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627 愛因斯坦和大殺器 還有票票嗎? 文 / 大羅羅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輕輕放下了手中的《自然》雜誌,用手指意識地敲著辦公桌。他現在的表情有些玩味,有一點沉鬱,也有一點興奮,不過多的還是一種對科學發現可能給人類未來所帶來的災難的擔憂。

    他的擔憂就部分來源於這份英國出版的雜誌是全世界自然科學領域的權威刊物。這一期《自然》雜誌的熱點話題就是中國物理學家李復幾發現的核裂變現象。這個時代的國際物理學界的圈子並不大,所有的科學家幾乎都相互熟知,愛因斯坦也認得李復幾,早在1907年1月,當時還在波恩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李復幾就曾經以一篇「關於勒納鹼金屬光譜理論的分光鏡實驗研究」的論文,推翻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勒納的「火焰中心發射說」,從而震驚了歐洲物理學界」「。不過同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次偶露崢嶸的閃光相比,這一次李復幾發表的闡述核裂變現象的論文絕對可以奠定他在國際物理學界的大師地位,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不過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讓愛因斯坦感到擔憂的不是一個來自東方古老國家的科學家將要摘取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而是核裂變的軍事用途,以及自己將要在核裂變武器的研發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作為一名大師級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一看到李復幾闡述核裂變現象的論文,就立即將其同半個月前的斯特拉日工廠大爆炸事故聯繫在了一起。斯特拉日的爆炸就是由足夠數量具有放射性的金屬鈾堆放在一起。形成的一個核的自發裂變反應,而火災和爆炸就是這個反應失控的結果……而產生這種核裂變反應的物質就是鈾的同位素鈾235!從理論上說,只要將足夠數量的鈾235堆放在一起。就能再次製造出一場斯特拉日式的爆炸,爆炸的威力還能遠遠超過斯特拉日大爆炸,或許可以製造出相當於10萬噸tnt炸藥爆炸所產生威力的超級炸!只要一枚就能將柏林或莫斯科夷為平地!

    而製造這種超級炸的最大難點,呃,實際上已經被英德兩國的科學家所攻破了,就是從鈾元素中分離鈾235,中國人早就建設起規模龐大的同位素分離工廠。估計他們早就探索到了核裂變的秘密!而德國和英國雖然沒有建設起大規模的同位素分離工廠,但是用氣體擴散法分離鈾235的技術本來就是這兩國的科學家發明的,中國人現在使用的「氣體擴散機」也是從英德兩國的工廠裡面訂購的。相信用不了多久。英德兩國的同位素分離工廠就會以最的速度建設起來了,則3年,慢則5年,核裂變炸就將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了。只是不知道誰會變成這種超級殺人武器的第一個受害者……

    辦公室的門突然被人推開了。就看見自己的好朋友仁科芳雄滿臉憂愁地站在門口,他還是穿著一身皺巴巴的西服,頭髮也亂糟糟的,看來很久沒有修整過了,眼睛也紅得像隻兔子,難道這個日本人又在熬夜工作了麼?看到仁科芳雄手中的《自然》雜誌,愛因斯坦輕微地皺了一下眉頭,抬手道:「仁科先生。請坐。」

    仁科芳雄一邊歎氣一邊坐了下來,皺著眉頭看著桌子上面的雜誌。中國物理學家李復幾的照片就登在雜誌封面上面。這個人的長相有點陰森,看來很適合研發毀滅能用來日本的超級炸。仁科芳雄重重的歎了口氣,用力將自己帶來的那本《自然》雜誌拍在桌面上:「愛因斯坦先生,這個中國人替我們揭開了斯坦拉日大爆炸的謎團……也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哈恩先生已經給希特勒總理提交了研發核裂變武器的建議書了,還建議您來擔任核裂變武器研發的總負責人。」

    愛因斯坦苦苦一笑,淡淡道:「仁科先生,我的想法你還不明白麼?這種大規模殺人武器我連想都不願意多想,如果希特勒總理要我擔任核裂變炸研究總負責人的話,我一定會拒絕的。」

    仁科芳雄冷笑了一聲,自從在斯特拉日聽見哈恩和海德裡希的議論之後,他就一直在琢磨著叛逃回日本去參加革命。不過蓋世太保的工作效率有多高,他還是有所耳聞的,其實這位就是一膽小如鼠的科學家,這兩天瞧著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覺得是蓋世太保的密探,整宿整宿睡不著覺,就怕半夜有人來砸門把他當成gcd人抓到集中營裡去。思來想去之後,他也知道自己一個人是沒有本事跑回日本的。而且就算跑回日本又能怎麼樣?英德中三國照樣能造出核裂變炸,照樣會拿起屠殺日本人民……而日本的工業基礎和科研實力擺在那裡,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幫助日本在幾年內製造出核裂變炸。所以他現在已經放棄潛逃回日本的打算,而是準備在敵人內部想點辦法,哪怕是延緩一下英德中擁有核裂變炸的時間也是好的。

    「愛因斯坦先生,您不應該拒絕這樣的任命!因為歐洲有很有優秀的科學家可以承擔這樣的使命,您不出來負責核裂變炸的研發,別人也會出來完成這項工作,說不定他們會好地完成核裂變炸的開發!現在,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如果您不想讓裡面的魔鬼出來吞噬人命,那您就應該承擔起領導研究核裂變炸的使命!」他的聲音中氣十足,在辦公室裡面嗡嗡地迴盪,讓愛因斯坦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過來大約一刻鐘,這個大科學家才喃喃地道:「可是現在研究核裂變炸的國家不止是德國,中國人在這方面走得遠,英國人也知道怎麼分離鈾的同位素……即使我能拖慢德國研發核裂變炸的進度。中英兩國還是會把核裂變炸扔到蘇聯人和……日本人頭上的!」

    說到這裡愛因斯坦靜靜的看著仁科芳雄,有點憐憫地搖搖頭。仁科苦笑了一下,點點頭道:「愛因斯坦先生。我們雖然阻止不了鈾炸的研發,但是我相信我們有機會阻止這種武器被用來屠殺蘇日兩國的辜平民……畢竟,世界大戰不會永遠進行下去,只要我們在世界大戰結束前不要讓這種武器出現就可以了,我相信,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只有您了。至於中英兩國的鈾炸研發工作,您不用擔心。因為哈恩先生已經建議由英德中三國聯合研發這種超級炸。」

    「聯合研發?為什麼?」愛因斯坦有些不解地問。

    「因為調查團在斯特拉日工廠周圍發現了極其嚴重的放射性污染,那裡的居民和農作物都不同程度受害。」仁科芳雄聳了聳肩道:

    「哈恩先生認為,核裂變炸的試驗基地不能放在德國領土上。只能在英國殖民地和中國西北沙漠地區各建設一個基地,用於研發核裂變炸,為此德國必須同中英兩國共同研發。此外,德國領土上的鈾礦不多。只有斯特拉日一處。如果德國要製造足夠數量的鈾炸。就必須依賴中英兩國提供鈾礦。所以聯合研發是最好的辦法,而且由於試驗基地社在中英兩國,所以聯合研發的總負責人,理應由德國科學家擔任,而您真是最合適的人選。」

    仁科芳雄突然站起身,朝著愛因斯坦躬身一禮,用顫抖的聲音說道:「請您看在兩億辜的蘇聯和日本民眾的份上,承擔起這個責任吧。拜託了!」

    ……

    「歡迎您的到來,總理閣下。連續幾十個小時的飛行,讓您辛苦了……對了,您的旅途中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吧?要知道,您的飛機可是沿著印度戰區和中東戰區的邊緣飛行的,您冒著這樣的風險來倫敦,真是太讓人感動了。」

    說話的是常瑞青「老朋友」丘胖子,胖子現在的精神看上去非常好,眼神中都是掩飾不住的自信和自負的色彩。看來他已經從拉斯特日的大爆炸中找到了贏得戰爭的辦法了。他們談話的地點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鎮的一處豪華莊園布倫海姆宮。

    這裡是丘吉爾的祖宅,始建於1705年,是安妮女王賜給溫斯頓.丘吉爾的祖先馬爾伯特一世公爵約翰.丘吉爾,以表彰他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打敗法國的傑出表現,據說這裡比白金漢宮還要豪華幾分,看來在英國是沒有逾制這個罪名的(實際上建造布倫海姆宮的大部分經費還是當時的英國政府出的。

    不過溫斯頓.丘吉爾並不是這一代的馬爾伯特公爵,所以也不是這裡的主人,但還是安排訪英的常瑞青夫婦住進了布倫海姆宮。此時,常瑞青靠在台旁邊,看上去有些疲憊,王若男坐在他邊上的一張單人沙發裡,端著一杯咖啡面帶微笑正和這裡的女主人馬爾伯特公爵夫人低聲交談著什麼其實她的英語水平相當糟糕,也不知道兩個女人是怎麼交流的,居然還裝都是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樣。

    至於這一次旅途,雖然稱不上閒適安逸,但也沒有丘吉爾說得那麼危險。航行路線雖然靠近印度和中東的蘇軍控制區,但卻在蘇聯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外,所以從頭到尾連蘇聯戰鬥機的影子都沒有見著。不過這個時代的飛機機艙內的噪音頗大,飛行途中又顛簸得厲害,因此旅途疲憊是不可避免的。好在英國方面並沒有立即同常瑞青展開談判的意思,德國總理希特勒也因為蘇軍在巴爾幹戰場上發動的猛攻而推遲了訪英日期,所以就安排常瑞青下榻到布倫海姆宮休養幾日。

    不過隨同常瑞青訪英的趙振、蔣百里、李復幾等人可沒有閒著,這幾日正在同英國和德**方的相關人員展開一系列的談判,談判內容包括共同研發核裂變炸還有協同對蘇作戰等等的。以李復幾為代表的中國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甚至還拿出一個剛剛準備好的核裂變炸以及核反應堆的研發計劃同英德兩國的專家研究討論。在常瑞青的授意下,李復幾還拿出30噸丰度為3%的鈾235和30公斤丰度為91%的鈾235作為誘餌。來勾引英德兩國只要他們同意將主要的研究基地設在中國延安,這些核原料都可以拿出來供英德兩國的科學家研究。此外,李復幾還告訴德國方面。中國在蒙古省和綏遠省擁有兩個大型鈾礦,年產鈾礦石約3000多噸,目前中**備部所擁有的金屬鈾儲備已經超過了2000噸,足夠提煉幾噸丰度超過90%的鈾235。如果德國需要,中方可以考慮向德國出口金屬鈾……

    不知道是不是被蔣百里和李復幾拋出的畫餅所誘惑,英德兩國負責秘密武器研發的官員都在原則上同意將一個主要的核裂變炸的研發基地放在中國境內,未來的炸試驗場所也會選擇在中國。而所有的研究成果則將由英德中三國共享,所有的研發經費也會由三國平攤。

    與此同時,以趙振為首的中**方代表同英德軍方進行的談判卻又一次陷入了僵局。雖然有了鈾炸這個潛在的大殺器。但是英國方面還是想將美國拖入戰爭。在他們看來,美國是不一定加入對蘇戰爭的,但是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加入對日戰爭以獲得制定戰後世界秩序的發言權,而英德中三國現在不應該將美國往外推。免得將美國推到蘇日一邊。而且英德中一旦和美國成為盟友(對日,那麼美國就必不可免的要在英德中三國對蘇作戰不利的情況下施以援手了。

    此外,由於核裂變炸這個大殺器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英德中三國製造出來,所以戰爭的最後勝利看來是沒有多少疑問了。所以如果重建戰後世界秩序的問題,也終於拿出來,放在檯面上討論了。今天丘吉爾在百忙之中,趕到布倫海姆宮來,就是為了同常瑞青套討論相關的話題。

    對於戰後秩序。英國人的思路還沒有脫出殖民時代的那一套,總之就是把整個世界看成一個大蛋糕。英國分多少,中國分多少,德國分多少,法國和美國雖然沒有參戰,但也應該有他們一份。此外,俄羅斯帝國和蘇聯應該區別對待,所以也要保留他們的份額,不能讓俄國人損失太多……

    總之,這個世界蛋糕再怎麼分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而英國人給出的分配方案就連中德兩國都非常不滿,而這個問題不解決,英德中三國的力氣就不會往一處使,想要打敗蘇聯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總理閣下,我們大英帝國知道中國為了恢復世界的公理和正義將要付出的代價,在此我可以代表英國政府作出保證,中國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不會白費。中國的領土面積和勢力範圍在戰後都將顯著擴張……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庫頁島、英屬緬甸和部分蘇聯的中亞領土都可以劃歸中國所有。」

    在和常瑞青東拉西扯互相試探了幾個小時後,這個丘胖子終於失去了耐心,直截了當把大英帝國的底牌攤出來了。

    「總理先生,我想您應該明白,我們三國的實力是不足以毀滅整個俄羅斯民族的!如果您想要將整個東西伯利亞和中亞都納入中國領土的話,那麼每一個俄羅斯人都將成為我們的敵人!那可是一個一億多人口的戰鬥民族!即使我們可以戰勝他們,巨大的損失也將讓英德中三國元氣大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蘇聯gcd和俄羅斯民族區別對待,我們的敵人只是蘇聯gcd,而不是整個俄羅斯民族,我們是去幫助俄羅斯民族推翻蘇聯gcd的暴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最小的代價贏得勝利!我想您明白我的意思吧?」

    常瑞青在心裡面暗暗點頭,大英帝國在國際政治上面的手腕,的確不是希特勒能比擬的,如果當年希特勒不是擺出一副要毀滅俄羅斯民族的架勢,而是用恢復俄國臨時政府或羅曼諾夫王朝為旗幟的話,蘇聯說不定在1942年就要壽終正寢了。

    可是常瑞青卻不打算順著英國人的思路往下走,因為他知道殖民地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且他對未來的世界秩序,一直有自己的設想……所以他只是笑吟吟地看著丘吉爾,心裡面盤算著要用什麼辦法說服這個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佬接受自己對未來世界秩序的安排。

    殖民的時代終將崩潰,而後世美國一家獨大領導世界的局面相信也不是這位大英帝國未來首相所願意看到的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