沈貴妃。」柳老夫人頓了頓意有所指,「風頭更甚。」

    沈貴妃從皇上登基,娶了第一任皇后就已經冊封,沈將軍位高權重,手握兵權,沈貴妃又得皇上寵愛,這風頭連皇后都蓋過了。

    可就是再大的風頭,再高的預測,這皇后之位似乎和她無緣,王皇后去世,李皇后冊封,李皇后去世後沈貴妃又沒戲,如今這鄭皇后,懷了龍種後又身子欠安,外頭不是沒有這樣的傳言,剋死兩任皇后的人也許不是皇上,是風頭從沒弱下去過的沈貴妃。

    過去有推算演命的人為沈貴妃推算,她命中帶富貴,接近鳳宿,可就是差了那麼一點,坐不上這鳳宿,但是沈貴妃的命宿卻會影響到皇后的宿命,這推算還是在沈貴妃剛剛被冊封時發生的事,後來這推算的大師失蹤了,這推算的話卻一直流傳到現在,像是兌現,沈貴妃距離那位置一步之遙卻永遠坐不上去。

    &n

    bsp;「兒媳遠遠見過沈貴妃兩回,那為娘娘,可真是。」李氏也說不出那感覺,應該是皇上身邊留的最久的妃子,這年紀自然也是最長的,可身旁這麼多妃嬪,皇后也在,誰都不能奪了屬於她的耀眼,就好像,只有她和皇上站在一塊兒才是最相配。

    「這些年她一直在求藥。」柳老夫人暗指,李氏意會,就是儀都這邊的觀音山上幾座廟都有沈家的蹤跡,前兩年,沈貴妃還獨身去了漯城外最大的寺廟住了四十九日,虔誠求子。

    沈家和柳家之間並沒有交好,柳家奉命於皇上,將來肯定是要奉命太子,若是沈貴妃有孕生下一子,朝中局勢會產生很大的變化,柳老夫人是經歷過先帝登基霍亂的時候,她還只是在儀都的,接連一個月,每天都官兵在挨家挨戶搜人,人心惶惶,更何況是皇城所在的漯城。

    但似乎是那推算的人真料準了後事,九月宮中秋宴,十月中時,懷有八個多月身孕的皇后娘娘早產,生下一子,皇后娘娘接連昏迷數日,諸多太醫都是頂著掉腦袋的風險堪堪保下了皇后的性命,可皇后的身子大受損傷,保下性命後別的再無他法。

    太醫們更不敢掉以輕心的照顧皇后和身子羸弱的小皇子,只差了半個月的時間,宮中又傳喜訊,沈貴妃有喜,而儀都這邊,跟著沈貴妃有喜的步伐一塊兒榮升的許家,據說就是靠著許家給送過去的藥方,沈貴妃才得以有孕

    作者有話要說:嗯,許家抱著沈家大腿神馬的,一定是作死的行為

    最近睡覺前老是在想劇情,結果做夢的時候總做一些稀奇古怪的,甚至還夢到各種鬼怪,,還讓不讓人好好碎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