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第一卷 風起京華 第三十八章 北京是圍城 文 / 大羅羅

    第三十八章北京是圍城

    「芝老,芝老,先下手為強,必須要先下手啊!」

    說話的正是徐樹錚,這位段祺瑞身邊的大軍師再沒有了往日「搖鵝毛扇子」的那種鎮定自若的模樣兒,只是追在段祺瑞後面,不住的勸說。

    段祺瑞坐在自己府學胡同公館的書房裡面,傅良佐、吳光新、曾毓雋等幾個段祺瑞的心腹,也都七嘴八舌在出主意,有人主戰,有人主和,還有人不住地捧著剛剛收到的電文給段祺瑞批閱。

    段祺瑞臉色鐵青,咬著牙齒在那裡生悶氣,連鼻子都氣歪了(段祺瑞一生氣鼻子就歪),隔一會兒就站起來在書房裡面轉上幾圈,用合肥土話大罵「姓張的」是破壞北洋團體的無義小人。

    張勳的通電一發,在督軍團掛名的那些軍閥也都跟著一起起哄,支持張勳的通電像雪片一樣湧過來。甚至還有督軍在通電上稱張勳為「我帥」還說「要唯我帥之命是從」,這份肉麻勁兒好像還真把張勳當成北洋領袖了!而那個張勳也不知道好歹,居然在通電上一邊指責「府院之爭」,一邊又反對「對德宣戰」。這個意思不是明白著把府院之爭的責任都歸到主張對德宣戰的段祺瑞一方了嗎?

    以他這個「北洋軍閥大盟主」的身份說出這樣的話,段祺瑞的國務總理還怎麼當得下去!

    段祺瑞的小舅子,長得高高瘦瘦的吳光新又匆匆的走了進來,看了徐樹錚一眼,低聲向段祺瑞道:「芝泉,總統府裡的內線傳來消息,黎元洪的幕僚黎澍已經同張勳達成協議,黎元洪將要免去你的國務總理兼陸軍部長,張勳則會帶兵進京,以調停府院之爭的名義支持黎元洪!」

    段祺瑞一聽,猛地就拍桌子,整個書房頓時就安靜下來了。張勳在徐州鬧騰得還不夠,居然還想到北京來鬧騰,這回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這個張少軒恐怕是看上了這天下大權了吧!不對,這小子該不是在打復辟大清朝的主義吧?

    「芝老,咱們趕緊調常瑞青的模範團進城包圍總統府,逼黎元洪下台吧!」徐樹錚咬著牙踱了下腳,兩眼裡面佈滿了血絲,顯然是動了肝火了。

    段祺瑞猛地轉頭:「又錚,你胡說八道什麼!現在都什麼時候了?督軍團被張勳裹挾著反對咱們!常瑞青區區一個團能管什麼事兒?推翻了黎元洪,張勳還不藉著討逆的名義帶著大兵打進來?咱們手裡能掌握多少部隊?打得過張勳嗎?再說了,北洋經此一戰還不遠氣大傷?南邊可還有國民黨的勢力呢!」

    段祺瑞可從來沒這樣疾言厲色否決過徐樹錚的建議,不過徐樹錚倒也不在乎,只是稍稍冷靜了下,又開始替主子謀劃起來了:「芝老。現在的督軍團裡面的那些督軍、師長什麼的已經脫離中央的管束,想必也不會真正服從張勳,所以張勳手裡面也就是幾萬辮子兵,而且這些辮子兵也不能都來北京。一來徐州才是張勳的根本,如果他的軍隊都離開了老巢,馮河間恐怕就要來奪取了。二來黎元洪也不是傻瓜,張勳帶個幾千兵他或許還能掌控,真要帶幾萬人來,恐怕就是來奪他的大總統了!」

    聽了這番分析,段祺瑞頻頻點頭,他回頭掃了徐樹錚一眼:「又錚,你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聽到這個問題,徐樹錚一下也沒了話說,張勳明顯圖謀不軌,而黎元洪又引狼入室,一票北洋的大小軍閥都等著看中樞的笑話,中樞的洋相越大,他們的割據局面也就越鞏固。默然半晌,他歎了口氣,輕輕道:「北京城就是個火坑,誰跳進來誰倒霉!只是這中樞的權威這回算是掃地了!」

    段祺瑞也是臉色鐵青,只覺得兩頭為難。黎元洪的大總統不是沒有辦法推翻,張勳的幾千辮子軍也不是擋不住。可之後呢?馮河間會出頭力挺嗎?恐怕懸呢,搞不好就是袁宮保稱帝時的局面了,天下共討之!現在的「天下諸侯」最喜歡的,就是中樞出洋相!

    怎麼辦?現在還能怎麼辦呢?

    徐樹錚也像只熱鍋上的螞蟻,一圈圈走動,口中只是喃喃自語:「北洋的局面算是完了,北洋算是被張勳這個王八蛋給毀了!現在不能動黎元洪了,一動準保捅了馬蜂窩……不能動黎元洪,那就只能以退為進了……」說著他抬頭望著段祺瑞,臉色鐵青似黑:「芝老,咱們就暫時把北京城讓給張勳吧!」

    「讓出北京?還回得來嗎?」也不知道是誰低聲問了句話。徐樹錚咬著牙齒,一字一頓地道:「回得來!一定能回來,到時候北京城還是咱們的天下!」

    ……

    豐台。

    常瑞青已經回到了模範團在豐台縣城內的駐地。張勳的通電一出來,他就已經明白。

    復辟的鬧劇,終於還是要上演!就算是黎元洪知道張勳沒安好心,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去搏一下了。

    而模範團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加緊訓練和備戰了。實彈演習、戰術訓練全都加倍再加倍。豐台縣城內外也開始以軍事演習的名義構築工事陣地。作戰物資也開始分發,各個連隊也都領到足夠一場激烈戰鬥的彈藥。

    而常瑞青本人則和手下的「三大金剛」,還有新加入的盧逸軒一起,沒日沒夜研究地圖和局勢,揣測著未來可能發生的戰鬥。至於模範團的副團長吳石則暫時在眾人的視線中消失了。

    因為常瑞青的蝴蝶效應,張勳復辟的時間肯定要比歷史上提前了。而對模範團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組建時間太短,無論是軍官、士兵全都缺乏實戰經驗,士兵的訓練也有些不足。在常瑞青的記憶中,歷史上的陸軍13師是「參加」了張勳復辟的,雖然只是在打醬油。可是那個時空沒有自己,也沒有這支由鐵血同志會為骨幹的模範團,更沒有赤色革命的先行者——赤色旅!

    毫無疑問,無論是他常瑞青,還是鐵血同志會,又或者在赤色旅,在張勳倒行逆施的復辟之前,肯定要選擇戰鬥!

    要用一千八百餘人的模範團,去和至少四、五千人的辮子軍一戰!如果勝利,則名動天下,如果失敗,就什麼都沒有了……

    光噹一聲,盧逸軒推門撞了進來,手裡面捏著剛剛收到的密電:「徐又錚的電報,他要咱們控制住部隊,等待指示……段芝老已經準備以退為進了,今晚就會帶著家人幕僚以養病為名退避到天津去了,看來咱們一支孤軍被丟在豐台了。」

    常瑞青拍了拍地圖:「那又怎麼樣?咱們據城而守,就張勳的幾千兵能奈何得了我們?」

    盧逸軒瞧著他:「張勳可有幾萬人呢!」

    常瑞青冷笑了笑:「能到北京的頂多幾千,要不然他也不用扣住我的家人了。」再說,歷史上也就是十個營頭四千三百個辮子兵嘛!而且也沒什麼戰鬥力,讓段祺瑞的討逆軍一擊而潰。

    「那也是幾個打一個,打贏就名揚天下,打不贏就……額,肯定能打贏的!」盧逸軒聳聳肩膀,說實在的,他在這個模範團裡面待了不到十天,憑他的觀察,這支軍隊的士氣還有風氣大概都是全中國最好的,如果能加以時日,肯定能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精兵。可現在,恐怕還真不好說,張勳的辮子兵畢竟號稱是東南第一強兵。

    常瑞青一笑,扭頭看著白崇禧:「健生大哥怎麼看?」

    白崇禧一直在默默地看著地圖,頭也不抬的回了一句:「豐台一戰就是咱模範團揚名的時候了……我對模範團有信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