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 一 宣和六年 第320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文 / 庚新

    玉尹本不想去見趙福金,卻鬼使神差的跟著康履,走進不遠處的雅室中。

    人常說,要想俏,一身孝。

    趙福金一身孝衣打扮,坐在窗邊,癡癡看著窗外汴河景色,甚至不知道玉尹到來。

    「夫人,玉郎君來了。」

    趙福金身子一震,扭過頭來。

    差不多有**個月了吧,玉尹上次見趙福金,還是徽宗皇帝在位。可一眨眼,卻物是人非,徽宗皇帝南下金陵,欽宗皇帝死戰開封,雖未改朝,卻也稱得上換代。

    趙福金看上去有些憔悴,配上那清麗姿容,卻平添幾分滋味。

    少了些高高在上的雍容之氣,卻多了幾許令人不禁發自內心的憐惜之情。

    玉尹心裡歎了口氣,有道是紅顏薄命,怕說的就是趙福金這類女子。生在皇宮,身份高貴,卻有著尋常人難以理解的痛苦和悲傷。蔡鞗之死,對趙福金而言,確是打擊。哪怕她和蔡鞗之間並無太深厚感情,可畢竟也做了幾年的夫妻,怎能沒有半點悲傷?況且說到底,蔡鞗之死和趙桓關係重大,還牽扯到父子之間恩怨。趙福金便再是堅強,怕也承受不住這等打擊。更不要說,即將到來的父子之爭。

    「公主,卻清瘦了。」

    一句溫雅的言語,讓趙福金多多少少有些感動。

    「小乙,坐吧。」

    她抬手示意,讓玉尹坐下。輕聲道:「這些日子在家中很是憋悶,本想去太平興國寺散心,卻不想中秋將至,太平興國寺也人滿為患,讓我更覺著不太舒服。

    方才上樓,卻見小乙在這裡,便召喚小乙前來一敘。冒昧之處還望小乙莫怪才好。」

    趙福金說話,一如先前那般溫雅。

    只是玉尹能聽出,這位出身高貴的女子心裡。有著說不盡的淒苦。

    可他卻不知道該如何勸說,或者說他不明白,應該如何寬慰。大體上。他能明白趙福金心裡的苦。丈夫亡故,父兄隔閡,將要面臨一場激烈的權力爭鬥。朝堂上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是暗流激湧。偏這些事情,不是他一個弱女子能夠左右。

    人說生在王侯之家是一樁幸事,可誰又知道,這些權貴子弟心裡的痛楚?

    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不要說這帝王之家。

    玉尹坐在趙福金對面,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解,只靜靜的坐著。而趙福金也沒有開口。目光淒迷的看著窗外風景。康履非常識趣,早早便退出雅室,在門外伺候。

    兩人便這麼坐著,良久趙福金突然道:「小乙已有許久,未得佳作了。」

    「啊?」

    「莫非是這紅塵濁世。已消磨去小乙靈感嗎?若真個如此,卻真個是可惜了……」

    聽得出,趙福金對玉尹投身仕途,並不是特別滿意。

    也許在她心裡,更希望玉尹做一個柳永式的白衣卿相,而不是整日裡爭權奪利的官員。

    玉尹不由得心生慚愧。不禁低下了頭。

    的確,這些日子以來,他確實有些疏於琴曲。

    以前便是在杭州,閒來無事時也會操一回琴,可是現在,真個是整個人都投入紅塵濁世中,荒廢了琴技。

    趙福金見玉尹露出羞愧之色,忍不住笑了。

    「小乙莫往心裡去,我也只是隨口一說。

    算起來,小乙若真個留在朝堂上,也許更有施展才華之地。開封之圍時,我也聽說了小乙赫赫戰功。陳橋之戰說是我那侄兒的功勞,確是將士搏命換來的勝利。」

    「我……」

    「小乙莫說了,便陪我坐一會兒吧。」

    趙福金說罷,又扭過頭去。

    玉尹便在一旁坐著,看著趙福金俏麗的側影,不禁心生憐惜。

    可是,他真個不知道,該如何寬慰。

    兩人便這麼靜靜坐了片刻,趙福金長出一口氣,站起身來。

    「我回去了!」

    「這便要回去嗎?」

    玉尹不知為什麼,有些不捨。

    和趙福金在一起雖然沒有說幾句話,可這心裡,卻有一種難言的平靜。

    這種感覺,玉尹非常享受,更不願意輕易捨棄。但趙福金已經起身,他也有事情要做,便也站起來,脫口道了一句。

    趙福金一笑,「若小乙有閒暇時,不妨來我府上做客。

    不過我也知道,小乙不日將要啟程前往真定,便祝小乙一路順風。還有一件事,確要與小乙道歉。你讓我盯死馮箏,卻被人搶先下了毒手。這兇手至今仍未查出,而我現在的情況,也不好再去過問。但有條線索,說不得對小乙有些用處。

    那馮箏死前,曾與侍衛親軍步軍司都統制苗傅接洽……當晚,馮箏便被人毒殺。」

    苗傅?

    玉尹一怔,腦海中旋即浮現出這個人的形象來。

    他和三衙禁軍的關係不差,特別是張伯奮和姚平仲兩人,也一起多次吃酒,所以對三衙禁軍將領,或多或少有些瞭解。這侍衛親軍步軍司都統制苗傅,和玉尹有過一面之緣。從表面上看去,是個非常正直的人,怎地也和馮箏有關聯嗎?

    玉尹眉頭微微一蹙,旋即道:「多謝公主指點。」

    「好了,我便走了……小乙該忙什麼,便去忙吧。

    還要,多謝小乙陳橋保護嬛嬛與小哥周全。若嬛嬛出了意外,說不得又是一出麻煩。」

    麻煩?

    玉尹有些聽不太明白。

    不過細一想,也多少能夠瞭解。

    趙多福是公主,更是太上道君趙佶最為寵愛的女兒。

    而今太上道君還都,若趙多福出了事。少不得會以此為借口,對趙桓進行攻擊。

    為官時間雖不算太久,可玉尹也能體會到其中的險惡。

    帝王之家無親情,趙佶對趙多福何等疼惜,但是在逃離開封的時候,還不是棄之不顧?

    趙多福若真出了事,趙佶斷然不會放過這等機會。打擊趙桓的聲望。

    論政治手段,趙桓怕不是趙佶的對手……

    玉尹送趙福金出門,在樓梯口被趙福金攔住。

    畢竟。趙福金如今是寡婦,丈夫才死了不到一個月,總要顧及一下影響。玉尹也能體會出趙福金的無奈。便在樓梯口恭送趙福金離去。目送趙福金背影消失,玉尹的思緒卻亂成一團麻。趙福金方才透露出來的消息,令玉尹感到有些恐懼。

    苗傅?

    不對,怎麼總覺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呢?

    「玉郎君怎地在此?」

    正思忖間,一個粗豪的聲音打斷了玉尹的思路。

    抬頭看時,就見李寶正登登登走上樓來,一臉惶恐之色。

    看時間,也差不多正午了……估計趙諶很快就會過來。玉尹立刻展顏一笑,「自家來的早了。在屋中有些難耐,便在這裡站一會兒。李教頭來的正好,貴人馬上就到。」

    ++++++++++++++++++++++++++++++++++++++++++++++++++++++

    李寶和趙諶的會面,波瀾不驚。

    對於李寶,趙諶倒並不是很在意。但因為是玉尹引薦。也就算把李寶收下。當然了,他二人的交集,也就是這一回。日後自有人和李寶招呼,趙諶更不會再輕易和李寶相見。除非特殊原因,亦或者李寶日後能走入朝堂,估計都難以再見到趙諶。

    所以。李寶也格外珍惜這機會,酒席宴上頗為恭敬,對趙諶更是各種恭維。

    趙諶,也一一納下。

    見李寶搭上了趙諶這條線,玉尹也算是放下心來。

    幾個人又坐了一會兒,玉尹突然道:「小哥,聽說過兩日這獅子樓下會有舞龍,不知小哥可有興趣?」

    「哦?」

    趙諶聞聽一怔,旋即欣喜道:「竟有如此熱鬧?」

    「中秋午後,我便在這裡設宴,到時候喚上二十六郎,大家也好一起熱鬧一回。」

    「嗯嗯,如此甚好。」

    趙諶道:「父皇中秋要在金明池設宴,說是款待虜賊使者。

    我卻不太想去,正愁著找些事情,小乙便想好了主意。你這一走,再無人能與我戲耍。」

    玉尹心裡暗道一聲慚愧,不過卻是笑容滿面。

    吃了一回酒,趙諶便起身離去。

    玉尹帶著李寶把趙諶送上車,而後長出一口氣。

    「李教頭。」

    「郎君有何吩咐?」

    李寶才拜入太子門下,眼見趙諶對玉尹的看重,更是多了幾分敬重。

    「十七日,我將動身前往真定。

    我走之後,若遇到什麼官面上的事情,便去報館尋二十六郎幫忙。另外,我要你幫我盯死一個人,卻不得打草驚蛇。李教頭可知道侍衛親軍步軍司都統制苗傅?」

    李寶想了一下,旋即點頭。

    「自是知曉。

    此人武學進士出身,確有些手段。

    此前他只是步軍司一個軍馬使,因圍城之戰斬殺虜賊有功,更數次擊潰虜賊進犯,故而得以陞遷。自家和此人沒甚交情,不過與步軍司另一位都統制劉正彥卻認識。

    劉正彥和苗傅關係還好,若郎君需要打探消息,小底可以去找劉正彥試試。」

    「不可!」

    玉尹嚇了一跳,連忙道:「我說了,不可以打草驚蛇,更不要前去試探。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走漏半點風聲,小心我找你麻煩。你只要給我把這苗傅盯死了便可,其他事情不要操心,更不許在那劉正彥面前提起,明白嗎?」

    李寶忙道:「小底明白。」

    玉尹點了點頭,「那便如此吧。」

    和李寶分手之後,玉尹便往家走去。

    苗傅,劉正彥;劉正彥,苗傅……

    慢著!

    玉尹突然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了一抹光亮。

    苗傅、劉正彥?

    名受之變!

    玉尹終於想起來,他為何會覺著苗傅和劉正彥這兩個名字耳熟。歷史上,在建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宋高宗南渡之後,苗傅和劉正彥發動了一回兵變,脅迫宋高宗把皇位禪讓給當時年僅三歲的皇太子趙敷。

    對了,趙敷而今似乎還沒有出生。

    病變消息傳出後,苗傅和劉正彥卻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於是令各地將領紛紛採取勤王平亂的行動,出兵鎮壓。最終,苗傅和劉正彥戰敗,在建康鬧市被處決。

    說起來,這場兵變在後世並非特別有名。

    玉尹之所以記得這件事,還是因為韓世忠的關係。

    當時韓世忠領兵在外,梁紅玉母子隨趙構南下。苗傅和劉正彥挾持了梁紅玉母子,想要韓世忠表明立場。哪知道,梁紅玉卻非等閒女子,騙過了苗傅兩人,帶著兒子逃離建康,通知韓世忠勤王。

    玉尹猶記得,當時他看完這段史書後,對梁紅玉擊節讚歎。

    卻不想,苗傅和劉正彥在這個時候,便已經登場。

    想想倒也是,這二人能夠隨君南下,更執掌趙構身邊禁軍,怎可能在靖康時默默無聞?

    從總體上來看,苗傅和劉正彥似乎並無反意。

    否則的話,他二人大可殺了趙構,直接扶立趙敷登基。

    歷史,總是籠罩著一層迷霧,玉尹現在覺著,苗傅和劉正彥這兩個人,怕並非歷史上所書的那麼簡單。

    回到家,玉尹仍無法平靜下來。

    他隱隱覺著,苗傅和劉正彥背後,應該還隱藏著一個人。

    但這個人究竟是誰?

    如果馮箏真的是死於苗傅之手,那麼苗傅和馮箏之間,又會是什麼關係?亦或者說,這苗傅和女真人之間,有什麼關聯?這裡面,似乎存在著太多的疑問,令玉尹有種窒息的感覺。

    坐在書房裡,他透過窗戶,看著滿院盛開的桂花,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小乙哥!」

    「啊!」

    玉尹抬起頭,卻見燕奴端著一個食盤走進來。

    「見你回來後悶悶不樂,也不敢打攪你……不過,就算是公務再忙,總要吃了飯再說。」

    燕奴說著,把食盤便放在玉尹面前。

    玉尹搔搔頭,這才留意到,天色已晚,外面都已經黑下來。

    這屋中,不知是什麼時候亮了燈,自己卻一點都沒有覺察出來……

    還是太嫩了,竟藏不住半點心事。

    也幸虧是在家,若換在朝堂上,怕早就被人看出端倪。

    玉尹朝著燕奴歉意一笑,朝食盤裡看了一眼,「羊肉餅,七寶五味粥……怎地今天沒有開伙嗎?」

    「怎沒有開伙,這可是金蓮專門從豐樂樓學來的手藝。

    你回來時,金蓮還和你說過,可是看你當時在想事情,所以也不敢打攪……快嘗嘗看,這滋味如何?」

    北宋時,北方人好食羊肉。

    玉尹重生以來,也漸漸能夠適應這邊的口味。

    特別是隨著家中環境改善,食羊肉的次數,也隨之增多。而今時節,正是吃羊肉的好時候,若早個兩三月,便有些不太適合。

    玉尹咬了一口羊肉餅,突然問道:「九兒姐,我記得你射術不差?」

    燕奴一怔,旋即露出一抹自豪笑容,「小乙哥恁會說笑,阿爹生前有三絕,雖說著重傳了奴拳腳,可要說射術,奴自問這開封府中,能勝過奴的人,不超過十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