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837 核炸彈嚇不倒蘇聯人民 十二 文 / 大羅羅

    「我感到南京的氣氛與上次已經大不一樣了,真不敢相信,我上一次來南京就在一個多月前。」德國空軍裡面最肥的戈林元帥用明顯帶著恭維的語氣對常瑞青和王若男說:「在飛機上面我便感覺到南京的天空上瀰漫著令人激動的氣息,是勝利的氣息!」

    王若男嫣然笑道:「的確是這樣,最近我們的軍隊在西伯利亞、中亞、日本還有南洋戰場上都取得了令人激動的勝利,戈林元帥,今天又有捷報從日本傳來,我們的軍隊已經完全佔領了日本的北九州市和下關市,打開了通往瀨戶內海的門戶關門海峽。」

    「我在飛機上就聽說了,這是一場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勝利。」戈林嘴巴上這麼說,心裡面卻好一陣奇怪,中國人手裡明明還有能一錘定音的核裂變炸彈,直接往東京、大阪一扔,日本人還能不投降?為什麼要那麼吃力不討好的打城市攻堅戰?

    常瑞青簡單的同戈林打了個招呼,便沒有再開口,只是默默聽著王若男用一口生硬的德語同戈林的談話。他不知道胖子戈林那麼快就再次訪問南京的意圖是什麼,中國駐德**事代表團發來電報告訴他,這段時間,德國人已經在西線展開了攻勢,不過受制於氣候因素,以及西線蘇軍的數量較多裝備較jing,因此進展不能和東線的中**隊相比。

    另外,在是否要用核裂變炸彈摧毀列寧格勒、莫斯科和托洛茨基格勒這種大城市的問題上,德國內部也發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認為要用核裂變炸彈摧毀這些大城市。以粉碎蘇聯的抵抗意志。一部分人則持相反的意見,認為這些城市還有許多大型工廠很快都是德國的財產了,所以不應該隨便摧毀。要好好保護下來,核裂變炸彈的主要攻擊目標應該是蘇聯的地面部隊和軍事設施。

    不過隨著5月份的到來,蘇聯西部領土的融雪季節很快就會過去,等到地面變干以後,德國人的裝甲部隊就能在核裂變炸彈的加持下大顯神威了。估計用不了太長時間就能打敗蘇聯。

    所以戈林此來應該同目前正在進行的世界大戰沒有多少關係,他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戰後世界秩序?

    「元帥閣下,澳大利亞的情況還好?」常瑞青聽了一會兒兩人的閒聊。便開口將話題拉到他感興趣的澳大利亞問題上了:「我想知道,澳大利亞在未來能安置多少俄羅斯移民?」

    胖子戈林心中暗暗一笑,在對待俄羅斯人的態度上。中國和德國看來是完全一致的,他們也不打算將這個戰鬥民族留在自己的國土上面,用中國人的話講,那是養虎貽患!而現在的世界秩序就是中美德三強並列。只要中德達成了一致。美國必然在澳大利亞問題上面退縮,而美國一退縮,英國的丘吉爾就無計可施了。

    「希特勒總統認為,這個問題完全取決於德國和中國兩個強大國家的態度。」戈林說完這話後就瞪著眼睛注視著常瑞青的表情變化,可惜沒有辦法從後者的臉上看出什麼來。

    一個俄羅斯人的澳大利亞……哼哼!常瑞青在心裡重重哼了兩下,這些戰鬥民族要是到了澳大利亞就會忘記同中國的亡國之恨了?這也想得太美了!如果英國佬痛痛快快的把澳大利亞拿出來,那麼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說,不過現在有了核裂變炸彈的英國佬準備抗爭一下了。那自己何不順水推舟呢?

    想到這裡,常瑞青臉上浮出一抹笑容:「元帥。我們當然是支持將所有俄羅斯人都遷往澳大利亞安置的,但是……英國人現在也擁有了核裂變炸彈!所以我們不能不考慮他們的反對意見,萬一我們把英國人逼急了,他們將核裂變炸彈私下提供給蘇聯怎麼辦?所以我的意見是,讓英國人接收一部分俄羅斯人……他們的加拿大自治領和澳大利亞自治領實在是很空曠的,增加個3000萬到4000萬人口應該更有利於那裡的開發。至於剩下的俄羅斯人,不如就由我們兩國設法安置,一人一半怎麼樣?」

    把俄羅斯民族一分為三?現在蘇聯的人口應該已經不到1.4億了,其中俄羅斯族頂天有一億,等到戰爭結束,最多還有7500萬,如果一分為三,那就是中德英三國各承擔2500萬。從表面上看,中國人好像有些吃虧,需要承擔2500萬俄羅斯人的安置義務。但實際上,他們也免除了一個可能出現在他們國土南方的強大的「俄羅斯——澳大利亞國家」的可能性。而且中國在戰後將會擁有6.5億人口,用6.5億人壓迫2500萬人,應該沒有什麼難度?而剩下的5000萬俄國人,一半歸了英國。英國雖然名義上對蘇聯宣戰,但並沒有攻入蘇聯,所以英俄兩個民族之間是沒有仇恨的。這2500萬俄羅斯人應該會很快融入英國,如果不出意外,這些「新英國人」會為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開發做出極大的貢獻,大英帝國也極有可能因為他們而復興起來。至於歸了德國的2500萬俄羅斯族,呵呵,最後肯定會被流放出歐洲,多半會讓他們去非洲找幾塊地皮建立幾個小國。

    這筆帳一算下來,中國用承擔2500萬俄羅斯人安置義務為代價,一方面扶植了英國,讓他們成為美德之外的又一個白人強國,同時也就等於進一步分裂了白人世界;一方面免除了南方的安全隱患,也徹底粉碎了俄羅斯民族再次復興的可能性;一方面又給德國人添了一個小小的安置俄羅斯人的麻煩;最後又示好了那個還剩最後一口氣的大英帝國。

    想清楚了其中的關鍵利弊,胖子戈林的臉色頓時就陰沉下來了。不過隨即又想到,常瑞青對英國可能「擴散核武器」是擔心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不,這個擔心很有道理!根據可靠情報。英國人在3月份就和美國達成了轉讓核武器技術和出售高濃度鈽-239的協議!美國政府為此掏出了20億美元的巨款,還答應再借給英國20億美元以幫助重建已經崩潰的英國經濟!

    不過英國向美國出售核武器技術和鈽-239還在德國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畢竟美國自己的「曼哈頓計劃」也已經到了尾聲階段,就算不獲得英國的幫助,最多6個月到1年,美國就能製造出第一枚核裂變炸彈了。

    可是英國要是向法國和意大利出售核武器技術呢?這下歐洲可就有了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四個核國家!雖然德國還是毫無疑問的歐洲領袖,但是想要徹底整合歐洲成為一個共同體。恐怕就不大容易了!誰都知道那只高盧雄雞有多高傲,壓根就不服輸!而那個墨索里尼現在則對非洲和地中海地區的地盤垂涎三尺,夢想著要復興什麼羅馬帝國!如果讓法意兩國有了核裂變炸彈。德國的麻煩可就怎麼都小不了……

    「對於這個問題,希特勒總統已經考慮到了,所以他希望中德英美四個擁有核裂變炸彈的國家能夠達成一個旨在不擴散核裂變武器的條約。」戈林說道。

    常瑞青點了點頭,他想了想說:「戈林元帥。我們也希望能有這樣一個條約。而且我們還希望能有一個專門的國際間組織來監督核裂變武器的擴散,同時也用來協調各個強國之間的利益衝突。我想這個組織可以叫做聯合國,總部可以設在柏林。」

    聽到常瑞青建議要將那個什麼聯合國的總部設在柏林,戈林臉上總算浮現出舒心的笑容:「這倒是個不錯的建議,是應該有一個這樣的組織,我們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另外,我們打算在今年5月份再召開一次柏林會議,討論結束世界大戰的問題。制定戰後世界的新秩序。當然,還要決定蘇聯、日本、印度這三個戰敗國的命運!」

    「三個戰敗國的命運?不知道希特勒總統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希特勒總統的意思是對於這三個戰敗國的處置需要取得中美英德一致的意見。當然我們兩國之間應該首先達成一致。」戈林答道。他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倒不是對中國要在戰後吞併日本不滿,而是德國政府已經預料到美國和英國很有可能會對中德兩國對蘇ri的處置提出異議,而且美英兩國也有這樣的權利,因為他們也是這場反蘇維埃聯盟一方的主要參戰國。

    常瑞青沒有立刻點頭,而是試探著問道:「對於蘇聯領土的處置,德國方面還有什麼意見要表示嗎?」。

    戈林立即微笑著搖頭,表示沒有任何意見。蘇聯的精華就是歐洲部分再加上烏拉爾工業區,總面積超過600萬平方公里,比歐洲其他國家不包括海外殖民地的國土面積總和不相上下。此外,德國還利用這場戰爭吞併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完全控制了羅馬尼亞、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在不久的將來,想必也能將這些土地都納入大德意志帝國的領土。另外,芬蘭、瑞典、挪威三個北歐國家的民意現在也傾向於同德國組成聯邦國家。如果再算上由德國猶太人控制的大以色列國的領土,德國在這場戰爭中直接得到了領土,也將超過1000萬平方公里。雖然比起中國所得的2000萬平方公里少了一半,但是德國所得的幾乎都是精華,而中國得到的2000萬平方公里裡面至少有一半土地不是在北極圈中就是沙漠荒地。所以實際上的收益也和德國差不多,而且緊靠歐洲的非洲大陸也已經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相比之下,大中華聯邦除了本土之外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殖民地。

    「那麼對於日本和南洋聯邦呢?」常瑞青又問了一句。

    「德國不關心日本和南洋聯邦的前途,」戈林微微一笑,說道:「不過據我所知。美國人對日本和南洋聯邦的未來是有不同看法的。」

    「是嗎?」。常瑞青的眉毛微微一挑。

    戈林收起笑容,神情嚴肅地點點頭:「據可靠消息,美國人和英國人將會要求在日本承擔戰敗責任。支付最少3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在付清賠款之前,日本應該由中美英德共同托管。至於南洋聯邦的前途,應該由南洋人民通過投票自行決定……總理先生,我想您手中的情報機構也很快會送來相同的消息。」

    ……

    就在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為了戰後世界的新秩序到訪中國的同一天。一隊沒有任何標誌和車牌的軍用卡車正趁著夜色,悄悄駛抵了北德文斯克,一座面朝白海的小型港口——它並不存在於任何一張公開的地圖上面。因為它就是一個秘密的軍港,港口規模也很小,設施也相當簡陋。當車隊最終在碼頭區停下的時候。列夫.托洛茨基看見在漂浮著冰塊的近岸處,正停靠著幾條黑色的大型潛水艇,潛艇表面同樣沒有任何標記,從外觀上看應該是日本設計的海大5型潛艇。蘇聯的造船廠中也生產了不少這樣的潛水艇。曾經在大西洋擊沉過許多帝國主義的運輸船。這種潛艇在蘇聯還有一個名稱:《真理報》級。

    一想到《真理報》列夫.托洛茨基就長歎了口氣,當了差不多十年的《真理報》總編輯,他就不記得這份報紙上什麼時候刊登過真話,呃,大概只有日期是真的?他記得,在他離開莫斯科前最後審定的那一期《真理報》上面,蘇聯紅軍剛剛取得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戰役的偉大勝利,殲滅了超過50萬中國國防軍。還俘虜了其中的10萬人,包括85名將軍、665名校級軍官。繳獲了數百輛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和上千門大炮……真可謂是空前大捷啊!而在之前幾期的《真理報》上面,紅軍同樣在中東和印度取得了幾場大勝利,紅軍的轟炸機還剛剛空襲了德國首都柏林——這要是真的該有多好啊!

    「布隆施泰因同志,我們已經到了。」開車的一名蘇軍上校的聲音將小托洛茨基從自己的思緒中拖了出來。布隆施泰因是他現在的姓,那也是托洛茨基本來的姓氏。現在小托洛茨基正在秘密逃亡,當然不能用那個全蘇聯人民都知道的列夫.托洛茨基的名字了。

    小托洛茨基推開車門,跳下了地面。環視四周,港區內所有的建築無不是門窗緊閉,空空蕩蕩的好像沒有一個人,更沒有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森嚴戒備,彷彿這座秘密的軍港已經被完全遺棄了一般。只有潛艇周圍有幾個穿著藍色卡嘰布工作服的男子伸長了脖子朝自己這邊看過來。

    「布隆施泰因同志,我們就要乘坐這幾條潛水艇去印度嗎?」。一個有些沙啞的聲音突然從小托洛茨基的身後傳來。他回頭一看,原來是庫爾恰托夫,一個臉色慘白,神情憂鬱的蘇聯核物理學家,他還有另外幾個不大出名但絕對稱得上是天才的蘇聯核物理學家也將和小托洛茨基一起前往印度,同時還有大約20噸金屬鈾和幾千份絕密的技術資料和圖紙,還有幾十噸黃金也要被運往印度,這些東西現在就在十幾輛大卡車上面。

    「當然不可能了,」另外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接過了問題,小托洛茨基聽聲音就知道他是越飛,前任,哦,應該是現任蘇聯內務人民委員——在盧比楊卡廣場2號的大樓裡面還有一個假的越飛在坐鎮,如果不出什麼意外,這個假越飛將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犧牲。真越飛吁了口氣,又道:「會有一艘掛英國國旗的貨輪在大西洋裡面和我們接頭,到時候我們就乘坐這艘輪船去印度。」

    「放心,那是絕對安全的。」小托洛茨基努力咧嘴笑了笑,似乎想表現的輕鬆一些,可是最終還是沒有笑出來。「這艘輪船的船員都是我們的人,真正的gc主義戰士。」他看著愁眉苦臉的庫爾恰托夫:「怎麼啦?還在擔心路途的安全嗎?」。

    「不,當然不是。」庫爾恰托夫搖了搖頭,不過臉色仍然凝重:「列……布隆施泰因同志,我擔心的是印度落後的工業基礎沒有辦法生產出核裂變炸彈,即使我們有了圖紙和技術資料也不可能。」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小托洛茨基的表情變得無比堅毅起來:「魯易同志和乍裡亞同志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他又回頭看了一眼,十幾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已經從最後一輛卡車上面下來,在他的身後站成一排,這些都是他的保鏢,也是最忠誠的gc主義戰士。小托洛茨基朝他們揮了下手:「把卡車上面的東西統統搬上排在第一位的那艘潛水艇。」……)(,.,或且百度輸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