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842 未來的紅都 文 / 大羅羅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地堡。

    這個地堡是加米涅夫主持修建的莫斯科人防工程中最為堅固的一部分,位於克里姆林宮地下20米深。地堡共有三層,建築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最上層的頂部是一整塊澆築起來的鋼筋混凝土防護板,厚達5米!絕對能扛得住幾枚核裂變炸的正面轟擊——雖然在開工建造這個地堡的時候,核裂變炸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但是出於對偉大領袖的熱愛,蘇聯的工程人員還是不惜代價為托洛茨基建造了這個超級堅固的……墳墓!

    「墳墓」是托洛茨基給這個屬於自己的地堡起得綽號,因為他心裡面很清楚,這裡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作為這場世界**的發動者,他必須要為**失敗負責,而他的壯烈犧牲,也必將會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接替人來完成他未完成的人類解放事業。

    而從1936年4月8日開始,這個「墳墓」就成了蘇聯紅軍的中樞神經所在,托洛茨基帶領著整個蘇軍統帥部從莫斯科郊外的孔沃策別墅,遷入了這座大概是全世界最堅固的地堡當中。

    「……列寧格勒市委報告,21日的核爆炸中心是列寧格勒的列寧區,核爆時間是上午11點15分左右,核爆炸威力大約相當於18000噸tnt**。整個列寧區已經在爆炸當中完全化為廢墟,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嚴重損毀,列寧區的幾家主要工廠也都被徹底炸平,財產和人員損失極其嚴重!據初步統計,共有三千多棟建築物倒塌或是嚴重損毀,有四千多棟建築物不同程度損毀,人員傷亡超過25萬,具體數字尚在統計之中……」

    托洛茨基沖圖哈切夫斯基擺了擺手,提前中止了關於列寧格勒核爆炸損失情況的報告。他現在關心的根本不是這個,而是列寧格勒核爆炸在蘇聯國內和蘇聯紅軍內部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列寧格勒可不是一般的城市,那裡是蘇聯gcd的搖籃,用偉大領袖列寧名字命名的蘇聯最大港口城市。德國人竟然在那裡丟了一顆核炸,恐怕就是想讓全蘇聯都知道這件事情吧?

    「主席同志,北方方面軍和列寧格勒州委、市委都在電報中報告,已經採取了一切手段封鎖消息,整個列寧格勒市已經完全被封鎖,列寧格勒和外界的電報、電話聯絡也完全得到控制(實際上在核爆發生時就中斷了,應該不會走漏消息。」圖哈切夫斯基放下手中的文件,低聲向托洛茨基報告。

    面對不斷從天而落的核裂變炸,現在蘇聯gcd和紅軍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封鎖消息了!絕對不能讓普通的紅軍官兵還有蘇聯老百姓知道帝國主義有了一件這麼可怕的超級殺人武器,否則蘇聯gcd的統治很可能會立刻土崩瓦解!

    「我知道了,北方方面軍和列寧格勒的同志做得很好,對了方面軍司令部和列寧格勒市委、州委的同志們沒有在核爆炸中出現傷亡吧?」托洛茨基面表情地詢問道。

    「沒有出現太大的傷亡,因為列寧格勒市委、州委早就遷到紅村去了,北方方面軍司令部則搬去了什利謝利堡。」

    「很好,只要列寧格勒市委、州委還在,只要北方方面軍司令部還能正常發揮作用,我相信列寧格勒的人民群眾很會戰勝帝國主義的核裂變炸,重建被破壞的城市。」托洛茨基說了幾句言不由衷的空話,又把目光轉向了斯克良斯基。「斯克良斯基同志,想好gc主義城的選址了嗎?」

    「泰梅爾半島是個很不錯的反攻基地,我想在泰梅爾半島的腹地建立gc主義城。」斯克良斯基不知道列夫.托洛茨基和越飛已經秘密前往印度,還以為自己真的是未來世界**的希望,所以這段時間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gc主義城的建設準備上面去了。

    托洛茨基也煞有其事地皺眉思索了片刻,然後看向瓦采季斯:「瓦采季斯同志,有沒有可能抽調一支工程兵部隊去泰梅爾半島?」

    「主席同志,有整整三個工程兵師在阿爾漢格斯克待命,另外在索洛維斯基勞改營裡面還有10萬名政治犯,隨時可以用貨船運往迪克森迪克森(好奇怪的名字,是靠近北冰洋喀拉海南岸的港口城市,只有兩三千居民。」

    「也就是說至少有十幾萬人要去泰梅爾半島?」托洛茨基關切地問。

    「我們準備輸送二十五萬人去那裡。」斯克良斯基道:「除了軍人和勞改犯,還需要相當多青年女性,因為我們需要**接替人。」

    「食物夠嗎?補給物資夠嗎?」托洛茨基又問。

    「泰梅爾自治州的捕魚業非常發達,另外還有許多的馴鹿養殖場,那裡的野生馴鹿也非常多,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葉尼塞河同中西伯利亞的抵抗基地建立水上交通,以獲得物資補給。估計養活七八萬人不成問題。」

    在斯克良斯基的計劃中,從索洛維斯基集中營調去泰梅爾半島的勞改犯是不可能活過1936年冬天的,所以只要為他們準備幾個月最低限度地口糧就可以了。剩下的工兵和紅軍近衛軍還有蘇聯gcd中央、gc國際的人員以及那些青年女性則需要長期的食品供應。不過這些人的吃飯問題也不難解決,因為泰梅爾半島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可以通過捕魚、畜牧和狩獵解決大部分的食品供應,還可以從分佈於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其他抵抗基地調運補給。

    「防禦呢?」托洛茨基接著又問。「你們有把握保衛泰梅爾半島上的gc主義城嗎?」

    「有把握的!」斯克良斯基信心滿滿的保證道:「那裡距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有幾千公里之遙,沿途沒有什麼公路鐵路,還密佈著我們的紅軍游擊隊,敵人的大軍根本過不了,小部隊則不是我們的對手。唯一的危險來自於北冰洋,不過我們的gc主義城不會建立在北冰洋沿岸,而是在距離海岸線兩三百公里遠的貝蘭加山脈深處。」

    雖然托洛茨基已經決心世界**奉獻出整個生命不打算去西伯利亞的什麼地方避難了,但是這段時間他還是認真研究了一下西伯利亞北方的地形——那裡大概是除了南極洲以外全世界最荒蕪最人跡罕至的大片陸地了。就算中國人能把那裡畫進自己的版圖,也僅僅是在紙面上統治西伯利亞北部而已。想要真正統治那裡的每一寸土地是根本不可能的,別說是不習慣寒冷生活的中國人,就算是被人們稱為北極熊的俄國佬也沒那能耐。要知道那裡的面積和整個歐洲差不多大小,戰前人口不知道有沒有50萬?而且都集中在靠近西伯利亞南部或是北冰洋沿岸地區。在極其遼闊的內陸,如果不是因為這場戰爭造成西伯利亞南部的軍隊和居民撤往北部,根本就沒有多少人類活動的跡象。不過即便是現在,在西伯利亞北部遼闊的內陸地區,人類大概還是和西伯利亞虎一樣稀有的物種。而且那裡根本沒有什麼工業,連農業都基本沒有——那裡實在太冷,根本沒有什麼可以生長的糧食作物。

    布柳赫爾的幾十萬游擊大軍現在就靠打獵和撈魚在堅持鬥爭,而且由於中國侵略軍的步步進逼,現在靠西伯利亞大鐵路近一點的據點都基本淪陷,紅軍只能不斷向氣候條件為惡劣的北方退卻,連自己的生存都極為艱難,根本不可能給泰梅爾半島上的gc主義城提供什麼補給物資。而物資匱乏肯定會成為未來西伯利亞的gc主義游擊戰爭的最大困難,或許中國人只需要在北冰洋上部署一支小小的艦隊封鎖西伯利亞北部沿海地區,同時在用重兵控制西伯利亞南部地區,不讓補給物資流入北方,就能困死西伯利亞的gc主義戰士,這也是托洛茨基不看好gc主義城未來的發展的主要原因。

    「瓦采季斯同志,現在還能向泰梅爾半島輸送多的物資麼?」想到這裡,托洛茨基還是決定要盡可能幫助西伯利亞的游擊戰士們,雖然他們一樣是「棄子」,但是他們堅持的久一些總歸是有好處的。瓦采季斯奈的深呼口氣,說道:「我們會盡量努力的,不過現在西線作戰的消耗極大,德國人又開始對我們在西部的重工業基地狂轟濫炸,軍工生產受到了嚴重影響,物資供應極度緊張,所以……」

    「瓦采季斯同志,西伯利亞的鬥爭是我們的未來!」托洛茨基看著自己的勞動國防人民委員:「等到莫斯科保衛戰結束以後,所有倖存下來的政治局委員和**軍事委員會委員都要去gc主義城!」

    瓦采季斯當然不會去那個冰天雪地的破gc主義城,托洛茨基已經給他安排好了逃往印度的路線,不過那是秘密的。所以他還是重重點了下光腦袋,保證道:「我明白了,一定會給gc主義城準備足夠堅持十年的物資!」

    托洛茨基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向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後者見到目光,立刻拿出最的外交問題匯總雙手遞給托洛茨基,說道:「主席同志,我們駐瑞士的大使報告,帝國主義目前正在籌備一場柏林和會,想要討論結束戰爭和戰後分贓的問題。」

    「又一場巴黎和會!」托洛茨基嗤的一笑,追問道:「他們給俄羅斯民族安排了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可能……可是集體流放!」李維諾夫低聲道:「有傳言說,德國和中國都希望在戰勝蘇聯後將全部俄羅斯人都送去澳大利亞安置,不過美國英國反對這樣的安排。」

    「呵呵。」托洛茨基冷笑了兩下,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而是把問題轉向了日本和印度:「他們準備怎麼安排日本和印度呢?」

    「日本將被徹底消滅!日本民族將不再存在,所有的日本人都會被迫變成中國人。」李維諾夫回答道:「而印度的安排還不確定,中美英德似乎都不想去消滅印度gcd,因為他們認為印度gcd的地盤太貧瘠,沒有油水……」

    「李維諾夫同志,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場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還會存在一個gc主義國家?」斯克良斯基感興趣地問道。

    李維諾夫搖搖頭道:「我不太清楚,我想……印度gcd沒有那麼容易過關,畢竟帝國主義手中有核裂變炸,雖然印g已經把英美俘虜關押在幾個大城市裡面當肉盾,但是如果他們一定要堅持世界**的旗幟,最後恐怕會……」

    斯克良斯基愣了愣,李維諾夫說的沒錯,雖然中美英德都沒有把印g手中的大半個印度變成殖民地的想法(或許是認為付出和收益不對等吧,但是不等於他們不可以把那裡變成一個公共核試驗基地啊!要是隔三差五就往那裡丟幾顆核裂變炸,就是印度人民不怕死,那他們的社會主義還要不要建設了?

    「給鮑羅廷去電,」托洛茨基揉了揉太陽xue,一臉可奈何地道:「印度gcd可以暫時隱藏起他們的主張,現在的關鍵是保存**的火種,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到來前積累實力,哪怕是暫時收起gcd的旗幟也沒有關係,我看印度gcd可以改名叫印度人民**黨,也可以同帝國主義進行和平談判,只要能贏得休養生息的機會,哪怕條件苛刻一點也是可以答應的。」

    說完這話,托洛茨基就抬眼掃了在座的政治局委員和**軍事委員會委員們一圈,將每個人的表情都盡收眼底,包括斯克良斯基在內,所有人都是一臉麻木,看來都已經接受了世界**全面走向低潮的現實。托洛茨基輕輕吁了口氣,又道:「未來的安排就先這樣了,同志們,現在還是討論一下抵抗帝國主義入侵的安排吧。」他的目光投向了紅軍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

    世界**現在肯定是要失敗了,不過這並不等於偉大的蘇聯紅軍就可以躺下等死,因為托洛茨基還指望著gc主義在未來的什麼時候復興,所以需要紅軍戰士們在東西兩線拚死抵抗,先頂住一陣子,好讓他有時間進行安排。作為托洛茨基在軍事上最重要的助手,圖哈切夫斯基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拖延時間。

    「主席同志,這段時間紅軍在東西兩線戰場的損失都非常巨大,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戰役失敗後,東線的總兵力已經減少了一半,包括東方面軍和中亞方面軍在內,只剩下不到70萬人,大部分重武器和補給輜重都已經喪失,情況非常困難。西線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西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和北方方面軍在過去的半個多月裡面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以德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集團至少集中了500萬到600萬兵力,技術裝備是超過我們數倍,而且……」

    「圖哈切夫斯基同志,我需要抵抗帝國主義入侵的方案,不是困難!」托洛茨基語氣生硬地打斷了。圖哈切夫斯基苦笑了下,說道:「主席同志,由於融雪季節已經過去,西線戰場的地面已經變干,預計德國裝甲部隊的大舉突擊很就要到來,他們在斯摩稜斯克和列寧格勒投放核裂變炸的目的很可能就是為了打擊紅軍的士氣,以便於他們突破我們的防線。所以我估計,在未來幾天內,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的防線還有可能遭到核裂變炸的攻擊!因此我建議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立即調整防守方式,用數百個完全**的要塞式據點取代現在延綿上千公里的防線。」

    「數百個據點?」托洛茨基皺了下眉。他的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在賬面上還有一千萬人槍,就算拆成300份,沒一份還有三萬來人,看起來是不少了,但是這種孤立的據點在敵人優勢兵力面前只有被各個擊破一個下場。

    「是的,數百個據點,只有這個才能同時應對敵人的裝甲集群突擊和核裂變炸的轟炸……我想敵人論如何都不會有數百枚核裂變炸的!」圖哈切夫斯基苦笑著解釋道。「這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了,而且必須抓緊時間進行調整,總參謀部估計,德國人可能會在柏林和會開始之前幾天或當天,在西線發動總攻!參考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戰役中的情況,目睹核裂變炸攻擊的部隊很可能會喪失鬥志,敵人很可能會在主要突破方向上連續投放三到四枚核裂變炸,為突擊的裝甲部隊炸開一條通道!」r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