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第二卷 權力之術 第 392 蘇聯是用來出賣的 文 / 大羅羅

    那位在另一個時空被全世界一致指為惡魔和瘋子,而在這個時空被整個西方世界視為拯救者的阿道夫.希特勒先生,現在就和常瑞青在同一間屋子裡。

    這是位於措森的德意志帝國政府國防部內的一間會議室。順便提一下,希特勒所在的政府現在已經不是臨時政府了。在1922年底,德國舉行了總統和國會大選。結果是社會民主黨大敗,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大勝成為德國國會第一大黨!同時納粹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保羅.馮.興登堡也當選了總統。大選結束後,德國的新一屆政府也很快組成,這一屆政府仍然是聯合政府,由納粹黨和民主黨等小黨組成。總理由納粹黨的埃裡希.魯登道夫出任,希特勒仍舊是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則由民主黨的拉特瑙出任,德國的經濟和復興部長是著名的銀行家和經濟學家沙赫特博士。

    雖然是文職國防部長,但是希特勒還是穿著一身灰褐色的軍裝,就像他在另一個時空的紀錄片裡那樣。髮型也仍舊是二八開沒有什麼變化,還有一小撮牙刷般的小鬍子也沒變。另外就是愛嘮叨的毛病也沒有改變,今天的這場談判的大部分時間似乎就成了他一個人表演的舞台了。無論是中**事委員會委員長常瑞青,法國陸軍總監亨利.貝當,法國外交部長阿里斯蒂德.白裡安,還是他們德國的總參謀長馮.澤克特,又或者是打醬油的意大利外交部長老齊亞諾都難得找到機會插上一兩句嘴。

    未來的元首站在一副巨大的中歐和東歐軍用地圖前面,地圖上面標滿了各種各樣的戰術符號。世界各**隊中使用的這類符號都差不多,所以常瑞青一眼就看明白地圖上展示出來的是一個超級防線,由無數的炮台、壕溝、堡壘、永備工事、公路、醫院、電站,以及許多的天然屏障所組成。應該就是傳說中能夠保衛整個西方世界的阿道夫.希特勒防線吧?

    按照希特勒的描述,這個防線將分成三個部分來修建。第一部分主要在波德邊境修建防線,由於波德邊境的地形過於平坦,除了幾條河流就無險可守,因此這麼一條防線就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了。必須盡快修建完成。第二部分則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境內開關,沿著蘇台德山脈和西喀爾巴阡山脈修建,工程量不大主要是加強一些隘口的防衛。第三個部分則是羅馬尼亞和蘇聯邊境的防線,這一段的防線是整個希特勒防線的難點。羅馬尼亞和蘇聯接壤的邊境線很長,地勢也較為平坦。防守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如果硬要修建防線的話,花費也就非常巨大。所以法國人就傾向於放棄羅馬尼亞。但是希特勒卻堅決要求保衛這個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的王國。於是談判開始的第一天上午大家就在聽希特勒喋喋不休述說著羅馬尼亞的重要性,以及保衛羅馬尼亞的迫切性。

    「……如果我們要修一堵防備盜賊的圍牆,我們就應該將它修完。而不是留下一個巨大的缺口!否則盜賊就會從這個缺口衝進來,這堵耗費巨大的圍牆就將變成一個笑話,全世界最大的笑話!」

    希特勒說的是巴伐利亞口音相當濃重的德語,常瑞青不懂德語,在現場擔任翻譯的是中國駐德國大使蔣百里。後者在翻譯完這一段後低聲提醒常瑞青說:「委座。是否在羅馬尼亞修築防線的關鍵不是花費多少金錢,而是法國和我國對羅馬尼亞的義務——如果羅馬尼亞境內的希特勒防線被突破,我們和法國就有可能被捲入戰爭。法國人擔心羅馬尼亞將會變成一個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火藥桶。」

    「目前蘇聯入侵羅馬尼亞的可能性大嗎?」常瑞青反問了一句。

    「非常大。」蔣百里說。「有消息說,蘇聯馬上就要向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國下達加入蘇聯的最後通牒了。現在柏林的歐洲國家外交人員都認為蘇聯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羅馬尼亞,至少他們會對比薩拉比亞和布科維納提出要求,而那兩塊地盤是羅馬尼亞王國在俄國革命時期吞併的。」

    「國防部長先生,」這時法國的外交部長,一個留著修剪整齊的八字鬍長著一個法國式大鼻子的上了年紀的男人開口說話了,他說的是語調優雅的法語。「我們現在討論的不僅是一條防線。還有一個共同防禦的條約。參加這個條約的國家越多,那麼我國和意大利王國所負擔的義務也就更多。」

    常瑞青自幼是在法國傳教士開辦的教會學校裡念的小學,所以能聽懂一些法語。沒有等人翻譯,他就接著法國外長白裡安的話往下說:「我也同意白裡安先生的話。我認為一個由法國、中國、德國、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五國參加的共同防禦條約就足以遏制蘇聯的擴展企圖了。」

    希特勒沉默了一會兒,等身邊的翻譯將白裡安和常瑞青的講話都翻譯成德語。他的面色沉了下來。突然提高嗓門說:「這不是共同防禦條約,這是給蘇聯的擴張在指明方向!如果我們沒有保衛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決心,托洛茨基的紅軍很快就會開進這兩個國家!很快!很快!很快!」他尖叫著,緊握著拳頭。揮舞著兩隻伸得筆直的臂膀。「然後就是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希臘……整個巴爾幹地區都會被布爾什維克統治,再接下去或許就是土耳其和整個中東!」

    「我們可以讓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宣佈中立並且同蘇聯建立外交關係。」常瑞青大概能猜到希特勒在說什麼。所以沒有等蔣百里翻譯,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用生硬的法語說:「據我所知,蘇聯目前的國策重點還是建設,他們需要恢復戰爭的創傷。如果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可以成為蘇聯在國際貿易上的代理商,相信列寧和托洛茨基會暫時放過這兩個國家的。」

    常瑞青的話,由德國陸軍總參謀長馮.澤克特上將翻譯成德語轉告給希特勒。希特勒猶疑了一會兒,有些困惑地說:「這是在養北極熊!這頭熊將會越來越強壯,總有一天會把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撕成碎片!」

    白裡安和貝當都能聽懂德語,他們互相看了一眼。白裡安用德語說:「希特勒先生,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您同意將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兩國都排除在共同防禦條約之外了?」

    「不,不能排除匈牙利。」希特勒說。「匈牙利是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的屏障,而且該國同蘇聯的邊境線不長。我們應該將防線延伸到那裡。至於羅馬尼亞……就讓他們暫時中立吧。這是我的最後意見!」

    聽到希特勒的最後意見。兩隻法國佬都大鬆了口氣。白裡安看著常瑞青,露出優雅的微笑:「委員長先生,法國同意希特勒先生的意見,共同防禦條約將包括法國、德國、中國、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六國。您覺得怎麼樣?」

    這六個國家就是這個時空的軸心國嗎?常瑞青想了想。點點頭,用法語說:「我同意。我想接下去該談談我們各國在這個條約中的權利義務了吧?」

    法國人看了看老齊亞諾伯爵,又看看希特勒,見他們都點了頭,貝當就從隨身帶來的皮包裡拿出一疊文件交給自己的秘書讓他散發。中國、德國和意大利三方都各自得到了一份有幾張紙裝訂而成的薄薄的文件。常瑞青得到的那份文件是用中文手寫的。寫得很亂,顯得有些倉促,內容也只是和中國有關。大致的意思就是:

    第一、中國、法國、德國三國開展軍事合作。法德兩國將幫助中國訓練陸軍和空軍;三方互相派駐高級軍事代表團。

    第二、法德兩國用易貨貿易的手段支持中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建設;法國向中國提供10億法郎的貸款專用於中國向法國採購機器設備和武器,貸款將分10年償還,並且可以用農產品和礦產償還;德國將向中國的兵工廠和重工業企業派出工程技術人員;法德中三國將共同開發(中方將負擔相關項目三分之一的研發經費)坦克和飛機。

    第三、法國放棄向中索要庚子賠款,並且以教育援助的形式退還原先已經得到的賠款。

    第四、中國必須在蘇聯進攻希特勒防線時進行總動員,並且在一個月內完成300萬陸軍的動員。在德法兩國通報希特勒防線被蘇聯紅軍突破後的24小時內向蘇聯宣戰,並且在宣戰後的72小時內開始進攻。

    第五、中國承諾不會以武力侵犯法屬印度支那,承認法國在法屬印度支那的宗主權。法方將保證中國僑民在法屬印度支那的一切合法權力。

    看完了法國人開出的條件。常瑞青又將文件遞給了蔣百里,並且低聲徵求他的意見:「百里將軍,你覺得怎麼樣?我們值得為這些東西背叛蘇聯嗎?」

    他指的當然是《三國互不侵犯條約》,一旦中國和法國、德國、意大利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自然就違反了同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了。

    「一紙空文就換來10億法郎的貸款和法德兩國的技術援助。委座,你的生意經蔣某佩服啊!」蔣百里看著文件笑道:「不過咱們應該還能多要一點,法國人可沒承諾在咱們遭到蘇聯進攻的時候參戰。」

    常瑞青微微一笑,從蔣百里手中拿過文件揮了揮。用法語大聲道:「白裡安先生,元帥閣下。我注意到這份文件中並沒有規定中國在遭到蘇聯進攻時,法國和德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立場。」

    聽到這個問題,現場的法國佬都皺起了眉毛。蘇聯進攻中國和蘇聯突破希特勒防線畢竟不是一碼事。後者已經威脅到了法國本土的安全,法國當然只能拿起武器參戰,可是前者是地球另一邊的危機,愛好和平的法國人民怎麼可能同意政府參戰呢?

    法國人還沒有表態,希特勒已經同德國外交部長拉特瑙交換了一下意見,就搶在法國人前面大聲說:「德國將會向波蘭發起進攻!這一點可以寫進條約裡面。」

    白裡安和貝當的神色微微有些尷尬,德國人乾淨利落的表態一下就將法國推到了風口浪尖,看來是需要再拿出點什麼來收買中國人了。在法國人的盤算裡,中國的作用可不僅是牽制蘇聯,同時還是限制德國過分武裝自己的借口,在之前法德可是就德國陸軍的兵力上限展開長達兩個月底唇槍舌戰。好不容易才達成了一致——法國同意德國擁有不超過150萬人的陸軍,但是前提必須是將中國加入一個由法德兩國發起的共同防禦條約。

    法國外交部長和陸軍總監開始又急又快地用法語低聲交換意見。然後白裡安咳嗽了一聲:「法國也會援助中國的,但不能保證宣戰,不過法國可以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彈藥援助,還可以向中國提供法屬印度支那的糧食。」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常瑞青就高聲插話道:「白裡安先生。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日本皇太子裕仁這兩天正在莫斯科訪問。根據我國所掌握的情況,日蘇兩國很有可能會簽訂一個共同反對中國的秘密條約。所以中國將有可能遭遇到日蘇兩國的進攻,而日本強大的海軍足以封鎖中國的海外交通線。屆時法國承諾的武器裝備很有可能無法運抵中國。不知道法國和德國能不能預先向中國提供一批武器裝備呢?」

    聽了常瑞青的要求。兩個法國人又開始低聲討論,只看見法國陸軍總監貝當老元帥一邊說話一邊點頭。很快討論完畢,貝當將軍開口道:「法國可以預先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不過只能是陸軍裝備,貨款可以從10億法郎的貸款中支取。」

    「不行。不行。」常瑞青的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樣。「我國為這個條約承擔了相當大的義務和風險,應該得到相應的補償,我們應該免費得到至少三十個重型野戰炮兵團的全部裝備。這是必須的,是我們加入條約的先決條件!」

    三十個重炮團!聽到常瑞青的要價,蔣百里的嘴角就是一抽,您老還真敢獅子大開口啊!不過兩個法國大人物倒沒有顯露出太驚訝的表情,貝當將軍居然還認真地提問道:「不知道你們想要些什麼型號的大炮?每個炮兵團準備編製多少門大炮呢?」

    看這個意思,法國佬真打算給?常瑞青的臉上卻沒有什麼驚喜的表情,皺著眉頭想了一下。用法語回答說:「我們需要105mm和155mm的榴彈炮團各10個,155mm加農炮團和220mm重型榴彈炮團同各5個,所有型號都是1917年型。每個炮兵團的編制都是36門。每門大炮還需要備彈500發,其中訓練彈50發。」

    貝當點了點頭,也沒有還價。而是用德語和希特勒交談了起來。蔣百里則低聲將他們的談話內容翻譯成中文告訴常瑞青。原來法國人是想讓德國人分擔一些壓力,而希特勒則很爽快地同意提供10個輕型榴彈炮團的裝備給中國,全部裝備1916年式的105mm榴彈炮。此外德國也可以提供150mm和210mm的重型榴彈炮給中國。不過貝當卻拒絕了希特勒的好意,他認為中國的150mm一級的大炮都是法式155mm的標準。不宜再增加德式的150mm大炮,免得給後勤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個法國佬想得到是蠻周到的。當然了。現在法德兩國的軍火倉庫裡面都堆滿了一戰時期的大炮,就算不送人,過不了幾年也是淘汰貨,只能稱重量賣給鋼鐵廠回爐。還不如拿來收買中國人,再說這些大炮早晚也要是拿來殺害布爾什維克的……

    和希特勒商量了一番以後,貝當就朝常瑞青點了點頭,說:「好吧,我們和德國可以同意你們的要求,三十個炮團的裝備還有五萬四千枚各種炮彈會在條約簽訂後的一個星期內起運。」

    常瑞青點了點頭,總算是露出一點高興的表情。「很好,這樣一來我們就有足夠的力量抵抗蘇聯紅軍可能發動的入侵了。但是日本的海軍……你們打算用什麼辦法來幫助中國對付世界上第三大海軍艦隊呢?」

    兩隻法國佬收斂起剛剛展露出來的笑容,貝當擰著眉毛說:「據我所知,你們同日本的關係不錯,而且日本同蘇聯還有領土糾紛,他們兩國結成同盟的可能微乎其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