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745 驅虎 七 還有嗎? 文 / 大羅羅

    武田亨默不作聲,其實他心裡還是希望蘇聯勝利的,但從現在的世界革命形勢來看,蘇聯恐怕是凶多吉少了!而蘇聯滅亡之後,日本會有什麼下場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日本紅軍陸軍中的部分高級將領才會主張聯合印度、蘇聯去進攻中國,這完全是死中求生的不得已舉措。可是安田現在提出的計劃卻給了中國關鍵的一年,不,不是一年!而是許多年!因為日本進攻澳洲的結果只有兩個,要麼敗;要麼贏。日本如果在澳洲敗了,自然沒有力量再聯合印度、蘇聯去進攻中國。可日本要是勝利了,就有餘力去進攻中國了?美英又不是豆腐做的,澳洲作戰就算能勝利,日本陸海軍也一定損失慘重。而且打下澳洲以後不需要大量往那裡移民,不需要在澳洲大搞建設消化戰利品嗎?等到日本能夠騰出手腳對付中國的時候,蘇聯和印度恐怕早就已經亡國了,到時候rig怎麼辦?難道放棄gc主義的光輝道路,改走國家社會主義的獨木橋,去跟德國混嗎?

    想到這裡,武田亨就忍不住長歎了口氣:「安田君,難道就沒有別的出路嗎?」

    聽到這個問題,安田康夫暗道自己總算成功了!他用力搖搖頭道:「主席,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他看看加籐健和加籐浩:「兩位加籐君,你們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更好的辦法?兩個加籐對望了一眼,同時搖了搖頭。加籐健苦笑了下說:「主席,安田同志的辦法是最好的辦法了,只要我們能拿下澳洲,日本gcd就有一個立足之地了,哪怕本土不保,我們也可以在澳洲重建國家······到了那裡,中德美三國都是鞭長莫及,而且誰也不希望另外兩國得到澳洲我們說不定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武田亨沉默了半晌,最後終於點點頭道:「沒錯,夾縫中求生存,這大概就是唯一的出路了!·……加籐浩同志你安排人去逮捕野阪參三吧!山川均、宮本顯治、河上肇三人暫時都軟禁起來。蘇聯大使館、蘇聯專家顧問團駐地和蘇聯軍事代表團駐地都要派人嚴格監視!

    加籐健同志,我給你一道手令,你拿著它去掌握近衛師團,把部隊調出兵營在東京實行戒嚴。」

    兩位加籐走後,武田又對安田康夫道:「安田君,你跟我出來一下。」安田忙站了起來,整了整自己的軍服跟著他步出了這棟裝飾豪華的赤阪離宮。

    撲面而來的就是從東京灣吹過來帶著一絲鹹味的海風,讓武田和安田兩人頓時精神一振,原本壓抑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武田亨抄著手淡淡地道:「我們日本gcd掌握這個國家已經快12年了······你覺得我們是將日本往gc主義的道路上領嗎?安田君,你老實和我說,你還相信gc主義嗎?」安田康夫慚愧的低下頭,當然是偽裝出來的,雖然他很早就是中國gcd黨員,但卻從來沒有信仰過gc主義在這一點上他不如武田亨。

    武田亨轉過身子,看了他幾眼,微微地搖頭笑了:「安田君別裝了,拉皮條的安田怎麼可能會慚愧呢?」

    安田康夫尷尬地笑了笑:「主席,瞧您說的,我拉皮條不也是為了咱們黨嗎?」

    武田亨擺了擺手,不打算再和安田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了。他從上衣口袋裡取出來一封沒有上下款的信,鄭重地交到安田康夫的手上:「這是我寫給常瑞青的信,你親自跑一趟南京,將信交給他,告訴他,我們日本gcd人並不是堅決反對中日合邦。但是rig的duli地位必須得到保證rig在日本本土和南洋聯邦的執政地位也必須得到保證。這是我們的底線!」

    「主席,您這是······」安田康夫吃驚地看著武田亨。

    武田亨苦苦一笑,低聲道:「這才是最後的一條出路,畢竟南下澳洲也不是必勝的!」

    野阪參三以叛徒、內奸、特務、工賊等罪名被捕,山川均、宮本顯治、河上肇等三人在家中遭到軟禁,蘇聯駐日本的重要機構都遭到監視的消息一傳到克里姆林宮革命先知的咆哮聲就讓整個宮殿顫抖了起來。

    「武田亨就是隱藏在日本gcd內的毛左分子、修正主義分子!這個壞蛋!這個gc主義的叛徒!不能再讓他當日g的主席了,一定要把他趕下台,一定要!」

    面對托洛茨基罕見的失態,斯克良斯基和越飛都有些戰戰兢兢,兩個人都不敢開口,斯克良斯基知道撤回武田亨是不可能的,因為武田手裡有軍隊。而且現在也沒有更可靠的人能替代武田,就算蘇聯公開武田是朝鮮革命者金亨稷的證據,又能讓日本紅軍上下相信,最多也就是把武田亨集團趕走,取代他們的多半是日本的軍閥集團,甚至有可能讓日本陷入內亂,這樣得利的只能是帝國主義。

    越飛想到的卻是暗殺武田亨的可能性,但是暗殺手段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如果用來對付在野的政治家和流亡者許還好用,但是對武田這樣的蘇維埃國家的領袖卻沒有絲毫辦法。而且越飛也知道,現在武田亨雖然肅整國際派,但是日本並沒有倒向帝國主義陣營。南下攻打澳洲同樣是世界革命,只是沒有遵照托洛茨基的旨意行事罷了。

    如果蘇聯因此派人暗殺武田,反而有可能造成ri蘇兩國兩黨徹底決裂!

    「對日本,我們不能就這樣聽之任,」托洛茨基神色嚴厲地盯著斯克良斯基和越飛:「一定要想辦法挑起中日之戰!如果不能讓日本主動進攻中國,就想辦法讓中國出兵去攻打日本!總之,一定要讓中國把注意力放到日本還有印度身上。」

    托洛茨基此刻的想法斯克良斯基和越飛都很清楚,德國人已經在東普魯士、波蘭和羅馬尼亞集結了三個龐大的集團軍群,總兵力估計超過500萬人!蘇聯西部很快會遭到入侵,必須要集中全力應對,已經無力再向西伯利亞和中亞派出援兵,甚至還要從東線抽調兵力。所以一定要讓中國這只趴在蘇聯東面的大老虎把注意力轉到別的地方去,不管是印度還是日本都可以·只要別來咬蘇聯就行。

    正是基於這個戰略,托洛茨基才會竭盡全力鼓動印度、日本聯合進攻中國,可沒想到在武田亨那裡碰了釘子,這個自己一手扶起來的日本gcd領導人居然不顧有把柄在蘇聯手中·一心只想著南下澳洲,目的就是為了避開中國的鋒芒。

    「請托洛茨基同志放心,」斯克良斯基道。「目前印度人的決心很大,已經向孟加拉邦調集了重兵,還出兵佔領了xizang山南地區。而中國人則在英帕爾要塞部署了大批中程轟炸機,對印度的鋼鐵工業中心賈姆謝普爾和印度第一大城市加爾各答進行不分晝夜的狂轟濫炸。對於中帝國主義的暴行,魯易同志感到非常憤怒·現在已經下了進攻英帕爾要塞的決心,還想從中東調回布柳赫爾同志負責英帕爾——xizang戰役。」

    這段話頓時讓托洛茨基眼前一亮,光是一個英帕爾戰役或許不會讓他感到興奮,但是加上xizang的話情況就大不相同了。xizang是中國的一個省,常瑞青的聯邦政府守土有責,如果被印度紅軍攻佔的話,國內的政治壓力就能把常瑞青逼下台!可是xizang的交通狀況非常糟糕,根本不可能支持大軍在喜馬拉雅山一線作戰·只要印度紅軍肯付出足夠的代價,一定能解放xizang!而中國要保住xizang的唯一辦法就是進攻印度本土,可是要在印度本土打敗印度紅軍也不容易·沒有幾百萬大軍的投入根本做不到,這樣蘇聯的東線就暫時安全了。

    「主席同志,」斯克良斯基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個建議:「印緬邊境的交通條件同樣非常惡劣,英帕爾和仁安羌之間只有一條公路連接,英帕爾則有兩條公路通往吉大港和達卡。這樣的交通是根本無法支持中國的機械化部隊在印度作戰的,所以中國人肯定會使用海軍支撐侵印軍隊的後勤,如果日本海軍可以在中國陸軍大部隊深入印度之後突襲西洋艦隊的話,中國人就會在印度遭遇慘敗。」

    哦,你還信任日本人?「托洛茨基眉頭深皺,雖然他知道蘇聯現在不能同日本決裂·可他已經不再信任日本gcd了,甚至不再把這個黨視作真正的gcd,現在將印度紅勝利的希望寄托在日本gcd身上是不是太冒險了呢?

    越飛同樣感到不解,他手下的特務已經探聽到中美英德四國的雷達技術已經取得突破,開發出了可用於實戰的防空雷達。中國海軍南洋艦隊母港湛江港周圍已經開始修建雷達站,西洋艦隊的母港仰光港在不久後也肯定會處於防空雷達的保護下·日本艦載飛機的突襲根本不會得手!

    可是托洛茨基卻漸漸露出笑容,他走到辦公桌前,拿起雪茄煙點上火後猛吸了幾口,然後才笑著說道:「嗯,很好,就這樣安排吧,給我們駐東京的大使館去電,讓赫魯曉夫同志去和武田亨討論這個方案…···等有了結果再讓rig方面派個海軍高級將領去德裡和印度紅軍商量聯合作戰的問題。」

    越飛腦子裡有些糊塗,日本人根本沒有對華作戰的想法,托洛茨基怎麼還像真的一樣讓赫魯曉夫去找武田亨討論作戰方案?這不是自欺欺人嗎……等等,越飛明白了,托洛茨基的這番安排都是做給印度阿三看

    就在斯克良斯基和越飛準備告退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托洛茨基的秘書進來報告,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和國防人民委員瓦采季斯求見。托洛茨基臉色微變,上午剛開過軍事會議,討論西線作戰計劃,這場決戰很可能關係到蘇聯的存亡,會議通過了圖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國際主義者計劃」。決定用誘敵深入加焦土戰術的辦法來對付德國侵略軍,準備把最後的決戰戰場擺在第聶伯河流域。現在會議剛剛結束不過兩三個小時,圖切夫斯基和瓦采季斯怎麼就來求見了,到底發生了什麼呢7

    圖哈切夫斯基和瓦采季斯很快就進來了,兩個人都臉色凝重,向托洛茨基行了軍禮後,圖哈切夫斯基先開口道:「印度中東方面軍通報,德國中東軍團司令部已經進駐亞歷山大了·和他們一起到達的還有一支意大利艦隊和五個裝甲擲彈兵師,其中兩個打著猶太軍團第一裝甲擲彈兵師的番號,另有一個是意大利師。」

    「第一批就出動了五個裝甲擲彈兵,」托洛茨基忽然想到了什麼·「德國人從亞歷山大上岸的……也就是說英國人已經投靠德國了!」

    瓦采季斯又從公文包裡面拿出一份電報:「這是紅海軍潛艇司令部的電報,今天上午我們的潛艇發現一支龐大的船隊駛進了挪威北部的韋斯特海峽,目的地可能是納爾維克港。」

    托洛茨基的神色嚴峻起來了,這段時間他的精力都關注在中東、印度和蘇德戰場,對北歐戰場的關注較少。

    原先因為英德互相制肘,瑞典人又不想得罪英德中的任何一家因此也在磨洋工,所以北歐戰場的局面一直是不溫不火。蘇聯的幾十萬軍隊就能維持住局面·雖然中小規模的交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但大規模的戰役和會戰幾乎沒有發生過。

    但是中東會戰後英德矛盾已經消除,失去一流列強地位的英國想要維持帝國只有依靠德國的支持。

    這樣德國、英國、瑞典三國就能同心協力作戰了,而且強大的英國海軍還能把德國陸軍送到蘇聯西北巴倫支海或白海沿岸去登陸,正在納爾維克集中的船隊說不定就是準備用於摩爾曼斯克或阿爾漢格爾斯克登陸作戰的!

    「命令北方方面軍立刻在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斯克佈防,兩地的守軍都不能少於一個集團軍。」托洛茨基立刻作出決定:「中東方面軍立刻放棄蘇伊士以西地區,同時加緊圍攻大馬士革和貝魯特,一定要在7月底之前佔領那裡·將地中海沿岸變成抵禦德國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托洛茨基的反應倒是夠迅速的,可圖哈切夫斯基卻有些為難,在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斯克佈防是必須的·但是中東方面好像不能用堅守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東海岸的辦法來應對吧?

    「托洛茨基同志,」圖哈切夫斯基小聲提醒道:「印度革命軍事委員會已經向我們提出請求,希望讓布柳赫爾同志回印度工作····…總參謀部建議同意印度方面的要求,印度中東方面軍的新任司令員我們想推薦烏博列維奇同志。」

    「烏博列維奇同志可以勝任。」托洛茨基回答道:「回頭我會讓鮑羅廷同志去和魯易同志商量一下,魯易同志應該會答應的。」

    圖哈切夫斯基又道:「那麼關於中東作戰如何實行,是不是應該先聽取一下烏博列維奇同志的建議呢?」

    托洛茨基一愣,隨即揮了下手:「好吧,好吧,我這個最高統帥還是少過問具體的軍事指揮。不過,圖哈切夫斯基同志·你也要提醒烏博列維奇同志,德國人可不是英美,決不能用對付英美的經驗對付德國,他們兩者是沒有可比性的。」

    「我明白,托洛茨基同志,」圖哈切夫斯基微微點頭·隨即眉毛又擰了起來:「目前印度紅軍負擔的責任似乎過於沉重了,他們一方面準備在印度東北和xizang同中國展開大戰;一方面又要在印度西北抵抗中國、真主黨、印度m斯林聯盟等三方面的聯合進攻;一方面還得維持中東戰場;最後還要每個月向我們提供60萬到80萬兵員,這樣下去印度gcd會不會承受不住?」

    托洛茨基搖了搖頭,顯得有些激動:「我不想聽這些,現在印度gcd還沒有叫苦,這說明他們可以承受這樣的壓力,也願意為世界革命付出犧牲,所以我們應該給他們這樣的機會,而且我們也需要兵力,非常非常需要!」

    穩定了一下情緒後,托洛茨基又對圖哈切夫斯基說:「告訴布柳赫爾,立刻制定一個印度紅軍和日本紅海軍共同參與的聯合作戰計劃,主要思路是吸引華軍主力到印度東北,然後再用日本海軍實施突襲消滅中國西洋艦隊,切斷中國人的海上運輸線,創造全殲入侵印度之中**隊主力的戰機!」

    圖哈切夫斯基和瓦采季斯同時一怔,兩個人都用訝異的目光看著托洛茨基,托洛茨基似乎能猜透他們的心思,擺擺手道:「去告訴布柳赫爾,方案是一回事,執行又是一回事,我們現在需要一個可以鼓舞印度紅軍鬥志的方案,至於能不能實行他可以酌情辦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