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新秩序

正文 第十二章 蔣袁合流(二) 文 / 八寶飯

    ps:感謝只如初見兄的月票鼓勵。謝謝大夥兒的推薦票,一下子漲了好多,我心甚慰啊,哈哈。

    也許是意識到自己在河北呆不下去了,袁象先發了瘋一般向深州發賣糧食,受袁氏鼓動,蔣玄暉等多名宣武重臣都在拚命向河北售糧,自天復二年十二月到天復三年一月底的短短兩個月時間裡,深州互市上的糧食和布帛堆積如山,總計不下五十萬石。

    幽燕保安總公司和遼東保安總公司的保安們乾脆被韓延徽從魏州調了回來,專司運糧,將這些糧食運往各地糧倉。

    因為運來的糧食太多,韓延徽甚至沒有貨物拿來交換了,關外收集的皮毛、山參、鹿茸等物完全無法支應如此大量的貿易額度;薊州鹽池和蘆台鹽場的食鹽產出也遠遠跟不上交換的速度;至於銀錢,幽州的錢庫已空,渤海和新羅送來的銅錢還在路上,根本趕不過來。最後,韓延徽不得不向袁象先無奈的表示,自己買不起了。

    袁氏、蔣氏等宣武大戶又不可能把糧食運回去,於是,參加售糧的宣武大戶們推舉袁象先為代表,咬著後槽牙和韓延徽簽訂了欠款協議。

    韓延徽向幽州做了稟報,李誠中聽說後,開心的大笑起來,笑得差點直不起腰了。笑完之後,李誠中表示強烈同意。然後他讓幽燕聯合錢莊出面,印製「欠款協議」。

    幽燕聯合錢莊是幽州豪門組建,並非節度府下設的衙門,他們向來只簽訂「貸款協議」,當債主當多了,從來沒有當過借主。一開始的時候,聯合錢莊覺得自己很冤枉,他們接到李誠中的命令後非常不理解,各豪門家主為此聚會多次。冥思苦想的商討應對之策。

    在李誠中的強勢之下,哪裡有什麼應對之策,於是他們又公推了高劉氏、李君操、王敬柔、趙元德、韓夢殷等家派駐錢莊的大掌櫃們求見李誠中。這幫子人聯合起來後份量不輕,李誠中都不得不專門騰出時間來正式接見。

    聯合錢莊的各位大掌櫃們提出來的第一個問題是,盧龍軍是否和宣武軍和解?

    對此,李誠中回答說,沒有這個打算。

    於是掌櫃們問,既然要打仗,那麼是否這些「欠款協議」是用來哄人的?

    李誠中說當然不是,簽訂了協議就該遵守。言出必隨,這是行商的基本道德。

    於是掌櫃們很迷惑,弄不清李誠中到底在想什麼。

    李誠中解釋說,打仗歸打仗,生意歸生意,做事情要職業一點,說得大家更是面面相覷。

    眾人之中,李君操和李誠中「沾親帶故」,於是李家的掌櫃主動開口:「大帥。按你所說,咱們得講信用,那麼這些欠款就得歸還,可你也知道。錢莊如今沒那麼多錢,就算賠光了也給不出來。」

    李誠中笑道:「諸位不必擔憂。據我所知,這次運來糧食拿不到錢的商戶很多,宣武有二十三家、緇青有七家。還有兩家雖然掛著宣武的名頭,但其實來自淮南。那麼多商家,他們是不可能同時來取錢的。只要有了先後之別,錢莊便有了周轉的時間。」

    大夥兒苦著臉,並沒有被李誠中說動,雖然沒有口頭上反對,但看神色便知,他們還是接受不了。於是李誠中道:「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其實說白了,大夥兒都在擔心做這個冤大頭,大夥兒可能在想,憑什麼東西到了節度府手中,付錢的卻是錢莊。這個問題大夥兒不必擔憂,你們簽了多少欠款協議,節度府都為你們擔保。你們甚至可以用收回的欠款協議抵充上繳節度府的收益。」

    有了這個承諾,大家算是鬆了口氣,其實這筆欠款總數不到百萬貫,李君操家的掌櫃當著李誠中的面哭窮,說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只是一種姿態而已,那麼多豪門在這裡,隨便湊一湊,百萬貫也不是什麼難事。

    李誠中又道:「你們要是覺得欠款協議太多,還可以用來向幽州的各家工坊換置貨物,節度府可以為此專門下令,今年各家工坊上繳的稅賦,可以用這些『欠款協議』來抵充。」

    眾人聽後不免覺得有些匪夷所思,高劉氏、王敬柔都不說話了,低著頭拚命琢磨其中的道理,官場經驗豐富的韓夢殷等少數幾人已經臉露喜色。

    李誠中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於是嚴厲警告道:「所有欠款協議都必須註明編號,判官署會對節度府收上來的欠款協議仔細核對,若是出現對不上的、重複的,或是總數大於你們發出去的限額,將對錢莊給予重罰,處罰的力度將遠遠超出諸位的想像!」

    趙元德家的大掌櫃皺眉道:「若是其他商戶偽造協議呢?錢莊豈不是很冤?」

    李誠中道:「所以你們要想一個法子,盡量避免被人偽造。另外我和馮判官已經商量好了,準備在判官署槯稅處下成立一個專門的科室,處理這些欠款協議,你們要和這個科室好好商議。」

    高劉氏家的掌櫃猛然抬頭:「李帥,莫非這些欠款協議將成為今後的常制?」

    李誠中微笑點頭。誰說古代缺乏金融觀念?只要起一個頭,古人自有古人的智慧,他們很快就能抓住其中的關鍵。就沖這些豪門掌櫃們提出來的問題,李誠中已經很是欣慰了。

    「欠款協議」很快印製完成,每一張都是五寸見方,看上去雖然簡單,卻有一些奇怪的花紋,隱藏著許多外行人不明所以的門道。這些「欠款協議」共分三種,分別為十貫、五十貫、一百貫。協議中除了標明錢數外,還附有註解,表明每貫可以兌換多少鹽,而且聲明,任何時候都可以持有協議向幽燕聯合錢莊兌換銅錢,如果不想要銅錢的,可以兌換標注上聲明的鹽。幽燕聯合錢莊只認協議不認人,盧龍節度府為此擔保。

    協議的最下方。是一串編號,以及幽燕聯合錢莊的印章。

    印製的方式是這個時代已經很成熟的雕版,好在「欠款協議」只有數百張,對於版面的損壞並不大,印製起來也不費力。但是李誠中的眼光並沒有盯死在這幾百張協議上,他想要印製面額更小的協議,比如五貫、一貫這兩種面額。可是面額小了,必然意味著印製量的暴增,木版就肯定行不通。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使用銅版。光是雕版就需要很多時間。同時,對於油墨的要求也比較高,紙張的柔韌性和硬度都要重新考量。李誠中本來還想印製十文、百文之類的「欠款協議」,但很明顯,在材料和人力等方面的成本無法降下來的情況下,印製面額過小的「協議」是一種虧本行為,幽燕聯合錢莊不幹。

    第一批「欠款協議」很快送到了深州,韓延徽拿著這些「欠款協議」,將深州互市上的糧食和布帛一掃而空。

    深州互市上的商賈們雖然對盧龍方面以「打白條」的形式接受自己送來的貨物深感不滿。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們也只能收了這些「欠款協議」,抓緊時間離開深州。宣武和盧龍間的和平態勢已經被打破,局勢逐漸開始緊張起來。再不離開也許就要身陷戰場之上。

    深州互市關閉的時候,韓延徽將所有參與互市的商賈集中到一起,請他們吃了頓飯。韓延徽在宴席中宣佈,深州互市完成了他應有的歷史使命。今後將不再設置。但是,深州互市雖然關閉了,盧龍的大門卻將對各位商賈敞開。凡是手中持有「欠款協議」的商賈。從天復三年的三月一日起,任何時候都可以前來盧龍販貨營生,盧龍軍承諾對他們放開所有關卡。

    韓延徽還說,幽燕聯合錢莊將會爭取在天復三年底前,在河北道各州的州城都設立一處分鋪,負責兌換商賈們手上存有的「欠款協議」。另外,韓延徽還釋放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盧龍節度使李誠中答應,蘆台鹽場向商賈們開放,各位商家們可以憑借手中的「欠款協議」,按照「協議」上的面額,兌換等值的食鹽!

    袁氏設在深州互市上的掌櫃聽完韓延徽宣佈的消息後,當晚便在酒宴上收購各家商戶手中的「欠款協議」,可惜應者寥寥,各家掌櫃都將這些「欠款協議」牢牢捏在手上不予售出,令袁氏掌櫃甚為遺憾。

    深州互市的緊急關閉,源自檢校右僕射、太府卿敬翔的到來。

    確切的說,敬翔只是到了衛州。但人的名樹的影,作為梁王最核心的手下、宣武軍實質上的二號權力人物,他剛從汴州出發,袁象先便立刻關停了數百里外的深州互市,宣武方面的十多家大商賈也從深州紛紛撤離。

    敬翔年輕的時候就聰明過人,反應靈敏,他酷愛讀書,尤其擅長寫文章,人稱少年英才。按照歷來的傳統習慣,學而優則仕,他也赴長安參加了進士考試。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只有敬翔不明白,這個時候的科舉需要「拼爹」,結果敬翔毫無疑義的落榜了。

    敬翔是個聰明人,雖然讀書多,但並不死板。其實這個時候的讀書人,或者說儒生,並不像後世那麼酸腐,基本上文武兼通,而且知道順勢而為。所以遭受挫折之後,敬翔沒有怨天尤人,他開始「找爹」。但是他家世不厚,交遊不闊,找來找去,只打聽到有個叫王發的同鄉在新任節度使朱溫(老朱那會兒還沒改名)手下當觀察支使,是一個中層文職幕僚。

    那會兒老朱剛剛歸附朝廷,正在賣力給天子打仗,所以很得朝堂的歡心。於是敬翔就去了汴州找王發,看看有什麼門路。

    結果這一去,就走上了一條不同的人生之路,成為了宣武軍內的頂樑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