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火河山

第三卷 鐵血中華 第192章 - 三十八旅 文 / 西方蜘蛛

    事情正和唐衍所判斷的一樣滿洲軍很快被兵力嚴重不足的日本人調到了前線安紮在了和尚房子到喇嘛洞一線。對於

    滿洲軍的戰鬥力日本人是毫無信心的在他們看來這些裝備簡陋的滿洲軍隊充其量只能當成炮灰來使用。

    「大滿洲帝國」的皇帝「隆光帝」載灃可對這支部隊寄予了莫大的期望日本人怎麼說打就打了自己這才坐了幾天皇帝的寶座不說別的民間秀女還沒有來得及徵召就被拖到了戰火之中。打贏了什麼都好說可萬一輸了呢?日本人還能退回自己的國家畢竟這裡怎麼說也不是他們的國土可堂堂的隆光大皇帝還能跑到哪去去日本當個寓公嗎?還是去日本組建什麼狗屁都不是的「流亡政府」?自己冒著被天下指責的危險組建了滿洲國可不是為了流亡吃苦的。真要到了那一步能指望得上的還得是滿洲軍。

    張作霖長得什麼樣他也就在金殿上見過一次當時自己正處在當上皇帝的狂喜之中也就沒怎麼注意現在真當要用上了一時倒也實在想不起這是個什麼人了。聽說他的滿洲軍司令幹過新軍當過土匪後來又被招安這樣的人鐵定只需要大把大把的好處就能夠籠絡住了。於是「隆光帝」先是大把大把的銀子賞賜給了張作霖接著在一天裡連續三次給他加官晉爵從滿洲軍司令一口氣升到了太子太保、奉天提督、賜號驃勇巴圖魯授封一等男爵這等恩賜在載灃看來是大清前所未有的了肯定可以上張作霖死心塌地為自己效力了吧。

    對於手下的幾個大臣羅瑋雖然身為內閣總理大臣但卻是絕對指望不上的他可是日本人的心腹。平日裡瞅著他的樣子。可沒半分把自己這個皇帝看在眼裡杜衛和鄭來福是忠心耿耿的尤其是杜衛沒有他可也就沒有了今天的皇帝。這個人是必須要重用的得想個法子排擠掉羅瑋讓杜衛當上總理大臣才好。

    要說杜衛還真是有才幹不光在短時期內幫自己組建了一支八萬人的部隊而且還四處奔走到處招安東北的土匪好傢伙竟然拼湊出了一個師的編制命名為「禁衛師」當成皇帝直屬的近衛軍來保證隆光帝的安全。雖說這個師只有可憐的兩千來號人但放在身邊總覺得就那麼放心。

    而日本人見這個所謂的禁衛師全由土匪組成人數又少武器又破舊不堪倒也沒怎麼放在心上攏共才兩千來人就由著那個傀儡皇帝開心去吧真要有什麼異動在吉林的地日本帝國的軍隊要不了半個小時就能解決掉他們。

    在禁衛師師部的指揮部裡偽滿洲國的陸軍大臣杜衛和領內侍衛大臣鄭來福卻在緊張地商議著什麼。

    禁衛師副師長中華帝國黨衛軍特別情報署特殊任務執行隊隊長現改名為王東頌的王亞樵怒氣沖沖地走了進來把手中地馬鞭往桌子上一放怨氣滿天地說道「這叫什麼部隊一個個連個軍姿都站不好還當他們在當土匪?讓他們走了正步他好的一個個都像是才上岸的鴨子歪七歪八這兵老子是不會帶的了!」

    杜衛笑了下搬了張椅子給王亞樵坐下「九光當年你在京城可是威風八面救出領袖家人刺殺松尾拓海圍攻紫禁城讓人聽到你王亞樵的名字就害怕怎麼到這就灰心喪氣起來了?」

    王亞樵連連搖頭「那時是那時現在是現在在北京哪有這麼多鬧心的事想殺就殺不行就撤。你看看現在那個什麼狗屁的隆光帝幫個親親眷眷八旗子弟的都往我這送還非得給安排個官職用不了兩天部隊裡當官的都快比當兵的多了。這也算了可這幫皇親國戚一個個就他好的知道禍害老百姓昨天有個百姓到我的師部來哭訴說這幫鬼孫子**了他的孫女慘啊我去看了十幾歲的黃花大閨女生生的被那群畜生折磨的不**形!」說到這他喘了口氣端起杯子幾口喝光了水重重的把杯子砸在了檯子上咬牙切齒地說道「我當時就想斃了那幾個狗日的可誰知道載灃的聖旨來了說他們祖上立有大功有什麼免死金牌我操他姥姥的我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逍遙法外!」

    他的話讓杜衛和鄭來福的眼中也射出了怒火杜衛來回走了幾步像要散出心中快要爆發的憤怒。

    杜衛也許叫他杜躍生更加合適自從接到了領袖的任務他也沒過過一天舒心的日子。打來到了東北每天看到的都是日本人在自己的國土上肆虐在自己國家的黑土地上施展著淫威可他還要每天笑臉迎接著這些人。現在更好滿洲國的這些人不想著如何驅逐外來侵略者反而還在做著和日本人相同的事情殘害自己的同胞這還叫中國人嗎?

    河北那中華帝國陳兵數十萬一舉收復東北已經並不再是夢想這種象老鼠一樣的日子可能就快要到頭了吧?

    「你們是一群生活在黑暗裡的人你們也許永遠看不到陽光永遠得不到帝國的任何嘉獎但不要忘記你們肩膀上的責任。」李國勇的話又一次清晰的在他耳邊響起。

    「九光」杜衛漸漸平息了自己的情緒「不要忘記咱們的任務越是這樣越是要忍耐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忍耐。禁衛師這支部隊很重要一定要牢牢地把它掌握在手裡一些事情現在暫時不必計較將來總有清算的一天!記住當帝國的軍隊開進東北的時候那裡才是我們一雪前恥的日子!」

    王亞樵歎了口氣摸了摸腰間的槍「放心我只是發發牢騷而已悄會做出過激舉動的也不知道柳總司令那什麼時候才能打響這種日子可實在要把人憋壞了。

    這個時候的河北方面備戰也到了最後的時刻被放在最前沿的是第二集團軍的第十三師師長牛大力土生土長的東北遼寧人。從小就跟著父親入關的他對故土有著很深的感情總想著有一天能夠打回東北。現在夢想成真一個機會就放在了他的面前。怎麼不讓他熱血沸騰?自己的故土可謂是多災多難先是俄國人接著又來了日本人把個東北當成是自己家的後院在這裡大打出手。而不管是日本人還是俄國人都在自己的故土橫行霸道一個個都把中國人不當人看。

    總司令真是夠意思不僅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了自己還把全集團軍最精銳的士兵放到了3師就這樣還怕不保險又把一個炮兵旅交給了3師使用要是這樣都打不贏對面的那些小鬼子自己乾脆自殺得了。

    為了不辜負總司令的期望牛大力也真是割出命來干了每天到前線巡視是他必不可少的工作尤其是前線中的最前線38旅負責守衛的陣地更是他最關心的。

    38旅的士兵們一個個幹勁十足指揮著一門門大炮安放的位置加築著本已很堅實的陣地後面督促著的旅長杜龍似乎還很不滿意嘴裡一個勁的大聲謾罵彷彿要把一個士兵當成兩個來用他才甘心。而38旅的官兵彷彿也習慣了旅長的粗口毫不在意地繼續做著他們的工作不時的和他們旅長一樣冒出幾句髒話。

    38旅在中華帝國的軍史是一支非常有名的部隊這支部隊能攻能守攻起來像一道旋風守起來如同銅牆鐵壁但這都不是他們出名的地方他們最有名的是他們的「野」野得讓人害怕。上了戰場哪支部隊要是敢和他們搶功38旅的士兵敢拿腳踹其它部隊的團長甚至旅長。有時候其它兄弟部隊實在被惹急了一狀告到總司令那總司令柳波成也偏偏對他們特別偏愛往往總是來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個旅還有個「光榮傳統」就是不要俘虜虐待俘虜在他們那不算什麼優待俘虜那才是天大的新聞。曾有個新從軍校畢業的軍官命好趕在東北決戰前被分配到了38旅在決戰開始後看到士兵們對舉著槍投降的日兵上去就是一刺刀嚴格信奉軍紀的他急忙上去阻止並要處分那個士兵結果正巧被路過的旅長杜龍看到杜龍對著那個軍官的屁股就是一腳戰鬥一結束立刻就把他調離了38旅而那可憐的軍官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

    因為這個「光榮傳統」38旅沒少被國防部點名批評從旅長到下面的連排長幾乎個個都挨過處分。不過讓國防部長趙聲啼笑皆非的是被處分的這些個軍官反面目還洋洋得意頗以此為驕傲久而久之在38旅當軍官你要不背上個處分看到同僚頭都抬不起來。

    「你們一個個都他媽的是娘們啊幹活一點勁都沒有老子家裡的老婆做事都比你們快!」杜龍大罵道「日本人就在對面殘害我們的同胞像你們這樣子做每天對面得死多少中國老百姓!他媽的三道溝鄉親們的血跡可還沒有干呢是個爺們的都給老子拿出點精氣神來!」

    「杜龍你他媽的又在罵上了老子警告你多少次了當軍官得文明別他媽的動不動就罵人!」一聲聲音從杜龍背後響起。

    都不用回頭看肯定是師長來了「你罵得可比老子還凶還好意思說老子。」杜龍嘀咕著轉過了頭。、

    牛大力瞪大了眼睛「我說你小子在嘀嘀咕咕的說什麼呢是不是對老子不服氣啊!」

    「不敢師長屬下對您服氣得是一塌糊塗。」杜龍趕快敬了個軍禮「我說師長啊您不好好在師部呆著老跑我這來做什麼。您看您來了我也不好開展工作對不您說士兵們是聽您的還是聽我這個旅長的?」

    牛大力對著愛將就飛起一腳「要不你和老子換換?你來當師長我來當你這個旅長!」

    杜龍揉了揉被踢中的屁股笑道「我可不敢再說誰願意去你那啊整天悶在個師部有球意思。」

    牛大力拿著望遠鏡看了會對面的士兵陣地發現對面這兩天增援上來不少部隊有幾個從望遠鏡中看起來還是官級不小的軍官。

    「看來要麼不打要打就是一場惡仗啊。」牛大力放下了望遠鏡「杜龍對面增加了不少兵力陣地也很堅固我看38旅的壓力不小。總司令再三說了這場仗不光要打贏還要速戰速決更加重要的是避免重大傷亡啊。」

    杜龍表情也嚴肅起來說到戰事時他可不會再開什麼玩笑「最近我們派出了幾個偵察隊鬼子的確有往這大規模增兵的跡像我預備讓2團打主力另外旅騎兵營我也派出一部分人去偵察了。」

    「騎兵營?」牛大力差點沒跳起來「你別和我說是張毅那個小王八羔子帶的隊!」

    杜龍摸了摸腦袋笑道「報告師長師長就是師長聖明啊一下子就猜準了!」

    牛大力重重地歎了口氣「他要不給我惹出點什麼事情來老子跟著他姓!」

    此時在東北的地圖上二十來個穿著中華帝**服的人騎著馬肆無忌憚地奔馳在還屬於敵人的土地上這些人一個個像不知道他們這樣子會招來敵人一樣大聲喧嘩著笑著。在這群人中騎在一匹黑色大洋馬上的就是38旅騎兵營的營長張毅。

    素來有「闖禍大王」稱呼的張毅今年才二十五歲背的處他恐怕在整個旅也是數一數二的兩次被撤消營長職務又兩次恢復職務至今身上還背著三個記大過的處分因此他在講究處分光榮的38旅也算是被人另眼相看的英雄之一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