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778 飢餓的人民共和國 九還有嗎? 文 / 大羅羅

    豪雨瓢潑,夜色如墨。在旁遮普平原上面,在東西旁遮普交界的阿姆利則地區,交戰的雙方似乎同時選擇了轉入防禦,戰場四周只是間或有炮彈在中印兩軍的陣地上面爆炸。華軍強大的遠射程重炮群已經停止了射擊,「薛岳集群」現在是無後方作戰,只能依靠隨軍攜帶的彈藥維持作戰,必須節約使用。這時在對印軍進行騷擾性炮擊,以干擾他們修建防禦工事的只是一些75mm無後座力炮和迫擊炮而已。而印軍則以76.2mm野炮還擊,試圖壓制華軍火炮,以掩護他們的步兵修築防禦工事。印軍從10月23日下午開始到現在,都在瘋狂地冒著華軍的火力調整態勢,本來準備要發起進攻的大軍都在挖掘戰壕修築工事。一個個步兵團、步兵營在阿姆利則西面的平原上散開,組成了三道防禦陣線。近衛集團軍所屬的11個炮兵團也紛紛進入陣地,其中一部分76.2mm野戰炮正在同華軍進行炮戰。

    與此同時,動員阿姆利則周圍印度民眾的命令也已經傳達下去了。凡是年滿14週歲的印度人民共和國居民,無論男女都必須立即向所在地區的gcd委員會報到,並且還有自備乾糧和勞動工具,準備去支援正在作戰的印度人民軍隊。如有違抗,則一律按照反革命罪論處。但是阿姆利則城淪陷的負面效應卻已經產生了,阿姆利則城周圍的錫克族村鎮裡面的印g黨員幹部們。在第一時間就遭到了不明真相的錫克族群眾的圍攻,平日裡面威風八面的幹部們這個時候很有點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意思。就連他們手中所掌握的一點基幹民兵一時間也組織不起來。就算勉強組織起來也沒有什麼用。因為華軍的偵察部隊已經撒了開來,對於完全沒有敵意的錫克族村鎮他們是不會進行攻擊的,但只要發現那裡的印g地方政權還沒有倒台,自然會立即予以剷除。不過有了第30師的教訓,這些華軍偵察兵也都學乖了,第一時間就會將被俘獲的印度gcd幹部們保護起來。然後讓那些錫克族平民自己推舉臨時的領導人,等到他們的地方政權建立起來後。再移交這些印度gcd人,當然之後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就和中國人沒有什麼關係了……所以動員民眾的命令下達了十幾個小時,也不見一個支前民工到來。甚至派出去傳令的通訊兵也大多成了打狗的肉包子。

    不過讓巴甫洛夫等人沒有想到的是,阿姆利則周圍的民眾其實已經發動起來了。在夜色當中,通往阿姆利則城的道路上,無數支自發組織起來的隊伍正推著裝滿了糧食和各種勞動工具的手推車。往華軍控制下的城市前進。他們當然不是去攻城的。而是準備為侵略者效力的,就像他們之前為英帝國主義賣命一樣!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在抵達阿姆利則城後還立即向華軍佔領當局提出的參軍的要求,還真是鐵桿的印奸!像這樣民眾集體和自發背叛國家的行為,在整個印度會戰當中並不鮮見,其中的經驗教訓實在發人深省,當一國的當權者將民眾視為奴隸,視為仇寇,視為可以肆意殺戮和壓迫的對象時。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和政權在遭遇外敵入侵的時候,被壓迫被奴役被屠戮的民眾到底有沒有義務去保衛這樣的政權和國家呢?而民眾「背叛」的責任又在誰的頭上呢?

    類似的問題是需要印度人民革命黨(印度gcd改制而來)未來的偉大領袖們深思反省的。在乍裡亞同志的回憶錄《寫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之前》(又名《世界革命失敗的開始》)裡。他對此就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如果說我們在偉大的抗華戰爭中有什麼慘痛的教訓需要吸取的話,最大的無疑就是我們在抗華戰爭爆發之前,對印度國內的各種反動勢力沒有進行徹底的鎮壓了!我想這是我們在1935年10月和11月遭遇嚴重挫折的重要原因。當帝國主義敵人佔領孟加拉邦大部分地區的時候,那裡的反動分子紛紛跳出來充當印奸國賊了!當帝國主義軍隊突入克什米爾後,那裡的反革命分子又夾道歡迎大印奸賣國賊真納,甚至喊出了『真納萬歲』的反動口號!而當十幾萬華軍攻入阿富汗和旁遮普地區後,那裡的m斯林反革命分子和錫克教反革命分子更是爭先恐後的賣身投靠,甚至還充當起了屠殺革命幹部和革命群眾的劊子手!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啊!對於這樣的反革命分子,我們怎麼可以手軟?怎麼可以不將他們趕盡殺絕?如果我們之前在孟加拉邦、在旁遮普邦、在阿富汗自治區採取了最嚴厲的鎮壓措施,不是按照總人口5%到15%的指標鎮壓逮捕反革命分子,而是將這個指標提高到20%或是30%,那麼1935年10月和11月的戰爭形勢就會徹底改觀了。所以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們印度gcd和印度人民革命黨對反革命分子的鎮壓便不再手軟,為了印度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勝利,哪怕鎮壓掉1萬萬甚至更多的反革命,又算得了什麼呢?對我們這些gc主義者來說,還有什麼比殺反革命更讓人愉悅的事情嗎?這也是我們的事業現在可以取得偉大勝利的有力保證!」

    ……

    對於在阿姆利則一帶的中國反革命軍隊來說,印度反革命分子的爭相來投,的確給了他們戰勝印度革命軍隊的信心。本來以為深入敵境後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沒想到從克什米爾邦一路打到東旁遮普邦,都沒有見著「人民」的影子,光看見歡欣鼓舞的反革命了。在旁遮普邦的錫克族反革命分子們的幫助下,他們的進攻準備工作進行的極為順利。一門門大炮在阿姆利則城外的麥田當中仰起了長長的脖子。戰位上的彈藥堆得滿滿當當。其中就有一多半是自帶乾糧的錫克族反革命幫著搬運的!大隊大隊的華軍步兵已經進入距離印軍前沿陣地不到3000米的出發陣地,他們中間還夾雜著不少頭上抱著紅佈滿臉絡腮鬍子的紅頭阿三,這些大多是漏網的前英印軍隊裡面的錫克族士兵。現在的身份則是為中國侵略者賣命的偽軍。手裡熟練地擺弄著38式步槍(從後勤部隊和炮兵那裡搜羅來的),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印軍的陣地就在阿姆利則城以西不到10公里的平原上面展開,由北到南擺開4個步兵軍,陣地展開了有40多公里。但由於時間倉促,他們來不及構建大縱深的堅固防禦體系,只有幾條單薄的戰壕,也沒有利用木材加固。深度不過一米出頭。在戰壕前面也沒有佈置鐵絲網、壕溝、雷區等障礙物。不過印軍近衛集團軍到底是精銳,雖然倉促之下來不及修築堅固的工事,但是一線的火力配備還是相當綿密的。所有在拉合爾時補充進部隊的西旁遮普邦地方部隊的官兵也都至於政工幹部和保衛戰士們的嚴密監視之下。

    大概也是因為時間倉促的緣故,兩軍陣地中間寬度達3000米的中間地帶上面的農作物、樹林和村落並沒有被清除乾淨。特別是長在地裡面差不多已經完全成熟的麥子,幾乎無邊無際地擋在印軍陣地前面,對印軍官兵的視線形成了遮擋。為了將這裡的麥子清理乾淨。印軍派出了大批的步兵向盤踞在麥田里面的華軍警戒幕壓迫過去。但是華軍也針鋒相對派出了大股步兵應戰。結果兩軍又在無邊無垠的麥田當中展開了連番血戰。

    戰至24日臨晨華軍進攻發起之前,印軍僅僅將他們陣地前面五六百米的麥田清理乾淨,再往前就是華軍控制下的大片麥田了。如果他們的視線能夠穿透這一片片麥子的話,就會看到不計其數的華軍步兵正在麥田當中匍匐前進,每個人身上的武器彈藥都掛得滿滿噹噹的,偶爾還有身強力壯的華軍士兵拖著迫擊炮和無後座力炮向前艱難地爬行。為了在第一次攻勢中就形成突破,薛岳也下足了本錢,一次性就投入了9個步兵團的近25000名步兵!其中位於戰線中間的則是第10步兵軍的第29師的三個團。位於戰線南北兩翼的分別是第2山地軍第6山地師所屬的三個團,第9步兵軍第26步兵師所屬的三個團。在他們的身後。有13個師級或軍級炮兵團的火力支援他們的進攻,超過700門大炮已經準備就緒,隨時準備發出怒吼!

    而他們對面的印軍近衛集團軍,只有區區192門壓制火炮,在火力上面處於絕對的劣勢。不過由於在之前的交手戰中沒有抓到俘虜,所以巴甫洛夫等人並不知道自己的對手到底有多少人,也估計不出他們到底有多少門大炮。所以在這個大難馬上就要臨頭的時刻,在巴甫洛夫的司令部裡面,氣氛雖然緊張,但並沒有完全絕望。

    「根據之前交手戰的情況分析,敵人的總兵力大約在10萬上下,應該有兩個普通的步兵軍。他們估計最快會在明天天亮後發動進攻……司令員同志,您還有什麼要交代給前線的部隊嗎?」近衛集團軍參謀長沙拉波夫拿著一疊下面送上來的報告細細看了一會兒,扭頭對巴甫洛夫說道。

    巴甫洛夫面沉如水,只是嗯了一聲:「克什米爾谷地和錫亞爾科特至少有他們的一個軍,這裡應該只有兩個軍了,再多中國人大概也沒有辦法提供後勤保障了。」

    沙拉波夫點頭:「他們現在已經是『無後勤作戰』了,只要我們能在這裡堅持幾天,中國人的彈藥應該就會耗盡,到時候我們最少可以打個平手。」

    巴甫洛夫目光沉沉地看著地圖,蒼白的臉上滿是鄭重嚴肅的表情。這麼一場關係到印度人民共和國生死存亡的大戰,居然在敵情完全不明的情況下展開,怎麼看都讓人沒有辦法放心。如果能讓他重新選擇的話,他寧願放棄東西旁遮普邦。把兵力擺在德裡堅守,這樣好歹能多拖延一些時間……

    他走到沙拉波夫面前,壓低了聲音道:「沙拉波夫同志。去給莫斯科發密電,請示一下萬一德裡失守以後的方略。」

    「巴甫洛夫同志,你在說什麼呀?」沙拉波夫一怔,目光定定地看著自己的頂頭上司。「如果您沒有把握,為什麼還要在阿姆利則同敵人決戰?」

    巴甫洛夫苦苦一笑:「戰於不戰已經不是由我們決定了,整個世界戰爭的主動權已經落到了反革命陣營一邊,我們已經處於戰略被動了。而在印度戰場上。這種被動顯得更加明顯。」

    沙拉波夫沉吟了片刻,低聲追問道:「司令員同志,您有沒有什麼預備方案可供統帥部參考嗎?」

    巴甫洛夫搖了搖頭:「我能想到的方案。圖哈切夫斯基同志都能想到……」他頓了一下,忽然又道:「還是上報一個預備方案吧,德裡一失,印度局勢就徹底糜爛了。就算蘇聯再派援兵過來也難以挽回局面。因此我建議國內不必再考慮挽救印度戰場的問題。另外。中東的300萬印度紅軍是非常寶貴的兵力,他們都是比較可靠的翻身首陀羅和達特利組成的,可以在保衛蘇聯的作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建議統帥部收縮中東戰場,放棄阿拉伯半島,把部隊收攏到小亞細亞半島和波斯,只要能屏蔽住蘇聯南部地區就算是一個勝利了……」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忽然間就有人在他耳邊吼了起來:「炮擊!華軍炮擊!他們要發動進攻了!」巴甫洛夫和沙拉波夫都嚇了一跳,同時扭過頭向指揮部外面張望的時候。爆炸聲頓時就在整個印軍前線幾乎同時炸響了。將呼嘯的風雨聲完全壓制了下去,炮彈爆炸的聲音分析。華軍炮群的規模肯定在500門以上,其中155mm的重型野戰榴彈炮不會少於200門!大地整個都抖動起來了,指揮部裡面所有的人都被這劇烈的震動震得搖搖晃晃幾乎站立不住。幸好華軍並沒有發現這個指揮部,所以也沒有炮彈在周圍落下來,否則後果真的不堪設想了!

    不過一線的印軍官兵就沒有那麼好運了,華軍的炮兵觀察員就在離他們幾百米遠的麥田里面。無數拖著橘紅色尾焰的炮彈好像長了眼睛一樣落到他們頭上。而且他們駐守的陣地也根本算不上堅固,除了幾條淺淺的戰壕就什麼都沒有了。強大的華軍炮群用火力反覆覆蓋著印軍的戰壕,一團團桔黃色的火光在陣地上面此起彼伏地炸開,每一聲轟鳴,都在印軍戰線當中炸開一個巨大的缺口,將威力所及範圍內的所有東西都拋上半空。鋼鐵的碎片尖嘯著肆意飛舞,毫無顧忌地收割著生命,將印軍的前沿陣地變成了恐怖的炮火煉獄。蝟集在一線塹壕內的印度紅軍戰士們頓時死傷慘重!

    在壓制炮兵開火的同時,已經悄悄運動到印軍眼皮底下的迫擊炮和無後座力炮也開始發射,60mm、80mm、120mm的迫擊炮,75mm的無後座力炮以極高的射速開始轟鳴。在重炮激起的巨大煙柱周圍,頓時又出現了無數的小號火球和閃光,密集的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在蜷縮在不過一米來深的戰壕內的印度紅軍的頭上,他們無處可躲,也無法逃脫,只能瑟瑟發抖的等著死神降臨。哦,他們是無神仙論者,所以等待的不是反動的死神,而是革命的物理毀滅!

    印軍的炮群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他們的大炮早就瞄準了中印兩軍戰線的中間地帶,潛伏在麥田當中的華軍步兵頓時也遭遇了密集的炮彈掃射,不時有官兵被炮彈爆炸的衝擊波掀上天空!就在這時,華軍的炮火開始向印軍後方延伸了,步兵衝鋒的命令通過哨音和信號彈傳達下來了。

    「上上上……跟我沖,衝上去!」

    華軍軍官們大聲呼喊著站起身,督促著他們的部下向前衝鋒!華軍現在的步兵戰術走的是突擊滲透的路子,尖刀部隊往往會滲透到敵一線陣地前幾百米甚至更近的距離上面。己方的炮火一延伸他們就毫不猶豫地向前猛衝,幾百米的距離在全力衝刺之下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那些被華軍猛烈炮擊轟得暈頭轉向的印度紅軍戰士還沒有來得及清醒過來,檢查一下自己的手腳是否俱全,端著上了刺刀的38式步槍和mp-18衝鋒鎗的中國侵略軍就吶喊著衝了進來!

    印度人民共和國終於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