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667 決戰前夜 上第三更來了,求 文 / 大羅羅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內,夜。

    在一間屋頂很高、燈光陰暗的大屋子裡,牆壁上掛著一排地圖,圖哈切夫斯基叼著香煙在地圖前面緩緩踱步,臉色難看的要死。說心裡話,他從沒想到過蘇聯紅軍會失去世界大戰的戰略主動權,即使在他向托洛茨基提出放棄波蘭建議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蘇聯紅軍會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所以當他第一次考慮要如何守住紅軍打下來的一大片地盤時,他才剛剛發現,紅軍的力量竟然是那樣的不足!

    雖然蘇聯紅軍和他們的歐洲和印度、波斯還有阿拉伯小弟們的總兵力加在一塊兒大概有2000萬人,而且蘇聯紅軍本身也有近800個師的雄厚兵力,看起來真的不少了。可是敵人的數量好像更多!經過一年零八個月的動員,中英德三國已經基本轉入了戰時。中**隊的人數估計已經超過了1000萬!英軍,包括英印軍、南非軍、澳新軍和加拿大軍在內,總兵力已經達到了500萬左右。而德國國防軍差不多也擴充到了700萬左右。三者相加已經有2200萬了。如果再算上意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瑞典、哈里發軍、印度m斯林聯盟軍、印度國民軍、北韓國防軍和真主黨軍等雜七雜八的軍隊,同蘇聯開戰的反動軍隊的總兵力肯定已經超過3000萬了!而且更讓人頭疼的是,由於蘇聯紅軍在32年和33年的攻勢中打下了大片地盤。造成了紅軍兵力分散在相對次要的戰場上。

    比如印度方面軍的總兵力在300萬左右,其中屬於蘇聯紅軍的嫡系人馬就有近60萬。在中東這個基本上已經「停火」的戰場上,蘇聯紅軍還保持著50萬人的駐軍。另外還有差不多數量的波斯和阿拉伯人民軍。在剛剛打下來的小亞細亞半島,蘇聯紅軍也維持著20萬人的駐軍。在巴爾幹,包括羅馬尼亞紅軍、保加利亞紅軍在內的紅軍總兵力多達180萬。在芬蘭,蘇聯紅軍還保持著50萬人的軍事存在。計上下來,近650萬大軍就放在這些相對次要的戰場上面,其中正排的蘇聯紅軍不下180個師,佔了紅軍陸軍總兵力的近四分之一!

    如果光是把近300萬蘇聯人送去那幾個戰場也就罷了。擁有1.55億人口的蘇聯還不缺這些人。可是三十來個蘇聯紅軍集團軍,還有數量更多的兄弟國家革命軍隊的後勤補給實在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這些軍隊中的大部分。還都遠離蘇聯的重工業中心,也不一定有鐵路和蘇聯本土相連,至於海運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幾十萬噸的軍用物資只能通過公路運輸。而且蘇聯這邊的卡車還嚴重不足。通常情況下只能靠人力和畜力拖拽,一路上的各種消耗恐怕比運到前線部隊手中的都要多。

    可是在巨大的戰爭消耗的同時,蘇聯的工農業生產卻呈現了增長乏力的態勢。由於蘇聯的體制一直就是准戰時體制,因此就算進入戰時,可以提升的空間也不大。而且大量的青壯年男子被徵召充當紅軍也造成工農業生產領域的勞動力匱乏,特別是農業播種面積已經連續兩年下降,估計1934年還得進一步下降。現在後方的糧食供應已經開始緊張,很多地方甚至有了饑荒的苗頭。蘇聯的戰爭潛力。恐怕很快就要挖掘到頭了,可是真正艱苦的戰爭恐怕還沒有開始吧?

    「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你有什麼看法麼?」圖哈切夫斯基扭過頭,盯著自己的副手的眼睛。他們兩個是蘇聯紅軍的正副總參謀長,差不多算是軍事上面的靈魂人物。接下去的戰略防禦能不能防住,就看他們兩個「靈魂」的本領了。

    圖哈切夫斯基的問題聽上去好像沒頭沒尾的,不過沙波什尼科夫卻完全明白對方的意思。在兵力不足、補給更不足的情況下,想要打好戰略防禦就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部署。如果把800個師的蘇聯紅軍平均分配到8個戰場上去防守,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死路一條。不過要做出針對性的部署卻也不大容易,畢竟蘇聯的情報機構根本沒有辦法打入中英德三**事決策機關的最核心,誰知道這些帝國主義在打什麼算盤?

    既然沒有足夠確切的情報可以參考,那麼就只能靠猜測和人品了。沙波什尼科夫已經猜了很長時間了,自然有了一些想法:「圖哈切夫斯基同志,我認為帝國主義的主攻方向一直都身明顯的,因為在中英德三國之中,英國的陸上戰力基本可以忽略,真正能夠對我們構成威脅的就是中德兩國。根據中英德三國進行的戰區劃分,德國負責的是東歐和巴爾幹兩個戰區,中國負責的是遠東、中亞兩個戰區,因此主要的進攻多半會出現在以上四個戰區。」

    當然,帝國主義的反攻也有可能從另外四個戰區開始,先斬斷蘇聯的羽翼,再攻其核心,不過沙波什尼科夫卻把寶押在另一種可能性上。

    「已經把範圍縮小到四個戰區了。」圖哈切夫斯基點了點頭,贊同了這個看法,他猜不透對手的想法,但是卻很清楚什麼戰場是可以輸掉的,什麼戰場是絕對不能失敗的。「但這還是不夠啊,沙波什尼科夫同志,我們好像沒有足夠的兵力守住上述四個地區,所以我們必須要……」

    「我們必須要集中兵力擊破其中一路,這是扭轉不利戰略態勢的唯一辦法。」托洛茨基的聲音忽然在兩人背後響了起來。

    「主席同志!」

    紅軍正副總參謀長忙轉身向托洛茨基行軍禮。托洛茨基點了點頭,算是還了禮。然後露出溫和的笑容:「那麼晚了,你們還不休息,身體受到了麼?」

    圖哈切夫斯基笑道:「今天是我和沙波什尼科夫同志值夜班。也沒有什麼重要的戰報要處理,所以就一起討論一下未來的戰局走勢。」

    「那你們覺得集中兵力擊破一路的打法可行嗎?」托洛茨基問。

    「怎麼說呢,」圖哈切夫斯基沉吟片刻。「理論上當然是可行的,但是即將開始大戰的四個主戰場的情況有些……特殊,所以要運用這樣的戰術存在不少困難,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為什麼呢?」

    「首先,除了東歐戰場和巴爾幹戰場是相連的之外。其餘各戰場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想要在各個戰場之間迅速調配兵力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採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如果我們集中兵力於一個戰場,或許可以保證該戰場的勝利。但是在其餘三個戰場上。我們都可能遭遇慘敗,這樣的結果將是我們很難承受的。

    其次,在四大主戰場中,其實還是存在主次的。其中以東歐戰場為最關鍵之戰場。遠東戰場次之。中亞和巴爾幹戰場再次之。因此中德的兵力部署也必有主次,東歐戰場必然集中德軍主力,而遠東戰場則會集中華軍主力。如果我們集中兵力於東歐或遠東戰場與敵決戰,恐怕未必有把握獲勝,極有可能陷於僵持,等到另外三個戰場上的敵人獲勝,我們還是會輸掉整個戰爭。」

    「這麼說,你認為應該採用分兵把守的辦法慢慢和敵人耗?」托洛茨基有些失望地問道。分兵把守打消耗戰就是在拼國力了。現在中德兩國的人力、物力、財力都遠勝於蘇聯,耗下去的結果肯定好不到哪裡。

    圖哈切夫斯基似乎也有同感。他搖搖頭道:「不,正如您說的那樣,集中兵力擊破一路或兩路敵軍是唯一扭轉戰略被動的辦法,所以我們只能這麼打,不過必須要將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周全,而且要不惜一切代價,找出贏面最大的辦法。」

    「但是我們集中兵力於一路必然會造成另外三路空虛,能有什麼贏面最大的辦法呢?」沙波什尼科夫有些不解地問。

    圖哈切夫斯基點頭道:「辦法是有的,因為蘇聯是一個遼闊的國家,現在我們將部隊放在家門口甚至是敵人家裡同對手決戰,那裡距離敵人的大後方近距離我們的大後方遠,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思路,把敵人放進來打呢?」

    「放進來?」托洛茨基的臉色猶疑起來。「放到哪裡?圖哈切夫斯基同志,你能說得再清楚一些嗎?」

    「當然是放到蘇聯的國土上面,就像庫圖佐夫元帥……呃,是沙皇走狗庫圖佐夫對付拿破侖那樣。」圖哈切夫斯基提到了庫圖佐夫,這位領導俄軍打敗了拿破侖侵略軍的沙俄名將在革命前是所以俄國陸軍軍官心目中的偶像。不過在革命後庫圖佐夫已經不是什麼俄國民族英雄了,而是沙皇的走狗。現在堂堂的gc主義軍事家居然要向一隻走狗學習,真是莫大的諷刺。

    「那麼……誰是拿破侖呢?」托洛茨基追問道。

    「常瑞青和希特勒都是!」圖哈切夫斯基咬咬牙道。「世界革命想要勝利,蘇維埃祖國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打敗常瑞青和希特勒的大軍……雖然他們的實力要遠遠超過紅軍,但最後的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圖哈切夫斯基同志,說說具體設想吧。」托洛茨基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扭轉頹勢的希望。

    「誘敵深入!」為了加強語氣,圖哈切夫斯基提高了一些聲音:「目前中德兩國陸軍的核心戰力是強大的裝甲部隊,根據情報德國已經組建了20到25個裝甲師、100個裝甲擲彈兵師,德國陸軍擁有各種坦克、強擊火炮的數量超過18000輛!中國擁有5到10個裝甲師、50個裝甲擲彈兵師和10個裝甲騎兵師(部分裝甲騎兵師升級成了裝甲師),擁有各種坦克、強擊火炮將近10000輛!而且中德兩國都擁有強大的空軍和摩托化/半摩托化的步兵。

    擁有這樣的裝備水平所應該採取的進攻戰術之有一種,就是大縱深突擊戰術。雖然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中德兩軍並沒有打出像樣的大縱深突擊,但是以中德兩**事指揮官的水平,掌握大縱深突擊戰術不過是時間問題。在今年的戰爭中,中德兩軍多半就會打出組織配合都非常完美的大縱深突擊。

    不過這套戰術的威力雖大,但同時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裝甲集群和空軍在作戰中的消耗的彈藥、油料和零部件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需要強大的後勤保障體系。但是他們的推進速度又遠遠快於傳統的步兵集群,所以必須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建立一套能夠跟得上裝甲集群推進的後勤保障體系,否則隨著裝甲集群遠離自己的大後方,他們的突擊作戰能力將會嚴重受制於後勤保障體系!

    根據現在所掌握的情報,中德兩國都沒有建立起同他們的裝甲集群規模所相對應的後勤保障體系!實際上,他們龐大的裝甲部隊是依靠鐵路進行補給的,中德兩國都是『貧油國』,他們沒有足夠的燃料供給龐大的後勤車隊。而我們的蘇聯又是國土縱深非常大的國家,如果我們能夠下決心效仿庫圖佐夫的戰術,在中德兩國的主攻方向上實行堅壁清野,徹底破壞鐵路、橋樑等重要交通設施,組織大量的游擊隊急襲敵人的後勤交通線。同時將大部隊隱蔽集結於縱深地域,等待敵人的攻擊動能因為缺乏補給而耗盡以後,再發起決定性的反擊!」

    「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你怎麼看?」托洛茨基似乎有些猶豫,他知道圖哈切夫斯基的辦法是可行的。但是他也知道,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術絕對是殺敵一千,自損三千的打法!就算最後勉強打贏,蘇聯也肯定是山窮水盡,再也沒有力量解放全人類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