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第二卷 權力之術 第 360 躍進的社會主義 三 求月票 文 / 大羅羅

    完全出乎常瑞青和他那票高級智囊們的意料,為常瑞青想出辦法解決中國教育事業所面臨的人才瓶頸的,竟是常瑞青的候補私人秘書,一隻極漂亮的,萌萌的十五歲蘿莉孫月薰孫小蘿莉。小蘿莉現在剛剛從金陵女子中學畢業,已經考入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七月份正是學校暑假的時候,軍校還沒有開學。這些天她都呆在常委員長的湯山官邸裡面,給常大獨裁者當免費的小秘——抄抄寫寫,整理書信文稿,端茶送水外加親自試毒,有時候還會幹一點異性按摩的事情。

    總之是一心一意為委員長同志服務。而這樣不計回報的付出,當然也讓常瑞青對她的好感直線上升——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任何一個正在不知不覺步入中年的大獨裁者,都很難抵抗住這樣一個模樣可愛,又對自己崇拜的五體投地的蘿莉的誘惑!

    好感增加帶來的首先就是雙方距離的接近。經過常瑞青的點頭同意,小蘿莉搬出了原來那棟好像是牢房一樣的小樓,住進了常瑞青本人的那棟新落成的大洋房裡面。她的房間就在常瑞青書房的隔壁。當然未經允許她還是不能隨意進出書房,而且活動的區域也有嚴格的規定!不過常瑞青卻是很願意讓這個小蘿莉在自己身邊出現的,也願意讓他的那群高級幕僚們見到自己和小蘿莉在一起的場面——這大概也有炫耀的成分吧?畢竟孫月薰不是什麼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將她納入「後宮」也是一種至高無上權威的體現,現在的常瑞青已經越來越沉迷於高高在上的威權了!

    「小美,」這是常瑞青對孫月薰的稱呼,是用她的日本名字「富美子」中的「美」字,大概也有小美人的意思吧?他指了指自己的小美人,對來訪的閻錫山和孔祥熙道:「她現在也是黃埔六期的士官生了,是通訊科的,等過完了暑假就要去軍校了。」

    孫月薰捧了個托盤,端了三杯剛泡好的清茶上來。在閻錫山和孔祥熙身邊的茶几上各放了一杯。還有一杯是常瑞青的,她先自己喝了一小口,才放在了常瑞青身邊的茶几上。隨後就笑瞇瞇地侍立在了一旁,等待著常瑞青的吩咐。這樣一番舉動,讓閻錫山和孔祥熙兩人都有些訝異。不過兩隻老狐狸都沒有在面子上表露出來。只是笑吟吟地朝小蘿莉點點頭。繼續和常瑞青談話

    他們今天來常瑞青的官邸還是為了制定和實施一五計劃的事情。出於國防安全和參與未來帝國主義爭霸戰爭的需要,常瑞青總是希望發展能夠再快一點,步子能夠再大一點。而閻錫山和孔祥熙則一個勁兒強調困難,實際上兩個人都覺著常瑞青有些好大喜功。只是嘴上不方便說,就拿人才和教育來搪塞。

    閻錫山告訴常瑞青,國家計委和教育部連日來都在開會研究,但是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畢竟中國廢止科舉也不過15年,而且還經歷了民元以後長達九年的內戰外戰。整個國家安定下來也不過一年多。雖然通過國民革命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政權,還在四國戰爭後收回了全部國權,財政狀況也因此大大改善,完全可能支持更快的重工業增速。但是人才培養的問題卻不可能在短期內見到效果……這兩年投資興建的大學現在才陸續建成,明後兩年才會大量招生,等到這批新生培養出來也是四五年後的事情了,到時候各地的中學才能有足夠的師資。等到他們教出的中學生再從大學畢業出來,已經是十四五年以後的事情了,到那時中國人才匱乏的問題才能有所緩解。不過這些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新生也不可能馬上成為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所以整個中國重工業的發展。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面都會被人才缺乏所困擾,過分追求高速度是不可能實現的,就算勉強實現也必然是低水平和低效率的。

    「委座,其實我們的工業在10年或15年以後還是足夠能為幾百萬乃至上千萬陸軍提供武器裝備的。」孔祥熙耐心地解釋道:「生產大炮、步槍、機關鎗,還有彈藥的技術含量不算高。我們總能找到足夠數量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的。」

    「但是我還需要坦克、飛機、軍艦、潛水艇,甚至某些更為先進的武器(大概是指原子彈吧)。」常瑞青溫和地說。他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模式,光有大炮、步槍、機關鎗是不行的,就算能保住國家不滅亡。但是也不足以撈到他想要的地盤!何況,這個時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可能同歷史上的完全不一樣!萬一出現蘇聯或德國稱霸歐洲的局面。中國就必須要擁有一支更為現代化的軍隊才能保護自己了!而且原子彈工程也是無論如何都要上馬的。這其中又涉及到了整個工業體系水平的提升,而不僅僅是幾個工業門類的事情了。他沉著聲道:「我們可不可以讓中學生來教中學生呢?」他望了眼小蘿莉:「小美,你能當個中學老師嗎?」

    「當老師?我嗎?」小蘿莉眨了眨大眼睛,想了一下,搖搖頭道:「我不行的,當老師也要學習的,我沒有學過。」

    常瑞青說:「為什麼一定要學呢?照著課本教不行嗎?如果學生足夠聰明的話,自學也能學到東西的。」他的今生都是一個不用怎麼教的聰明學生……

    「委座,現在中國沒有足夠的老師,是嗎?」小蘿莉微笑著問。

    「沒有!這個國家真是悲慘,連幾萬個能教中學的老師都找不到。」常瑞青一邊說一邊在心裡面琢磨,看來歷史上gcd接管的那個中國比自己手裡的還要強一些!至少能還找到幾十萬個知識分子去打成右派……如果這個右派指標放到眼下,恐怕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完成的!

    「為什麼不從外國請呢?」孫月薰抿了下嘴唇,小聲說:「可以從日本請一些,日本老師的薪水很少,而且也很負責任,還有他們都有一定的中文基礎,至少能看懂……」

    「委座,我看可以。」孔祥熙插嘴說:「現在日本已經將朝鮮降級成了殖民地,原來的義務教育全部取消,高中和大學也全部關門。有不少日籍或是朝鮮籍的教師都丟了工作。這些人加在一塊兒總有萬兒八千,可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最要緊的是咱們請得起,日本人和朝鮮人的收入要求不高。」

    「用日本人?」常瑞青瞇起眼睛對孔祥熙說:「你相信那些日本人?」

    「日本和咱們關係不是不錯嘛?」孔祥熙的眼珠子轉了轉說:「而且我們有什麼好擔心的呢?難道怕那些日本老師把咱們的孩子教壞掉?」

    「教出親日思想!」常瑞青轉向閻錫山說:「百川先生,你是知日派,你覺得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目前的中日關係表面上是很不錯的。常瑞青現在所執行的對外政策並不是遠交近攻的套路。而是在顯示了實力以後同日俄兩國維持友好關係。但是防日防俄的心思並沒有放下。

    「他們至少不會宣傳仇日思想吧?」閻錫山微笑說。「不過咱們要從日本請的都是教數理、英語、美術還有音樂老師……負責向學生灌輸思想的語文、歷史、政治老師咱們不缺。再說了,現在的大學生、中學生和軍校生也有許多被日本老師教過,他們都變成親日派了嗎?」他說這話的時候偷偷瞥了常瑞青一眼,這個常委員長在陸軍小學、陸軍中學和保定軍校不就被日本教官教過嗎?

    「現在日本的國策是南下。我知道他們在國內的宣傳也是中日親善和泛亞細亞主義。」孔祥熙笑呵呵地說。「而且請日本教師的開支是咱們能夠承受的,要是換成歐美老師,教育部可負擔不起。」

    「要不就只能慢慢來了,再過個五六年就行了。」閻錫山說。

    「也不夠啊,到時候6年義務制教育的小學生就要升中學了。」常瑞青說。「一年總有一千多萬人。有百分之二十升入中學的話,每年也有兩三百萬新生!」

    常瑞青知道,眼下的中國總人口雖然還不到五億,大概只有後世的四成,但是需要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數量可不少!

    「那就請吧,」閻錫山喝了口茶說。「眼下的東西方列強無不是將國民教育當成頭等大事的,普遍都實行9年義務制教育,而且高中、大學,還有各種專科學校的數量也極多的。毫不誇張的說。列強工業化的基礎就是他們發達的教育體系!」

    常瑞青默然。「百川先生說得很對,教育是強國之本,而且教育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必須腳踏實地的辦實事。」他站起來走了幾步,回頭對閻錫山、孔祥熙兩人說:「百川先生。庸之先生,一五計劃中要單列教育項目,回頭我請陳總理召集一個教育工作會議,讓教育部、外交部、財政部、國防軍教育總監部的主官都參加。大家一起再議一議。」

    ……

    中國國民政府的高層正在討論從日本請外教的消息傳到田中義一耳朵裡面的時候。他正《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事情發愁。雖然常瑞青已經私下向他保證,中國將把自己的主力艦建造額度「轉讓」給日本。但是上海會議上。英美日三國還是因為海軍主力艦總噸位的事情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在這個時代列強的海軍當中,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看法。主力艦總噸位等於制海權,而制海權等於世界霸權!大英帝國的霸權就是建立在她世界第一的主力艦總噸位上的。而世界第二的德國海軍,因為主力艦總噸位遠少於英國海軍,因此在整個世界大戰中都只是一支存在艦隊。進而又產生了這麼一種觀點:海軍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所以耗費巨資去建設一支世界第二的海軍等於浪費錢,還不如咬咬牙再多花點錢打造世界第一的海軍。

    就在這種思維的支配下,美國堅持要求擁有同英國相當的主力艦總噸位——兩國並列第一,但是美國的工業實力遠遠超過英國,可以在戰爭爆發以後迅速建造更多的主力艦以壓倒英國!

    而英國也明白自己在工業上的弱勢,不敢再和美國比賽造船,但是又不願意放棄世界霸主的地位。於是就拿出了大英帝國最拿手的把戲——拼湊同盟,這回英國人的目標是拼湊一個由英國領導的「英日中反美同盟」。

    但是英國人又對中日兩個亞洲黃種民族的國家很不放心,害怕他們聯合起來反對白人的世界霸權。所以在拉攏中日的同時,英國又想限制中日和分化中日。他們對於中國準備委託日本建造主力艦的傳聞由其感到擔憂!所以參加上海會議的英國外交軍事人員這段時間就在千方百計破壞中日關係。還希望由英國船廠為中國建造主力艦,由英國為中國海軍培訓軍官。試圖以此打造出一支親英的中國海軍。

    至於日本海軍,現在則提出了「對美七成論」和「中日聯合第一論」兩個奪取太平洋制海權的方案。根據這兩個方案,日本海軍的主力艦總噸位至少應該達到美國海軍的70%,同時中日兩國海軍主力艦噸位之和應該達到世界第一!實際上就是讓日本海軍在開戰之初擁有世界第一的海軍主力艦總噸位!因為根據日本現在所執行的南下國策。他們在將來很有可能同時和英美發生衝突。所以必須擁有世界第一強大的海軍才有可能獲勝!

    「懇請閣下支持海軍提出的40萬噸主力艦建造計劃,同時以有力手段加強日中同盟!」

    幾名日本海軍的高級將領,正襟危坐在首相官邸的會議室的座位上,向首相田中義一大聲地提出了建議。

    根據上海會議上傳出來的消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英美兩國的海軍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大致將是1:1,各自擁有大約50萬噸的主力艦總噸位。根據日本海軍所提出的「對美七成論」,他們需要擁有35萬噸主力艦總噸位。現在提出40萬噸的建造計劃,實際上是留有還價餘地的。

    「40萬噸?底線應該是35萬噸吧?能不能再減少一點?」田中義一輕輕地敲打著會議桌,臉上的神色全是為難。就海軍主力艦噸位的問題,日本已經同英國方面交換過意見了。英國建議日本擁有不超過30萬噸的主力艦,同時再締結一個《英日中安保條約》共同維護西太平洋和東亞大陸的和平穩定。對於這個條約,包括田中義一本人在內的許多日本政要都頗為動心。在他們看來,南下國策真的要執行也是10年或是15年以後的事情了,在這之前,日本也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能簽署這麼一個條約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海軍大臣加籐友三郎和海軍軍令部長財部彪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遲疑著說:「如果將未來寄托於《英日中安保條約》和中日親善上面,30萬噸的主力艦總噸位是完全夠用了。但是要實行南下國策的話,主力艦總噸位還是越多越好。而且帝國還要防止中日關係為英國所分化,目前帝國和中國除了一個互不侵犯條約之外。並沒有簽署任何有約束力的條約。」

    「南下國策是一定要執行的。」田中掃了一眼旁邊的外務大臣北一輝。「北君,帝國有沒有可能同中國結盟?」

    北一輝算是日本的親華派,在歷史上就曾經極力鼓吹中日結盟一起反對英美俄,而在這個時空更是迫切希望推動兩國結盟。但是中國方面現在卻奉行「不結盟政策」。讓他這個親華派非常尷尬。

    他思索著說:「首相閣下,下官相信中日結盟在將來是會實現的。但是目前條件並不成熟。帝國和中國的發展都需要西方的資金技術,如果雙方締結同盟,一定會引起西方的警惕,恐怕會封鎖我們兩國的政策。」

    「就算不能公開的締結同盟,也應該簽訂一個密約。」海軍大臣加籐說。「海軍必須要確保在戰爭爆發之前得到中國海軍的15萬噸總噸位的主力艦。」

    「北君,這有可能做到嗎?」

    「可能的,閣下,中國的發展需要帝國的幫助,他們目前正在尋求從帝國聘請數以萬計的教師去他們那裡任教。下官認為,帝國完全可以向中國提出締結密約的要求。不過同時,帝國和中國也應該同英國締結《安保條約》。」

    「協助中國發展他們的教育嗎?」田中義一垂首沉默了半晌,「北君,這樣會加快中國的工業化嗎?」

    北一輝思索了片刻,很肯定地點頭:「會!中國將提前5年培養出上百萬文化素質不低於日本技術工人的勞工,可能還會提前幾年有數萬名具有一定較高專業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