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611 收割生命 七 還有票票嗎? 文 / 大羅羅

    「敵襲!敵襲!」

    報警的聲音馬上就在小小的塔城縣城內響起,接著就是此起彼伏的集合的哨聲。高速西北警備第一軍雖然是「民兵」,但是經過7月以來的集訓,現在已經有了些正規軍的精銳樣子了。一隊隊士兵拿著武器,紛紛從各自的營房裡湧出來,很排成隊伍,在軍官的率領下往城牆和城外陣地的開去。

    駐紮在塔城的這個師也是三團制的,不過沒有炮兵團、工兵團和輜重團,只有一個裝備12門75mm山炮的炮營、一個除了挖戰壕什麼工都不會施的工兵營,還有一個沒有任何機動車輛的輜重營,不過騎兵團倒是足額滿編的——在西北三疆這裡,馬匹根本不值錢,大部分漢族移民家裡都養了馬,也學會了騎馬,所以騎兵不難招募。至於軍級直屬隊是沒有的,一來「軍」的牌子剛剛掛起來,還處於草創階段,二來西北的物資運輸還是非常困難的,沒有多餘的運力來為幾十個國民警備軍輸送重武器。

    羅炳輝和張振國都衝上了城牆,看著遠處幾條火把組成的長龍正從天地的盡頭延伸過來,看人數總有好幾萬!至少是一個老毛子的騎兵集團軍,他們居然趁著北疆空虛跑來偷襲了!

    剛剛還想著要建功立業的張振國這會兒腳都發了軟,看著越來越近的火把長龍顫著聲對羅炳輝道:「軍、軍長,敵人恐怕有好幾萬。看隊形應該是正規軍,咱們這裡的一萬多人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不如向克拉瑪依轉進吧?」

    羅炳輝瞪了張振國一眼。罵道:「犯什麼混?塔城縣城內還有好幾萬老百姓,咱們能把他們丟下自己逃命?再說了,來的是老毛子的騎兵!咱們的隊伍上大部分是兩條腿的,跑得過他們四條腿?」

    被羅炳輝一訓斥,張振國稍稍冷靜了些,苦笑道:「看來兄弟要在這裡殉國了,軍長……要不我派騎兵團護送您和軍部先轉移?先去阿拉湖和二師回合。再往天山一鑽和老毛子打游擊!」

    羅炳輝呸了一聲,笑罵道:「丟下老百姓上山打游擊?我看是游而不擊吧?這樣的事情我老羅可做不來。我就和你一起守在塔城,人在城在。人亡城亡!不過你也不要太擔心,我估摸著老毛子不會真的攻城,他們要的不是塔城……塔城有什麼要緊的?看這樣子他們是去奔襲迪化,斷外疆的西北方面軍主力的後路!所以不會在塔城耽擱太多時間的。多半會繞城而過。頂多留下幾千人監視一下。」

    火把轉眼間就逼近了,和羅炳輝想得差不多,小小一個塔城真不在人家眼裡。那些火把就在城外5公里的地方一分為三,南北兩路分別從塔城南北面繞行,還有大約3000人小股部隊原地開始安營紮寨。

    看到蘇軍的動作,羅炳輝和張振國同時送了口氣,相視一笑,張振國道:「還是軍座高明。老毛子的意圖逃不出您的法眼。」

    羅炳輝也笑吟吟地頭,不過臉色卻又漸漸凝重起來。過了半晌已經是鐵青似黑了:「不好!老毛子的騎兵怎麼沒完沒了啊!瞧著架勢可不止一個騎兵集團軍,搞不好有他娘三個騎兵集團軍啊!老張,趕緊去給迪化的朱總司令發電報,把這裡的情況都告訴他!」

    ……

    「不管,告訴朱玉階,讓他自己想辦法對付老毛子!我不管他們有5萬還是15萬,總之沒有援兵可派!」

    在阿列雷薩河南岸的臨時指揮所裡面,白崇禧正舉著望遠鏡在觀看河北的戰鬥,聽到通訊參謀的報告,連頭也不回。一旁的劉明昭皺了下眉,小聲對通訊參謀道:「去告訴朱玉階,阿列雷薩河北岸是上百萬人的大會戰,現在正是關鍵時刻,誰都不能退一步,要不然就是滿盤皆輸……迪化那裡請朱總司令想辦法堅守,其它地盤丟了也不要緊,只要等到阿列雷薩河這裡打贏,蘇軍自然會退去的。」

    說完,他就陪著白崇禧走到了指揮所外面的高地上,舉起望遠鏡繼續觀戰。河北岸的血戰還在繼續,蘇軍的戰線已經出現了動搖。鄭中源、羅卓英他們剛剛又組織了一次裝甲突擊,這次投入了500輛坦克、強擊火炮和7萬官兵,比今天清晨的突擊規模大了一些。而在整個戰線的其他地方,大隊大隊的國防軍步兵已經渡過阿列雷薩河,並且在北岸奪取了大片陣地。

    不過蘇軍的抵抗依舊頑強。雖然阿列雷薩河北岸的沙地和草原上,到處都是因為焚燒而扭曲變形的坦克殘骸,到處都是戰死的蘇聯紅軍戰士的屍體和武器的殘片。但是紅軍只是敗而不潰,恰帕耶夫也已經拼了老命,一個又一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紅軍步兵師,被他填進防線中央那個讓中國裝甲部隊打出來的缺口。科涅夫的坦克集群在他的嚴厲下連續發起了三次反擊,到太陽落山的時候,6個坦克旅能夠開動的坦克總共也不到50輛了,恰帕耶夫還是將它們被派去守衛第三道防線——在確定了坦克戰法取勝後,恰帕耶夫決定將手中剩餘的t-28和t-26變成固定火力阻擊中國國防軍的第三次裝甲突擊!

    普通的紅軍戰士也盡了全力在戰鬥。多年的gc主義教育終於發揮了作用,這一代蘇聯青年都是十月革命後成長起來的人。生活雖然艱苦,卻是從小聽著老一輩產階級革命家的英雄故事長大的,有像歷史上中國文化革命中的紅衛兵,滿腦子都是對托洛茨基的個人崇拜和解放人類的遠大理想,現在是發瘋一樣的在戰鬥。看到蘇聯的坦克打不過中國的追獵者,數滿懷理想的蘇聯青年就用自己血肉往裡面填。或是身被著集束手榴,或是肩扛著反坦克榴發射器,高唱著國際歌衝鋒喊著烏拉的口號衝鋒。真的是前赴後繼,視死如歸!

    一些76.2mm高射炮又被擺上了戰場,用來和中國的追獵者坦克對射!這大概是紅軍手頭能最有效威脅到追獵者正面呈60度角佈置的60mm裝甲鋼板的武器了。十幾輛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在76.2mm的穿甲下化作了火團,不過隨後各種口徑的炮就劈頭蓋臉地朝暴露了目標的76.2秘密.高炮打過去,這種幾噸重的大傢伙根本沒有辦法轉移,打了幾炮,目標暴露之後唯一的下場就是被對手轟成零件。紅軍的76.2mm重高炮和炮組成員。就這樣變成了一次性消耗品!

    蘇軍的頑強抵抗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擁有壓倒性火力和裝甲優勢的中**隊陷入了苦戰。從1932年10月9日上午5時30分發起進攻,一直打到當天晚上1130分。整整18個小時的激戰,蘇軍的第一道防線仍然沒有完全崩潰。在以裝甲部隊為先導的中央突破口,華軍在發動了兩次裝甲突擊,付出了數十輛坦克毀損的代價後。也僅僅向前推進了不到10公里。勉強撕開了蘇軍的第二道防線。但是,即使防線出現破口,蘇軍仍然死戰不退,同從側翼和正面席捲過來的中國步兵爭奪每一條幾乎被屍體和泥土填平的壕溝,每一個被蹂躪的稀爛的工事,甚至是每一個可以隱蔽的坑。

    雖然在武器、訓練和軍官指揮水平上,中國國防軍都要超過他們的對手蘇聯紅軍。但是不得不否認,用gc主義思想教育出來的戰士在不怕犧牲這一項上。還是要遠遠強過常瑞青用「左民修正主義」教導出來的中國士兵,愣是用血肉之軀和精神原子彌補了武器裝備上的差距。

    整條戰線上突然開始綻放出數大大小小的橘黃色的火光。然後才是震天動地的爆響。地面上的人感覺就像正在經歷一場大地震一樣。這是白崇禧組織的第三波猛攻,3000餘門火炮同時噴吐出了火光,將數以十萬計的炮投射出去。如果從空中向下看,就會發現下面憑空出現了一道數十公里寬,由數飛行的極的火光所組成的河流。大炮打出了颶風來臨時才有的聲音,而且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兇猛。蘇聯紅軍的戰線爆發出了不計其數的大大小小的炸,火光混合著煙塵直上天際,炮爆炸產生的火球映紅了夜空,似乎連天都要被燃了。

    蘇軍的炮群也在第一時間開始反擊,他們的坦克、飛機雖然比不上中國國防軍,可是在火炮這一項上,是絕對不弱於任何對手的。白天的時候,受制於對手的空優,蘇軍炮群不敢發揮最大的威力,而到了晚上,中國空軍已經退出了天空,蘇軍炮群終於可以肆忌憚地開火了。1000多門122mm榴炮,800餘門152mm重型野戰榴炮,600多門76.2mm的團級野戰炮,還有500多門大口徑迫擊炮,全都竭盡全力地向中國國防軍的陣地拍擊,壓制對手的炮火。

    由於這場會戰並不是在苦心經營許久的戰線上進行的,因此雙方的步兵都沒有堅固的防炮工事可依,只能在草草構築的塹壕、散兵坑甚至是坑內躲避鋪天蓋地打來的炮。雙方一線步兵的傷亡數字頓時就直線上升,不過中蘇兩軍的炮兵指揮官們似乎還嫌這樣的火力殺人太慢,不約而同地祭出了毒氣這樣的殺手鑭。很,火光、濃煙、毒霧就將雙方炮戰最激烈的阿列雷薩河中段戰線完全掩蓋住了。

    白崇禧和劉明昭站在一個很靠近一線小丘的高處,用望遠鏡看著眼前翻滾的火光。他們不遠處的平地上,超過600輛追獵者坦克殲擊車、31型坦克和c型自行火炮,還有上千輛履帶式和輪式裝甲車正在組成一個龐大的楔形攻擊陣形!這是將要發起的第三次裝甲突擊的規模,第2裝甲集團軍所剩的全部還能開動的坦克、強擊火炮和裝甲車都在這裡了。

    前後花費了6、7年時間才設計、開發和最後定型的追獵者系列坦克果然不負眾望,用實戰證明了自己的卓越性能。和蘇聯的t-28、t-26沒上戰場就要壞掉一小半的情況不同。追獵者的性能足夠可靠,哪怕是裝備維護水平一般的中國裝甲兵,也能輕鬆保證90%的裝備完好率。而用一款地盤裝配出多種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的做法。也保證了零部件有足夠的通用性,給戰場搶修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畢竟在戰場上,很少有被完全摧毀的坦克、裝甲車,通常情況下,兩三輛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坦克總能拼湊出一輛完好的坦克。現在正在整隊的600多輛坦克、強擊火炮中,就有不少是用毀損裝備拼湊出來的。不過中國裝甲兵機修人員的技術還不算特別過硬,只能修理自己的追獵者。卻拿300多輛打壞掉的蘇聯t-28和t-26沒有什麼辦法,要不然英勇的紅軍戰士們就會看到他們自己的坦克加入了中國裝甲兵的陣營了!

    「健帥,裝甲兵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發起突擊!」劉明昭的四川腔官話在白崇禧耳邊響起。

    白崇禧放下望遠鏡,臉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大聲地對劉明昭道:「看來我們低估對手了……從科威特戰役得出的經驗是不全面的,雖然蘇聯的武器裝備不如我們先進。他們的大縱深突擊作戰也暴露出很多漏洞。但是蘇軍的戰鬥力並不比我們弱太多……別說是戰前預計是1:3。恐怕連1:2都沒有,能有1:1.5就不錯了。如果不是他們沒有堅固的防線可依,咱們多半就要輸掉今天這場會戰!」

    還在隆隆轟鳴的炮聲將他的話音撕裂的斷斷續續。劉明昭看來一眼自己這個被常瑞青倚為泰山之靠的頂頭上司,苦笑道:「戰鬥民族加上gc主義體制,幸好不是和蘇聯單挑,還有德國、英國這樣的盟友。」

    白崇禧皺著眉頭,沉吟道:「從全局來看,優勢當然是在我們一邊的。不過中亞——三疆戰場的優勢卻在他們一邊,這一戰開打前我這個主帥實在有些太樂觀了。不說這些了。現在不是說這些話的時候。」說著他收斂了一下心神,提起精神對劉明昭道:「給鄭軍長下令,這一波突擊,事關會戰勝負,要他務必竭盡全力,一舉摧破蘇軍防線!」

    而在同一時間,身兼中亞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伏龍芝也和白崇禧有了同樣的感覺。

    「布勃諾夫同志,看來我們需要多的後備兵源,我希望可以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地進行充分動員,同時動員中亞所有勞改營中的犯人參加紅軍,保衛祖國!」

    伏龍芝建議的對象是中亞方面軍政治委員兼聯共哈薩克斯坦委員會第一書記安德列.謝爾蓋耶維奇.布勃諾夫。此人也是托派大佬,蘇俄內戰中擔任過烏克蘭方面軍的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後來曾經擔任過紅軍總政治部主任,這次被托洛茨基派到中亞和伏龍芝搭檔,同時還掌管著哈薩克斯坦的地方大權,伏龍芝想要充分挖掘中亞五個加盟共和國的戰爭潛力,就非得要他頭不可。

    「連勞改營中的囚犯都要動員?」布勃諾夫有些吃驚地看著伏龍芝:「難道您對會戰勝利沒有信心?」

    「不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而是要做最壞的打算……」看伏龍芝的臉色就知道這位對中亞會戰的必勝信心已經動搖了,從阿列雷薩河前線傳來的消息很不好,部隊在第一天的作戰中損失很大,6個坦克旅幾乎拼光,現在只剩下50輛坦克,而對手卻還能集中幾百輛坦克發動強襲!部隊的人員損失也很大,估計打到明天清晨的時候,24個小時的血戰至少會造成30000名紅軍將士的傷亡、失蹤。雖然接下去的戰鬥肯定不會有頭24個小時那樣慘烈,但是每天一兩萬人的損失恐怕是難免的,而布瓊尼那頭最少要10天才能打到迪化城下。也就是說,恰帕耶夫的軍隊還要蒙受10萬到20萬人的損失!

    「布勃諾夫同志,前線部隊的損失有大,必須要盡補充兵力。」伏龍芝皺著眉頭解釋道:「而且敵人的戰鬥力和反動決心都超出我們的預計,即使布瓊尼拿下迪化,中國的西北方面軍主力也不會投降,他們會堅守共青團城和阿拉木圖等地負隅頑抗,要消滅他們就要拿出不怕犧牲的精神……所以中亞方面軍很就需要大量補充兵員了,我認為中亞會戰的勝敗,很可能會由敵我雙方的兵力補充速度來決定!」……)

    多小說最章節請:57小說或直接訪問57x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