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693 鋼鐵的碰撞 一 文 / 大羅羅

    在遠處不斷傳來的隆隆炮火聲中,西伯利亞小城下烏金斯克火車內外已經是一片緊張繁忙的氣氛。來往的火車頭噴吐出的白煙籠罩了整個站台。穿著難看土黃色軍服的蘇軍士兵們正在繁忙地卸車。下烏金斯克是蘇聯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州西部的一座小城,著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就從這座小城的中心穿過,城東還有一條綿長而不寬闊的河流經過,名叫烏達河。正是由於西伯利亞大鐵路和烏達河的存在,讓這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城,成為了現在中蘇兩軍交戰的焦點地區。

    法蘭西戰役結束後,中國西伯利亞方面軍的攻勢就開始放慢,到了6月下旬乾脆就在烏達河以東越15公里處就停滯不前了,似乎準備在這裡轉入防禦等著蘇軍反攻。之前一直節節後退的蘇聯紅軍東方面軍卻反而積極起來,每天都有大隊大隊的部隊開出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築壘地區向東挺進。通往下烏金斯克的鐵路線上,更是每隔10分鐘就有一列滿載的軍列呼嘯而過。

    下烏金斯克火車站已經被緊急擴建了,蘇聯鐵路人民委員部抽調的工程人員在火車站西面臨時鋪設了幾十條可供火車停留等候的路軌,紅軍的工兵則砍伐了鐵路線兩側的大片原始森林,然後在空出來的土地上修建了大量的倉庫、機場和軍營,顯然要將下烏金斯克當成整個前線的樞紐了。但是中國空軍的不斷襲擾轟炸,還是讓這個蘇軍前線樞紐顯得混亂不堪。

    一個火車頭拖著一列物資趕在中國空軍轟炸的間隙開進火車站,用最快的速度丟下車皮又掛上另一列扯皮就掉頭開走。丟下的車皮周圍頓時就湧上了大批蘇軍士兵,像發瘋一樣的開始卸貨。這些扯皮上裝載的都是彈藥,有的機步槍子彈、有的高射機槍/反坦克步槍子彈、的榴彈、有各種口徑的高射炮炮彈,有造價高昂的用來對付華軍追獵者坦克的鎢合金穿甲彈,還有地雷、手榴彈、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炸藥包等各種各樣的易燃易爆物品流水一樣從火車車廂上面卸載下來。甚至來不及點數就連忙運進森林邊緣,由無數高射炮、高射機槍嚴密保護的彈藥倉庫。而負責監督卸貨的紅軍軍官則不斷抬頭仰望天空,生怕剛剛離去的中國轟炸機又去而復返。現在西伯利亞前線的蘇軍算是真正嘗到了喪失制空權的苦果。不僅下烏金斯克每天都要承受數百噸炸彈的蹂躪,就連蘇軍背後的生命線西伯利亞大鐵路也被華軍轟炸機沒完沒了的騷擾,雖然蘇聯空軍集中了上千架伊-18和伊-16戰鬥機和數千門高射火炮/高射機槍,但仍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物資在運輸途或在下烏金斯克的倉庫中被毀!

    不過中國空軍的強大威力並沒有動搖蘇軍高層進行下烏金斯克會戰的決心,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他們不能在西線德軍的猛攻來臨之前,給中國人一個永生難忘的深刻教訓。那麼明年他們將不得不面臨兩線同時遭遇猛攻的困境,哪怕他們將紅軍擴充至2000萬以上,恐怕都很難保證能夠維持住局面。

    到了1934年7月8日下午的時候,下烏金斯克周圍天空中已經聚滿了黑壓壓的降雨雲,沉悶的雷聲已經在耳邊滾動。華軍轟炸機也總算依依不捨的從下烏金斯克上空離開。而在等候線上面還沒有卸完的扯皮,忽然在上級一聲令下後。全部被推開退倒,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為新的軍列進站騰出位置,而且新上來的一定是蘇聯紅軍最強大的打擊力量!為了避免他們被華軍空軍發現和重創,才特意選擇現在這麼一個時間進入下烏金斯克。

    下午3點左右,就看到從西北的阿爾扎邁過來的鐵路線上出現了由重力機車頭拖著的重載軍列,吐著濃煙,呼嘯著開進下烏金斯克火車站!一節節平板車廂上面。都是用油布覆蓋著的體型巨大的裝甲車輛,穿著神氣的草綠色制服,帶著船型軍帽的蘇聯坦克兵們就守在自己的戰車旁邊,一路風馳電掣地趕來。這樣的重載軍列並不只是一列,而是源源不斷地開來,好像無窮無盡一般!看到這一幕,車站裡面的紅軍後勤官兵們不約而同的爆發出了一陣響徹雲霄的「烏拉」,強大的紅色坦克兵終於上來了!這也就意味著收復失地的大反攻就要開始了!

    蘇聯東方面軍參謀長加米涅夫此刻就守在下烏金斯克火車站的站長辦公室裡。透過貼了米字形膠布的玻璃窗看著這些裝滿了坦克、裝甲車的重載列車一列接著一列開進車站,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等到最後一列重載列車進站,這位以嚴肅著稱的紅軍高級將領的唇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微笑。雙手握拳用力揮動了一下:「45列重載軍列全部到齊了!這次降雨來得真是太及時了!要是再完幾天,等中帝國主義軍隊的防線鞏固了,那就多少有些麻煩了!」他又回頭問東方面軍參謀長梅列茨科夫道:「氣象部門預測這次降雨能維持幾天?」

    「最多7天,司令員同志。」梅列茨科夫回答道。「今天是第一天,坦克集群司令員哈列普斯基同志報告。15個坦克軍最少需要3天時間才能完成展開,也就是說我們有4天時間擊敗烏拉河以東地區的華軍集群。」

    「很好,有4天時間足夠打敗中國侵略者了!」雖然嘴上說的信心滿滿,但加米涅夫的心底裡面卻是一分把握也沒有。在他看來。計劃中的下烏金斯克反擊戰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冒險。是蘇聯在法國出人意料的速敗後所採取的不得已之舉,由於法國的失敗,現在的蘇聯已經處於全面被動了,而且越往後拖就越被動,如果不在今年同中國展開東線決戰,到了來年,只怕蘇聯想打決戰都沒有機會了。

    雖然統帥部已經下決心要將紅軍的規模擴充到2200萬以上,但是在這個機械化武器稱雄的世界大戰戰場上,步兵的數量和攻擊力並不成正比。只有坦克、飛機、步兵、大炮等兵種的協同作戰才能打出真正犀利的進攻。如果到了德軍在西線發動大攻勢的時候,東線戰場頂多能得到足夠多的步兵,坦克、飛機恐怕都要優先滿足西線,如果東方面軍在這一次反擊中不能把中國人打疼打怕,來年的日子恐怕就很難過了。

    「司令員同志,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已經到了。」一名參謀推門進來,低聲報告道。

    「圖哈切夫斯基?他怎麼來了?」

    「可能是不放心西伯利亞的戰事吧?」梅列茨科夫道:「中亞已經出了紕漏。如果西伯利亞戰場再出意外,整個東線恐怕都要糜爛了。」

    加米涅夫點點頭,一招手:「走,去迎接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去!」

    火車慢慢的停靠了下來,早就守在車廂門口的圖哈切夫斯基率先跳了下去,跟在他身後下車的是他的愛將。剛剛從中東戰場上下來的巴普洛夫,這位在前世裡因為打敗仗而被斯大林槍斃的蘇軍大將現在是蘇聯紅軍頭一號坦克戰專家。圖哈切夫斯基把他帶來西伯利亞,就是要用他指揮從西部調來西伯利亞的15個坦克軍的。兩人一踏上下烏金斯克的土地,耳朵聽見東面不斷傳來的炮聲,還有火車站裡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的時候。他們提著的心才算真正放下了。看來東方面軍的士氣高昂,並沒有被最近世界革命所遭遇的一連串挫折給嚇倒,至少下級官兵們全都求戰心切。這對將要展開的反擊戰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站台上面軍服筆挺的加米涅夫和梅列茨科夫早就在那裡等候著了,看見圖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跳下車,兩人忙迎了上去:「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巴甫洛夫同志,歡迎你們來西伯利亞前線視察工作。」

    「我們可不是來視察的,加米涅夫司令員,我們是來協助您指揮下烏金斯克反擊戰的。」大戰在即,圖哈切夫斯基可沒有那麼多時間和加米涅夫寒暄。直接就道明瞭自己的來意。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您和巴甫洛夫同志指導我們,下烏金斯克反擊戰的勝利就有把握了。」加米涅夫說的是真心話,這場下烏金斯克反擊戰的責任重大,打贏了固然是世界革命的英雄,萬一敗了搞不好就要當替罪羊了。現在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親自來前線指揮或是督戰,他當然是求之不得。

    「前線的情況怎麼樣?知道中國裝甲集群的具體位置和情況嗎?」一旁的巴甫洛夫更加心急。一開口就詢問起敵情了。

    「中國人的裝甲集群就在烏達河以東約15公里處,一共有3個裝甲集團軍由北至南一字排開,打得是平推。」梅列茨科夫解釋道。

    「他們的裝甲集群在第一線?還是平推?」巴甫洛夫愣了一下,他這兩年一直在中東和近東戰場上作戰。不大瞭解東線的情況。在中東和近東,裝甲集群一直是當作決定性的突擊力量謹慎使用的,從沒聽說過有人把裝甲部隊擺在一線平推,這不是把坦克當成步兵了嗎?

    「在西伯利亞,中國人就是把裝甲部隊當成步兵來用的。」梅列茨科夫苦笑道:「不過他們也有這樣的本錢,他們的西伯利亞方面軍下面有3個裝甲集團軍,每個裝甲集團軍又下轄三個裝甲軍/裝甲騎兵軍,每個裝甲軍/裝甲騎兵軍又擁有3個裝甲師/裝甲擲彈兵師/裝甲騎兵師。而且他們的裝甲師、裝甲擲彈兵師和裝甲騎兵師的編制和裝備相差不大,裝甲師和裝甲騎兵師擁有3個裝甲營,裝甲擲彈兵師擁有2個裝甲營。他們的一個裝甲營通常擁有65輛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或c型坦克,一個裝甲團往往由一個裝甲營、一個摩托化步兵營、一個自行火炮營組成。中國人的這種裝甲部隊編制方法似乎比我們的編制方法更科學,特別是在攻擊陣地的時候威力極大,如果不付出幾倍於敵的傷亡,我們幾乎不可能阻擋他們的進攻!」

    巴甫洛夫微微搖頭,看來對中國人使用裝甲部隊的方式很有些不屑。他早就知道中國人在西伯利亞前線有27個掛著裝甲抬頭的師。這些師擁有的坦克和強擊火炮的數量和蘇聯的坦克軍差不多,而且還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支援,如果讓自己指揮那麼多裝甲部隊,現在早就打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了!那會像現在這樣才剛剛爬到烏達河?

    說話間,加米涅夫已經將圖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領進了設在下烏金斯克火車站裡的東方面軍前敵指揮部裡面。那裡已經掛上了巨幅軍用地圖,和烏達河東岸的各個集團軍軍部也建立了電話聯絡。他指著地圖道:「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巴甫洛夫同志,時間緊迫,現在先簡單介紹一下前線的軍情吧。

    中國人的前進基地設在圖倫,他們已經修復了圖倫通往伊爾庫茨克的鐵路,並且在沿線部署了重兵以防止我們的游擊隊破壞。因此他們在圖倫以西的兵力並不是太多,主要就是三個裝甲集團軍所屬的27個機械化師。此外還有10到12個步兵師,總兵力不會超過40個師。」

    圖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走到了地圖前面,由於西伯利亞的地形極為開闊,因此這張五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也大的出奇,足有兩人多高。不過地圖上面雙方的交戰區域卻非常狹小,只有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地區才標注著密集的紅色和藍色符號。在雙方激烈對抗的正面。最大寬度也不過四五十公里,那裡已經是西伯利亞大森林的邊緣地帶,有一部分交戰區域甚至還是雙方部隊臨時砍伐出來的。

    「華軍在下烏金斯克的正面,烏達河以西約15公里展開了防禦,形成了綿密的防線。不過他們的防線並不是一戰式的線式防禦體系,而是由一連串由塹壕和交通壕連接在一起環形工事所組成。在北翼是第一裝甲集團軍的第一和第六裝甲軍還有第二十二步兵軍的兩個師。其中裝甲部隊擺在正面,兩個步兵師用來掩護側翼。另有一個裝甲軍可能是預備隊。」

    加米涅夫又指著華軍戰線的南翼道:「這裡的情況也和北面類似,駐紮著他們的第四裝甲集團軍的兩個裝甲軍和第二十四步兵軍的兩個師,同樣是裝甲部隊負責正面,步兵負責掩護側翼,可能還有一個裝甲軍擔任預備隊。

    在對方戰線的中央則是第六裝甲集團軍,並沒有發現協同作戰的步兵師。不過在通往圖倫的鐵路沿線中國還擺了最少9個步兵師,同時這些步兵師還在同我軍部署在森林裡面的游擊隊交火。

    也就是說,中國真正部署在第一線的部隊只有31個師。可以說是相當薄弱的。但是他們的空中力量非常強大,根據情報中國人在圖倫周圍修建了15個臨時機場,部署了800多架福克,也就是他們所謂的殲2,還有大約1200架hs-123,也就是他們所稱的攻2,還有約120架bf-109、150架殲3戰鬥機和100架殲4戰鬥機。另外還有數量不明的he-111轟炸機、轟炸機和bf-110夜間戰鬥機。」

    圖哈切夫斯基默默地點頭,看著地圖好一陣出神。他身邊的巴甫洛夫卻露出了驚喜的表情,說道:「福克和hs-123都是淘汰機型,性能比不上我們的伊-18和伊爾-1。西線的德國空軍已經開始淘汰它們了。」他扭頭對圖哈切夫斯基道:「總參謀長同志,我們應該調集更多的伊-18和伊爾-1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這樣我們就能在天氣良好的白天繼續打擊中國人了!」

    圖哈切夫斯基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忽然指著西伯利亞鐵路線北面的森林,低聲地問道:「我們的裝甲部隊有沒有可能從那裡通過?你們應該知道法蘭西戰役的情況吧?德國的一個裝甲集團軍就是從比利時南部的阿登森林通過,抄了法國人的後路。既然德國人可以做到,那我們蘇聯紅軍也應該能做到!你們說是不是啊?」

    讓裝甲部隊穿越森林!?加米涅夫和梅列茨科夫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憂慮的神色。裝甲部隊當然是可以穿越森林的,西伯利亞的森林並不是熱帶雨林,理論上坦克是可以通過的。但是茂密的森林絕不是坦克進出的便地,只需要少量的反坦克部隊就能讓大股坦克部隊在森林中遭遇重創!所以圖哈切夫斯基現在提出的辦法就是一場賭博,而且為了部署這場賭博,蘇軍的進攻時間必須推遲,這樣就沒有辦法利用為來幾個雨天發動進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