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火河山

第三卷 鐵血中華 第五百十六章 - 皮埃爾拉特和格勒諾布爾 文 / 西方蜘蛛

    97年9月2日中英海上決戰結束。整個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近2/3主力在這場決戰中被殲滅英國人前後總共損失了五十三艘戰列艦五十一艘巡洋艦曾經的海上第一強國在這場大海戰中退出了海上強國的舞台。

    中國海軍取得了歷史上最輝煌的勝利海面上「萬歲元首」「萬歲中國海軍」的歡呼響徹了整個大海歷史見證了這一時刻歷史見證了中國海軍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當消息傳到中國國內國內民眾雖然對這樣的勝利早有心理準備但突如其來的勝利消息卻還是讓中國民眾沉浸在了巨大的幸福之中。曾經靠著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國門的英國再次倒在了中國人的腳下它們引以為自豪的海軍一去不復返取代它們成為海上第一強國的將是中國是戰無不勝的中**隊是創造出一個接著一個輝煌的中國海軍!

    元首李國勇的聲譽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峪現在在整個中國民眾看來元首就是中國中國就是元首一個人帶領著不斷前進的國家!海軍成了國內新的驕傲空軍成了中國年輕人最崇拜的對象海空軍的風頭之勁居然把陸軍的風頭也給壓了下去現在中國人報名參軍的第一目標不是空軍就是海軍。

    英國國內正好相反他們沉浸在了巨大的失落和沮喪之中他們無論如何也向不通強大的皇家海軍怎麼說敗久敗了而且敗得居然如此迅速迅速得讓人一點準備也沒有。為了這場海上決戰英國人投入了太多得熱情和精力他們從不懷疑自己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但現實卻給了他們狠狠的當頭一棒。現在英國人對能否取得這場世界大戰最後的勝利信心產生了嚴重的動搖。

    甚至在同盟國中國的盟友們對中國取得的戰果也是驚得目瞪口呆在德國著名記者奧根泰勒寫的文章中這麼寫道「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很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中國人竟然在和英國人地決戰中取得了如此輝煌的勝利。要知道這可不比前兩次海戰英國人是集中了全國地戰艦來與中國人決戰的。我一直在懷疑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但現在看來我地懷疑是錯誤的。因為在德國海域已經再也看不到那些可惡的英國佬的戰艦了德國的艦船可以很輕鬆的出入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強大地中國海軍。

    上帝我真的感謝中國是德國的盟友就在德國再也無法抵擋協約國進攻的時候。中國在最關鍵的時候出現在最需要他們出現的戰場挽救了同盟國失敗的命運。我從來也沒有去過中國但我和德國駐中國公使克納佩先生是很好地朋友他可是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年的中國通。我曾經和他聊過這個古老的國家他告訴這是一個神秘的國土在這片土地上無論產生什麼奇跡都完全用不著驚訝。克納佩還和我談到了他們的元首李國勇先生。他告訴我這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一個無限愛國的領袖一個強硬的國家領導人一個有些狡猾地朋友現在為止還沒有誰知道為什麼李國勇會選擇德國作為自己的盟友而不是左此之前看起來更應該成為中國盟友地英國我想這也許是上帝的旨意上帝選擇了中國和德國而不是法國、英國。或者美國…………」

    海上地戰鬥已經結束中國的海軍開始封鎖英吉利海峽。他們的艦隊耀武揚威的在海面上巡邏取代了本應該在此的英國艦隊。而英國人和外陸的聯繫隨著海戰的失敗已經被完全切斷他們殘餘不多的艦隊只能夠窩囊地龜縮在軍港之中不敢外出因為在外面有著強大的中國艦隊正在等待著他們。

    中國的飛機也開始行使他們的空中霸權。倫敦、巴黎幾乎每一個有價值的城市每天都遭到了中國飛機日夜不停的轟炸英國人和法國人深信的感受到了死亡離他們竟然如此之近。

    於此同時中國國防軍第六集團軍的兩個主力師開始對法國城市貝濟耶展開猛攻。雖然他們的真實目的師為了掩護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的企圖但這兩個師卻是在真打真拼完全沒有一點保存自己實力的意思。

    而在中**隊如此兇猛的進攻下協約國開始判斷中國人將以被濟耶為主攻方向以期在此打開缺口全面進軍法國。在這樣的判斷下協約國調集了超過十萬名的法國士兵增援貝濟耶。而此時為了配合中德奧聯軍的作戰方案德國在西線戰場盡力拼湊出來了28個師在西線戰場發起了自97年以來最兇猛的攻擊。

    為了對付正面防線的德國人法軍不得已將阿爾卑斯山脈底下皮埃爾拉特和格勒諾布爾的9個師調往貝濟耶附近這樣就使得中國遠征軍團柳波成元帥的作戰企圖一步步向著設定好的方向實現。

    「上校翻越這坐山脈就能到達米約。」德國29步兵團第一營營長隆美爾說道「按照剛剛傳過來的情報法國在那裡只有一個連的兵力我向我們能夠很輕鬆地佔領米約。」

    「該死的天時該死的地形。」中國國防軍十三師獨立團團長陳昊抹去了滿臉的汗水微微喘氣著說道「在這樣的時候進攻可不是件讓人愉快的事情希望一會的戰鬥能夠很輕鬆地解決我們地士兵已經有些累了。」

    「上校能夠容許我問您一個問題嗎?」隆美爾猶豫了下說道。

    陳昊笑了「我們是盟友只要不問及中**隊地核心機密任何事情我都很樂意回答你。」

    隆美爾也笑了輕鬆地說道「我向請問您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中國能由一個任人欺凌宰割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主宰著世界格局的軍事強國呢?我有時候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但卻百思不得其解。」

    陳昊想了一下說道「就是因為中國被人欺凌的時間太長來所以我們才從那種自以為是的夢境中醒來。隆美爾上尉中國有著5000年的傳該四我們的人民勤勞勇敢而且充滿了智慧當這個國家真正甦醒過來並且迎頭努力趕超那麼沒有任何國家。任何勢力可以阻擋我們的發展。更何況我們還擁有一個強大的領袖。」

    「您說地是貴國的元首李國勇先生嗎?」隆美爾眼中流露出一種炙熱「我聽說過他很多傳奇地故事一個帶領著中國走向強大的領袖一個生活在東方充滿了傳說的大獨裁者一個不斷創造出奇跡地領袖。如果德國出現這樣的人物我並不是對威廉二世有什麼不滿。只是將事論事如果我們有這樣的領袖也許德國就不會遇到97年這樣的圈境。」

    陳昊的眼睛裡也充滿了狂熱和崇拜「是的我們尊敬並且完全擁護我們地領袖他是一個奇跡的創造者一個偉大的人物。隆美爾上尉等到戰爭勝利的那一天。我想你會見到他的。」

    中德聯軍用最短的時間翻越了阿爾卑斯山脈當他們突然出現在米約的時候那裡地法國人還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大部分的官兵正在悠然自得的吃著午餐。

    一瞬間米約槍聲大作無數的中國和德國士兵從四面八方象神兵天降一樣出現法國人僅僅只有一個連的士兵他們在措不及防的情況完全沒有任何力量抵擋住中國聯軍的進攻。很快就潰亂成了一團米約迅速落到了中德聯軍的手中。

    「給總指揮部發電。我們已佔領米約正準備向皮埃爾拉特和格勒諾布爾進軍。請後援部隊迅速增援。」陳昊走到法軍地連部看到桌子上放著滿滿的一杯飲料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仰頭灌進了嘴裡等發現這是一大杯酒時陳昊已被嗆得連連咳嗽。好容易等咳嗽平靜了下來他對隨後進來得隆美爾說道「隆美爾上尉現在我們即將兵分兩路分別向皮埃爾拉特和格勒諾布爾進攻。皮埃爾拉特兵力薄弱由你負責攻擊那裡我再給你兩個連的中國士兵增加力量而我則負責攻擊格勒諾布爾。一旦佔領了這兩個地方按照戰前地部署我們將在那裡固守三至四天。」

    「明白了上校。」隆美爾敬了個禮「我一定完成任務希望不久後我們就能再次見面祝您好運上校。」

    「也祝你好運!」陳昊認真的還敬了一軍禮。

    獨立團在法軍還沒有來得及準備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對勒諾布爾展開了攻擊。在勒諾布爾有一個營的法國士兵他們儘管進行了最頑強的抵抗但在中國獨立團最猛烈的攻擊下很快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勒諾布爾落入了獨立團的手中。接著一個小時之後從皮埃爾拉特方面德國人也傳來了好消息隆美爾擊潰了該地的法**隊已經順利接管了皮埃爾拉特。

    但是中德軍隊很快遇到了麻煩事這事的起因完全是個巧合。在貝濟耶遭到攻擊的時候協約國指揮部除了從皮埃爾拉特和格勒諾布爾調集援兵外還想方設法的抽調軍隊以阻止中德奧聯軍進入法國。適逢湊巧的是正好有一個美國師從前線輪換下來其休整的地方離貝濟耶較近因此這支部隊就被派向了貝濟耶以援助那裡的法**隊。

    當美軍45步兵師到達皮埃爾拉特和格勒諾布爾附近的時候他們發現這兩個地方已經駐紮了中**隊。45步兵師的師長卡羅比少將也是位優秀的將領他見到這種情況立刻命令部隊原地警戒自己將這個情況報告給了協約國指揮部。

    得到消息的協約國指揮部到了這個時候才總算明白了中國人的真實意圖大驚失色的他們為了阻擋住中**隊挽救貝濟耶法軍的滅亡急忙命令45步兵師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奪回皮埃爾拉特和格勒諾布爾兩個地方。

    得到命令的卡羅比少將仔細觀測了當地的情況發現對面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德國人的兵力都不是很多卡羅比認為憑藉著一個師的力量完全可以吃掉他們何況兩個法軍師正在向這裡緊急增援過來。

    卡羅比少將沒有任何的猶豫他將全師的大炮全部集中起來對準皮埃爾拉特和格勒諾布爾猛轟了一個小時接著將全師展開以兩個團攻擊皮埃爾拉特而以主力進攻格勒諾布爾在美國人大炮瘋狂地轟擊下格勒諾布爾本來就不多的防禦工事完全被炸塌。不過獨立團的士兵個個都師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裡打滾出來的老兵這樣的炮火攻擊他們早就習以為常。在炮火轟炸的時候他們躲避在安全的掩體中默默地抽著香煙等待著炮火停止後敵人的進攻。

    果然大批的美國士兵在炮聲結束之後端著槍漫不經心的向格勒諾布爾衝了上來他們表現得毫不在意在他們看來在這樣兇猛的攻擊之下陣地上的敵人應該全部炮光了。

    但是等他們一接近格勒諾布爾之後陣地上的輕重火力一齊開火了正在衝鋒的美軍一下倒下了一大片遭到突然攻擊的美軍掉轉頭就往後跑去。

    卡羅比少將被自己的部下氣壞了他抬腳就對一名士兵狠狠踢了一腳破口大罵道「你們這些婊子養的膽小鬼你們的人數師中國人的好幾倍難道還用得著怕他們嗎全部都給我衝上去!」

    在長官的命令下美國士兵重新打起了精神向格勒諾布爾衝去。獨立團的士兵面對蜂擁而上的敵人一點驚慌的意思也沒有穩穩的端起槍瞄準射擊一個接著一個的美國士兵倒在了他們的槍口之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