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一寵貪歡

大道小說網 第306章 夜色陰謀 文 / 白焰

    白綺歌還記得。七月初九是易宸璟的生日。往年都是敬妃和素鄢、素嬈記著慶祝一番。而今年。大概他要一個人度過了。

    現在已經入手的信息不容樂觀。已知易宸暄在遙軍軍中。基本上可以斷定一系列事端都與其有關。在遙皇生死未卜而宮內又無人能揭秘真相的情況下。易宸璟必然處處受制;更糟糕的是。如今遙軍將士不再信任傳奇一般的皇子將軍。而是將他作冥頑不靈的糊塗太子。甚至聚眾鬧事。非要逼他下位。

    站在城牆上望向遙軍時。白綺歌總會情不自禁去想。他現在在做什麼。

    戰火味道越來越濃。晚上睡不著覺的白綺歌一個人在王宮裡隨便走走。到白敬甫房前卻意外地聽見了白灝城的聲音。

    「城中糧草所剩無幾。與兀思鷹也沒有聯繫上。這樣下去至多能再堅持半個月。」

    「我有不少百姓和守城士兵起了衝突。是不是為了出城。」略顯洪亮的聲音屬於白敬甫。隱約可聽出一絲擔憂。「遙軍四位老將中的兩位我略有瞭解。那二人皆是為了取勝無所不用其極之人。別他們對城中百姓發出通告。說什麼投降者可平安出城、遙軍不會妄動分毫。真要是有百姓出去了。恐怕就再也沒命回來。」

    白敬甫縱橫沙場數十年。論資歷可算是中州宿將中最老的。說起誰什麼性格、行事手段自然可靠。白綺歌大致聽明白了白家父子二人交談中反映出的情況。本就煩亂的心緒更加不堪。

    「易宸暄最擅長的就是製造流言、擺弄人心。這麼做無非是希望民心所向有所鬆動。讓那些原本支持我們的百姓產生動搖。最終迫使白家孤立無援。」在父親和兄長驚訝目光中推門走進。白綺歌收斂起浮躁氣息。認真道。「我猜易宸暄大概是想到我們會聯合安陵國所以截斷了通信。如今的梁施。是真真正正飛鳥難渡的孤城。」

    白灝城與白敬甫對視一眼。雙雙陷入沉默。

    「情況確實不太妙。不只死守是個問題。現在連民心都難以把握。」許久。白灝城深吸口氣走到白綺歌身邊。「人心各異。那些不願留在城中的百姓我們也不能勉強。只能祈禱別有太多人自投羅。至於遙軍圍城……我和爹爹再想想辦法。你不必擔心。」

    縱是想多擔心也得有閒心才行。白綺歌沒什麼味道地笑了笑。連白灝城是否有什麼主意也沒問。一聲不響又往自己房間走去。

    白敬甫望著女兒離去背影。沉沉歎了口氣:「難為這丫頭了。」

    「本是與她無關的事情。到最後卻都要她來承擔……」

    「灝城。你該得出來。我們已經走投無路。」白敬甫語氣裡滿是不甘。然而名動中州的老將不得不面對殘酷事實。眼神辛酸。

    白灝城微微失神。略顯渙散的目光不知望向何處。直到白敬甫連著喚了他兩三聲放才有所反應。笑容牽強而僵硬:「明天我再去城中走上幾圈。能勸得動的盡量勸。勸不動的也好告訴他們遇到危險要怎麼應付。還有守城的將士們。他們不放棄。白家和昭國的大旗就不會倒。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有辦法的。就算守不住梁施。我也會讓綺歌安全逃走。」

    這番話的意味聽起來總覺得有些怪異。白敬甫困惑地向兒子去。那張溫和堅忍的面龐上什麼也讀不出。更別提透心事。

    「隨口說說罷了。爹爹別多心。」發覺白敬甫在著自己。白灝城搖了搖頭。拿過頭盔帶好。大步走向門外。「我去城頭。爹爹早些休息。」

    儘管有些擔心白灝城的狀態。白敬甫還是任由他一個人離去。在雙鬢花白的老將心裡。自己的兒子所有決斷都是正確的。絕不會有什麼失誤。如這麼多年來白灝城立下的無數汗馬功勞一樣。這次。他仍將作為舉世無雙的奇才將軍名垂千古。

    父母對子女的信任總是朝向好的一面。即便是白敬甫也不能免俗。而那些壞的想法。往往被壓在心底不肯拿出。

    獨行的白灝城去城牆巡視一圈。而後以出外探查為由離開都城。一路往最偏僻的沼澤地行去。走了約有小半個時辰。一抹身影出現眼前。

    「白將軍守時守信。不但按照約定孤身前來還早了兩刻鐘。果然有大將之風。」

    毫無誠意的誇讚顯然討不到白灝城歡心。沉著臉跳下馬。長劍以肉眼難以清的速度迅疾而出。沉甸甸架在對面男人頸間。

    「昭國和綺歌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什麼非要步步緊逼。就算不把昭國放在眼裡。你們遙國那些將士呢。那些因為無意之戰枉死的人。你對得起他們嗎。和太子殿下相比。你根本不配做皇子。」

    密佈陰雲露出一條縫隙。晴朗月光照耀下。七分俊朗三分陰柔的面容上掛著淺笑。冰冷而無溫度:「談不上配或者不配。天生的血脈。喜歡、不喜歡都只能如此。就算我不想要。大遙五皇子這身份還是會跟隨我一輩子。哦。不。應該說半輩子。之後的事。誰知道呢。」易宸暄悠閒地推開脖子上的劍。打了個響指。周圍草叢裡立刻一陣窸窣細響。分明是有人藏在其中。

    白灝城對易宸暄並不瞭解。出劍也只是想試探一下。見周圍有人埋伏便利落收了劍。臉上表情還是那般冰冷:「眼下遙國與昭國正值交戰時期。王爺約我來這裡有違常情。難不成是想仗著人多剿殺我麼。梁施城中有家父坐鎮。就算沒我也一樣。只怕要讓五皇子失望了。」

    「白將軍神勇無敵。這幾個臭魚爛蝦能奈你何。不過是叫來讓我安心的而已。」易宸暄笑了兩聲。拍拍手。草叢中細響戛然而止。負著手背對白灝城。易宸暄一副滿不在乎的態度:「約白將軍來此的目的信上有提到。兩軍開戰也好。民不聊生也罷。不都是因為白將軍的寶貝妹妹白綺歌嗎。白將軍想要保她。父皇想要殺她。兩相矛盾的結果就是昭國都城被圍。水糧斷絕。孤立無援。如今本王有錦囊妙計可救昭國於水火。又能教白綺歌有機會洗脫罪名重歸大遙。只白將軍肯不肯接受了。」

    有關易宸暄的陰謀詭計白綺歌沒有全部說給白灝城聽。但從她言辭表情裡就可出對易宸暄的忌憚有多深。是而面對似誘惑的條件。白灝城雖有動搖卻不敢輕易接受。只用懷疑目光不停打量易宸暄。

    「白將軍不信麼。其實仔細想想就能明白。本王根本沒理由加害白綺歌。對她的所作所為也都是因著老七。白將軍應該清楚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吧。」見白灝城沒有立刻拒絕。易宸暄裝出無奈神情歎道。

    「太子殿下廣得民心。承繼大統是早晚的事。你們兄弟相爭有什麼意義。」果不其然。白灝城順著易宸暄的誤導想下去。語氣平緩了些。眉頭高高皺起。「當初王爺還是皇子時就抱存異心。認為太子殿下娶綺歌是為了獲得白家勢力;現在綺歌已經離開昭國與太子殿下分別。王爺何苦繼續逼迫。遙國怎樣我不管。你們皇子兄弟間恩恩怨怨也與我無關。我只要綺歌平安無事。」

    清淡笑容綻放唇邊。意味深長的目光近乎蠱惑:「白將軍稍安勿躁。本王這不就是來商量解決之法的嗎。事實上父皇早有收兵打算。只不過……」

    「只不過什麼。」白灝城脫口問道。不待易宸暄回答立刻又打斷困惑。眼神警惕三分。「等等。這真是遙皇的意思。王爺說再多都是空口無憑。白某實在無法盡信。」

    白綺歌在遙國皇宮的各種爭鬥中吃過不少虧。對狡猾陰險的易宸暄忌憚頗深。白灝城與他雖沒有過深接觸但略有耳聞。易宸暄忽然打著遙皇旗號前來約談。其可信度未免令人生疑。

    遭到懷疑早在易宸暄意料之中。憑借對白綺歌的瞭解。易宸暄有七分把握確定她會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隱瞞有關遙皇的部分猜測。所以早準備好辯駁之辭:「本王領父皇旨意到此。怎敢胡編亂造。再說本王就在白將軍面前。根本不能左右宮內情況。脅迫父皇一說顯然也是無稽之談。」白灝城仍舊半信半疑。易宸暄歎口氣搖了搖頭。從袖中拿出一卷聖旨遞到白灝城面前。「本來聖旨是不能交由外人的。既然白將軍有所懷疑。本王只能破例了。這是父皇親寫手諭。玉璽加蓋。白將軍應該信了吧。」

    仔細聖旨筆跡確與以前過的相同。加上想不明白易宸暄有什麼作假理由。白灝城的懷疑漸漸散去。交還聖旨。表情複雜的面容上只剩疲倦。

    「這場紛爭根本就是無意之戰。能盡早結束最好。無論是遙軍將士還是昭國百姓都不必再受傷害。」

    易宸暄點點頭:「父皇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才要本王出面約見白將軍。這一階段遙軍折損不少精兵良將。父皇心疼之餘不禁為先前草率決定感到後悔。只是。白將軍也該明白。父皇是一國之君。倘若派兵出戰卻無功而返。實在難以向遙國百姓交待啊……」

    易宸暄把話說得半遮半掩。但並不妨礙白灝城理解。

    剛愎自用又極好面子的遙皇怎麼可能甘心敗北。遙軍傷亡將士數千而昭國皮毛未損。傳出去無疑是遙皇政績的污點。明面上繼續刀兵相對。暗地裡派人來約談。無非是想討個台階順勢走下罷了。現在需要考慮的只有一點。就是這台階要如何搭建。

    不需要白灝城開口發問。易宸暄已上前一步貼到耳側。將「考慮周全」的計劃細細道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