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影壇大亨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氣狂飆 文 / 鑌鐵

    作為無線電視台的年度大戲,《天龍八部》已經拍攝了好長一段日子。

    在開播之前,蕭笙一直苦惱這種大製作該以怎樣的形式播放,因為這部戲洋洋灑灑五十來集,如果前面播放效果不好,那麼後面就要腰斬,必須要想個好辦法來處理這個問題,就算真的腰斬也不會影響電視台的聲譽。

    對於這個問題不禁蕭笙很頭疼,作為電視台財政部總監方逸華也很頭疼,畢竟這部戲投資太大了,萬一有個差池,那可就影響大了。

    誰也想不到,這個問題卻被段子豪的一句話給輕飄飄地解決了,他說:「為什麼不把這部戲分成上下兩部呢?第一部叫《六脈神劍》,第二部叫做《虛竹傳奇》!」

    一語驚醒夢中人!

    方逸華,蕭笙,還有其他人馬上眼睛亮了起來。

    是啊,為什麼不分部呢?

    實際上,傳統的香港電視劇從未有分部之說,往往是二十集,三十集這樣連續播放。

    這些電視劇集數不多,基本上不怕腰斬,可是《天龍八部》卻開創了一個先河,就是把大部頭電視劇分成幾部,如果上面一部收視率不好,那麼下面就不用再拍了,這樣一來就算真的腰斬掉,那些觀眾也無話說,畢竟第一部已經播放完畢,不算是太監戲。

    段子豪怎麼也沒想到,他只是依照前世的樣式隨便說了一句。卻成為了開創香港電視劇集分部的第一人,也更被蕭笙,方逸華等人刮目相看。

    不要說這個問題簡單。越是簡單的問題,往往很多人就想不到,就像蘋果落地成就了牛頓一樣,段子豪的才氣外漏再次在電視台傳播開來。

    ……

    1982年8月12日。

    隨著無線巨製《天龍八部》拍攝部分剪輯完畢,對於香港觀眾來說,翹首以盼的《天龍八部》終於要開播了,開局很好。收視率直接達到驚人的28點,幾乎等於600萬市民中就有130多萬人在收看這部戲。

    對於這樣的收視成績。蕭笙,方逸華等人暗自鬆了一口氣。

    而對於老對手麗的電視台來說,本身處於多事之秋,股票不斷下跌的當口。又遭遇無線電視台大製作的衝擊,真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不過麗的畢竟樹大根深,在內外皆不利的情況下,竟然推出了自己的大製作40集大片《再向虎山行》。

    此片依舊走麗的電視擅長民國功夫戲的老路子,集合了董驃,米雪,梁小龍,以及伍偉國等大牌明星,走國仇家恨外帶三角戀以及功夫升級路線。一時間吸引了很多喜歡此類劇種的觀眾。

    可以說這次麗的電視台很聰明,以自己最擅長的優勢,不和無線拼投資。拼佈景,而是靠故事情節取勝。

    於是整個香江就再次呈現了電視台兩雄爭霸的局勢。

    這邊,無線電視台《六脈神劍》剛想起主題曲《兩忘煙水裡》

    男:女兒意英雄癡

    吐盡恩義情深幾許

    女:塞外約枕畔詩

    心中也留多少醉

    男:磊落志天地心

    傾出摯誠不會悔

    女:獻盡愛竟是哀

    風中化成唏噓句……

    整個主題曲柔情蜜意,哀婉纏綿,讓人唏噓不已,一心想要看書獃子段譽是怎麼追求神仙姐姐王語嫣的。

    ……

    那頭。麗的電視台立馬開始播放《再向虎山行》的主題曲,高亢的男聲唱道

    平生勇猛怎會輕就範

    如今再上虎山

    人皆驚呼人皆讚歎

    人謂滿身是膽

    何必勸我不要找麻煩

    明知我要闖關

    為心所癡為心嚴惡

    難讓猛虎為患……

    ……

    這一下可苦了那些喜歡看戲的香港市民。

    老婆喜歡看纏綿悱惻的《天龍八部》。老公卻喜歡看陽剛氣十足的《再向虎山行》。

    武俠迷喜歡看《天龍》,功夫迷喜歡看《虎山行》

    於是,整個香江不得安生,很多和睦家庭更是亂折騰,只是為了該看哪部戲。

    麗的電視台的抵抗,是無線電視始料未及的,因此《天龍》這部戲的收視率也像過山車般時高時低,讓蕭大佬等人吊著一顆心,上下亂躥,忐忑的不得了。

    不過總體來說,《天龍》這部戲的收視率還是稍勝一點點,畢竟無線家底厚,前期宣傳的也好,演員陣容更是不容小覷,再加上這部戲本身就是金庸的經典之作,擁有很多固定的書迷,因此才會被大傢伙更加矚目。

    ……

    而隨著《天龍八部》這部戲的開播,戲中的各種人物角色也成為了大家的看點和談資。

    作為香港首屈一指的香港tvb電視報,更是設立了一個「觀眾知我心」的留言板塊,每週搜集各種各樣對電視劇人物情節的精彩影評。

    而這個板塊也是全香港市民關注度最高的一個娛樂欄目,可以說屬於全民參與,對於每個演員人氣的提升,有著巨大的作用。

    這段時間,「觀眾知我心」欄目更是火熱一片,尤其針對《天龍》主要人物「段譽」和「王語嫣」的扮演者,很多觀眾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他們看來,湯振業用自己那張瓜子臉很好地詮釋了戲中段譽的內外氣質和面貌要知道,原著中段譽的臉型就是瓜子的,不像他老爹段正淳是大長臉,從而更說明了段譽不是他的親生兒子。

    至於湯振業的演技,也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認可。說他將一個看到「神仙姐姐」就走火入魔的書獃子形象,演的淋漓盡致。

    陳雨蓮扮演的「王語嫣」,頗有未來她飾演「小龍女」的雛形。不食人間煙火,一襲白衣,顧盼倩兮,掩嘴輕笑,像足了古代圖畫中的美人。

    緊接著出場的黃日鏵飾演的「虛竹」和梁佳仁飾演的「蕭峰」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尤其黃日鏵的木訥老實,憨態可掬。蕭峰的豪情萬丈,大俠氣魄。都被他們演的入木三分。

    其中,老戲骨梁佳仁本身就有功夫底子,再加上他和原著主角蕭峰一樣,都是濃眉大眼。一張國字臉,同樣的三十來歲,歷經風霜,可以說梁佳仁和角色的契合點是最多的,也是最入神的。因此他演出來的「蕭峰」,連金庸大師都點頭稱讚,在《明報》上評價說,「他簡直就是從我的小說中走出來的人物。」

    要知道,香港有很多人翻拍過金庸大師的作品。可是能夠被他親口稱讚的卻少之又少。雖然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給足了梁佳仁這位老演員的面子,也讓他吐氣揚眉。成了這部戲中精彩的一個亮點。

    媒體都是喜歡追風的,那邊剛捧起湯振業,這邊就又開始力捧梁佳仁,只可惜梁佳仁不是什麼大帥哥,缺乏吸引少男少女的那種獨特魅力,因此在追捧上效果卻沒有湯振業那麼好。

    ……

    相比《天龍八部》這些主要角色和人物。段子豪飾演的「慕容復」屬於晚出場類型,不過他一出場。就「驚艷」住了所有觀眾。

    這裡的「驚艷」並不是說他的演技有多好多棒,人物才出來,演技還沒發揮,怎麼能看得出來。因此這裡的「驚艷」是段子豪的「慕容復」扮相。

    扮相怎麼了?

    太驚艷了!

    以至於很多觀眾發出了不同的驚呼聲

    「天啊,史上最帥慕容復!」

    「如此帥哥演一個配角,暴殄天物!」

    「讓他來演慕容復算是找對人,直接就把段譽和虛竹比了下去!」

    ……

    「讓他來演男主段譽多好啊,導演好瞎!」

    「好像還是藝員培訓班的學生,不容易啊!」

    「就是說,段子豪版慕容復完爆段譽和虛竹……情何以堪!」

    ……

    當然,對此反應最強烈的還是段子豪的那一小股歌迷們。

    「無限支持阿king演慕容復!」

    「段子豪,我們頂你!」

    「未來天王,加油!」

    ……

    除了上面這些比較正面的聲音外,在觀眾群裡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哈,只是扮相不錯罷了,小白臉一個,也不知道演技怎麼樣!」

    「是啊,不要以為唱兩首歌走紅了就了不起,明星是沒那麼容易當的!」

    「看看下面他演的慕容復到底如何,是不是繡花枕頭?!」

    可以理解,畢竟段子豪最近之人氣高漲全靠兩首歌爆紅香江,而作為演員,他惟一能夠被大家提及和拿得出手的就是在《萬水千山總是情》中的三分鐘戲。因此,這一次正是檢驗他演技的關鍵時刻,不用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他的人,紛紛開始關注這個最近人氣狂飆的藝員培訓生,看看他到底有何能耐。

    但是誰也想不到的是,隨著《天龍》這部戲的開播,段子豪飾演的慕容復也越來越精彩,他的表演簡直無懈可擊,猶如鐵拳,給予了那些胡亂質疑和評判的人,犀利一擊。

    而在香港電視報「觀眾知我心」的留言板塊上,原本針對湯振業飾演段譽,陳雨蓮飾演王語嫣,黃日鏵飾演虛竹,梁佳仁飾演蕭峰的無數參評者,竟然不約而同地紛紛調轉矛頭,開始對段子豪飾演的慕容復,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評論。

    「對比起有自由去純情無限的金枝玉葉少年段譽,這位落魄皇孫活得太累,此時的他與其說是權力狂、野心家,不如說是為前途忍痛放棄愛情並無處流一滴淚的男人。」

    「在我看來,段子豪飾演的慕容復是最真實的梟雄,越是在大場面之中,越是人物眾多之時。越是能逆風而上,勇於表現自己,去追求那種萬物矚目的成就感。」

    「段子豪演技精湛。至少他把慕容復執著於一念,處處看不開,悟不透,性格偏執和執拗的一面傳神地表現了出來。」

    ……

    就是在這樣一致讚揚聲中,段子豪的人氣再次高漲,使得整部戲開始以他為中心,甚至壓過了作為男主角的湯振業。黃日鏵和梁佳仁三人,成為了整個媒體追逐報道的對象。

    尤其當段子豪改編的那段「面紗之吻」徹底在電視台播放以後。立馬就在香江掀起了一股瘋狂的「慕容復熱」。

    無數女性開始為「慕容復」傾心,著迷,為他的悲劇哭泣,認為他是一個陌路梟雄。一個真的男人。

    甚至連一些男性觀眾也開始喜歡上段子豪扮演的慕容復,覺得大丈夫應當如此。

    可以說,段子豪的改編,直接剔除了原著對於慕容復這個角色心胸狹隘,以及冷血冷酷的醜化,將他提升成了一個為了事業不顧一切,痛失所愛的哈姆雷特式的人物。

    悲劇往往能夠造就奇跡,造就經典!

    也就是在這「面紗之吻」播放的當天,《天龍八部》的收視率達到了令人吃驚的40點!

    等同於全香港有240多萬人在觀看這部戲!

    這個時段的收視率更是直接完敗麗的電視台播放的《再向虎山行》。

    如此奇跡。被一些有心人稱之為「慕容復效應」,針對這個前所未有的古怪「效應」,香港很多娛樂圈或者說文化圈的知名人士。全都忍不住給與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對此,香港娛樂圈素有「毒舌」之稱的老頑童黃沾,竟然忍不住對段子豪飾演的「慕容復」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在我看來,一部戲能夠出現這樣的怪現象,說明了飾演慕容復演員的表演十分的精彩和到位,以至於觀眾們忍不住代入進去。為慕容復喊冤叫屈。話說回來,我是認識段子豪這個演員的。作為歌手,他沒得說,才華橫溢,可是作為演員……我沒想到他也會這麼厲害,尤其那段『面紗之吻』簡直演得哀婉悲愴。如果非要讓我用四個字來形容這個年輕人,那就是『匪夷所思』!」

    老頑童黃沾在香港文化圈素有「四大才子」之稱,與他齊名的金庸,倪匡,還有蔡瀾,沒想到老朋友會如此誇讚一個新人。

    於是作為最有發言權,《天龍八部》的原著者,武俠大師金庸終於忍不住開口說話了

    「這部戲改編自我的作品,在改編前劇作方徵求了我的同意,那就是對於戲中的人物會有較大幅度的修改。對此,我給他們的回復是,這本書是我的兒子,我不希望你們把它改的面目全非。結果,這部戲開播以後,我看了看,一開始還基本忠於我的原著,可是在慕容復這個角色出現以後,我就發現,他的戲份比我在書中所寫的情節還要多。這還不算,隨著劇情的發展,這位段子豪先生飾演的慕容復,和我刻畫的慕容復簡直不是一個人……」

    「請注意,在這裡我並不是在指責段子豪先生不尊重我的作品人物來演繹這部戲,相反,我要說他演的很精彩,至少他的慕容復要比我的好,有血有肉,不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也許在更多的人看來,他演的慕容復才是真的慕容復,因此,我要說一句,梟雄就是這樣煉成的!」

    金庸大師封閉多年,偶爾才會在自己的《明報》上面發表一些文評,尤其很少針對娛樂圈人物發表太多的評論。可是他這一大段「梟雄是怎樣煉成的」一經發表,直接一石激起千層浪,無數人開始重新審視這個靠著兩首歌曲橫空出世的娛樂圈彗星……

    那些曾經質疑他是曇花一現者,至少明白,人家就算不在歌壇發展,也能夠在影壇出人頭地!

    可以說,隨著金庸大師的這一番話,段子豪的人氣直接從人氣高漲上升到了眾所矚目的階段,以至於「無人不識段子豪」,而他本人,更被很多香港觀眾認為是未來將會大紅大紫的電視明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