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776 飢餓的人民共和國 七還有嗎? 文 / 大羅羅

    1935年10月20ri,南京湯山。高品質更新就在

    清晨六點,三輛中國龍牌防彈轎車組成的車隊疾馳進了這個遍佈大中華聯邦中央機關的湯山行政區。雖然是星期天,可現在畢竟是戰時,許多政府部門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值班。現在正是值夜班的聯邦官員下班,上早班的聯邦政府辦事員們上班的時候。所以湯山行政區的街道上倒是人來人往的,還有不少荷槍實彈的憲兵在巡邏——看來大中華聯邦權力中心的戒備還是非常森嚴的。不過最讓真納感到吃驚的是,在聯邦總理府和常瑞青官邸的門口,居然還有人舉著牌子在抗議著什麼!

    而且抗議的人還不少,擁擠在總理府外的廣場上,足足有好幾千人!不過現場的秩序卻非常良好,數百名舉著盾牌和警棍的憲兵在總理府和常瑞青官邸外面組成了一道人牆,不讓抗議的人群過分靠近。而這些抗議者也給進出總理府和常瑞青官邸的人員還有車輛留出了通道。「怎麼會有人在這裡抗議?他們在抗議什麼?」真納很不解,在他的印象中,常瑞青政府在中國擁有極高的支持率,似乎不應該有人在總理府和常瑞青家門口抗議。

    「真納先生,那是印度支那duliziyou同盟組織的抗議。」正當他納悶時,去機場接機的聯邦政府商務部長曾琦笑著用英語解釋了起來:「這個組織是在上一次聯邦大選後成立的,主要成員都是原來印度支那gcd、德欽黨(我緬人協會)還有暹羅、馬來亞的一些名流政客。他們的政治綱領就是實現越南、緬甸、暹羅、馬來亞等地脫離大中華聯邦實現duli。」

    「什麼?」真納有些吃驚地看著曾琦。「曾先生,他們想要分裂大中華聯邦!天哪,你們怎麼不把他們都抓起來?」

    「抓起來?為什麼要這麼做?」曾琦笑著聳了聳肩。說道:「根據《大中華聯邦憲法》,所有的聯邦主體都可以ziyou選擇脫離聯邦實現duli。當然需要各聯邦主體參政院和立法院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還要概聯邦主體公投通過才能實現duli。」

    這真的能行?真納當然看過《大中華聯邦憲法》,甚至可以背出來。不過他卻從來不認為寫在這部憲法上面的條款真的能全部實行,特別是其中關於聯邦主體duli問題的條款!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如果這些條款是真的,那麼越南、緬甸、暹羅、馬來亞等地豈不是真的有脫離聯邦實現duli的一絲可能?

    一絲可能!真納恍然大悟。

    其中的關鍵大概就在這「一絲」上面?現在大中華聯邦的政壇是gcd、國民黨、大東亞共榮會、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等四大政黨的天下。其餘的小黨小派根本沒有多少生存空間,好像越南、緬甸、暹羅、馬來亞等地大部分的政客也都加入了上述四黨。這個印度支那duliziyou同盟組織能有多少政治版圖?

    想到這裡,他低聲詢問道:「曾先生。高品質更新那個印度支那duliziyou同盟組織是大中華聯邦的合法政黨?」

    「是合法政黨,不過在聯邦中央議會中沒有一個席位,在印支民國、緬甸民國、暹羅王國和馬來民國議會中的席位也非常有限,全都沒有超過5%。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力。他們派人到南京來遊行抗議大概是維持鬥爭的唯一手段了。不過這樣的鬥爭手段是完全合法的,這是他們作為大中華聯邦公民的權力。」

    「權力?大中華聯邦公民有分裂聯邦的權力?」真納皺眉想道:「如果印度人可以通過投票脫離大英帝國,哪裡還有現在這樣的亂局……可是中國人這樣搞真的能長久維持他們的聯邦嗎?而未來的印度能不能實行類似的制度呢?印度教和m斯林有可能生活在一個大印度聯邦之中嗎?」

    曾琦見他愣神,微微一笑:「真納先生,我們大中華聯邦的基礎是各聯邦主體之間擁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文化,而不是聯邦國防軍的武力。所以我們沒有將m斯林印度和阿拉伯帝國納入聯邦的打算,我們同m斯林印度和阿拉伯帝國之間雖然有共同的利益,但是沒有共同的文化。如果強行組成一個國家。即使依靠聯邦國防軍強大的武力維持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中國和m斯林印度、阿拉伯帝國之間只會是盟友。」

    「是的,我們印度m斯林聯盟非常感謝貴國的幫助。中印兩國將是永遠的朋友。」說到這裡,真納忽然想到了什麼,兩撇花白的眉毛又擰到了一起。曾琦為什麼要和自己說這些?是要表明中國沒有吞併印度的野心,好讓自己安心嗎?開玩笑,誰都知道中國對印度沒野心,他們不像西方列強那樣搞殖民地,而是直接吞併變成聯邦的一部分,被合併的聯邦主體的公民也同大中華聯邦其他地區的公民一樣,享有同等的福利和待遇。如果印度併入大中華聯邦,那不是意味著3.5億印度人都會變成中國人?大中華聯邦政府要掏出多少經費來幫助印度醫治戰爭創傷?而且3.5億印度人的選票最終將改變大中華聯邦現有的政治版圖!中國的政客們又不傻,怎麼會讓印度的政治家來分享他們的權力?

    這時真納乘坐的轎車已經駛進了總理府花園,在總理府大廈門口停了下來。「總理府到了,真納先生,請跟我來。」車門被拉了開來,曾琦笑吟吟打斷了真納的思緒,將他請進了總理府大廈。

    兩個人來到總理辦公室前的走廊時,常瑞青已經等在門口了。真納很快就會是一個主權國家的元首了,這點禮數還是要講的。常瑞青上前幾步握住了真納枯瘦如柴的手掌。用英語道:「真納先生,歡迎您來南京。」然後就將真納請進了自己的私人會客廳,還讓高小雯和陳心蕊端來了牛奶和早點。高品質更新就在真納是昨天晚上上的飛機。到現在是粒米為進,早就飢腸轆轆了,也不管中國總理府的食品是不是清真食品,拿起來就吃。而常瑞青的副官長陳心蕊則趁機把印度西北和東北戰場的大致形勢告訴了真納。當真納聽到中**隊可能很快攻佔德裡的時候,他的臉上露出了掩飾不住的驚容,眼神裡還閃過一絲猶疑。

    常瑞青知道真納眼神的意思,印度的反革命事業看起來很快就要勝利了。那麼現在就有兩個問題擺在真納和m斯林聯盟面前。一是誰來當印度未來的老大。是m斯林聯盟還是中亞的外來戶真主黨?二是印度教徒畢竟佔到印度人口的大多數,他們在未來的印度國家裡面應該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呢?或者說得更確切一些,未來的印度應該實行什麼樣的政體?

    是minzhu憲政。還是堅持m斯林專政?

    如果是minzhu憲政,那麼印度教徒的國大黨肯定要從錫蘭殺回印度政壇,憑藉著印度教徒在數量上面的優勢。國大黨將能輕易摘取勝利果實,成為未來印度的執政黨!這樣一來。浴血奮戰了那麼多年的印度m斯林聯盟不就成了冤大頭了?可是要堅持胡安拉主義穆罕默德思想。堅持m斯林專政的話也有一個難題,m斯林聯盟和真主黨誰來當老大?

    是的,真主黨是外來戶,在印度沒有多少根基,根本不能同樹大根深的m斯林聯盟相比。如果要讓印度的m斯林來投票,m斯林聯盟趴著也能贏。可是……投票什麼的是minzhu憲政的路子,而且也不能只讓m斯林投票不讓印度教徒投票?而專政什麼的,好像是講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那幫子中亞過來的真主黨都是恐怖分子,m斯林聯盟都是文明的m斯林。怎麼打得過一幫恐怖分子?

    所以玩專政好像也不行!除非中國人肯力挺自己當印度人民的偉大領袖……不過這個希望也不大,中國人自己走的是minzhu憲政的邪路,怎麼可能支持m斯林聯盟在印度搞專政?再說了自己又能給中國人什麼好處?恐怕自己能給的,真主黨那頭也能給,而且給的更多!畢竟這幫外來戶是在慷他人之慨。

    常瑞青知道真納在擔心什麼,其實這也正是他把真納請來南京的目的,他歎了口氣,露出了感慨的表情,說道:「真納先生,我想現在是時候決定印度的未來了,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時刻,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勇氣。因為沒有一條完美的道路擺在印度人民面前,無論是minzhu憲政還是**ducai,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總之沒有完美的道路,而且你們現在的抉擇將會影響到未來幾代十幾代甚至是幾十代印度人的命運。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需要領袖人物的遠見和大智慧。這就是一個曾經經歷過類似困難和抉擇的中國政治家想要給印度的忠告。」他突然加重了語氣:「不過我不會替你們去選擇,也沒有人能替印度人選擇未來,路就在你們腳下,怎麼選就看你們自己的了。」

    雖然常瑞青對印度阿三沒有一分錢好感,但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替印度人做出錯誤的選擇——實際上他也不知道什麼路線對印度人是正確的或錯誤的。比如前世的印度阿三在甘地、尼赫魯還有英國人的安排下走上了minzhu憲政的邪路,在某些天朝人看來,這條路是造成印度比中國落後的罪魁禍首。似乎只要印度有一個毛太祖這樣的偉大領袖來搞專政,他們就能很快崛起為一個世界強國了。可是在這個時空,魯易同志和印度gcd在蘇聯人的支持下上了台,印度紅軍一度也頗為強勢。

    可是代價呢?minzhu是有代價的,ducai**難道就可以無償地得到嗎?沒有托洛茨基的強援,沒有十年血腥的印度革命戰爭,魯易和印度gcd的權威怎麼可能樹立起來?在另一個時空也有魯易,也有印度gcd,可是印度阿三卻支持甘地、支持真納、支持他們的非暴力運動——而非暴力運動的代價當然是很難產生ducai者和專政政權了!一個ducai者怎麼可能靠餓飯餓出來呢?現在的印度偉大領袖魯易就從來不搞什麼絕食,不過他卻要在其他方面付出代價。比如追隨蘇聯參加世界革命!托洛茨基的援助不是無償的,而是要以數以千萬計印度炮灰的生命為代價!上了蘇聯戰車的另一個後果,當然就是遭遇中帝國主義的入侵了。又有不知道多少印度阿三將在現在和未來的戰火中喪生。

    這就是印度必須為印度gcd的專政政權所付出的代價!

    而現在,同樣的艱難選擇又放在真納和印度m斯林聯盟面前了——真主黨那幫原教旨主義者早就做出了選擇,政教合一加上真主黨專政。

    是和印度教徒玩minzhu,還是和真主黨玩專政,又或者是在印度的領土上割出一大塊地盤建立一個m斯林聯盟自己的國家?

    真納默不作聲,足足思考了近半個鐘頭才咬了咬牙,低聲道:「m斯林和印度教徒是世仇。強行將兩者捏在一起組成一個國家是不現實的!」

    常瑞青心頭一鬆,真納的這個選擇正中了他的下懷,他笑著看向真納:「真納先生。優素福先生和您有同樣的看法……不過他想要的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而非一個世俗的y斯蘭教國家。不知道您的意願是什麼?」

    真納苦苦一笑:「看來我們同真主黨也不可能走到一起去了。」他頓了一下,又道:「總理先生,我想我們可以效仿貴國的體制。建立一個大印度聯邦……這個聯邦可以由一個控制印度西北的y斯蘭世俗國家、一個控制印度東北政教合一的y斯蘭國家和若干個印度教徒建立的國家組成。聯邦的首都可以放在德裡……」

    「陳副官長。」

    真納的話還沒有說完。高小雯就帶著一名國防部的參謀急匆匆走了進來。參謀見到副官長陳心蕊就立即湊過去低聲嘀咕起來,等他說完,陳心蕊就立刻站了起來:「總理先生,印度戰場的戰報,巴甫洛夫指揮的印g近衛集團軍正在準備離開拉合爾阻攔東進的薛岳集群!」

    ……

    烏雲低沉,大雨將至。

    從印度洋上吹來的熱帶季風橫掃過整個旁遮普平原。拉合爾城南印度近衛集團軍司令部外的操場上,上千名身穿藍灰色軍服頭戴八角軍帽的軍官和政工幹部們站得筆直。都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不僅是他們。遍佈拉合爾城內外的十幾萬印度近衛集團軍的官兵們也全都組成了一個個整齊的方陣,等待著偉大領袖魯易同志下達的出擊命令。印度人民共和國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至少十萬中國侵略軍已經離開了西旁遮普省北部的錫亞爾科特。正大踏步向東南而去,目標很可能是印度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德裡!

    消息傳到拉合爾,近衛集團軍上下就知道,決戰的時刻終於到來了!這個建立與1934年,主要組成力量來自印度紅軍各集團軍的精銳,全都是在印度革命戰爭時期建立功勳,被冠以光榮的「近衛」番號的營連,又經過蘇聯教官的嚴格訓練,還配備了大量留學蘇聯的軍官,武器裝備也同精銳的蘇聯紅軍集團軍一致。他們唯一的使命就是保衛印度gcd中央和印度偉大領袖魯易同志,而現在印g中央和魯易同志所在的德裡正面臨中國侵略軍的威脅,所以他們必須挺身而出了。

    一陣軍靴響亮,近衛集團軍的新任司令員,蘇軍上將巴甫洛夫手裡拿著魯易同志親筆簽署的命令,在幕僚們的簇擁下快步走進來司令部前的操場,走向操場中央的木製主席台。他抬頭望了一下烏雲低沉的天空,嘴角邊露出的一絲自信的笑容。中**隊放著拉哈爾的十幾萬印軍不理直撲德裡的行動大大出乎了巴甫洛夫的預料!也將拉合爾城內的近衛集團軍逼上了不得不同華軍決戰的地步——他們是無論如何不能眼看著德裡淪陷的,甚至不敢去冒這樣的風險。不過萬幸的是南亞次大陸變幻莫測的氣候讓巴甫洛夫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來自中亞的冷空氣和來自印度洋的熱帶氣壓對撞的結果就是一場豪雨,雖然這場降雨會給旁遮普省的秋收造成不小的麻煩從而讓印g提前收割糧食的機會湯。但同時也會讓中國人的空中優勢無法發揮。

    根據偵查兵的報告推測,此次離開錫亞爾科特的華軍大約有3個步兵軍,總兵力在15萬上下。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印度集團軍肯定打不過他們,但是由整個印度紅軍警華組成的印度近衛集團軍應該會給他們一個教訓的,哪怕不能取得全勝,至少可以有一個平手。巴甫洛夫相信對方攜帶的彈藥補給不會太多,哪怕是一個平手也足夠將他們逼會克什米爾谷地了。這樣印度人民共和國就贏得了喘息之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