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大道小說網 第549 資本主義的危機 一 還有月票嗎? 文 / 大羅羅

    德國柏林,總理府內,希特勒面色陰沉,卡爾考茨基的電報正放在他的辦公桌上,這個列寧最憎恨的德國社會黨領袖是以「私人名義」去莫斯科弔喪的,在出席完列寧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後,又在克里姆林宮和托洛茨基長談了幾個小時,隨後立即給柏林發來了密電,轉告托洛茨基想要蘇德關係的意圖。不過在電報末尾,考茨基還是加上了個人的看法,身為第二國際的理論家,他當然不相信託洛茨基的話,也不相信列寧遺囑,一個字兒也不信!

    可問題是考茨基不你代表德國人民,更不能代表在德國說一不二的國防軍。

    德國外交部長拉特瑙和國防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被緊急招來,還沒有來得及議事,辦公室的門又被推開了,霍夫曼、戈林和赫斯三人又快步走進來。

    魯登道夫心中瞭然,今天的這場碰頭會恐怕要討論同蘇聯的戰和問題了。蘇聯的大饑荒不僅給了蘇德緩和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德國一個進攻蘇聯的良機,如果德**隊能打著恢復沙俄或是支持白俄羅斯政府的名義開進蘇聯,或許就能在俄國農民的一片歡呼聲中向莫斯科進軍了。

    「霍夫曼上將,現在裝甲兵的戰備情況如何?如果發生戰爭,德國裝甲兵能不能擊潰蘇聯坦克部隊?」

    沒等霍夫曼回答,希特勒又滔滔不絕地自說自話起來了:「現在的蘇聯是非常虛弱的,她連自己的人民都餵不飽。據說已經有幾百萬人餓死,有五千萬人缺糧。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布爾什維克還在大量出口糧食換取機器!這是前所未有的暴政,真是難以想像!難以想像!俄國人民一定不會擁護這樣的政權,或許只要一擊,我們就能粉碎這個人類歷史上最邪惡的政權,你們說是不是啊?」

    霍夫曼等希特勒一番大論說完後,看了看魯登道夫,見對方一臉的不屑。他才小心地開口道:「是的,總理閣下,我也認為俄國人民不會擁護布爾什維克政權,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布爾什維克擁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根據情報,蘇聯紅軍陸軍擁有超過40個步兵集團軍、3個騎兵集團軍和至少8個坦克軍,其中每個步兵都擁有至少五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騎兵集團軍則擁有四個騎兵師,每個坦克軍擁有四個坦克旅。整個蘇聯紅軍陸軍最少擁有200個步兵師、52個騎兵師和32個坦克旅,技術在不滿員的情況下,總兵力也超過250萬!而且還可以在一到兩個月內擴充至400萬!這樣的兵力光靠現在的德國陸軍是絕對沒有辦法打敗的。」

    希特勒皺起了眉頭,將目光投向魯登道夫元帥。這位德國的一戰英雄現在還是德國納粹黨的副領袖,希特勒在國防軍裡面的靠山。

    「霍夫曼上將說得很對。」魯登道夫當然看出希特勒想要發動一場消滅蘇聯的戰爭。可是他卻對這樣一場戰爭沒有多少信心。「現在國防軍並沒有做好進攻的準備,國防軍的100個步兵師當中只有20個滿員,大部分的部隊都只有60%的滿員率。而且追獵者一型坦克也剛剛定型投入生產,現在每個月的產量不超過300台,完成100個師級坦克營的配置最少要20個月。至於裝甲部隊。雖然已經編列了7個裝甲師,但是並沒有合適的坦克裝備他們。目前20噸和30噸級的重型坦克設計任務剛剛下達,最快要到1932年才能定型投產,大規模裝備部隊要等到1934年後。此外,國防軍空軍也沒有做好準備。」他扭頭看看新任空軍部長戈林,「戈林先生,空軍的事情就由你來說吧。」

    「總理先生,空軍的計劃也是1934年後發動進攻蘇聯的作戰。」赫爾曼戈林一臉無奈的表情,這個時間表是希特勒和魯登道夫商議後定下的,所有的戰爭準備也都圍繞著這個時間表進行。所以德國空軍現在還在按部就班設計新型飛機和訓練飛行員,根本沒有打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準備。

    「赫斯,我們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轉入戰時?」希特勒神色嚴肅,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戈林,又把問題交給了剛剛升任軍備部長的魯道夫赫斯。

    「至少……至少需要一年,」魯道夫赫斯無奈地勸道:「雖然我國的工業實力遠遠強於蘇聯,但是我國的主要重工業工廠都是由私人控制的,將它們整合起來進行大規模軍備生產需要時間,而且目前德國的稀有金屬和石油儲備也不多,一旦開戰,我們需要依賴中英等盟國提供重要原材料,否則就很難保證持久作戰的軍備供應。」

    「為什麼不大量儲備?」希特勒臉色鐵青地吼道。

    「總理先生,過去幾年英法兩國一直在限制我們儲備足夠的石油和有色金屬。」魯道夫赫斯說。實際上德國不大量儲備石油和有色金屬也是一種取信於英法的策略,正是因為這樣的策略,這幾年德**備工業的復興才沒有受到英法太多的阻擾。可是這樣的做的不利影響就是讓英法控制了德國的戰爭潛力。

    「不行,德國的命脈不能被英法掌握!」希特勒叫道,他揮舞著拳頭,做出無比憤怒的姿態:「現在必須開始儲備戰略資源,不過要盡可能的保密,我們可以秘密從中國進口。」

    聽到這個話,會議室裡面的幾人同時在心裡面鬆了口氣,因為他們已經從希特勒的口吻中分析出,這位德國總理已經暫時放棄了進攻蘇聯的打算。

    「軍備部早就做好了秘密增加儲備的計劃,而且一直在實行當中。預計到1934年底,就能儲備好足夠支持五年全面戰爭的稀有金屬和石油。」赫斯低聲介紹道。

    「1932年底必須要完成全部儲備計劃。不,再增加30%的儲備量!」希特勒大聲命令道。

    「我明白。」赫斯回答。

    「拉特瑙先生,我們真的沒有可能說服英國和中國同我們並肩戰鬥嗎?」希特勒似乎還是不死心,他看著那個讓他從心底裡面討厭的猶太人外交部長,用盡可能溫和的語氣說道:「中國總理不是傻瓜,托洛茨基的詭計瞞不過他的。」

    拉特瑙思索了一會兒,低聲反問道:「總理先生,如果我們打敗蘇聯。您打算怎麼安排戰後的局面呢?」

    希特勒歎口氣,他完全明白拉特瑙話中的意思。打敗蘇聯還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是怎麼把勝利果實吃到嘴裡!德國和中國當然不會為了「解放」俄國人民去和布爾什維克廝殺,就算布爾什維克把所有的俄國人都餓死,又關中德什麼事情?中德進攻蘇聯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擴張領土。德國至少要拿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涅瓦河下游。而中國可能會要整個蘇聯遠東共和國和俄屬蒙古,這還是最低的要價。可是英國、法國和美國能同意嗎?他們能容忍德國變成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他們能允許中國通過打敗蘇聯重新成為亞洲的霸主?

    「拉特瑙先生,」希特勒說:「你認為托洛茨基到底在耍什麼陰謀詭計?他總不會天真到認為德國和中國會放鬆警惕。讓他的紅軍一舉偷襲成功吧?」

    拉特瑙搖搖頭,說道:「總理先生,我想提醒您注意,『道威斯計劃』的還貸高峰期很快就要到來了。從今年開始,我們用於償還貸款和賠款的金額就將多於我們從英美法獲得貸款的金額!而且未來幾年,我們需要償還的款項將會越來越多!」

    希特勒的臉色一下陰沉得都快滴出水來了。過去幾年德國經濟的復甦,一方面得益於德國的擴軍備戰,一方面則是「道威斯計劃」為德國提供了大筆的資金。可是,通過「道威斯計劃」所得到的美元貸款總要償還的,德國的一戰賠款也要償還。

    如果現在蘇聯還咄咄逼人。天天喊著要解放全人類。那麼德國的欠債和賠款全都好商量,誰也不敢把德國這條資本主義看門狗宰了吃掉!可是現在蘇聯鬧起了特大饑荒。托洛茨基又擺出準備同資本主義和解的姿態。且不論這裡面有什麼陰謀,但是在蘇聯解決糧食危機前,總歸會太平上幾年吧?布爾什維克再怎麼瘋狂,也不可能在國內大饑荒的情況下發動世界大戰,而且布爾什維克的戰爭準備步伐也會因此放慢,世界革命爆發的時間怎麼都要延後5年以上吧?這樣德國這條看門狗的價值可就要大大下降了……

    希特勒沉默著站起來,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勃蘭登堡門,好一會兒才轉身說:「好吧,看來托洛茨基又走了一步好棋啊!拉特瑙先生,麻煩您跑一趟倫敦、巴黎和華盛頓,徵求麥克唐納首相和白裡安外長的意見,再向美國人說明我們的困難。」

    拉特瑙點點頭,他又問:「總理先生,那麼我們該如何回應台爾曼?」

    「你說那個叛國者?」希特勒的眼睛裡幾乎在冒火,他重重地哼了一聲,壓下火氣,回頭對拉特瑙道:「告訴那個叛徒,我在柏林等他,而且我會保證他此行的安全。」

    ……

    「美聯社華盛頓消息:胡佛總統表示,美英法德蘇中日波意荷比等十一國簽署《關於廢棄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條約》,就意味著和平繁榮將成為這個時代的標誌。或許從現在起直到本世紀末,美國人民都將生活富裕並且遠離戰爭……」

    「……受『十一國非戰公約』簽署和蘇聯大量買入小麥的雙重利好刺激,華爾街股市大幅上揚,道瓊斯指數歷史性地突破了400點大關,收於422點。保險、銀行、農產品、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領漲股市。梅隆國民銀行、匹茲堡國民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美國鋁業公司在盤後公佈利好消息,將聯合購入中國電力集團30%的股份。作價億美元,此外美國鋁業將同中**備部合資。投資2億美元開發位於中國廣西的大型鋁土礦,並且興建年產能超過10萬噸的電解鋁工廠……」

    「印度國民大會黨、印度自治黨,全印度穆斯林聯盟日前聯合宣佈,將無限期停止同英印當局的武裝衝突。印度和平談判終於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受該消息利好刺激,倫敦股票市場連日大漲,英鎊匯率大幅回升……」

    「……受德國柏林政府同柯尼斯堡當局展開和平統一談判的消息影響,法蘭克福股市連日創出新高,德國西部土地價格大幅反彈。法國、意大利股市也受此消息影響。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隨著世界革命和世界大戰的陰雲從資本主義世界的頭頂上飄走,似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進入了一個鈔票滿天飛的超級繁榮時代了,各國股市直線上升,經濟景氣似乎永無止境,報紙上充斥著各種各樣樂觀的預測和分析。

    這股紙醉金迷的風暴迅速從華爾街吹遍了全世界的金融市場,當然也吹到了中的金融中心上海。一時間整個股市買盤洶湧,資金從大洋彼岸、從倫敦巴黎。從南洋各地,甚至從中國內地以最快的速度湧到上海,又如潮水一般衝擊上海的股市、樓市。從1929年5月下旬開始,到11月下旬的短短6個月內,上海聯合交易所80種股票指數就從185點飆升到了403點,漲幅超過100%。而在一年之前,這個指數還在一百點上下徘徊!上海的土地價格同樣如火箭一般上竄,5個月內上漲了90%,在市中心區域,更是達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在資產價格飆升的刺激下。整個城市的消費也水漲船高,每到夜間。市中心都一片燈紅酒綠,所有的餐飲、娛樂場所都生意火爆,歡笑的聲音也在大街小巷中飄蕩。

    可是在距離上海不遠的南京湯山總理官邸內,卻有人對這樣一片大好的形勢惴惴不安,而且還稍微有些鬱悶。這個人就是常瑞青常大總理了。早就見識過後世金融市場巨幅波動給經濟帶來沉重打擊的常瑞青,當然知道現在的股市、樓市繁榮早就脫離的任何理性的範疇。股票價格和上海的土地價格已經漲到了一個神話一樣的高度……不過市場上的買盤卻已經源源不斷,任何拋售的舉動似乎都是錯誤的。

    而常瑞青和中華聯邦政府從1929年初開始,就在不斷重複著這種快樂的錯誤!

    「哈哈……」

    剛從總理府下班回到官邸,常瑞青就聽到客廳裡響起了歡快的笑聲,走進去後才見到潘玉成和王光復(王若男的父親)居然聯袂而至,也不有什麼可樂的,嘻嘻哈哈的大笑不止。常瑞青詫異地問了句:「兩位有什麼好事樂成這樣?是不是家裡面的和族小老婆的肚子大了?」

    這些年中國的上流社會流行起納和族少女為妾,不少達官顯貴都不能免俗,不過潘玉成和王光復的和族小妾卻不是他們自己想納的,而是常瑞青奉送的,就是安田康夫送給他的那兩名日本少女。

    聽了常瑞青的玩笑話,兩個老頭子的臉頰都微微一紅,潘玉成先反應過來,無所謂地一擺手,笑道:「小老婆肚子大了有什麼好高興的?養個兒子將來要分家產,生個閨女還要陪嫁妝。我和王公那麼高興,當然不是賠錢的買賣,而是賺錢的事情!」

    「哦,是股票又漲了?」常瑞青脫下大衣遞給孫月薰,後者因為剛剛給常瑞青生了個女兒,所以臉色有些憂鬱,常瑞青拍拍她的肩膀,讓她去給潘玉成、王光復二老準備茶點。然後就找了張沙發坐下來,皺著眉毛道:「這股市莫不是瘋了?怎麼會漲成這個樣子?從5月份到現在已經連續十次減持官股,鐵血同志會也拋售了大量股票,兩者套現了總有50億華元,怎麼還壓不住呢?」

    「壓不住當然是因為錢太多唄!」潘老頭得意洋洋地道:「耀如,我就和你說過,這股票有得好漲了。這些年南洋流進來多少錢?歐美又流進來多少錢?咱們國內的經濟增長又多出來多少錢?現在市面上的華元,光是發行量早就超過650億了,考慮到貨幣的乘數效應,現在至少有2000億的流通量,其中有30%幾集中在上海炒這個炒那個的,你費了老大力氣才抽走50個億,能頂什麼用?」

    常瑞青的眉毛擰得更緊了,他前世是個歷史老師,金融危機的事情知道一大堆,但是所知道的金融知識卻非常有限,所以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拋售了那麼多股票,股市卻還是漲個不停,更想不出這麼多的資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