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一 宣和六年 第五二章 新梅花三弄(下) 文 / 庚新

    第五二章新梅花三弄(下)

    保底第二更!!!

    貌似月票搾得差不多了,不過還是要繼續拜求。

    810票加更。

    ++++++++++++++++++++++++++++++++++

    只是這一坐,王勝的臉色,頓時鐵青……

    操琴坐姿,有極為獨特的講究。會不會使琴,只看你坐姿,便能看出一個端倪來。

    這傢伙,莫非是行家?

    王勝的臉色,頓時變得極難看,甚至有一種中計的感覺。

    「而今,春去夏來,繁花似錦。

    千樣人有千樣愛,有人喜歡牡丹,有人喜歡幽蘭,有人喜歡桃花,有人又愛杏花……然小乙獨愛梅花,最羨慕和靖先生之逍遙。今便三弄梅花,博諸君一笑。

    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起風波……」

    玉尹的聲音清亮,伴隨著那極有韻律的節奏,話音戛然而止,琴聲幽幽響起。

    「小乙操得何曲?」

    當琴聲響起時,秦檜臉色微微一變,忽而扭頭問道:「怎聽著似梅花落,卻又不盡相同?」

    高堯卿搖頭,表示不解。

    而李逸風則緊蹙眉頭,只是臉上那凝重之色,卻漸漸隱去……

    小乙,果然操得好琴!

    只見玉尹指法變化,或揉或挑,或按或拂,那一雙手在琴弦上如流水般拂過,卻生出了千般變化,令人頓感心曠神怡。曲聲幽幽,卻帶有一絲不屈。恍惚間,眼前彷彿一片冰天雪地,一朵梅花傲然綻放,迎著那風雪不願低頭……此何等高傲!

    我開放時百花殺,真個應了此景。

    李清照卻突然笑了,她扭頭道:「小乙這是在表明心跡……他雖是一介屠戶,確有錚錚傲骨。我卻是小覷了他,原本想借此機會為馬姐姐說項,看來不必再費口舌。

    若肯和解,自然和解;若不肯,便是刀斧加身,也未必低頭。

    這小乙,還真個是要一鳴驚人啊!」

    而一旁趙福金卻眉頭緊蹙,「怎地我覺著,小乙這琴,使得有些古怪?」

    「嗯,確是古怪。

    他操得是梅花落的譜,但又似乎有所變化,加入他獨特理解。若依著梅花落曲譜,當有怨愁離緒之意。可他這曲子,卻別有奧妙。我聞至今,只覺得一個字可形容。」

    「什麼字?」

    趙多福好奇問道。

    「福金帝姬以為如何?」

    李清照並未回答,反而詢問茂德帝姬。

    趙福金閉上眼睛沉吟,片刻後輕聲道:「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老師若問福金是和感覺?福金只有一字評價:清!」

    李清照頓時笑逐顏開,輕輕撫掌,卻未敢發出絲毫聲音,怕擾了那至清之音。

    「未曾想,此曲竟小乙這一變化,居然有這般妙處。

    福金帝姬笛技冠絕,難道未有生出伯牙鍾子期之心?何不奏一曲,以和小乙這至清之音呢?」

    茂德帝姬趙福金,不但美艷動人,更使得一手好笛。

    聽李清照這麼一說,她頓生了幾分意動。

    只是看了看玉尹,又瞧了一眼旁人,一咬牙,轉身擺手,示意那女使過來,在她耳邊低聲細語幾句,女使連忙應諾,急匆匆離去。不一會兒光景,女使便返回小亭。

    只是手中,卻又多了一支晶瑩翠郁的玉笛。

    恭恭敬敬把玉笛遞給了茂德帝姬之後,趙福金正想要開口,忽聞琴聲突然一變……

    抬頭看,只見玉尹正向她看來。

    目光相視,玉尹與趙福金微微一笑,輕輕點頭。

    不知為什麼,趙福金被玉尹的笑容心神一亂。但她馬上醒悟過來,旋即平靜心思。

    玉尹這是在向她發出邀請!

    所謂梅花落,其實就是梅花三弄的前身,宋時又名為三弄梅花。

    東晉時期桓伊創梅花落,最初本是笛曲。直至唐末,才化為琴曲,變成而今的三弄梅花。只是由於秉承了南朝至唐時的風貌,三弄梅花在北宋時,主要表現的是一種怨愁離緒情感。直至入明,經虞山派和廣陵派的發展創新,去其原有的怨愁離緒之意,轉而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和氣質,作為表現主題。

    至此,梅花三弄的本意,與早期的梅花落,已有極大區別。

    玉尹所奏的,正是虞山派《琴譜諧聲》中所記載的梅花三弄。虞山派的梅花三弄,和廣陵派梅花三弄的最大不同處,便在於其曲譜中,有琴笛合奏的段落。節奏極為規整,即便是突然加入笛曲,也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和波動,最適合合奏。

    趙福金的臉,騰地一下子紅了!

    心裡面陡然有一種古怪的情緒縈繞,好在她自制力不差,很快就平靜下來。那玉笛置於紅唇邊上,伴隨著玉尹琴聲的一次小小變奏,忽而吹響玉笛,剎那間,琴笛相和,竟顯得是那般貼切,毫無半點突兀,讓人有一種天作之合的感受……

    李清照訝然,向玉尹看去。

    未曾想,這小乙的手段竟個如此高明,高明到,高明到讓李清照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琴聲至清,笛聲悠揚。

    琴笛合奏之後,令人頓感心曠神怡。

    而最為巧妙的,還是在於玉尹的琴聲……作為合奏主導,玉尹掌控這梅花三弄的節奏。偏偏茂德帝姬所學的梅花三弄,是源自桓伊早期的梅花落。所以在演奏時,必然會出現許多不同。可每次出現問題的時候,玉尹都能用琴聲巧妙和化解琴笛之間的分歧,令得這琴聲和笛聲完美結合在一處,儼然若已練習多年的搭檔。

    這份琴技,足以讓所有人為之瞠目。

    你能操的好琴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你能夠用琴聲掩去笛聲的瑕疵,以至於琴笛相和,竟是那般美妙動人。先不說玉尹的改變,使得梅花三弄的品調提升百倍,只這一手琴技,便遠非王勝可以相比。那種遇亂不慌的氣度,讓眾人紛紛稱讚。

    ++++++++++++++++++++++++++++++++++++++++++++++++++++++

    王勝那張臉,漲的通紅。

    本最初時,玉尹操琴,他還有些高興。

    可隨著琴曲展開,王勝原本那份自信,漸漸開始消失……而到了茂德帝姬吹笛,與琴聲相和的時候,王勝更是有一種快要崩潰的感覺。怎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這琴技高下,已不言而喻。

    且不說風雷引的技巧性,遠非梅花三弄可比。

    一個在後世是三級考核曲目,一個是八級考核曲目,又怎可能相提並論?

    關鍵還在於,玉尹的創新,以及琴笛合奏時所表現出來的那份氣度,儼然一派宗師風範。

    雖只是一曲,王勝便知道,自己輸了!

    可他又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輸給玉尹,更不甘心,把那梅花落琴,拱手相讓……

    這梅花落琴,可是價值十萬貫。

    王黼借與王勝,卻不代表著他可以輸掉。

    莫說這琴值十萬貫,便是一萬貫,估計回去後,王黼也會扒了他的皮!

    王勝的眼中,陡然顯出瘋狂之色。

    玉尹按住了琴弦,閉目平靜心情,許久之後,方從那《梅花三弄》的至清之音中清醒過來。他起身之時,小亭內眾人,依舊一副呆愣相,尚未從那至清悠揚琴聲之中清醒。

    「茂德帝姬笛技高明,小底敬佩。」

    玉尹朝茂德帝姬拱手一揖,而茂德帝姬趙福金則滿面羞紅,忙起身和玉尹還禮。

    「今日方知,何為梅花落。

    我學了這多年笛,今日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若非小乙方才配合,我險些亂了曲子。我有一請,還望小乙能指教。這新《梅花三弄》曲譜,可否贈與我呢?」

    茂德帝姬是個極矜持的女子。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還未曾見過她主動開口,向別人所要事物。

    而今,她居然向玉尹討要曲譜……

    李逸風心中一動,似乎有些明白了茂德帝姬的心意:一曲之師,那也是老師!有茂德帝姬這座靠山,小乙雖還是要離開東京,可誰又敢再去招惹小乙的妻子和家人?

    這不僅僅是向玉尹討要曲譜,更是給玉尹當起了保護傘。

    李逸風想明白了這其中奧妙,對於今天玉尹反常的舉動,也一下子瞭然於胸了……

    經此一晚,這開封府內,必會有玉尹一個名號!

    心裡面,不禁為玉尹感到高興,同時更在為好友這份心思,而感到無比的驚訝。記得初識小乙,他還被一個潑皮地痞逼得走投無路,卻不想如今……玉尹的算計,竟如此深。只這份心思,便非李逸風可比,他心中感歎,玉尹這成長之快。

    不過同時,又更增添了幾分好奇!

    小乙本事究竟從何而來?

    即便是人固有生而知之者,可是……

    李逸風撓了撓頭,怎麼也想不明白,這其中的機竅!

    「慢著!」

    王勝突然間衝出來,大聲問道:「還未知,今日比試,哪個勝出?」

    這話一出口,頓時引來眾人鄙薄目光。

    孰高孰低,一目瞭然,非要說出來,才算作事嗎?你王勝也不是三歲小兒,習琴多年,難道就不知道,誰勝出了?你這舉動,分明是想要耍賴,想要不認賬啊。

    就連幾個平日和王勝關係不差的人,也都蹙起了眉頭。

    「衙內以為,何人勝出?」

    高堯卿陰陽怪氣開口,臉上露出不屑之色。

    哥也是衙內,可哥卻不會做那賴賬的舉動出來……你好歹也算開封名士,怎地如此無恥?哥羞於與你為伍。

    王勝這時候,也算是撕破了臉。

    反正無論如何,都不能把這梅花落琴輸掉。

    他大聲道:「**風雷引,絲毫不差;可這屠戶雖操得梅花三弄,卻是變了模樣。

    以琴技而言,自是我勝出。

    來人啊,把玉小乙的手給我斬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